常人发力使用臂力(用了三分之一的力),会练拳之人使用腰力(用了二分之一的力),八极拳发力要求从脚下发力,物理学称之为做功越大.反作用力越大”。练此功时,每一式都要做到从脚下将力通过全身发出。这里要纠正那种练拳时使劲震脚”的错误练法,此法之弊在于,一是脚踏实地后不能同时做转身动作;二是反上来的力直达膝关节后止住不前,长期练习对膝关节会造成伤害;三是力没有上升到腰部,对发力没有帮助。正确的方法是捻脚”。将力缠绕而上,绕过膝关节后通过腰再发出去。要做到节节贯通,实现外三合”。
第三关是开气道”: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打通周天”。
二、太极拳的内功练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太极拳是典型的内功拳”。正如《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所论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太极拳训练是:先利用人体有形的运动来导引体内之气的无形运转,即以形导气”;之后,再以体内无形之气的潜转运动来催动肢体有形的缠绕运动,谓之以气导体”。将武术中有形的手、眼、身、法、步的协调动作,同无形可见的体内气机运行结合在一起,使意功、气功、劲功三者密切地融为一体,在习练中达到内外双修之目的。
太极拳流传到现在所谓是历史悠久,在它的流传过程中又被演变成很多的流派,尽管它们的姿势不同但是动作顺序基本上一致的。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太极拳的内功习练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1、桩功的练习:桩功是太极拳的功法之一,由一些单式的训练构成,定式居多。分高、中、低三种架势。目的是帮助习练者体会意守丹田、内气运行;外部可增强腿部力量及十个脚趾的抓地力(俗称脚下生根”):
(1)无极桩:习练者两脚并拢,身体自然垂直,头顶上悬,下颌微收,虚领顶劲,肩井穴下沉,膻中穴有内含之意,心气下降入丹田;目视前方。周身放松,排除一切杂念;心静如止水,无物所注,无念所思。站两到三分钟收功,稍事休息后再继续,每日习练半小时。要注意练功之前必须先进行热身活动,使身体各关节都能活动开,血脉畅通,气才能顺利运行。此功主要练习松”和静”,这时的气血是自然循环。不受意念控制。
(2)太极桩:也称混元桩”。在无极桩的基础上,身体重心右移,提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徐徐向前平举,两手高度与肩平,手心向下。随两手动作深吸气。前势不断,双手带动小臂外旋,掌心向里,屈抱于胸前,十指自然伸开(有弧度),指尖相对,虎口要撑圆,两臂如抱球。上体保持中正,两腿随上肢动作同时屈膝下蹲。目光先射向极远后徐徐收回,百会穴与会阴穴内合,将三心(即百会穴、手心劳宫穴、足心涌泉穴)之气汇集丹田。定式两三分钟,呼吸要细、匀、长”。逐渐延长定式时间,随自身条件而定。
(3)开合桩:在太极桩基础上,两臂慢慢向外掤开,手的位置在中线的45度左右,随动作同时吸气;然后,再慢慢向内合抱,意在指尖,还原到太极桩,随动作进行呼气。此桩主要练习用意念领气,用气将臂拥开或合抱。一开一合,配合一呼一吸;切记不要憋气做动作。
(4)升降桩:在无极桩基础上,双脚开立。两手臂徐徐向前平举,与肩同高、同宽;沉肩坠肘,手心向下,目视前方;然后,双腿慢慢下蹲至臀部贴近小腿,再慢慢站起。要求身体上半部姿势保持不变,用气自脚下运劲上来,使身体徐徐上升;一升一降配合一呼一吸。目的要练习使意气”自涌泉穴升至百会穴,再由百会穴降至涌泉穴,以此循环往复,体会意气之周天运行。
2、套路练习:在太极拳中也称之为盘架子,分三个阶段进行。在套路练习的初级阶段,习练者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明拳理,认真模仿,细心揣摩,用心体会,严格按照拳式的规定要求去做,正确掌握每各动作位置、线路和速度;经过反复练习(整套拳打够一百遍)记熟套路,这一阶段可采用自然呼吸法。待动作逐渐由粗到细,由断到连,由简到繁,由生到熟,自然流畅的完成套路,方可进入中级阶段的练习。中级阶段的练习要根据虚实、开合的需要配合呼吸,即开”时吸气,腹肌收缩,呼吸要深长;合”时要呼气,要实腹,这是我们常说的腹式呼吸(切记:不要松腹或鼓肚,否则中气会泄掉,达不到充盈丹田的效果)。逆腹式呼吸,是练习太极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强拳架的气势,有利于技击实战,还可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此阶段需要练拳一千遍,方能有所领悟。
3.实战的练习:这一阶段主要练习内气在攻防中的运用。开始要做到一动无有不动”,意念一动,气随之而动,全身各部位都不同程度地活动起来,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践行于外,使意、气、形三者协调统一,方可令内气招之即来,为我所用。此阶段可结合推手、散手的套路练习,理论实践相结合,体会意气的用法。
通过上面说的练习方法,都是先简单到难,但是都符合初学者接受,仅仅是练习内功的一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