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放手》后我们该如何放手

槏

2015-12-12 20:49

“你是怎么管教孩子的,你家孩子又打我家小孩了! ”“你这样宠孩子是不对的,你家孩子就应该揍一顿! ”“你家小孩太内向了……”除了面对孩子外,妈妈们还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对自己教育方式的指手画脚。

父母要学会适当夸奖孩子

  孩子并不只需要父母供应物质上的一切,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周围人的鼓励,而爸爸妈妈的鼓励更是孩子最在意的。

  一个合格的母亲,必须学会夸奖你的孩子。你也许会说:“夸孩子谁不会啊,拣好听的说呗!”其实还真有的母亲不会夸孩子。她们更多看到的是孩子的缺点毛病,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我认为再不好的孩子也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学会夸奖你的孩子是母亲的必修课。

  母亲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和最常接触的亲人。母亲的夸奖,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早得到的鼓励,在孩子一生中作用最大,是一个孩子长大后自信、成功的基础。

  有的孩子已经尽力去学习,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甚至只是与满分失之交臂,可家长仍不满意,原因是有别的同学得了满分。有的妈妈听到孩子考得不好时,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直至对自己丧失信心。

  这就是个不称职的母亲。她对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视而不见:他做对了90%的试题,只错了不到10%。母亲不但没有表扬孩子,反倒说了一大堆的不是。如果说这个孩子以后不愿意学习了,那么这位母亲应该负很大的责任。这位母亲使孩子对学习没有了兴趣,丧失了努力取得好成绩的信心。

  曾看到很多家长,孩子没考好不是去安慰孩子,帮助他分析原因、找回自信,而是一顿批评甚至辱骂,一句“真笨,没脑子!”就把孩子的自信心一下子打垮了。殊不知父母的这一句话已经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打击了孩子本来很脆弱的自信,再重新树立起自信就需更费一番工夫了。

  父母如果经常批评孩子,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甚至留下“爸爸妈妈看不上我,别人什么都好,我什么都不好”的心理阴影。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我是不是爸爸妈妈的亲生孩子”的疑问。孩子一旦产生自卑心理,人生成功的几率就大为降低。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是啊,一切为了孩子,操心又费力,怎么还闹了一身的不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孩子并不只需要父母供应物质上的一切,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周围人的鼓励,而爸爸妈妈的鼓励更是孩子最在意的。我喜欢夸孩子,冬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是我夸奖他的理由。而每一次夸奖又都成为儿子前进的动力。

  记得冬冬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家里的墙上给他自制了一个光荣榜,写上他的名字,然后剪了很多小红花,冬冬每做一件好事,每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我都会给他贴上一朵。儿子对红花的数量很在意,于是整天都想努力进步,干什么都很积极。一个光荣榜,几朵小红花就能鼓励一个孩子天天向上,努力进取。长期坚持下来,孩子必定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做一切事情。

  表扬与鼓励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灵丹妙药,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父母能注意到孩子的点滴进步,适时夸奖肯定,孩子就会乐此不疲,继续努力。爸爸妈妈的微笑赞许,或是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有时候孩子的行为虽然是错误的,但动机是好的,我们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否定,应该是肯定正确的方面,引导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让他接受教训并迅速想办法改正。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其实当我们鼓励孩子经过努力达到新的目标时,就是在培养他们从失败的教训与成功的经验中寻找正确的人生之路。

  小学一二年级时,冬冬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处于第一二十名的位置上,有时候回到家里就很不高兴。其实成绩也就差那么几分。我告诉他:低年级孩子学的知识少,成绩差几分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很聪明好学,在学校能专心致志地注意听讲,放学认真完成作业,考试中仔细答题就一定会有好成绩。妈妈绝对相信你的学习是最好的,而且你喜欢读书,课外学习能力强,肯定是越到高年级学习越好。孩子听到我的鼓励就很高兴,学习更有劲儿了。

  到了初中二年级以后,冬冬已经是个很自信的孩子了。中考报志愿时只报了一所学校———省实验中学。问他为什么不再报一所低一点的重点高中,他却说从没有想过考不上省实验中学。我当时还想,这孩子是不是自信得过头了?

  即使孩子长大了,也还需要父母的夸奖和鼓励。儿子在英国读研时,发来了一篇文章,我觉得写得不错,就好好表扬了他。记得我鼓励了他以后,他来信写道:“母亲:看到您的信,我很高兴。父母的肯定,是对孩子成长最大的鼓励。”

  你看,母亲对孩子的鼓励和表扬有多么重要。切记:一定要适当夸奖你的孩子。

  好孩子都是父母夸出来的,这句话非常正确,只要父母好好掌握夸奖的度,就能让孩子永远自信满满。

妈妈要学会适当放手

  “你是怎么管教孩子的,你家孩子又打我家小孩了! ”“你这样宠孩子是不对的,你家孩子就应该揍一顿! ”“你家小孩太内向了……”除了面对孩子外,妈妈们还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对自己教育方式的指手画脚。很多妈妈在家里对孩子还有耐心,但被人这么一说,就觉得孩子的表现令自己很没面子。徐亨淑告诉这些妈妈说:无论是妈妈,还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都应该打破“以我为主”的想法,而应该“以孩子为主”,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这不但是给自己松绑,也有利于培养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更有礼貌?

  即使是奶奶要回老家,我5岁的儿子都不会出门送一下。在路上碰到邻居,他也从来不主动问候。我希望能够培养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希望教会他一些基本礼节。

  不去主动问候长辈,仅仅是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对小孩子来说,主动向长辈问候既不习惯也不好玩儿。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害羞。所以年龄较小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根本不能算是有问题。了解孩子的天性会让妈妈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轻松很多。

  爱玩、爱模仿、爱打赌是孩子的天性,甚至可以说孩子就是这三者的化身,为了这三样东西,孩子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只要掌握了这三点特性,妈妈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征服”孩子。

  凡是孩子都爱玩。玩儿对于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一旦玩得兴起,孩子是不会管周围发生什么事的。即使爸爸下班回来,即使平时最喜欢的叔叔、阿姨出现在眼前,他也会不理不睬。所以大人们要耐心等到孩子玩尽兴。有时爸爸可以主动先向孩子打招呼:“爸爸要上班了! ”“爸爸下班回来了! ”等等。有父母会担心,这样岂不是让小孩子太随心所欲,那就更不懂礼貌了?其实不然。孩子会逐渐学着大人,主动去问候别人。更何况,家里并不是只有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生活。爸爸主动打招呼的时候,妈妈可以热情地予以回应,甚至可以把它当成一种游戏,营造快乐的气氛,我相信孩子也会喜欢上这种游戏的。

  凡是孩子都爱模仿。所以当爸爸上、下班回到家时,妈妈可以露出最灿烂的微笑到门口迎接,越开心、越热闹越好。孩子也一定会跟着妈妈去迎接爸爸的。孩子就是在这种模仿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

  有些妈妈会当众抱怨说:“我们家孩子就是这样蛮不讲理,整天皱着个眉头。 ”其实,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我是个不称职的妈妈”。如果妈妈开始舒展眉头、平易近人,孩子也必定会成为众人称赞的好孩子。

  “认生”也是一种情感表达

  5岁的女儿看到叔叔就会生气,而且会紧紧地黏着我。朋友的爸爸她也见过很多次,但是每次来访的时候,她都不肯看人家一眼,躲在房间里不肯出来,人家怎么逗她都没用,让我很没面子。

  这是一个爱憎分明的健康孩子啊!

  放心吧,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还能马上表现出来的孩子无疑是非常健康的。我们往往是因为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才会有这样那样的心病,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母亲没必要因为孩子的感情表达方式而感到没面子,更何况又不是你指使她去那么做的。

  认生的孩子,是因为某种无法名状的恐惧让她变得敏感。所以妈妈要经常抱着她、抚摸她,多做一些她喜欢的亲昵举动,和其他人交往过程中,也要更加亲切待人,我想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从 “我”的角度出发可能是奇怪的事情,但从孩子的立场去看可能确实有她不喜欢的理由,静观其变吧。不要 “以我为主”,而是要 “以孩子为主”。

  “我”不怕叔叔或者别的孩子的爸爸,但不代表孩子也不会。不要用 “我”的感受做标尺,而是要以 “她”的感受为准。虽然那位爸爸很会逗小孩,但是对想安静一会儿的孩子来说,则讨厌无比。也许她还讨厌和爸爸不一样的男人接触。认为孩子应该喜欢别人逗她、哄她只是妈妈一厢情愿的想法,并不是孩子自己的想法,所以这并非孩子态度有问题。既然孩子讨厌,就先由她性子去吧。

  妈妈一直都要护着孩子。不要强迫她去亲近别人,强迫她笑,只要耐心等待就好了。看到别的孩子和朋友的爸爸玩得开心,喜欢和那位爸爸在一起,她或许也会在观察一阵后融入其中。不能因为我满意,或者我不害怕,就要求孩子也有相同的感受。

  对于孩子来说,她没有义务在路上回答每一个陌生人的提问,也没义务告诉他们自己几岁,她有可能非常讨厌这种对话方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受,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方式。只要不会伤害别人,就尊重她的意志吧。

  妈妈如何介入孩子之间的争执?

  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妈妈要参与到什么程度?孩子被打的时候要如何处理?孩子打了别人的时候,又要怎么处理?如果那些孩子的妈妈也参与其中,我又应该怎样应对?我又不好对别人的孩子或者是教育方式指手画脚。

  在犯了错的孩子面前,有些旁观妈妈会说: “要狠狠地教训他,养孩子怎么能这么软弱呢?”这些人还会催促孩子的妈妈赶紧训斥孩子。看到我没有送孩子去幼儿园,不少妈妈像对待犯人一样质问我说: “怎么还不让孩子上幼儿园?”

  如果太在意别的妈妈怎么看待自己,即使不赞同她们的观点,也会开始融入其中,自然地就会按照别的妈妈希望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孩子。当然,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注定要与人相处。但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我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按照自己的方式养育孩子。我不能因为其他人看着,就去迁就她们。

  俗话说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现在则变成 “小鬼打架,神仙遭殃”。孩子间的争执很容易演变成大人间的 “战争”。我碰到过盛气凌人地指责我不应该批评她孩子的妈妈,也碰到过在电话里把我孩子骂哭的妈妈。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aojiao/)

  有一次,一向开朗的孩子接到电话后就开始哭,我立马跑过去把他抱在怀里。在孩子哭的时候,伤心的时候,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像法官一样,向孩子询问事情的缘由,而是先把孩子抱在怀里,安慰他。这才是妈妈应有的态度。

  之后,我开始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孩子告诉我: “政勋的妈妈吓唬我说,如果我再骚扰她们家孩子,就绝不轻饶我。”我始终抱着孩子,轻轻拍打着问: “你骚扰政勋了?”孩子告诉我说,那个孩子很小很可爱,所以每天都会陪在他身边疼他。 “是吧?我就知道我的儿子不会去骚扰其他人。可能是有点误会,他妈妈才会打来电话。”在妈妈的怀抱中,孩子重拾了信心,重新充满了活力。

  没过多久,这个误会就解开了。政勋妈妈始终因为此事对孩子充满歉意,对我也充满感激。孩子之间也一如既往地友好相处。随意训斥别的孩子的大人让人不可理喻,但并不是所有妈妈的想法和做法都与我一致。那又能怎么办呢?总不能连我也把孩子之间的争执升级成大人之间的 “战争&rdqtulaoshi.comuo;吧!

  怎么对付不爱读书的孩子?

  “小学三年级的儿子不喜欢读书,排斥写字,让我很担心。除了到外面玩儿,就是回家睡觉。怎样才能让他成为爱读书的孩子呢?

  和我儿子非常相似呢。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不喜欢读书。我一直认为“能玩就好,健康就好”,所以也没有在意。但渐渐发现他做数学题越来越吃力了,尤其是那些比较长的题型。如果我给他读一次,他就能很快地做出来。我想是让孩子读书的时候了。

  抱着“一定要让他读书”的念头,我观察了几天,发现儿子在外运动完回来,一定会泡个热水澡。另外,上洗手间时也会有一段空闲时间。所以,我在洗手间用篮子给他做了个小书库。在里面放了一些有可能会出现在四年级教科书的故事书,孩子喜欢的足球书籍,还有棒球漫画。为了防止孩子厌恶书,我在里面放的都是以图片为主的书籍。当时正是孩子喜欢上保龄球的时候,所以也放了不少保龄球书籍。

  在无事可做的洗手间里,孩子自然而然地会拿起篮子里的书籍来看。按照书上的说明去打保龄球,打完回来又从书里面寻找新的窍门。渐渐地,孩子开始手不释卷,做作业时也会拿出好几本书来看。孩子开始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效果非常好。认识到书的奥秘,让孩子变得比任何人都热衷于读书。

  让孩子自行领会,不仅会让读书变得轻松,也会让其他教育变得毫不费力。这可能会需要漫长的时间,但让孩子自行领会,无疑是培养他悟性的上策。

  有些人会担心:“书会不会被弄湿啊? ”书不是来装饰书房的装饰品,而是让人去读,让人掌握知识的工具。用心去读完,掌握了书中的知识,扔掉也无所谓。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他们的智慧也会跟着增长,他们会摸索出不让书被淋湿的方法的。

  妈妈的责任就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让他认识到读书不是痛苦,而是愉快的。多去关注孩子,自然就会有办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aojiao/)

  孩子的不停变化是成长过程中最神奇的事情。那么讨厌读书的孩子,连妈妈的信都不读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书虫,甚至开始涉猎一些艰涩的专业书籍。看到孩子正在读的大部头书,我不仅要赞叹一番,这实在让我太满意了。

读《放手》后我们该如何放手

lijiang2 的原帖: (写于3/6/2001 4:19:26 PM)

对孩子是放手还是保护?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位孩子的父母对自己女儿,从一岁左右就进行“生存放手”教育。记得那个小女孩一岁左右的时候,正是孩子学走路的关键期。孩子的父母都在日资公司上班,小女孩丢给了她家的保姆,孩子被紧紧地捆在小推车上,她的保姆在和另外几个保姆聊天,小女孩看到其他的孩子在满地地走,小脸有些扭曲,她拼命地在小推车上扭动挣扎,想摆脱捆绑她的安全带,尽管小女孩做了很长时间的努力,她的保姆依然视而不见,直到小女孩人和车子整个翻到在地上,她的保姆才停止和别人的聊天,她把小女孩和车子一道扶起后,小女孩依旧被绑在车上。把孩子托管给这样不负责任、不懂教养孩子的保姆,父母对孩子是何种的放手?

早春的北京,常常是艳阳高照,但寒风凛冽。我又看到那个小女孩被她的保姆带出,小女孩没有带帽子,穿的也很少,保姆倒是“全副武装”。小女孩伫立在寒风里,两通绿鼻涕挂在脸上,问她的保姆:“为什么不给孩子带帽子?孩子病了为什么不给吃点消炎药?”保姆答:“她妈妈说要对她进行生存锻炼,她都感冒了大半年了从不吃消炎药,日本的孩子都这样。”看着已是4岁多的小女孩,发育的只有3岁孩子大小,也难怪,身体带炎症的孩子怎能正常的发育?我也暗自为小女孩庆幸:孩子你多亏是生活在北京,要是生活在新疆,你妈妈的这种生存放手锻炼,一定会把你冻坏的。

来自小北大幼儿园的《放手》:

放手,不等于不关心,只是我不能代替别人做事。
放手,不等于从此不管,而是明白我不该控制他人。
放手,就是不要提供所有的答案,让别人从结果中学习。
放手,就是承认无能为力,因为结果如何不在于我。
放手,就是不再试图改变或责备他人,因我只能改变自己。
放手,就是关心而非操心。
放手,就是不要替别人补救,只是表示支持。
放手,就是不要批评,让对方保有尊严。
放手,就是不要操纵结果,让别人自行决定。
放手,就是不要过分保护,让别人面对现实。
放手,就是不要否定,只是接纳。
放手,就是不要唠叨,叱责和争辩,而是反思过予以改正。
放手,就是不要凡事照自己的意思,而是接受现状,珍惜每一刻。
放手,就是不在批评或勉强别人,而是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放手,就是不为过去感到遗憾,而是继续成长,为未来而活。
放手,就是少害怕一点,多爱一点。

看完来自小北大幼儿园的《放手》,我好象看到了一颗花种,在花盆里破土而出,因为它太娇嫩,我要将一个玻璃杯罩在它上面,让她得到阳光的沐浴又少点风沙的侵蚀。一篇《放手》也让学会了对儿子的放手:就是少害怕一点,多爱一点!

经常带小北大去游泳,每次他看到其他的孩子象鱼一样在泳池游来游去,非常羡慕。“妈妈,我也能和他们一样在水里游吗?”儿子问。我有些犹豫和害怕,毕竟他才三岁多,能行吗?但对孩子的合理要求我是不是该放手?

于是,我买来了儿童泳镜给小北大戴上,先教他在水中憋气,孩子很有勇气,一次次地把小脑袋扎向水中,有次,他呛了一大口水,小脸憋的通红,咳嗽震的眼泪直往下落,我不停地拍打着他的后背说:“没事的,北大,你真棒!你已经会憋气了。”小北大休息一会又再来了。当他开始学习游泳的时候,我站在浅水区抱着他,让他将头埋下,看看水有多深,消除孩子对他来说是深水的恐惧。丢开双手后,小北大开始游泳了,每当他从另外的一头,游向我时,我都会拥抱他,对他说:“小北大,你真棒,自己会游泳了!”

父母学会放手 孩子进步猛快

  晚上,我正在喝水,小家伙就急着要睡觉了。“妈妈,我在床上等你。”“自己可以吗?”“我会的。”长本事了啊。悄悄地站在门口观望。小家伙认真地脱了鞋,爬上床,脱衣服,进被窝,没有一点点拖拉,很专注很认真;反而比我在身边表现得好。

  “真是很好啊。”我进去后给了他一个表扬。孩子对着我开心地笑了,又得意又骄傲:“妈妈,我自己睡觉了,不用妈妈帮了。”

  其实以前,我对孩子什么都不能放手。我也看了很多育儿的书,听了很多故事,知道这样不对,应该要锻炼孩子。可是,吃饭洒一地,喝水弄一身;让收个玩具吧,全捅到沙发底下去了。弄得我脑袋都大了,还不如我自己干,免得还要收拾。

  去年,我把2岁3个月的儿子送到了幼儿园,从此不得不放开我的手。虽然,孩子会用勺子吃饭,会用杯子喝水,甚至会自己脱鞋子爬上他的小床;可我还是担心,每次去接孩子,部忍不住要问老师。老师总是说,“不错啊,有的时候吃饭还会得第一呢。”我惊讶的同时,甚至有些怀疑老师的话是不是有水分。尽管孩子得到老师的肯定,周末的两天,我还是忍不住要插手孩子的事。

  开学半个月召开家长会,真是受益匪浅。老师很了解家长不放心的心理,先是放了一段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学习的录像。家长们都惊呼孩子的变化和进步;接着是告诉家长教学计划,其中生活能力包括自己吃饭,饭后把餐具放到规定的地方;自己喝水,水杯放在固定的位置;自己上厕所;自己上床入睡;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寻求成入帮助等等。最后,希望家长配合幼儿园教学,周末不要过于溺爱包办,以免孩子产生“星期一情绪”……哎,说得我脸都红了。

  虽然在幼儿园受到了教育,可真的放手给孩子干的时候,我又总是觉得孩子做得不好,有的时候简直就是瞎捣乱。有一天,和妈妈就这个事发起了牢骚:“都说让小孩子自己动手,好多时候还要我重新干,真是费时又费力。

  妈妈笑了:“你以为呢?我以前还偷偷把你们姐妹俩洗过的衣服重新洗一遍呢。”“真的呀?那你为什(图老师整理)么不指出来,还自己重新洗。”妈妈一点我的鼻尖:“你以为我没说啊!不过想想你们那时只有十几岁。我就一边教你们干,一边帮你们干。现在,你们不是都很能干了。小孩子嘛,哪能一开始就干得很好。”是啊,妈妈说得太对了。做父母的,不能因为孩子刚开始干得不好就剥夺了他们练习的机会。反而,应该给孩子创造锻炼的环境,给他正确的指导和热情的鼓励。

  自从我的手和我的心郡彻底放开后,孩子的进步真是突飞猛进,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每当孩子自己做好一件事:我都会夸张地竖起大拇指对他说“宝宝你真棒!”孩子做不好的时候,我会鼓励他:“咱们再来一遍吧。”孩子连续几次都不成功,准备放弃时,我会告诉他:“和妈妈一起做好吗?”孩子经常会骄傲地对我说:“妈妈,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跟我之前一样有顾虑的家长们,也请放开你们的手吧!相信孩子!

怎样让孩子学会适当吃苦?

  现在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溺爱式”的教育方式很常见,家长普遍关心该怎么做、做什么去尽量满足孩子的每个要求,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对家里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独立生存和思考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弱,走向社会后抗挫折能力不强,成为优胜劣汰法则的牺牲品。

  美国幼儿园的“富人穷人”游戏

  在美国的一些幼儿园里,幼师们会定期组织孩子们玩一种“特别”的游戏:随机抽签扮演“富人”和“穷人”的角色,抽到“富人”的孩子们可以在游戏允许时间内过上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而抽到“穷人”的孩子却只能在这段时间中吃糠咽菜或者衣衫褴褛地出现。

  与平常的抽签不同,这里的签数是不平均的,只有不到一成的孩子才能抽到“富人”签,因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只能扮演“穷人”的角色。

  按常理说,抽到“富人”应该很让人开心,但是孩子们都觉得当“穷人”比较开心,因为这能体验到一种独特的生活。平常除了这种游戏,幼师还经常教育孩子,过生日或者办聚会,就算办得简单一些,节约一些,也依然是可以过得难忘和有意义的。

  适当吃点儿苦对孩子有益

  对于新的教育方式,一些顾虑重重的家长并不买账:孩子还在长身体的时候,怎么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如果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谁来担负这个责任?

  而一些持赞同观点的家长却认为:平日家里都对唯一的孩子疼爱有加,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都尽量满足孩子,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但是日子一长却发现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所以,让孩子适当吃点儿“苦”,总比将来他走上社会了吃大亏好吧!

  其实,给孩子适当吃些“苦头”未必是件坏事,毕竟经历过“想吃吃不到,想要要不到”生活的孩子会更懂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有句老话“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价值所在,培养出社会义务感、责任感。

  另外,孩子更能懂得遇到困境要坚强、独立地生存下去,毕竟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想在顺境中享受就必须先学会在逆境中成长。而且,适当的“苦头”有助于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爱心的人。这样看来,吃点儿苦利大于弊。

  新理念重新定位家长教育方法

  从以往来看,家长教育方式最为普遍的无非是“严厉型”和“溺爱型”两种,很少有家庭尝试这种教育方式,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更为有效,要比单纯的理论说教和暴力管教更有说服力,因为这是让孩子亲自去体验,从自己的感受中领悟到一些道理,而不是被动接受家长的说教。

  虽然当“穷人”很“辛苦”,但是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去扮演,并以争取到这个角色而感到荣耀和骄傲,这本身就是孩子要求换位思考的强烈表现。

  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单纯地从家长的角度去看待管教本身,而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是否能够接受这样一种方式,以及对孩子人格塑造方面会有什么影响。新的教育方式不仅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还通过变换旧式角度的形式提出新的教育理念,这为每位家长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方法选择。

  父母教养孩子不能仅仅把孩子放在温室里,还要敢于把孩子放到大自然环境下,让孩子适度吃点苦有好处。

聪明妈妈要学会让孩子自己学习

  应该在什么时候教育孩子?怎么教育?教育什么?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曾经听身边的一些妈妈这样说过:“首先,数学和英语是必须学的,在素质教育里,美术和音乐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这么多的选择中,最后妈妈们做出了决定:“能学的都要学!”

  但是,妈妈让学的东西,并不一定都是孩子想学的。对孩子来说,他们有自己的喜好,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知道哪一天他们就会厌倦。那么,妈妈们究竟应该如何做呢?

  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下决心绝不能因为我自己的问题和孩子们产生矛盾。孩子们对新的生活环境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期间即使我不能为他们做什么,也不能给他们带来负担。

  如何引导孩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美国,作为少数人种要想生存下去,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得到美国人的认可。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能力成为最重要的任务。

  和孩子们融洽相处之后,有什么方法可以引导他们自己学习呢?

  这个问题,每天我都会问自己好几次。为了找到答案,下班后,无论在家里做什么事,我都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想通过一起做事情,或许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即使在刷锅洗碗的时候,我也特意把他们叫到身边。每次去市场买东西,我也带着孩子们一起去。

  经过观察,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每次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做事的时候,都显得很开心。即使去超市买调料,孩子们也会像外出旅游一样充满好奇心。有一天,我们和往常一样去一个大型超市买食品和物品。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忽然突发奇想,能不能让孩子们在这样愉快的气氛中学点什么呢?

  这时我正好看到阵列在货架上的牛奶,而南希就站在我的身边,于是我问她:“南希,一大盒牛奶和两小盒牛奶相比,哪个量更多?”

  正兴致勃勃看这看那的南希拿起牛奶看了一会儿,嘴里嘟囔着:“看一看包装马上就可以知道了……”这时,一旁的彼得走了过来,他拿起牛奶说:“这里不是标明了重量吗?把两小盒的重量加在一起就可以和大盒的重量进行比较了。”

  南希和彼得举着牛奶算了一会儿高兴地说:“妈妈,一大盒和两小盒牛奶的量一样多,你别担心,买哪个都可以。”

  他们似乎以为我是为了省钱才这么问的。趁(m.tulaoshi.com)机会,我又把爱丽丝叫到了跟前:“你们都知道,我们家一天的伙食费是5美元,现在你们就帮我挑选5美元的食物回来好不好?”

  我的话刚说完,孩子们的脸上就露出了兴奋的光芒。他们马上装出一副老成的样子,把脑袋凑到一块开始商量起来。需要的东西很多,但是只有5美元,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孩子们一边琢磨哪些是必需的东西,一边计算价钱,最后用5美元买了一大筐东西。

  从那以后,每次去市场的时候,我都会让孩子们计算价格。算得最快的孩子,我就奖励他几枚硬币。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数学计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妈妈要学会挤奶

什么时候需要挤奶?

1、当乳房太胀影响婴儿吸吮时,为了帮助婴儿吸吮,一定要挤掉一些奶。

2、乳头疼痛暂时不能哺乳时,要将奶挤出来,这样即可用挤出的奶喂养婴儿,缓解了乳头疼痛,还防止了由于婴儿未吸吮而乳汁分泌的减少。

3、婴儿刚出生不久,吸吮力不是太强,如果母亲的乳头内陷,婴儿一时还没有学会吸吮这种乳头,这时候要挤奶喂婴儿和挤奶保持乳汁的分泌。

4、婴儿出生体重过轻或婴儿生病吸吮力降低时,应挤奶喂养婴儿。

5、母亲与婴儿暂时分开时,要挤奶喂养婴儿。

挤奶的方法:

先介绍手工挤奶法:

挤奶应由母亲自己做,因为别人挤可能引起疼痛,反而抑制了喷乳反射,如果用力过猛还会造成乳房损伤。

挤奶前要洗干净双手。母亲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把盛奶的容器放在靠近乳房的地方。挤奶时,妈妈把拇指放在乳头、乳晕的上方,食指放在乳头、乳晕的下方,其他手指托住乳房。拇指、食指向胸壁方向挤压,挤压时手指一定要固定,不能在皮肤上滑来滑去。最初挤几下子可能奶不下来,多重复几次奶就会下来的。喷乳反射强烈者,奶还会喷射而出呢。

每次挤奶的时间以20分钟为宜,双侧乳房轮流进行。例如,一侧乳房先挤5分钟,又挤另一侧乳房,这样交替挤下奶会多一些。初生数日的产妇,奶水不是太多,挤奶时间应适当长一些。如果孩子一整天都不吃奶的话,一天应挤奶6—8次,这样才能保证较多的泌乳量。

热瓶挤奶法:

对于一些乳房肿胀疼痛严重的妈妈来讲,由于乳头紧绷,用手挤奶很困难,可用热瓶挤奶法。取一个容量为1升的大口瓶(注意瓶口的直径不应小于2厘米),用开水将瓶装满,数分钟后到掉开水。用毛巾包住拿起瓶子,将瓶口在冷水中冷却一下。将瓶口套在乳头上,不要漏气。一会儿工夫,瓶内形成负压,乳头被吸进瓶内,慢慢地将奶吸进瓶中。待乳汁停止流出时,轻轻压迫瓶子周围的皮肤,瓶子就可被取下了。

吸奶器挤奶法:

吸奶器可在商店购买。挤压一下吸奶器后半部的橡皮球,使吸奶器呈负压,将吸奶器的广口罩在乳头周围的皮肤上,不让其漏气,放松橡皮球,乳汁慢慢地流入吸奶器容器内。待没有压力时,再重复挤压橡皮球。当吸奶器挤器中的奶较多时,应将奶到入准备好的容器内。用吸奶器挤奶,在每次使用前都要将吸奶器消毒。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读《放手》后我们该如何放手

早教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读《放手》后我们该如何放手

宝宝自立 爸妈应放手

婴儿
宝宝自立 爸妈应放手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情侣伤感签名_只有不放手的执著

电脑入门
情侣伤感签名_只有不放手的执著

放手放纵一线间(下)

教育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放手放纵一线间(下)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大胆放手 让宝宝自己吃饭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大胆放手 让宝宝自己吃饭

父母学会放手 孩子才能自信

分娩
父母学会放手 孩子才能自信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酸酸辣辣成孕妈最爱,这是为何

酸酸辣辣成孕妈最爱,这是为何

大龄女抑郁6种主要表现

大龄女抑郁6种主要表现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