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学规矩、守规矩、破规矩”,这话讲述了学习过程中的三重境界,最初开始是学规矩”,怎么学?完整地学,不可有遗漏。
学会后,要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物学问都有一定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规矩”,不遵守这个规矩”,就是违背了事物的发展道理,因而也就不会成功。
经过长年累月的守规矩”,渐悟之后会产生顿悟,也就是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的飞跃,从此以后就有可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个人风格特色,这就是破规矩”,即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扬和光大。
但也要注意,慢”只是暂时的,不是永远的。慢”只是这个阶段的一种练习方法,而非永恒不变的要求。慢”是初学时候应该要遵循的,但当你达到了这些要求,寻找到了这些状态后,则应该要升级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程序。
好比小学你读完了,不能依旧反复的读小学,而应该升入初中去学习初中应该学的知识。初中读完了则应该去学高中要学的知识。慢”只是一种寻找感觉状态的方法,而非一直的练法。
到经过长时间的慢”的练习,寻找到了状态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后,则可以用下一个阶段的方法,那就是快”,快速地练,即让练拳的速度适当快些,在快”的过程中又去体味寻找那种慢”中寻找到的状态、感觉,保持这种感觉不丢。
逐渐地再加入快慢相间的练习,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刚的时候刚,该柔的时候柔,如此快慢刚柔缓急进退,则可充分地体现出了陈氏四十式太极拳的风格特色,也就寻找到了进入太极大门的钥匙。
慢是四十式太极拳初级阶段的一种训练方法,通过这样的方法会使我们更好更快地进入到中级阶段。当然如果仅从养生角度讲,四十式太极拳不需要去追求快速和爆发力的训练,而这则是另一个话题了。
太极慢练心法诀窍
一、慢前心静体松,周身轻灵
练拳伊始,一切都放下、都舍去,进入清净拳境,感觉似乎在艳阳下、乾坤间、花草里,又似乎在海上,摇晃晃,恍惚惚。如此克服心浮气躁、心烦意乱、心猿意马,自然能慢”下来。
二、慢中运行动作,以意导气,以行应意,以意发劲
感觉头悬颈竖,尾闾中正,手心发热,全身似乎拖泥带水”,手心似乎托、拢、含、滚小气球,周身似乎有一个大气圈包裹,推球如球在,抱拢如气柱,脚踢如踢球,脚踩如踩重,运手如摸鱼,抱球球自在,进七则退。
太极拳的创编结合了古代中医经络学说,常练太极拳能帮助人们强身健体,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三、退则有阻力,棚出如风行于水,捋则如手画眉毛,挤则如钱投鼓
按时如掀箱盖,采挒时如正反掏窝,肘时内劲集于肘尖,靠时内劲似乎在肩部散开,进时如推(或蹬)石磙,退时如随海浪涌于岸,手上托如捧气贯顶。
腿下蹲如巨石沉海底,左转身则意气从右向左流通,右转身则意气由左向右流通,气如环流有升有降、有旋有转,如纺纱抽丝、如鼓浪,外旋拇指引领,内旋小指引领,带动周身,一转无不转。
四、慢中体会脐轮转圈、丹田磨气、循经合脉、气运四梢、抻筋拔骨、腹内鼓荡等
这种体验似真非真、似有似无,心意太执着则不能持久,反易散乱,如无心意则易分心不能用意恰当,不能落实腰脊主宰与丹田核心。
修炼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不仅不能健身还会伤身。
故拳打有无中,无意是真意,反求在自己,别人难代替。五、慢后收束,如细雨,如中雨,如暴雨,己身如裸,洗髓易筋,如骷髅骨架,没有肉,没有衣服附着,洗尽病气、毒气、秽气。三气排出体外,降于地底深处无影无踪;大自然的清气、真气从百。
太极拳慢练的作用
一是音乐节奏,集体练拳,限制套路练习时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毫无疑问,集体练拳、音乐节奏、限制练习时间是必要的,比如练国标24、40、48式等,集体教,集中练,或熟练套路,或参加表演、比赛,没有统一性是不行的。但是头脑清醒者应认识到,集体练拳的劣势之一就是不利于慢练”。
二是赶时间、赶任务
即便是某些独练者也存在赶时间、赶任务、赶套路的心理障碍,束缚了慢练的实施。
所以说,想要通过慢练练好太极拳,就首先得端正自己的心态,不能被琐事所牵绊。
三是真正慢练的诀窍不易掌握
有人慢练一段时间或几次后,反觉心意容易散乱,动作容易疲软,因此误认为慢练的效果反不如快练好。
欲克服上述障碍,笔者建议即使是参加集体练拳者,也应抽出一定时间单独慢练。至于长期单练、双练者,则应充分认识慢练的意义,探索其窍诀,达到太极拳微妙的佳境。有人问笔者,依你言,24式慢练以多长时间为,笔者认为10、20、30分钟均可。
缓慢是练太极的关键
1、慢——太极低架的基础
太极拳为什么要求低架呢?这是因为低架的太极拳有利于技击,前后、左右、上下进攻或防御的半径弹性大,取胜的概率也就大。
正如王宗岳在《太极拳》中说的: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那么,慢为什么能使太极拳架走低呢?回答这一问题时至少有两点可以肯定,一是慢能使动作做的比较合度些,即规范些。二是慢能拉开骨关节和韧带。
其实没事打打太极拳,可以帮助我们拉韧带,增加自身的协调性。
2、慢——有所发现的窗户
发现1
做第一金刚捣碓时,两手在两腿旁侧顺缠抓坛口之前,应先逆缠,即以大拇指领劲,其余四指递个跟上。因为顺逆构成一对阴阳,并且由于双手下按之前,虚领顶劲,肩沉塌腰,此时应大拇指领劲向上逆缠,又构成一对阴阳,妙哉。
发现2
上动不停,双手运至左前方,当转弯向右捋之前,应以左手顺缠,右手逆缠,在这一状态下两手运行的轨迹是两道环形弧线,因为折叠转关需弧形连接。
发现3
每当做三换掌时候,总对错不明。后来做慢时才发现原来做错了。应是:两手在胸前抱球状,接着两手抱球微向前顺转,继而右手顺缠带动右胯顺缠向右、外、后运动,左手逆缠带动左胯逆缠向左、外、前运动,紧接着右手逆缠经胸前从左手上方向左上方穿出。
然后把左手从右下方拉起,这样可以锻炼我们的颈椎。
第三掌仿第二掌运行,只不过两手右顺左逆罢了。此招(割麦子)具有较强的实战性,可以一招制敌。
3、慢——太极养生的秘诀
中国当代著名太极拳名家冯志强大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了慢为养,快为伤”的太极养生新理念,直到今天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我们太极神龙俱乐部有一个不成文的宗旨,那就是性、命双修观。性,即指太极拳的特性——技击性,命,即指太极拳的副产品太极养生。
一方面,我们一定要认真吸收和科学挖掘太极拳的原始特性——搏击性,另一方面,同时也积极探索和竭力弘扬太极养生的秘诀。人类的终极目标是长寿。
文章至此,我们不禁为那些武林中身怀绝世武功的武林超人们的英年仙逝而深深惜叹!人们逐渐发现,缓慢的太极运动有益于健康。那么,缓慢的太极运动为什么能给人们带来健康养生呢?下面不妨以手的运动来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一问题。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对太极拳的慢您应该有所了解,初学太极拳一定要慢,但是慢的同时不能出现僵硬。在慢功中摸索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将太极的每个动作姿势都做到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