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痛等症状。
主要成分为纯粹的右旋樟脑,是莰类化合物。
植物形态
樟,常绿乔木,高20-30m。
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
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
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
花期4-6月。果期8-11月。
鉴定
樟脑为白色的结晶性粉末或为无色透明的硬块,粗制品则略带黄色,有光亮,在常温中易挥发,火试能发生有烟的红色火焰而燃烧。
若加少量乙醇、乙醚或氯仿则易研成白粉。
具窜透性的特异芳香,味初辛辣而后清凉。
以洁白、透明、纯净者为佳。
相关考证
出自《品汇精要》,《纲目》:樟脑,出韶州、漳州,状似龙脑,白色如雪,樟树脂膏也。
胡演《升炼方》云,煎樟脑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锅煎之,柳木频搅,待汁减半,柳上有白霜,即滤去滓,倾汁入瓦盆内,经宿自然结成块也。他处虽有樟木,不解取脑。
又炼樟脑法,用铜盆以陈壁土为粉糁之,却糁樟脑一重,又糁壁土,如此四、五重,以薄荷安士上,再用一盆覆之,黄泥封固,于火上款款炙之,须以意度之,不可太过不及,勿令走气,候冷取出,则脑皆升于上盆。
如此升两三次,可充片脑也。
凡用,每一两,以二碗合佐,湿纸糊口,文武火炙之,半时许取出,冷定用。
又法:每一两用黄连、薄荷六钱,白芷、细辛四钱,荆芥、密蒙花二钱,当归、槐花一钱,以新土碗铺杉木片于底,安药在上,入水半盏,洒脑于上,再以一碗合住,糊口,安火煨之,待水干取开,其脑自升于上,以绷扫下,形似松脂,可入风热眼药。
人亦多以乱片脑,不可不辨。
各家论述
1、《普济方》
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风湿脚气等疾。
2、《品汇精要》
主杀虫,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
3、《纲目》
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
炮制方法
一般在9-12月砍伐老树,取其树根、树干、树枝,锯劈成碎片(树叶亦可用),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樟木中含有的樟脑及挥发油随水蒸气馏出,冷却后,即得粗制樟脑。粗制樟脑再经升华精制,即得精制樟脑粉。将此樟脑粉入模型中压榨,则成透明的樟脑块。宜密闭瓷器中,放干燥处。该品以生长50年以上的老树,产量最丰,幼嫩枝叶,合脑少,产量低。
樟脑的功效有哪些
性味
味辛,性热。有小毒。
归经
归心、脾经。芳烈宣通。
《品汇精要》:"味苦、辛,温。有小毒。"
《纲目》:"辛,热,无毒。"
《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中药樟脑的功效主治
通窍醒神,辟秽利气,消肿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热病神昏,中恶猝倒,暑湿吐泻,心腹疼痛,风热目痛,咽喉肿痛,牙痛龋齿,寒湿脚气,疮疡疥癣,冻疮,烧烫伤,跌打伤痛。
《普济方》:"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风湿脚气等症。"
《品汇精要》:"主杀虫,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
《纲目》:"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
《台湾药用植物志》:"少量内服,即生温感。为强心、呼吸器官疾患、阿片中毒解毒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冶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
1、止痛
本证多由夏季畏热贪凉,过食生冷瓜果所致,脘腹胀痛,呕吐,下利,可选用本品芳香辟秽化浊,温散止痛。
2、通窍
本品辛香走窜,有类似冰片的芳香开窍之功,《本草纲目》曰:“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月腹痛……。”本证多见于由寒邪所致中风痰厥之神志昏迷及中风突然昏倒者,可选用本品芳香开窍。
3、除湿杀虫
《品汇精要》曰:“主杀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可用头癣,疥疮等病。头癣多见于儿童,尤以男孩为多。
《外科正宗》曰:“白秃疮因剃发腠理洞开,外风袭入,结聚不散,致气血不潮,皮肉干枯,发为白秃。久则发落,根无养,如秃斑。”
临床所见:互相接触传染者为多。初起疹色红,灰白色鳞屑成斑,小者如豆,大者如铰,日久蔓延,扩大成片。毛发干枯,容易折断,易于拨落。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常在集体生活中造成流行。
《诸病源侯论·疥侯》曰:“疥者,有数种,有大疥,有马疥,有水疥,有干疥,有湿疥。多生手足,乃至遍体。……湿疥者,小症皮薄,常有汗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蜗虫。此悉由皮肤受风邪热气秘致也。”临床所见:皮肤皱折部位,如指缝,腕肘关节的屈侧,腋窝前缘,女子乳房上腹部腹股沟及阴部,皮损初超为针尖大小的丘疹或水泡并可见到隧道。甚者可起脓疮,奇痒,遇热及夜间痒加重,影响睡眠。可先用樟脑外用除湿杀虫,止痒。
4、脚湿气
多由脾胃湿热下注,湿阻经络,气血不行所致,或久居湿地,水中作业,水浆浸渍,感染湿毒亦致。
症见:脚肿大,连及足底足背,疼痛,或灼热感。
《本草纲目》:“通关窍……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可选用本品外厢杀虫,除湿,止痒。
5、散瘀止痛
可用于由于不慎跌打损伤,或为刀斧所刃,或坠堕险地。令人受伤部疼痛,活动受限。《普济方》:“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可选用本品外用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6、鉴别应用
本品与木槿皮均有杀虫、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疹疥疮,头癣、纹癣等病,但樟脑内服有开窍辟秽之功,可治疗神志昏迷或痧胀羧痛。木槿皮内服可治疹滞下泻痢等证。
樟脑的药理作用
1、对胃粘膜的作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服用樟脑可使胃部感到温暖舒适。大量则能产生恶心及呕吐。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樟脑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进呼吸及循环,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时,兴奋作用尤为明显。主有是由于皮下注射时刻激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性兴奋。
3、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在离体心脏上,只有在造成衰竭时,方见有兴奋作用.对血管运动中枢,只有在其机能极度低下时,方见有兴奋作用,内脏血管收缩而皮肤血管舒张,血压上升。对正常心肌无作用,高浓度反抑制之。故有人认为对循环性虚脱或急性心功能衰竭者有效;但也有人对其疗效持怀疑或否定态度。
4、局部作用
樟脑涂于皮肤有温和的刺激及防腐作用。用力涂擦有发赤作用,轻涂则类似薄荷,有清凉感。为刺激冷觉感受器所致。并有止痛,止痒及局部轻度的麻醉作用。
5、体内过程
樟脑经粘膜、皮下、肌肉皆易吸收。口服吸收也快,在肝中解毒颇迅速,氧化成樟脑醇,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由尿中排出。
6、局部作用
樟脑刺激性较强,轻轻涂擦皮肤可产生类似薄荷的清凉感,用力涂擦则使皮肤发红。樟脑还有轻度局部麻醉作用,涂擦皮肤可有麻木感。樟脑小剂量内服可使胃有温热舒适感,大剂量可引起恶心和呕吐。
7、其他作用
樟脑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可引起癫痫样惊厥。樟脑可明显促进烟酰胺对兔皮肤的渗透,并与薄荷醇有协同作用。
8、毒性
误服樟脑制剂可致中毒。内服0.5-1.0g可引起头晕、头痛、温热感,乃至兴奋、谵妄等,2.0g以上在一过性的镇静状态后,即出现大脑皮层兴奋,导致癫痫样痉挛,最后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樟脑对成人的最小致死量为2g,儿童摄食0.75g即可死亡。
樟脑的药用选方有哪些
1、治痧秽腹痛
一、樟脑一分,净没药二分,明乳香三分。研匀,茶调服三厘。(《本草正义》)
二、精制樟脑10克,白兰地或高梁酒50毫升。浸一天,溶解后,每次服1毫升。(《现代实用中药》)
2、 治脚气肿痛
樟脑二两,乌头三两。为末,醋糊丸,弹子大。
每置一丸于足心踏之,下以微火烘之,衣被围覆,汗出如涎为效。(《医林集要》)
3、 治疥疮有脓者
樟脑八钱,硫黄一钱五分,川椒一钱(炒),枯矾一线。
共研末,真芝麻油调匀,不可太稀,摊在新粗夏布上,包好,线扎紧,先将疥疮针刺去脓,随以药包炭火烘热,对患处按之。
日按数次,候其不能复起脓,用药包乘热擦之。(《不知医必要》樟脑散)
4、治小儿秃疮
韶脑—钱,花椒二钱,脂麻二两。
为末,洗后搽之。(《简便单方》)
5、治大人小孩满口糜烂
樟脑三钱,花椒二钱。
共研末,置铜锅内,用碗盖好,并用盐泥将碗周围敷好,置火上数分钟,药升至碗上,刮取,吹入口中。(《贵州中医验方》)
6、 治多年烂脚,皮蛀作痒,臭腐疼痛,日渐痒大,难以收敛
樟脑、黄柏(末)各等分。再取豆栖一撮,和匀徐患处,用布扎紧七日,患处作痒忍之,数日则愈。(《中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