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儿童的哭
不仅如此,啼哭动作可使宝宝的肺活量扩大,并促进肺部组织发育,对发音器官——声带也是一种锻炼。同时,啼哭时手舞足蹈,无异于做体操,有利于肌肉关节运动。
另外,啼哭少不了流眼泪,而泪水能冲洗眼眶的盐、糖、蛋白质以及其他需要排泄的废物,保持眼球处于干净的环境中,所含的杀菌物质还有预防眼病的作用。
不难理解,孩子哭几次不仅无害,而且大有益处。那种啼哭可能损害宝宝健康的担忧没有必要,而用喂奶或给食物强行阻碍孩子啼哭的做法更非明智之举。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宝宝哭表明其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也在暗示大人应该反省自己的抚养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哭,宝宝能排除心理的不快,起到心灵宣泄作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当然,啼哭也不能过分剧烈或持久,遇到这种情况时宜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与手脚的动作中体察其意图,并予以满足,如饿了给予喂奶;冷了给予保暖,尿片湿了及时更换,孩子的啼哭就会停止。
如何对待儿童上课走神
对待上课走神的儿童应采用以下措施:(1)因材施教: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正确地进行引导,并根据孩子的注意力特点进行培养,逐步提高其注意品质。强化儿童的有意注意,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进行。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责任感,对儿童的教育要形象生动,灵活多样,这样可以逐渐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3)提供专心致志的学习环境:尽量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在学习环境中避免不适当的摆设。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玩、看电视。用自身的行为教育和引导孩子。
(4)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除了在孩子学习时,采取一切措施来排除外来的干扰,还必须努力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让孩子善于控制感情,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内外干扰。
(5)心理治疗:主要可以采用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可以采用正性强化及负性强化治疗,奖励程度应随儿童坚持埋头学习时间的长短而定。要注意开始不要要求过严,否则孩子难以做到。另外还可以采用父母与孩子比赛安静学习的方法,或让爱走神的孩子与邻居家的一个孩子一起学习,表现好了有奖励,这样一个孩子获奖,可以使另一个孩子增强tuLaoShi.com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还可以采用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有张有弛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易忧虑、紧张、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应进行必要的社会支持。孩子有了安全感以后,就容易安心,坚持学习,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了。
儿童上课走神应该如何处理
除了在孩子学习时,采取一切措施来排除外来的干扰,还必须努力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让孩子善于控制感情,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内外干扰。
对待上课走神的儿童应采用以下措施:
(1)因材施教:根据儿童的气质特点正确地进行引导,并根据孩子的注意力特点进行培养,逐步提高其注意品质。强化儿童的有意注意,使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替进行。
(2)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责任感,对儿童的教育要形象生动,灵活多样,这样可以逐渐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3)提供专心致志的学习环境:尽量减少周围环境中的噪音,在学习环境中避免不适当的摆设。父母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玩、看电视。用自身的行为教育和引导孩子。
(4)培养孩子的自制力:除了在孩子学习时,采取一切措施来排除外来的干扰,还必须努力培养孩子内在的自制力,让孩子善于控制感情,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内外干扰。
(5)心理治疗:主要可以采用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可以采用正性强化及负性强化治疗,奖励程度应随儿童坚持埋头学习时间的长短而定。要注意开始不要要求过严,否则孩子难以做到。另外还可以采用父母与孩子比赛安静学习的方法,或让爱走神的孩子与邻居家的一个孩子一起学习,表现好了有奖励,这样一个孩子获奖,可以使另一个孩子增强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还可以采用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有张有弛地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易忧虑、紧张、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应进行必要的社会支持。孩子有了安全感以后,就容易安心,坚持学习,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了。
导致儿童上课走神的原因是什么
儿童上课走神就是儿童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学习上的一种表现。主要表现为:上课不专心听讲,稍有动静就东张西望,人在教室心已经到外面去了。注意力不集中常常是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导致儿童上课走神的原因是:(1)神经系统发育迟缓:注意力等心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活动。神经系统成熟的延迟和大脑功能失调,都有可能导致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上课时爱走神。
(2)个体差异:儿童的气质特征受遗传影响,有的儿童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做事常有始无终;而另外一些孩子则很有耐心,兴趣专一,喜欢安静。所以,针对儿童的气质特征,老师可以为他多创造一些合理的活动机会,这才是预防儿童上课走神的一个好办法。比如在一节课中间,这种孩子出现坐不住及走神的现象时,老师可以讲一个笑话,或者叫坐不住的孩子起来回答问题,甚至让他上讲台擦黑板活动,活动。这样再进入紧张的学习时,可以使孩子重新专心起来。
(3)智力因素:精神发育迟滞可以对儿童的心理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其注意力涣散,患儿不能理解老师讲话的内容,不能随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常表现为爱走神。特别是一些不容易发现的边缘性智力障碍者更是如此。
(4)心理卫生问题:也就是一些非智力因素也可以使儿童出现上课走神和学习困难。其主要因素包括:志向、兴趣、毅力等方面,这些都受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这类孩子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恐惧及行为和品行问题。如厌学、逃学、说谎、偷窃等;甚至严重的精神疾病上课也容易走神。
(5)不良的教育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父母不适当的或过高的期望值所引起的,使患儿的思想过度紧张,导致儿童厌学,主要表现为上课走神或打瞌睡。另外一些老师不考虑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注意www.Tulaoshi.com力时间的长短,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是导致儿童上课走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6)躯体疾病:由于目前饮食过度精细,并且大量的零食中含有色素和食品添加剂,使孩子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或偏食,导致儿童贫血、营养不良,使得这些孩子上课走神。
如何对待儿童的性游戏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胡老师:这段时间晚上睡觉前和亲亲一起阅读《成长与性》,那天我们读“男孩的生殖器官”。我问亲亲有没有见过男孩尿尿,她说没有。我指着图告诉她‘这是阴茎,又叫小鸡鸡’。她马上就说,我知道小鸡鸡呀,我还摸过!我不露声色继续问她,你什么时候摸过呀?她说,我和一一(一个小男孩,化名)一起上厕所,我们俩并排。尿玩以后我就看了他的小鸡鸡,我还摸了一下。然后他也看了我尿尿的的地方,也摸了我一下。”……
这两个孩子之间的行为就是性游戏。
3岁左右的儿童,随着性心理的发展,开始了对同性和异性身体的好奇,于是开始了相互的探索。儿童的性游戏表现为:互相看或摸生殖器、男孩间比较生殖器的大小、男孩小便时比较谁的尿能够尿得更远、医生与病人的游戏(医生为病人检查身体、生殖器部位等)、模仿成年人亲吻和拥抱、生孩子的游戏、结婚的游戏等,儿童通过这样的游戏,了解和模仿成年人的社会。虽然儿童的有些行为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不符合成年人的道德标准,但对于儿童来说,特别是对于性发展中的儿童来说,这是他们自然的表现,这种表现是不带色情意味的,主要是出于好奇和求知的心理。而基于这样心理的性游戏不会给儿童带来心理伤害。这与性侵害是不同的概念。关于儿童被性伤害后心理及行为的变化我将在下次的博客中与朋友们交流。
父母发现儿童玩性游戏时,常见的反应是紧张、愤怒、斥责、打骂孩子,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将性器官、性活动与下流、羞耻、罪恶等联系在了一起,产生自责、内疚的心理。这对于儿童性心理的发展是不利的。父母见到儿童玩性游戏时的这种反应和态度,对儿童的心理伤害是非常大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儿童玩性游戏的时候,特别是与生殖器有关的性游戏,平静地将孩子引开,并告诉孩子身体的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如何保护身体的隐私部位(用画图的方式),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我的博客中“如何教孩子保护身体的隐私”这篇文章。也可以参考我的《成长与性》这本书(图文并茂的漫画书)。
在李跃儿教育网上,我的专栏里有一个关于父母与孩子分床或分房的帖子,我一直主张父母与孩子越早分开睡越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如果孩子经常有机会观察到父母性生活,孩子的性意识和性情绪会被提前唤醒,还会模仿父母,在游戏中尝试性交的动作。还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很小,看色情影片不回避孩子,这些孩子在游戏中也会模仿色情片中的性动作。
前几天收到一个案例,也是这个案例让我今天决定写这篇博客,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爸爸妈妈真正懂得爱护自己的孩子。
“一个多月前的一个周末,丈夫的朋友带着5岁的孩子来我们家作客,是个男孩,他的父母常跟他一起看黄色色情电影……..中午时候,我有要事外出,女儿中午要午睡,丈夫和朋友们在打麻将,留下两个小孩。两个小时以后我回家了,丈夫还在打麻将,家婆在房里睡着了,就是不见了两个小朋友。我很着急地找他们,后来发现客房的门锁上了,我断定他们就在里面,我敲了一下门,喊了几声,等了片刻然后用钥匙打开了房门,两个小孩子慌慌张张地从被窝里跳了出来。我的直觉告诉我,他们也许在玩一些不好的游戏,我努力的控制自己,不要吓坏小孩,也许他们不是我想像的那样,即便是,他们也只是好奇相互抚摸一下而已,他们根本还不懂得性……。冷静下来以后,我支开了朋友的孩子,心平气和地问女儿刚才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女儿只是一个劲地摇头,并且说“我怕说了后你会骂我。”问是问不出结果,我只能把事情搁置。两天后,我和女儿在做游戏,我对她说:妈妈好想跟你做好朋友,我希望你可以把那天你和哥哥做的游戏教给妈妈,让妈妈以后也可以跟你一起玩”。女儿高兴的答应了,她让我躺下,她自己坐到我的肚子上,她告诉我,生小孩是这样子的……也许是女儿发现了我的不悦,很快就停止了,可我心里还是松了口气:只是这样而已!又过了好多天,女儿突然说要跟我玩母鸡孵鸡蛋的游戏,我答应了她,她还是让我趴下,然后把我的裤子拉下,然后她竟舔我的屁股…….天啊!我马上制止了她的行为,并且重复的告诉她,女性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随便让人触摸的,除此以外,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跟她说,该如何对她进行教育……”
这位母亲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当她发现女儿的游戏后,没有伤害孩子的心理,冷静地tulaoShi.com处理并告诉了孩子保护自己身体的隐私。
儿童的成长就是这样,在他们的成长中,有一些行为是不符合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和行为准则的,但那是他们的自然表现,也可以说是天性的一部分,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时刻关注孩子,懂得他们成长的规律,然后帮助他们成长为懂得并遵守我们社会道德规范的人,这也是儿童在社会化需要得到良好教育的关键。只有懂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孩子得到的爱才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爱!智慧的父母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文/胡萍
如何对待心理慢性症的儿童
孩子不听管教是一种心理慢性症的表现,原因多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一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反复说教,实际是在不断给孩子以相同的刺激,这种唠叨式的说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心理惰性。于是,父母的说教一旦出现再成为刺激,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或消失。具有心理慢性症的孩子,其父母在家庭中存在一定的通病。
一、什么是心理慢性症:
孩子不听管教是一种心理慢性症的表现,原因多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一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反复说教,实际是在不断给孩子以相同的刺激,这种唠叨式的说教使孩子形成了一种心理惰性。于是,父母的说教一旦出现再成为刺激,教育效果便随之下降或消失。具有心理慢性症的孩子,其父母在家庭中存在一定的通病。主要表现有三方面:
(1)教育语言使用欠佳:在批评孩子时,父母斥责的声调高而尖锐,语句反复。
(2)说教简单化:指责孩子时不讲清原因及道理,大话连篇,不明要领,使孩子不知错在哪里。
(3)抖萝筐式的训练:孩子犯一点小错,父母就抓住不放,并将孩子以往的所有错误重新数落一遍,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情绪。
二、如何防止心理慢性症:
(1)变换不同的教育语言来指出孩子的同一缺点。如对于孩子写作业粗心的毛病,父母用仔细点,不要再当马虎大王了,写算术式时不要把等号丢在脑后等,比反复说要用心,别粗心更有效。
(2)责备语调要比平常说话的语气低沉。低沉的语调能令人感到理性的存在,使亲子双方都能冷静下来。用与平常不同的语调还可以唤起孩子的注意。
(3)让沉默取代指责:那些听惯了父母责骂的孩子,在犯了错误之后,自然会等待着父母的打骂。如果这时父母真的责骂了,孩子反而会觉得松了一口气,产生又熬过去了的感觉。过后就忘了。父母保持沉默,反而会使孩子猜测父母的心态,紧张的情绪会保持一段时间,并开始反省自己的错误。
(4)使用强调性语言:在训教前用强调性语言说:我只说一遍。如孩子未听见,也不要重复,让孩子品尝不听话的苦果,下次他就会注意听了。不停地唠叨只会使孩子产生厌恶,父母力图纠正孩子错误的愿望不能实现。
(5)明确指出孩子错在哪里: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错误后,不讲清道理就批评一顿,说完之后又忙自己的事了。孩子糊涂地不知自己错在哪儿,或不知错误的危害,也就自然不把父母的话当回事了。
(6)只针对眼前的错误进行:很多父母往往只要孩子犯了个小错误,就把过去的错误重新数落一遍,新帐老帐一块算。这样不但使孩子对所犯的错误分不清主次,淡化了对这次错误的批评,还会影响亲子关系,抵消教育效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