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100%的中学生喜欢“名牌”,60%的学生在用“名牌”。过去,大部分家长都提倡学生应该尽量艰苦朴素,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的看法却悄悄发生了变化,认为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孩子适当穿、用“名牌”并无不妥。对此,教育人士指出,孩子购买“名牌”的要求,其实反映了他们自我意识的成长。
相关调查
国家统计局的一个调查队就高消费项目对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喜欢“名牌”,60%的学生在用“名牌”。调查中,多数学生对“名牌”情有独钟,有非“名牌”不用的情结。60%的中学生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穿名牌、用名牌”,“上酒楼吃饭”是无所谓的。30%的中学生认为,他们“喜欢穿名牌、用名牌”,只是目前家庭条件不允许,如有这个条件,他们也会买名牌。
国外学校如何对待“名牌”
日本:中小学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名牌”作了明确具体的限定。部分小学要求男生一律剃光头上学,让人难以分辨出谁富谁穷。
美国:绝大多数州的中小学依然实行“校服制”,目的不是为了强化集体主义精神或维护学校形象,而是认为“千篇一律”的校服有效避免了贫富生在服装上的优劣之别,避免损伤穷孩子的自尊心,也避免了富孩子滋生虚荣心。
加拿大:中小学大多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孩子无论贫富,吃的一律相同。
家长态度
不赞成:
孩子过于讲究
容易滋生虚荣心和攀比心
记者在一些学校采访时看到,尽管中学生们大都穿着校服上课,但很多学生穿着名牌的球鞋,书包也是名牌的背囊或挎包,手机、MP3等数码产品也是高档牌子。
公务员陈枫对正读初中的儿子追求“名牌”的行为非常看不惯,也很担心。陈枫说,儿子现在对用的和穿的东西都很讲究,有时儿子一身行头的总价钱比他的还高。“也许我出身农村,从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儿子经常说我‘土’。老实说,我不是没有能力给他买‘名牌’,只是担心他过于追求牌子而滋生虚荣和攀比等不健康的心理,而且还会忽略了学习,所以对于儿子的购物要求我一般都是拒绝的,但是我太太就比较心软,到最后经不住儿子的再三请求还是买了下来。”陈枫说。
赞成:
大人和孩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对自己好一点无可厚非
在世界500强企业华南区做销售总监的徐永认为,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应该对自己和家人都好一点,适当地穿、用“名牌”无可厚非。
徐永认为,对于经济条件较为宽裕的家庭,没必要强制孩子不能用“名牌”,比如明明买得起商场里的“牌子货”,却偏偏要在地摊上买便宜货给孩子穿。“在我看来,名牌有它存在的价值,它有很多的前期投入和付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高,比如名牌的衣服相对来说质量会好很多。孩子从小用一些好点的东西,不仅可以提高审美品位,也能适当刺激孩子的物质欲望,让孩子经过努力自己达成愿望,有助于其自我发展。”
教育人士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天河区某省一级中学的老师张晖认为中学生喜欢“名牌”本身并没有错,有经济条件的,偶尔买“名牌”也无妨,但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名牌”,或者由此产生攀比心理,那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此苗头时,可以尝试让孩子了解家庭实际收入情况,也可让孩子参与日常家庭消费活动,让孩子清楚自己家庭有没有名牌消费的实力。家长平时与孩子交流时,也可以多灌输内在美胜于外在美的观念,让孩子明白学生年代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消费。
张老师说,中学生名牌攀比之风多是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的学生家长不但自己追求名牌消费,也希望孩子在外面Tulaoshi.Com给自己“长面子”,很自然地就把社会上的攀比之风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因此家长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做到合理消费,不铺张浪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并非所有的消费都要名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于什么时候可以买“名牌”,张老师认为家长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一般的日常品或学习用品,如果普通牌子都很实用,就没必要多花数倍的价钱去购买“名牌”;但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的强的物品,可能“名牌”的使用效果会好很多,如果家长经济能力可以负担,可以考虑给孩子买好一点的。
因此,家长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应该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不然很容易影响宝宝的成长。
近日,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100%的中学生喜欢“名牌”,60%的学生在用“名牌”。过去,大部分家长都提倡学生应该尽量艰苦朴素,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长的看法却悄悄发生了变化,认为只要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孩子适当穿、用“名牌”并无不妥。对此,教育人士指出,孩子购买“名牌”的要求,其实反映了他们自我意识的成长。
相关调查
国家统计局的一个调查队就高消费项目对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喜欢“名牌”,60%的学生在用“名牌”。调查中,多数学生对“名牌”情有独钟,有非“名牌”不用的情结。60%的中学生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穿名牌、用名牌”,“上酒楼吃饭”是无所谓的。30%的中学生认为,他们“喜欢穿名牌、用名牌”,只是目前家庭条件不允许,如有这个条件,他们也会买名牌。
国外学校如何对待“名牌”
日本:中小学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名牌”作了明确具体的限定。部分小学要求男生一律剃光头上学,让人难以分辨出谁富谁穷。
美国:绝大多数州的中小学依然实行“校服制”,目的不是为了强化集体主义精神或维护学校形象,而是认为“千篇一律”的校服有效避免了贫富生在服装上的优劣之别,避免损伤穷孩子的自尊心,也避免了富孩子滋生虚荣心。
加拿大:中小学大多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孩子无论贫富,吃的一律相同。
家长态度
不赞成:
孩子过于讲究
容易滋生虚荣心和攀比心
记者在一些学校采访时看到,尽管中学生们大都穿着校服上课,但很多学生穿着名牌的球鞋,书包也是名牌的背囊或挎包,手机、MP3等数码产品也是高档牌子。
公务员陈枫对正读初中的儿子追求“名牌”的行为非常看不惯,也很担心。陈枫说,儿子现在对用的和穿的东西都很讲究,有时儿子一身行头的总价钱比他的还高。“也许我出身农村,从小就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儿子经常说我‘土’。老实说,我不是没有能力给他买‘名牌’,只是担心他过于追求牌子而滋生虚荣和攀比等不健康的心理,而且还会忽略了学习,所以对于儿子的购物要求我一般都是拒绝的,但是我太太就比较心软,到最后经不住儿子的再三请求还是买了下来。” 陈枫说。
赞成:
大人和孩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yuerzhishi/)对自己好一点无可厚非
在世界500强企业华南区做销售总监的徐永认为,如果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应该对自己和家人都好一点,适当地穿、用“名牌”无可厚非。
徐永认为,对于经济条件较为宽裕的家庭,没必要强制孩子不能用“名牌”,比如明明买得起商场里的“牌子货”,却偏偏要在地摊上买便宜货给孩子穿。“在我看来,名牌有它存在的价值,它有很多的前期投入和付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很高,比如名牌的衣服相对来说质量会好很多。孩子从小用一些好点的东西,不仅可以提高审美品位,也能适当刺激孩子的物质欲望,让孩子经过努力自己达成愿望,有助于其自我发展。”
教育人士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天河区某省一级中学的老师张晖认为中学生喜欢“名牌”本身并没有错,有经济条件的,偶尔买“名牌”也无妨,但如果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名牌”,或者由此产生攀比心理,那就需要家长和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当家长发现孩子有此苗头时,可以尝试让孩子了解家庭实际收入情况,也可让孩子参与日常家庭消费活动,让孩子清楚自己家庭有没有名牌消费的实力。家长平时与孩子交流时,也可以多灌输内在美胜于外在美的观念,让孩子明白学生年代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消费。
张老师说,中学生名牌攀比之风多是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的学生家长不但自己追求名牌消费,也希望孩子在外面给自己“长面子”,很自然地就把社会上的攀比之风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因此家长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做到合理消费,不铺张浪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孩子,并非所有的消费都要名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对于什么时候可以买“名牌”,张老师认为家长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一般的日常品或学习用品,如果普通牌子都很实用,就没必要多花数倍的价钱去购买“名牌”;但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的强的物品,可能“名牌”的使用效果会好很多,如果家长经济能力可以负担,可以考虑给孩子买好一点的。
何谓隔代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的父母忙于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宝宝,于是,抚养宝宝的重担就不可避免地落在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这种由祖辈们对孙辈们施行抚养与教育的现象就称之为隔代教tuLaoShi.com育。
关 于隔代教育,问题很多,有个例子:有对夫妻因忙于做生意,在儿子3岁以后就将他交给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带。现在孩子已经10岁了,妈妈想把他接回来,接受更 好的教育。可孩子回来后却发现他身上有很多坏毛病,如任性、自私、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摔东西,而且跟父母很生分,不太主动与父母讲话。
隔代教育的弊端
1.溺爱宝宝,阻碍宝宝自我成长
祖 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和工作条件的限制,对子女可能没有能够很好地照顾,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补偿心理,把对子女的爱以及对孙辈的爱全部集中到孙辈的身 上,对宝宝疼爱有加,过分关注,以至于事事代劳,处处迁就宝宝,导致宝宝出现任性、依赖性强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等问题。
2.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宝 宝出生的前几年,父母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毕竟,对宝宝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 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另外,宝宝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 时间段内接管宝宝,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宝宝接管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宝宝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宝宝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 立情绪会让宝宝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 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3. 抱持老观念不放,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许 多祖辈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对宝宝心理发展的特点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就可能限制宝宝的各种探索活动,给他提出一些与他的年龄不相适应的要求,无形中给他一 些捆绑,导致他缺乏开创精神。加上不少老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宝宝,那么,他们落后 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宝宝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当然,也有不少祖辈因为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相对比较陈旧,他们还可 能在无意识间传递给宝宝一些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封建糟粕,约束宝宝的思维,妨碍宝宝个性发展。
有意见认为,欺骗教育要看小孩子的年龄而决定,最好让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教育”是幸福生活的保证。然而社会环境总在变迁,所以,“适合的教育”似乎必须“与时俱进”。近日有家长创新出了“欺骗教育”,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和专家的关注。
现象实录
以故意欺骗行为教育孩子
火辣舅舅:让孩子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对你好
小亮今年2岁了,因为是独生子,家里人都非常重视小亮的教育问题,连做生意的舅舅也“不甘落后”。小亮每周都要去一次外婆家,也很喜欢和年轻的舅舅一起玩。可是上个周末,小亮却被舅舅弄哭了。原来,舅舅给小亮进行了“欺骗教育”:正是橘子上市的季节,外婆买了很多橘子给小亮吃。见小亮手里拿了一个橘子正在剥,舅舅就对小亮说:“小亮,舅舅帮你剥好给你吃行吗?”小亮很开心地把橘子给了舅舅,谁知舅舅剥完后一下子塞到自己的嘴里吃掉了。小亮见状“哇”地一声哭起来,家里人责怪小亮的舅舅不应该这样骗孩子,可舅舅却说:“我是故意的,小孩子应该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会对你好,都是可以信赖的,从小对孩子进行‘欺骗’教育有好处。”
八面来风
另类教育引发争议
支持:教孩子面对现实有何不好
欺骗教育就像打疫苗“我们当然不希望骗孩子,如果可以,让孩子一辈子生活在童话世界里才好呢!可是这可能吗?”谈到“欺骗教育”的话题,在网站工作的Dick表示赞同。“与其让孩子长大后无法承受生活的真相而走极端,还不如让他从小就学着对‘欺骗’免疫。这和打疫苗的道理是一样的,虽然暂时可能会承受小痛苦,却可以预防大伤害。”
不告诉孩子现实就是最大的欺骗谈到“欺骗教育”,网友阿林特别有感触:“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几千年的教育观念都是‘与人为善,诚实做人’,然而客观地讲,这是不符合生存规律的。社会永远是社会,人又无法脱离社会,而社会就是一个充满谎言、欺骗和危险的自然环境,壮丽的大自然尚且潜藏着不能预知的灾难。我们要生存,就要认识社会,就要学会保护自我。我们成人无时无刻不在践行着这个原则,只是在孩子面前虚伪地假以掩饰。可是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随着不断地被欺骗,不断受挫,最后我们还是认识了这个诡异的世界。那为什么我们不让孩子更早地认识它呢?如果能更早地意识到这个世界,更早地有一个社会的概念,孩子会更加坚强,更加理智,也能避免那些可能悔其一生的打击。”
加强“欺骗教育”有助自我保护田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她看来,对孩子加强“欺骗教育”是有必要的。“最近听说有两(图老师整理)个研究生在租住的房子里惨遭杀害,我也才意识到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田丽说:“我也正租住着别人的房子,和那两个研究生一样,我也没有给房门换锁。父母从小一直教育我要诚信,与人为善,从来没跟我说过要注意别被别人骗了。现在看来,这种意识应该加强才是。”
123
达琳是美国中西部城市辛辛那提市郊一所小学的美术教师,也是迈阿密大学的在职学生。她曾作为交换教师到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进行半年的学术交流。
在昆明执教的时候,达琳发现了一件让她大吃一惊的事。达琳在昆明仍然执教美术,有一次她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样的东西——圣诞树。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她朝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
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遮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令他深感失望、更感到吃惊的是,把墙上的圣诞树遮起来以后,孩子们竟然抓耳挠腮,咬笔头、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就是无从下笔。达琳不得不又把墙上那副圣诞树揭开。
这件事对达琳触动很大,她开始在执教美术时,有意识地观察中国学生。她发现,中国学生画技一般很好,他们画完画后,最常问的是“我的画画得像不像?”而达琳在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儿童绘画班代课时,班上的大部分美国孩子画技一般,作品更是不敢恭维:没有比例、不讲布局、更无结构可言,甚至连基本笔法都不会,肆意涂鸦。但他们从不问“我画得像不像”,而只问“我的画好不好?”
“像不像”和“好不好”引起了达琳的兴趣,她下决心深究一下“像不像”和“好不好”的问题。
应该说,当小学的孩子画画时,他们对绘画对象的了解并不是很清楚,因此,此时他们对绘画对象的概念就只能是讲台上老师挂着的那副模板画。也因此,当学生问老师“像不像”的时候,他们所指的就是像不像教室前面挂着的那副画。
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像不像”的问题也会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联系。由于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线性思维,很多人就会培养出一种动力定式导致的定向思维。
而在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在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所以,达琳执教迈阿密大学儿童绘画班时,班上的美国孩子才会有那样五花八门的、“一塌糊涂”的画作“问世”。也因此,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问“好不好”,而不关心“像不像”。
从绘画来说,长期以“像不像”为标准评价画作,会使绘画成为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由于没有“心”的参与,也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长此以往,孩子的绘画过程就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因此,他的眼睛里有画,心里没有画。
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就只能重复他人。而只有心中的画,才会产生动人心魄的震撼力!
究其更深的层面,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是指“复印”得如何;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是指“创作”得如何。美国教师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就是从美术课上信笔涂鸦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