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有所感觉。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四肢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手指不灵活。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也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出现偏瘫。
一、缓进型高血压
(一)早期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二)脑部表现
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三)心脏表现
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四)肾脏表现
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二、急进型高血压
也称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的1%,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恶性高血压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40岁为最多见。血压明显升高,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
视力迅速减退,眼底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常有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不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病程进展迅速多死于尿毒症。
高血压病因
当我们成年后,身体的机能就会逐渐退化,血管壁的张力也会变差,进而导致高血压的出现。
从中医角度而言,患上高血压的病因大多和气血调和不畅有关,我们应该认清这些病因,这样才能更好地对高血压的病因进行预防。
从中医角度来说高血压的病因都有什么
1、情志刺激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失常,血脂升高。
2、体质禀赋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育质过多。
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育,溶入血中,血脂升高。
3、喜静少动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
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
4、年老体衰人老则五脏六腑皆衰,以肾为主,肾主五液。
肾虚则津液失其主宰。
脾主运化,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则津液输布不利,三者皆使膏脂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
5、消渴、水肿、胁痛、黄疸、症积等证不愈消渴证基本病机属阴虚燥热,由于虚火内扰,胃热杀谷,患者常多饮多食,但饮食精微不能变脂而贮藏,人体之脂反尽溶为膏,混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
水肿日久,损及脾肾,肾虚不能主液,脾虚失于健运,以致膏脂代谢失常。
胁痛、黄疸、症积三者皆属肝、胆之病,肝病气机失于疏泄,影响膏脂的敷布转化,胆病不能净浊化脂,引起血脂升高。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高血压如果没有长期的治疗,病情是会一直发展下去的,而且,即使我们坚持吃药,高血压也可能会在停药的时候,突然爆发。
所以,即使我们觉得高血压这个疾病已经不需要治疗,但在生活中,仍然要对高血压进行预防的。
高血压怎么办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高血压被称为“国人第一疾病”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的饮食治疗原则
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高钙、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降低到4~5克,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6毫米汞柱。一注意饮食清淡些,注意补充钙和钾,可多吃些蔬菜和水果。
生活饮食上需要注意
①合理的膳食原则应该是在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保持营养均衡。低盐低脂均衡饮食。
②每日三餐规律进食,定时定量,以新鲜蔬菜,水果,五谷杂粮为主,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避免油腻,进食时细嚼慢咽,可以自我进行食物的热量的估算和统计。
③制定符合自己家庭情况的食谱,每日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中药调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
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部穴位,促进血脉运行,调理脏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降压疗疾的目的。
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水量以能没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可有效地防止药物的毒副反应,且效果较好,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要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激素刺激一般采用外用中药法效果比较好。
因此,通常中医会选择纯中药制剂。足浴疗法,特效降压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易行,坚持每天中药泡脚就可以。
具有养肾护肝、双向调理血压的功效。不仅降压而且起到保健功效。
高血压怎么办
生活护理
(一)合理膳食。
(二)适量运动。
(三)戒烟限酒。
(四)心理平衡。
(五)自我管理。
(六)按时就医。
高血压病人多需长期服药,为了获得最佳疗效,又能减少不良反应,提醒高血压病人注意以下几点。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别放松非药物治疗。
两种治疗相结合,即可增强疗效,又可减少用药量。更重要的是非药物疗法对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气功
以放松功较好,也可酌用站桩功、强壮功和动功等。练功原则强调“松”、“静”、“降”。
要求配合意念和简单的动作。
意念的部位宜低于心脏位置,如丹田、涌泉穴等。呼吸宜用顺呼吸法,不宜采用停闭呼吸法。
要适当延长呼气,以提高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动作宜采用大幅度的有松有紧,有张有弛的上下肢及躯干的交替和联合运动,切忌持续性紧张的长时间等长收缩运动。
气功练习每天至少1次,每次30~45分钟。据报道,一次练功后可使收缩压下降2。1~2。4kPa,舒张压也有下降。
一般在练功两周左右后见效。
在巩固期加用气功更为有效,常可使维持用药量减少1/3~1/2,并使血压维持平稳。
利用塔罗藏洚茶进行调节
塔罗藏洚茶富含适量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可以多喝,对这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就可以避免高血压的发生,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这一点。
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肥胖,饮食中过度摄入脂肪是发胖的决定性因素。
如何治疗高血压
在中医学里,一般将高血压病归入“眩晕”、“头痛”范畴,但由于个体耐受的差异,有些高血压病患者自体感觉并不明显,甚至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概括起来看,中医认为的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有三
一为情志不遂,精神紧张,使肝气不舒,郁而化热,肝阳上亢而发病。
二为血虚阴亏,劳欲过度,肾精不足,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而发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三为饮食失节,恣食肥甘厚味或过量嗜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浊内生,痰湿上扰而发病。
那么,如何运用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指导高血压病的防治呢?
高血压病的“未病先防” 如上分析,由高血压病的三大病因入手,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避开各种致病因素,便可达到预防高血压病发生的目的。
心理调摄
孙思邈曰:“善养性者,治未病之病”。可见,保持情志舒畅,心境豁达,避免情绪激烈波动,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使张弛有度,气机舒畅,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则,其不仅对预防高血压病,更是在各类疾病的预防工作中都居于重要地位。
饮食调摄
孙思邈曰:“安身之本,必资于食”。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避忌烟酒、肥甘厚味、辛辣燥热之品以外,还应根据不同体质情况适当使用一些中药进行食补食疗。
如素体肝阳上亢之人可常食菊花,玄参,天麻,夏枯草等。
素体阴虚之人,可常食生地、杞子、麦冬、沙参等。素体精血亏虚之人,可常食熟地、当归、仙灵脾、杞子等。素体痰盛之人,可常食白术、生姜、陈皮、云苓等。
适度运动
孙思邈曰:“动则不衰,用则不退”。适当的运动使人体气机通畅,肝气条达,脾气健运,无痰湿之阻。
但若劳欲过度,则反而耗伤阴液,引发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应注意珍惜精气,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方才符合养生之道。
高血压病的“既病防变” 众所周知,高血压病的最主要危害不在高血压本身,而在于其严重的并发症,如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心血管疾病),水肿喘证(心力衰竭、高血压肾病)等。
因此,高血压病患在确诊高血压病后,应该及早开展治疗,防止病情发展为可致命的并发症。
防中风
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中风。
朱丹溪曰:“眩晕者,中风之渐也”。
明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预防中风》中强调:“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
上文将高血压病主要分三型: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浊中阻。
而高血压病演进为中风也由此经历不同的过程,需要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去应对。
如肝阳上亢未得到及时治疗,病久则肝阳暴动上扰,血气并走于上而发中风。若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则可能肝阳偏亢,阴虚风动,血气上逆而发中风。
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日:“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故此,属肝阳上亢、阴虚阳亢型的高血压病患应尽以滋养肾阴,平肝潜阳的方法进行治疗,如使用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等,使肾水得滋,肝木得荣,肝阳可抑,无使生风。
若属痰浊中阻之病失治,则日久痰郁化热,风痰热相挟袭扰经络而发中风。
如朱丹溪《丹溪心法·论中风》曰:“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因此,该型高血压病人应尽早以健脾化痰祛湿的方法进行治疗。
如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等,使脾气健运,水湿得除,痰无所生。
防胸痹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属中医“胸痹”范畴,也是高血压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预防胸痹当从调情志,调饮食,慎起居开始,防治本病必须避免情绪的激烈波动,保持心情平静愉快。
《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曰:“痛者,风凉邪气乘于心也”。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寒冷,居处寒温适宜。另外,过食膏粱厚味易产生痰浊,阻塞经络,而发胸痹之病,故饮食宜清淡。
从分型论治而言,高血压病属阴虚阳亢者,其病理之根本为肾阴亏虚,此型病人若日久失治,则肾阴不能滋养五脏之阴,使心脉不得濡养,而发为胸痹,因此,此类病人尽早投以滋养肾阴之剂,使肾水得养,心得以滋,从而避免胸痹的发生。
高血压病属痰浊中阻型者,可因痰阻脉络,胸阳不振而发胸痹,此型病人若早用化痰祛湿之方如二陈汤等祛除痰湿,使心脉无阻,气血通畅,也可预防胸痹之病。
此外,所谓“久病必瘀”,高血压病日久,无论有否有血瘀之象,皆可适当投以活血化瘀之品,使常保气血通畅,有效预防中风,胸痹之病。
防水肿喘证
高血压病久不愈,肾阴亏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失于温化,水饮内停则出现水肿、尿少,肾不纳气则气喘难平,动则尤甚,此乃水肿喘证。
所以高血压病久属阴阳两虚者,应早予育阴阳之剂,如金匮肾气丸,起到阴中求阳,益火之源,少火生气之功,使命门之火不衰,水湿得以温化而无肿,肾气充足,纳气归元而不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