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
1.化验检查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重点化验应包括血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大便或呕吐物的隐血试验肝功能及血肌酐、尿素氮等。
2.特殊检查方法
(1)内镜检查。胃镜直接观察,即能确定,并可根据病灶情况作相应的止血治疗。做纤维胃镜检查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①胃镜检查的最好时机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②处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首先补充血容量,待血压有所平稳后做胃镜较为安全。③事先一般不必洗胃准备,但若出血过多,估计血块会影响观察时,可用冰水洗胃后进行检查。
(2)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处于上消化道持续严重大量出血紧急状态,以至于胃镜检查无法安全进行或因积血影响视野而无法判断出血灶,此时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可能发现出血部位,并进行栓塞治疗。
(3)X线钡剂造影。因为一些肠道的解剖部位不能被一般的内镜窥见,有时会遗漏病变,这些都可通过X线钡剂检查得以补救。但在活动性出血后不宜过早进行钡剂造影,否则会因按压腹部而引起再出血或加重出血。一般主张在出血停止、病情稳定3天后谨慎操作。动脉造影及内镜的检查。
(4)放射性核素扫描。经内镜及X线检查阴性的病例,可做放射性核素扫描。其方法是采用核素(例如99m锝)标记病人的红细胞后,再从静脉注入病人体内,当有活动性出血,而出血速度能达到0.1ml/分钟,核素便可以显示出血部位。
诊断
1.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如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慢性胃炎及应激性病变等。
2.呕血和(或)黑便。
3.出血不同程度时可出现相应的表现,轻者可无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休克。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4.发热。
5.氮质血症。
6.急诊内镜可发现出血源。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见者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病因可归纳如下:
1.上胃肠道疾病
(1)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消化性溃疡、食管损伤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卓-艾综合征、胃手术后病变等。
(3)空肠疾病。空肠克隆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2.门静脉高压
(1)各种肝硬化失代偿期。
(2)门静脉阻塞 门静脉炎、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受邻近肿块压迫。
(3)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3.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胆道出血 胆管或胆囊结石、胆囊或胆管癌、术后胆总管引流管造成的胆道受压坏死、肝癌或肝动脉瘤破入胆道。
(2)胰腺疾病 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并发脓肿溃破。
(3)动脉瘤破入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主动脉瘤,肝或脾动脉瘤破裂。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其他凝血机制障碍。
(2)尿毒症。
(3)血管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过敏性紫癜、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弹性假黄瘤等。
(4)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或其他血管炎。
(5)应激性溃疡败血症。创伤、烧伤或大手术后,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脑血管意外或其他颅脑病变,肺气肿与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应激状态。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但在外科临床工作中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最为常见。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失血量达大,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机体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和细胞缺氧。
进而可因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产物的蓄积,造成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广泛受损,以致大量体液淤滞于腹腔骨脏与周围组织,使有效血容量锐减,严重地影响心、脑、肾的血液供应,终于形成不可逆转的休克,导致死亡。
在出血周围循环衰竭发展过程中,临床上可出现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朦或晕厥;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按压甲床后呈现苍白,且经久不见恢复。
静脉充盈差,体表静脉往往瘪陷。病人感到疲乏无力,进一步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低下,加之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等老年基础病,虽出血量不大,也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了死亡危险因素。
1.呕血和(或)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
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
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而弱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贫血和血象变化
急性大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可无明显变化,一般需要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
上消化道大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止血后2~3天才恢复正常。但肝硬化和脾亢者,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4.发热
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以免大量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禁食。
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2.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全血。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
开始输液应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输液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
最好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如果血源困难可给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经内窥镜局部病灶止血法
1、电凝止血
直接将单极电极压在出血部位上,通过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组织蛋白凝固而止血。对溃疡病出血,使用300kHz高频电流,持续2秒钟,电凝5次左右,止血成功率为80~95%。
电凝止血法对出血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贲门粘膜撕裂和吻合口出血均有止血作用,但对较大血管的出血效果不满意,尚有1.8%穿孔的发生率。近年有使用多电极电凝的止血方法,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电灼止血
应用单极电极,靠近而不直接接触出血组织,通过发出电火花,使蛋白质受热凝固而止血。此法较电凝止血更为表浅,故更适用于粘膜出血。
3、激光光凝止血
激光照射止血病灶后,光子被组织吸收,转为热能,使蛋白质凝固,血管收缩闭塞而致出血停止。
常用的激光有氩激光和石榴石激光两种,氩激光止血安全且组织损伤小,激光照射对出血血管直径大于1mm者不易止血。
4、微波组织凝固止血法
微波是波长很短的无线电波,波长介于超短波和红外线之间。生物体细胞属有机电解质,其中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作用下引起极化,并随着微波电场的交替变换而来回转动。
在转动过程中与相邻分子产生类似摩擦的热耗损,使组织加热到一定温度而发生凝固。
一般使用30~50w微波发生器,照射时间5~30秒,微波组织凝固区范围直径达3~5mm,凝固深度视电极插入的深度而定,一次照射后组织修复可在2~4周内完成,无穿孔等并发症。
对于较大创面的出血,需在其不同部位作多点凝固,方能达到止血目的。
佐藤在3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对比微波、激光和局部注射纯酒精的止血效果,疗效分别为100%、83%和86%。
国内于1987年已开始这一治疗,但受治的病例数和病种不多,尚待进一步总结临床经验。
5、热探头止血法
原型热探头是由一个中空的铝圆筒构成,内有一个绕在陶制轴心上的加热线圈,此线圈与外面的铝圆筒彼此电绝缘。
另有一个热电偶装在探头的尖端,用来测量瞬时的实际温度,通过自控系统调节热量,使之达到所需的温度。
近年Olympus公司又生产多型的改良装置。用探头压住出血的血管,连续供给热探头几个脉冲的能量,每一脉冲给予15~20J能量,即可使出血部位及其周围粘膜变白,止血成功。
临床上主要用于溃疡病大出血的治疗。Johnston比较YAG氩激光和热探头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效果,激光治疗35例,止血成功率69%。
热探头治疗19例,全部获得止血,疗效好,较安全。热探头止血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很有前途。
6、硬化剂治疗
主要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直视下于曲张静脉的附近反复注入5%鱼肝油酸钠,每次2~3ml,总量15~25ml,取出内窥镜后再用三腔管压迫数小时,止血效果满意。
Paquet创用1%Aethoxylsclerol进行注射,每次3~10ml,出血停止后隔4~7天再重复注射,能使静脉曲张消退,该药可作血管内注射,安全有效。
在作选择性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的同时,可进行介入疗法。
必要时作胃左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或胰十二指肠动脉的超选择性血管造影,针对造影剂外溢或病变部位经血管导管滴注垂叶后叶素、加压素或去甲肾上腺素。
使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收缩,出血停止。对注入加压素止血失败者,胃肠壁血管畸形,以及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出血而不能立即手术者,还可采用选择性动脉栓塞。
在某些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经加压素注射和气囊填塞不能止血,又不能耐受手术,可采用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以控制出血。
经皮作肝穿刺将导管通过门静脉插入胃左静脉或胃短静脉,然后注入栓塞剂,止血率可达90%,但有一定数量的病例在一月后复发出血。
手术疗法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仍占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或肿瘤引起的出血,如经上述非手术疗法不能控制止血,患者的病情稳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凡对出血部位及其病因已基本弄清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经非手术治疗未能奏效者,可改用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首先控制出血,然后根据病情许可对病变部位作彻底的手术治疗。
如经各种检查仍未能明确诊断而出血仍不停止者,可考虑剖腹探查,找出病因,针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