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于中国中部,性喜温暖湿润、有阳光的环境,稍耐荫。
借气生根攀援它物向上生长,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边缘有锯齿,花鲜红色,花冠漏斗形,结蒴果,喜欢排水良好土壤,较耐水湿、并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
有药用价值,有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的功效,也具观赏价值。
凌霄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里就有记载,当时人们称之为陵苕,“苕之华,芸其贵矣”说的就是凌霄。
凌霄花之名始见于《唐本草》,该书在“紫蔚”项下曰:“此即凌霄花也,及茎、叶具用。”
形态特征
半灌木,茎直立,高50到300厘米,粗6到20毫米,多分枝,被短柔毛与腺毛,老时渐变无毛,幼枝带红色。
叶对生,卵形或狭卵形,长3到9厘米,宽2.5到5厘米,中部的较大,先端渐尖,基部浅心形或钝圆,边缘具远离的浅齿或齿突,脉常带红色,侧脉6-11对,在近边缘环结,两面尤下面脉上被短柔毛,叶柄长2-3.5厘米,常带红色,被短柔毛与腺毛,托叶狭卵形至钻形,长约1.5毫米,早落。
花两性,单一,稀成对生于茎枝顶叶腋,下垂,花梗纤细,淡绿色或带红色,长3-7厘米,花管红色,筒状,上部较大,长1-2厘米,径3-5毫米,连同花梗疏被短柔毛与腺毛,萼片4,红色,长圆状或三角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4-8毫米,先端渐狭,开放时反折。
花瓣色多变,紫红色,红色、粉红、白色,排成覆瓦状,宽倒卵形,长1-2.2厘米,先端微凹,雄蕊8,外轮的较长,花丝红色,伸出花管外的长1.8-3厘米,花药紫红色,长圆形,长2-3毫米,径约1毫米,花粉粉红色,子房倒卵状长圆形,长5-6毫米,径3-4毫米,疏被柔毛与腺毛,4室,每室有多数胚珠,花柱红色,长4-5厘米,基部围以绿色的浅杯状花盘,柱头棍棒状,褐色,长约3毫米,径约1.5毫米,顶端4浅裂。
果紫红色,倒卵状长圆形,长约1厘米。
花期4-12月。
生长习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喜凉爽湿润环境,怕高温和强光,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壤为宜,冬季要求温暖湿润、阳光 充足、空气流通,夏季要求高燥、凉爽及 半阴条件。
忌酷暑闷热及雨淋日晒。生长适温15--25℃。冬季温度不低度于5℃。夏季温度达30℃时生长极为缓慢,35℃ 时大批枯萎死亡。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肥沃砂壤土。
气温达30℃时,生长明显较差,呈半休眠状态,在35℃以上,枝叶枯萎,甚至死亡。冬季温室最低温度应保持10℃,在5℃的低温下,易受冻害,生长室温为10-25℃,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
品种分类
本属有100多种,常见的有二十多种,均可栽培观赏。
主要观赏种有
伞房倒挂金钟、长筒倒挂金钟、白萼倒挂金钟、匍枝倒挂金钟、短筒倒挂金钟等。
园艺品种极多,有单瓣、重瓣,花色有白、粉红、橘黄、玫瑰紫及茄紫色等。
有的植株低矮枝平展,宜盆栽,有的 枝粗壮,枝丛不开展,还有少数观叶品种。
常见品种有
1、大花吊钟海棠。
2、红花吊钟海棠。
3、大叶吊钟。
4、白萼吊钟。
5、三叶吊钟海棠等。
地理分布
原产于秘鲁、智利、阿根廷、波利维亚、墨西哥等中南美洲国家。
中国广为栽培,尤 在北方或在西北、西南高原温室种植生长,已成为重要的花卉植物。
园林观赏
观花类,栽培品种极多,是我国习见的盆栽花卉,花形奇特,花期长,观赏性强。
气候适宜地区可地栽布置花坛,也有少数观叶品种。
倒挂金钟为多年生灌木,开花时,垂花朵朵,婀娜多姿态,如悬挂的彩色灯笼,盆栽适应于客厅、花架、案头点缀,用清水插瓶,既可光赏,又可生根繁殖。
栽培品种极多,是我国习见的盆栽花卉,花色艳丽,花形奇特,花期长,观赏性强,常作盆花观赏,夏季凉爽地区可地栽布置花坛,也有少数观叶品种。常作盆花观赏,夏季凉爽地区可地栽布置花坛。
凌霄花的出处
《本草衍义补遗》:倒挂金钟,治血中痛之要药也,且补阴捷甚,盖有守而独行,妇人方中多用何哉。
《本草纲目》:倒挂金钟及根,甘酸而寒,茎叶带苦,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产乳崩漏诸疾及血热生风之证也。
《本草经疏》:紫藏,入肝行血之峻药,故主妇人产乳余疚,及崩中、额底、血闭塞热、赢瘦诸证,至于养胎,决非其性之所宜,用看慎之。
《本草述》:紫蔬之气寒,其味威先而胜,苦后而杀,知入血而散热结无疑矣。
第丹溪云补阴甚捷,在濒湖又言入血分而去伏火,固非专于通行看也。
如缨希雍以为行血峻药,或亦据《本草》所谓治额瘸、通血闭而云乎?
《日华子》:云治热毒风,盖化热毒风,即血中所郁之热,化而为毒风也。
性虽主行,然必其能补阴而后能除热毒风,是即行为补也。
如疑其止能行血,试思此味何以复畏卤咸? 盖多食咸贝以伤血,畏伤血者,必非峻于行血看也。
丹溪言其有守而能独行,又岂臆说钦。
《本草崇原》:紫藏,近时用此为通经下胎之药。
仲景鳖甲煎丸,亦用紫藏以消额痕,必非安胎之品,《本经》养胎二字,当是堕胎之讹耳。
《本经逢原》:倒挂金钟,额痛血闭,血气刺痛,厉风恶疮多用之,皆取其散恶血之功也。
《本草求真》:凡人火伏血中,而见阳结血闭,风痒、崩带、缀痛,一切由于血疯血热而成者,所当用此(凌霄花)调治,盖此专主泻热,热去而血自活也。
是以肺痈之药,多有用此为君。妊娠用此克安看,以其内有疯积,疯去而胎即安之意也。
所云孕妇忌服者,恐其疯血既无,妄用恐生他故也。此为女科必用之药,但当相症施治耳。
《本草正义》:倒挂金钟,吴普谓神农、雷公、峻伯皆作宰,扁鹊苦咸消目肖清血分之热,故可以活血行滞,而亦可治带下崩中。
《本经》专主妇人产乳余疾,正以初产乳子之时,阴血已虚,孤阳偏旺,最宜此酸咸微寒,直入血分,借以固护既耗之元阴,而收摄浮游之陨焰。
可见古人之治产后,皆以助阴抑阳为主,正与晚近庸俗之见,产后妄用温补,耗烁阴液者,两得其反。
又治崩中,则专以亢阳妄行,不能自摄之崩中而言,非谓可以统治血虚不守之崩陷。题瘸血闭,盖亦为血热太甚,灼烁成疯看言之,亦非阴寒凝结之缀痛闭塞可知。
凌霄花的功效与作用
性微寒,味辛、酸。
归肝、心包经。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hongyibaojian/)功能主治
行血去瘀、凉血祛风。
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乳肿、皮肤瘙痒、痤疮等病症。
花
凉血,化瘀,祛风。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癓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痤疮。
根
活血散瘀,解毒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脱臼,急性胃肠炎。
古籍摘要《神农本草经》:“主妇人产乳余疾,崩中,癥瘕,血闭,寒热赢瘦。”
《本草纲目》:“行血分,能去血中伏火,故主产乳崩漏诸疾及血热生风之证也。”
《本经逢源》:“凌霄花,癥瘕血闭,血气刺痛,疠风恶疮多用之,皆取其散恶血之功也。
行血祛瘀,用于血滞经闭、癥瘕、产后乳肿等证。
凉血祛风,可用于风瘙痒;风热疹及肝风巅顶痛证。
行血通经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等证。
跌扑摔打致外伤瘀肿,伤处有瘀,瘀久化热,而致红、肿、热、痛、活动不便。治宜:行血通经消肿。
凌霄花味辛、甘、气寒凉,善行气血,凉血热。祛瘀血以生新血,凉斑热以消红肿。
对跌打损伤所致外伤瘀肿,用之有效。
《天宝本苹》曰:“行血通经:治跌打损伤,痰火脚气。”
凌霄花选方及配伍
1、跌打损伤
凌霄花适量、捣烂敷患处。
凌霄花10克、凤仙花15克、黄酒50毫升,加水煮三五沸,取汁饮用,同时将药渣捣烂敷患处。
2、皮肤瘙痒
凌霄花适量,研为细末。
酒水各半送服,每次6克,凌霄花10克、蝉衣5克,黄酒1盅,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取汁饮用。
3、糜烂型脚癣
鲜凌霄花捣烂,取汁擦患处。
4、火疔疮
凌霄花10克、蟑螂2个捣烂敷患处。
5、治瘀血阻滞,月经闭止,发热腹胀
凌霄花9克,赤芍15克,丹皮9克,红花6克,桃仁9克,当归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6、治久病疟母,肝脾肿大
凌霄花9克,蟅虫9克,鳖甲10克,大黄10克,红花6克,桃仁9克,当归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7、血瘀经闭、癥瘕积聚及跌打损伤
本品辛散行血,能破瘀血、通经脉、散癥瘕,消肿痛。
治血瘀经闭,可与当归、红花、赤芍等同用,如紫葳散(《妇科玉尺》),治瘀血癥瘕积聚,可配鳖甲、丹皮等用,如鳖甲煎丸(《金匮要略》),治跌打损伤,可单用捣敷,亦可配乳香、没药等药用。
8、风疹、皮癣、皮肤瘙痒、痤疮
本品性寒泻热,凉血祛风,宜用于血分有热者。
治周身瘙痒,《医学正传》单以本品为末,酒调服,亦可与生地、丹皮、刺蒺藜等同用。
治风疹、皮癣,配雄黄、黄连、天南星等为末外搽,如凌霄花散(《证治准绳》)。
9、便血、崩漏
本品性寒清热,凉血止血,对于血热便血、崩漏,可单用研末冲服,亦可与地榆、槐花、生地等同用。
10、崩漏
凌霄花30克、黑豆250克,加水浸泡半日,小火煮至汤汁干,拣出黑豆晒干,放在锅中炒脆,每天食黑豆50克,连食1周。
凌霄花适量,研细末,温黄酒送服,日服2次,每次6克。
11、治血热风盛的周身痒症
可单用凌霄花9克,水煎服。
或用散剂酒调服。
或凌霄花9克,生地30克,赤芍10克,归尾9克,白藓皮10克,荆芥9克,防风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12、治皮肤湿癣
凌霄花9克,雄黄9克,白矾9克,黄连10克,羊蹄根10克,天南星10克。研细末,用水调匀外擦患处,每日3次。
凌霄花配伍应用
配当归
女子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不能行气行血而血滞经闭者,其病因责之于肝。
肝为体阴用阳之脏。当归为补血养肝之要药;凌霄花为行气行血之佳品。
二药合用,补血以养肝阴,行气行血以达肝气,肝血足,肝气舒,气血通畅,血滞经闭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