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敌之时,同时运用开展”和紧凑”是取胜的关键。赵堡太极拳俗称喇叭圈”,在对敌时讲究以小圈引、大圈进”,或大圈引、小圈进”,要求外开展、内紧凑”,或外紧凑、内开展”,做到内外相合、上下相合、左右相合、前后相合,处处运用和体现阴阳相济的原则。只有做到于己周密完整、无隙可乘,对敌以静待动、洞察先机,在对阵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是太极拳周密无间的缜密”。这是衡量太极拳锻炼是否达到高标准、高质量的准绳,是开展”与紧凑”两者关系的一项更为高级的含义。
总而言之,开展”和紧凑”是太极拳阴阳相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太极拳整体要求的一体两面,不可偏废。
三、小则灵,大则滞”曲解拳理
有学者认为小则灵,大则滞”,并以此延伸开来,认为太极拳先求开展、后求紧凑,练拳以小架子为佳。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首先,经典的太极拳论中没有这种含糊不清的概念。而开展”和紧凑”的含意前面已经予以讨论。
其次,这种观点错误地延伸了大”、小”的概念。太极拳的实践中,与大”、小”有关的含意非常广泛,并非仅仅指练拳的架子大小而言。
再次,大小”和滞灵”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将拳架的大小”与拳术锻炼和运用效果的滞灵”直接对应挂钩,这种认识是生硬的、不全面的。太极拳的应用确实有滞灵”之别,关键在于拳法运用是否得法。对阵之时,能够做到大小互用、大小并用、大小因敌而变、大小随心所欲,才算得上是高手、妙手。小则灵,大则滞”的说法,过于片面和偏执,实际上未得拳法的究竟。
最后,拳架选择和练习要符合拳理。严格地说,拳架本无大小之分,但有高低之别。大”、小”都是太极拳的锻炼要领,而低架和大开大合的练习方法是求得功夫的捷径,更是入门阶段的最佳选择。杨式、赵堡等诸家太极拳坚持练低架子(大架子)是有来由的。至于练习太极拳功成之后,一举动无不合乎规矩,大小高低则可随心所欲,是功夫进展的结果。在练拳时尤其是初学者如果专取高架子(小架子)入手,就混淆和颠倒了过程和结果的关系,功夫的进境必然迟滞。就如练习书法者,要期盼有大成就的,当从习大字入手,没有一开始就光练小字的。
如果练拳者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如年纪较大,或身体虚弱有病,适当将架子放高,那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在练习过程中,条件许可时仍要求尽量展开身形。如果练拳者仅以健身为目的,拳架的高低可以根据身体条件和个人喜好有所选择,这就与功夫的锻炼无关了。
自大入小易,自小转大难。只练高架子(小架子)难以见识大架的妙处和功用,也会妨碍自身功夫的进展。希望学者能够亲身体验仔细辨别。
最后,需要我们进行注意的是,对于太极拳的练习,从大入小是比较简单容易的,而且有益于你去领会掌握大架的妙处与功用,而从小架转向大架却是很有难度的,会严重的影响你的学习与提高。在我们的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并且仔细加以体会。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