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ghtingale 的原帖: (写于4/6/01 12:44:55 PM)找啊找,找朋友--轩儿交朋友的故事轩儿是在快二岁的时候开始主动地要“找小朋友玩儿”的。
找啊找,找朋友(上)
nightingale 的原帖: (写于4/6/01 12:44:55 PM)找啊找,找朋友--轩儿交朋友的故事轩儿是在快二岁的时候开始主动地要“找小朋友玩儿”的。因为小阿姨性好结交,轩儿也就成天地在我们的宿舍大院里泡着玩。可是到了夏天,太阳老早就开始火辣辣地烧,从山区来的小阿姨刚刚把皮肤革了命,不想毁坏革命果实,轩儿也只好被关屋里,每每听到楼下有小孩子的动静,就会趴着纱门大声叫“郎翔!郎翔!”郎翔是我们院里一个同事的孩子。也是虎年出生的,比轩儿小了近四个月。小家伙长得圆胖敦实,更如烈马般不驯。轩儿初识“朋友”字意时,问他你的好朋友是谁,回答的就是这个郎翔。想着独生子的孤独,每天下班后,我是一定要带轩儿下来跟小朋友们玩一会儿,同时也希望借此让他学学如何与人交往。于是,有好一阵子,两个小家伙一见面,就要互相拥抱着亲亲对方,憨态煞是可掬,看得站在一旁的大人笑弯了腰。可是没一会儿,就开始闹矛盾啦——我要你的玩具枪,我看中了你的玩具汽车,你不让、我不让,那就抢!轩儿虽然个子比他大半个头,却只懂转着身子护着自己的玩具,而那个小家伙却是懂得进攻的,一伸手就去推轩儿。以轩儿的体重,我想着他也吃不了什么亏,我没出手制止两个孩子的争执,反倒饶有兴趣地看着他们如何解决。“不给!不给!”轩儿一边避着郎翔,嘴里还一边嘟囔着,而郎翔却是恼了,把手伸到了轩儿的脸上。这可不行,我也伸出手去把郎翔的手挡住,并没有阻止他们的争抢,心里还想着看下一步呢。而郎翔的妈,却大声地喝斥着,并一把拖过自己的儿子。正在酣战的小郎翔不依了,大哭起来。而轩儿,却靠着我,手里还护着自己的枪呢。而郎翔的妈,却大声地喝斥着,并一把拖过自己的儿子。正在酣战的小郎翔不依了,大哭起来。而轩儿,却靠着我,手里还护着自己的枪呢。我蹲下去问轩儿,“能不能把枪给弟弟玩玩?”轩儿拼命摇着头说“不”。“那你想不想玩弟弟的飞机呢?”“想啊”“你把枪给弟弟玩,弟弟就会把飞机给你玩儿。”一听这话,轩儿便飞腿把枪送到了弟弟手中,另一只手却同时伸手去拿人家的飞机。而郎翔一见到枪,注意力就转移了,另一只手就自然地松开,正好合了轩儿的意。于是两个人再次玩得津津有味。 自此以后,轩儿每遇到想玩郎翔的玩具,就心眼多多地使用起这招“交换术”来,有时看中了别人的玩具后,还会专门上楼去拿一个交换物。为此,还赢得了一个“别看长得憨,心眼可多呢”的荣誉。而郎翔,却是每每中套,弄得他妈妈半真半假地生起气来:“郎翔你真没用!一骗就骗走了!你看你的枪比他还大,他是手枪,有什么好玩儿的?!”按我的主张,孩子交往,大人最好作个旁观者,除非有可能的危险发生,才会出手阻止。因此对郎翔妈的这样言语不以为然。那时,轩儿和郎翔的争执,往往是轩儿处于下风,而郎翔的进攻性要强些。我就会劝阻郎翔妈:“让他们去吧,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然而,随着轩儿的“社会经验”越来越多,他也开始反击了。本来他的块头就比较大,这么一来,就很快占起上风来。心疼儿子的郎翔妈转而训斥轩儿(也是半真半假):“你还蛮坏的啊,欺负起弟弟来了!”而我m.tulaoshi.com,却再也说不出“让他们去吧,不会有什么危险的”这样的话来。后来,据小阿姨说,如果我不在场,她就会吓唬轩儿:“叫警察把你抓起来!”慢慢地,轩儿下楼找朋友玩时,就很少看到郎翔在外面了。极想小朋友的轩儿常常会在楼下大声喊着“妈妈,下面没有小朋友!”而我,却是越来越sentimental起来,想着儿子的孤独,却无法帮他。(转下文)找啊找,找朋友(下)父母选择的朋友
“小建是个男孩子吧?”“嗯。”“那就不要光和女孩子玩,也要和男孩子玩嘛。”“嗯。”“没有男的小朋友吗?”“没有。”“怎么会没有?不是应该有好多吗!”“可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朋友了。”“那你也找个朋友嘛!”“可是,这附近没有啊。”“那你去找一找看嘛。”“这周围没有嘛。”儿童的心理分析:“虽然妈妈要我和男孩子玩,可这附近没有嘛。这可没办法,和女孩子玩不是也很有意思吗!”小健这种想法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幼儿期的朋友只限于住宅周围。到远处去找朋友大约要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此,在附近找朋友,无论如何要受到限制。尽管在幼儿园里一起玩,可是如果两家离得远,回家就不能在一起玩了。所以,和女孩子一起玩也是不得已的。小健觉得既然和女孩子也能玩得很有意思,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因为在他的意识中,男孩和女孩的区别还没有那么明显。他的中心思想是:“无论男孩女孩都可以,只要有人玩就行,总比没有强。”妈妈的高招:做母亲的希望他能和男孩子玩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是大人的心理,是站在大人立场上的想法。不应考虑孩子玩耍的伙伴是男孩还是女孩,而应认为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这种年龄的孩子来讲,重要的是学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比区别男孩或女孩更为重要。既然小健玩得很愉快,做母亲的应该把它看成是“人际关系的学习”,应该对此感到高兴。停止这一难得的学习,实乃一大损失。如今的孩子周围,过多地充满了电视、漫画、小人书、玩具、电子游戏机等人工制造的东西,以“人”为对象的学习机会常常被剥夺,所以不要太拘泥于性别。孩子,你学会分享了!
anneliese的原帖:(写于10/20/00 4:06:43 PM)吃罢晚饭,爸爸有事出去了,我把最后一个大西柚拿过来准备分了吃掉。娃娃一见吃的东东眼睛就放亮,她盯紧我手里的家伙亦步亦趋地跟了上来,嘴里还讨好地一个劲叫妈妈。我切好了柚子,拿了一瓣转过身蹲下来给娃娃说:“宝贝,家里就剩这一个柚子了,大家一起吃好吗?”,娃娃肯定地点点头。不错,妈妈没白教!以前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在吃东西时,我们都会刻意地告诉她每个人都有份,一个人可不能独吞。我还没来得及吃,娃娃已经吃完,张开小手又要;然后,又要,直到剩下最后两瓣。这时,娃娃仍是意犹未尽的样子,她舔着嘴又蹭过来:“妈妈,还要呀!”“娃娃,”我拉着它的小手再次蹲下来,告诉她“爸爸妈妈还没吃呢!你看就剩下两块了给爸爸留下好吗?”娃娃不干,拧着身子噘着嘴。我想硬来肯定是没用的,于是拿起刀在其中一瓣上面切下一小片,递到她手里,说:“宝贝,就吃最后这一块再不吃了,好吗?”,我看到那张快哭的脸顷刻间转晴,双眼满含笑意爽快地答应:“好的,妈妈!那两块给爸爸!”2岁的娃娃可图老师以这么快控制自己的欲望了,我倒有点吃惊。本来以为还得一番说服教育呢!看来,以前的潜移默化的确起了作用啊。这又让我想起幼儿园老师给娃娃的评语:她在分享玩具方面比其他同龄的孩子做得好!这真值得人骄傲!心痕的回复: (写于10/21/00 12:34:23 AM)真是个好娃娃,平时对弟弟一定也很照顾,有大姐姐的样子呢。 dongmiaomiao的回复: (写于10/20/00 5:21:09 PM)这可是妈妈平时教育的结果,恭喜你!娃娃现在就上幼儿园了吗?两岁的孩子去幼儿园能适应吗?比如说大小便能自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