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满三周岁时的例行儿保检查,要做一次智力测试哦。
三周岁的宝宝,儿保医生会对他们出些什么题呢?快来看一看吧。
语言和逻辑思维
自报名字和住址
医生首先会问宝宝的名字和住址,要求陪同的家长只能重复宝宝的话却不能给任何提示。 名字比较简单,大名、小名宝宝都能说出来。家里的住址就难度比较高了,如果家里没有跟宝宝说过,很难答得上。如果宝宝不能回答,妈妈可以说一遍,看宝宝马上复述是否会出错。
重复医生的话
医生说一句话,让宝宝跟着讲,比如“我是一个小朋友”等。宝宝可能不理解,使劲琢磨医生为什么要说这样奇怪的话?妈妈可以适当提示宝宝,其实只要重复医生说的话就可以了。有的宝宝就是不肯合作,医生就会进入下一环节。
数数
医生会拿出三块小积木问宝宝:“说说有几块呢?”妈妈常常会对宝宝说“数数吧”,马上被医生制止:“下次不可以。”这也算提醒,看来妈妈最好少说话。能不能数正确并不是太重要的,妈妈不要太在乎结果。
拼图
医生拿出两个半圆,先示范一下拼成一个圆,然后打散让宝宝重拼,这项比较简单。然后医生又拿出软纸做的两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换位后再拼成长方形。这项就比较复杂了,宝宝不一定明白两次拼有什么不同。
接词
如医生说:“爸爸是男的,妈妈是……”宝宝答“妈妈是女的”就正确。其他还是:你是女孩还是男孩;球是用来干什么的;帽子是用来……;白天是亮的,晚上是……
精细动作和大动作
画画
精细动作是用画画来测试的。医生先画个圆圈,让宝宝画一个一模一样的。接下来医生又画了一个只有眉毛和一条腿的小人,让宝宝补充。
并脚跳
大动作方面是并脚跳,要求跳一定距离。通常胆大的宝宝往往能超常发挥,而胆小的宝宝则可能发挥失常哦。
最终,医生会依据宝宝的表现打分,并建议爸妈今后的教养重点,比如数学、猜谜语等。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智力问题越来越关注,正因为这样,一些孩子的智力、潜能、倾向等各种科学和不科学的测试层出不穷。许多父母对这些测试似乎深信不疑,趋之若鹜。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商家的大力宣传外,父母的心态很值得探讨。除了望子成龙心切,也可能是父母对孩子发展认识误区的表征。
误区1:潜能越大,成就也越大
其实人们取得的成就和潜能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就大脑本身来说,大多数人是没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的,任何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孩子以后的发展如何,是否能够发挥出他们应有的程度,并非先天预定。
因此,即使现在有科学技术能正确测量出孩子的潜能,对孩子以后是否能充分发挥这些能力还是无法预测的。父母应该重视的不应是孩子的潜能有多少,而是如何科学地开发大脑潜能。
误区2:发展方向从儿童期圈定
众所周知,人的发展,不管是智力上、心理上和情绪上,由于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是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其发展方向和程度的。尤其是幼儿正处于人生中发展最迅速的阶段,他们的智力、心理等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成长、变化,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成熟,更加容易受到环境、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改变原本的心态、爱好、性格和能力倾向。儿童时的发展本身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更不用说在此期间确定其一生的培养方向了。
误区3:早定方向易成材
其实,早期认定孩子的发展方向并非一定有益。本来孩子有许多发展的可能性,可是经过定向培养,或限制性的训练,就会失去许多其他发展可能性。更何况幼儿阶段的兴趣或某种倾向是不稳定的,父母为他们确定的方向未必就是他一生都无怨无悔的选择。即使在真正能够准确测出孩子的发展和能力的情况下,也是不适合的。因为过分注重某一方面的培养,也必然导致对其它方面发展的忽视,这种忽视将会造成孩子发展的不全面,进而削弱孩子原本较强方面的发展。
专家建议:观察胜过测试从家庭教育的意义上讲,父母对孩子全面而细致的观察胜过种种测试。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兴趣、优点、缺点、语言、交往能力、身体等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并据此创设适宜的家庭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做到在正确的时间提供正确的指导,对孩子是最有意义的。
主动权交给孩子。父母不应代孩子决定他们的发展方向,或过多地干涉孩子的发展,而应尽量避免僵化地看待孩子的发展。孩子是发展的主人,孩子最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因此,父母应该将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本人,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
因此,父母应该在孩子的发展中了解孩子的发展和能力,而非通过一些数字和评语便轻易地判定一个孩子,避免对孩子的成长进行限定和预测,使孩子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