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然而道家的养气跟这是不同的。
道教的养气之道,即所谓气的修炼。道教素重炼气之法,认为元气为生气之源,气在则神随生,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云笈七签》卷五十六《元气论》中说: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气属阳,阳为荣;血脉属阴,阴为卫。荣卫常流,所以常生也。”
道教的气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均是来自我国医学中的精气学说,一是呼吸自然界的空气,二是指先天父母给予的元气。
三指通过饮食物质所生的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水谷之精气”,或称后天之精气”。道教认为人的活力之源在于体内之气,故强调保持和充实体内元气,希图通过养气之道而达到祛病延年长生久视的目的。
服气—养气之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服气法,是由上清派在行气”功的基础上结合导引、按摩而成。服气亦名吐纳、食气,即呼吸吐纳之法。非但服己身之气,尤要能服天地阴阳之气。
《楚辞·远游》所谓:食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庄子》李注云:平旦为朝霞,日中为正阳,日入为飞泉,夜半为沆瀣,天玄地黄为六气。”
道家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历史上缠身很大的影响,对我们后辈的学习也很重要,道家哲学思想能教会我们做人。
《楚辞》王逸注云:《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朝霞者,日欲出时黄气也,秋食沦阴,沦阴者,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食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食正阳,正阳者南方日中气也。并天玄地黄之气,是为六气。”
六气即天地日月之气,即服食日精月华之谓耳。道教认为,人身一小天池”,天地感应”,天人合一”,吸入天地间四时之正气,日月星辰之精气,即可延年益寿。
服气之道的孕育过程,相当久远,早在《庄子·刻意》中就记载彭祖因吹响呼吸,吐故纳新”,而寿至八百。马王堆出土的却谷食气”篇有专文论述服气。服气是在意念指导下的吐故纳新。
吐故为口吐浊气,纳新为纳清气。纳新有服六戍气法,服三五七九气法等功法。吐故气,汉以前有吹、响、呼三种基本方法。吹是吹出凉气;响是呵气;呼是呼出体内浊气。汉代以后发展为吹、呼、唏、呵、嘘、口四六种方法。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论》立此六字气诀”曰: 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口四以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