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中,5岁儿童乳牙的患龋率分别为75.7%和78.3%,口腔内龋齿平均数分别为4.32和4.8。北欧的一些国家,5岁儿童中患有龋齿等口腔疾病的比例约为30%,但在中国,同龄孩子有虫牙、蛀牙的情况高达77%。龋病、牙周疾病成为危害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且有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龋齿
龋齿是宝宝最常见的牙齿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宝宝的口腔不洁净,大量的食物残渣存留在齿缝间和沟裂中,或宝宝吃的食物中含糖量过高,在口腔内形成大量的乳酸,破坏牙齿结构而发生龋齿;另一方面,宝宝营养不良,或有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等病症,造成宝宝牙齿缺乏钙质,被口腔内乳酸侵蚀形成龋齿。预防龋齿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补充钙质,让牙釉质具备极好的防护功能。
黄牙
口腔内的牙菌tulaoShi.com斑是引起宝宝牙齿发黄的主要原因。婴儿刚萌出的乳牙是白色,但是如果被牙菌斑(牙菌斑由口腔内细菌与食物残渣混合形成)附着,牙齿表面就会有一层黄白色薄膜,长期就会形成黄色或白色斑块,从而影响乳牙的正常生长。
氟斑牙
又称为黄斑牙,因为氟斑牙造成的牙齿斑点多为黄色。氟斑牙主要是由于饮水中氟含量超标所引起的。氟斑牙会影响美观甚至对影响宝宝心理健康。
萌牙性齿龈炎
萌牙性齿龈炎就是宝宝乳牙萌出时,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出现的充血现象,最常见的表现是在牙龈的边缘形成一圈红红的发炎斑块。萌牙性齿龈炎通常会随着宝宝乳牙萌出而自然治愈,不需要进行专业的治疗;如果宝宝乳牙萌出后萌牙性齿龈炎还没有消除,则需要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宝宝护牙,家长选择零开始
牙齿的发育有生长期、钙化期和萌出期三个阶段。全部乳牙硬组织形成是在胎儿期开始的,即牙齿的数目、大小以及牙质的形成,早在胚胎时就已决定。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有一口好牙,从孕期开始就要增加钙的摄入量。
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即将来临,家有小孩的家庭要做好预防。对于已有患病孩子的家庭,家长也不必过分恐慌,可以及时就医治疗外或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患儿的疼痛,要怎么护理手足口病儿呢?
一问:一般口腔疾病与手足口病有何关联
【专家解答】
手足口病与口腔疾病,既有关联,也有差异。5岁以下的婴幼儿,其手足口病可首先表现为口腔症状,到口腔科就诊时,提示着儿童口腔科医生,在接诊口腔疱疹溃疡的患儿时,一定要仔细检查,做好鉴别诊断,不能因医生的缘由,而误诊一名手足口病患儿。
手足口病在口腔上的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疹出现较早,最开始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也常发生在唇齿侧。继水疱破溃后,即出现宝宝口腔溃疡疼痛,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手足口病与以下两种口腔疾病的区别:疱疹性口炎,一般无皮疹,四季皆可发病,散在为主。疱疹性咽颊炎,由病毒引起,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桃体、软腭、悬雍垂,很少累及颊黏膜、舌、龈,病原学及血清血检查可确诊,一般无皮疹。
【预防建议】
预防总的原则是15字口诀: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良好的卫生习惯能将患病危险降到最低。家长要做到随时洗手,特别是给宝宝换尿布和宝宝便后;避免宝宝与手足口病人有接吻、拥抱、共用餐具或茶杯等亲密接触。图老师小编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即淋湿、搓揉、冲洗、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或烘干。
二问:宝宝手足口病时怎样做好口腔护理
【专家解答】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口水、哭闹不眠等,这时,为保持宝宝的口腔清洁,可在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给宝宝漱口;对年龄较小的宝宝,家长可用棉球蘸生理盐水,给宝宝清洁口腔。
为减轻宝宝疼痛,预防细菌继发感染,使糜烂早日愈合,可用维生素B2粉剂或鱼肝油,直接涂于宝宝口腔糜烂部分;也可给宝宝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
当宝宝出现严重的口腔疼痛或溃疡时,家长应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医生会给宝宝用一些抗菌素软膏或带局部麻醉性质的液体,以减轻疼痛,如金喉健、西瓜霜等;用研成粉末的华素片敷于溃疡面,效果也不错。
【预防建议】
环境消毒要点:只需要对宝宝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还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即可;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三问:儿童手足口病为何会出现死亡病例
【专家解答】
宝宝手足口病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较为多见。其临床诊断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口腔溃疡。
那么,为什么儿童手足口病会出现死亡病例呢?绝大部分手足口病为轻型病例,治疗干预后即可恢复。少数病例由于病毒侵犯神经系统,临床表现为脑炎、肺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至3年,儿童手足口病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儿童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并不常见,也不必恐慌,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病毒性或无菌性髓膜炎是手足口病罕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毒性髓膜炎能引起发热、头痛、脖子僵硬、背痛。还有更加罕见的如脑炎(脑肿胀)或脊髓灰质炎样瘫痪等严重的疾病。要注意,并发症脑炎将会是致命的。
【预防建议】
宝宝的奶瓶、奶嘴在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不要让居家治疗的儿童接触其他儿童,以免产生交叉感染;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值得高度注意的是,儿童出现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宝宝出现腹泻,很多妈妈都会误认为是简单的吃坏了肚子,或着凉了,而擅自给宝宝吃止泻药。其实,这么做是错误的,因为引起宝宝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妈妈要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腹泻可能1:生理性腹泻
刚出生没几天的宝宝腹泻,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黄色或黄绿色,少则2-3次,多则4-5次,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但宝宝长得很好,不见瘦也无其它异常。这种症状在医学上称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
预防:
妈妈要少吃虾蟹类食物及各种生冷食物。
护理:
若不及时给宝宝换尿布和清洗臀部,可能引起红臀,甚至局部感染,所以,宝宝的尿布只要湿了就得换,换尿布时还应先清洗臀部,必要时抹护臀霜,以保护局部皮肤。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生理性腹泻会不治自愈,因此不必用药。
腹泻可能2:喂养不当
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宝宝,碳水化合物过多能引起发酵,而产生消化紊乱。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于断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变食物成分,因不能适应而产生消化紊乱发生腹泻。
预防:
1、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从少量米粉开始,逐渐添加辅食,从2勺开始,直到宝宝肠胃适应,大便正常,才可逐渐加量。
2、添加的辅食品种一种一种加,适应一种后,再加另外一种。
3、肉食类食物不可一次食用过多,以免造成婴幼儿胃肠道负担过重,以致食物在胃肠内消化吸收障碍而出现腹泻。
护理:
腹泻时暂时停止辅食添加,腹泻好转后再逐渐添加。看护人要了解宝宝的食用量,不可一次性喂宝宝太多食物,尤其是肉食。
腹泻可能3:乳糖不耐受
乳制品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乳糖消化酵素,缺少这种酵素则无法消化乳糖。有些宝宝断奶后就不再吃奶和奶制品,导致长期废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糖酶活性也逐渐减少,最终成为乳糖酶缺乏。或因为宝宝腹泻,损伤了肠粘膜细胞,导致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即平时所说的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另外,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从婴儿出生即无乳糖酶,无论饮用母乳、牛乳均可导致明显的腹泻。若饮用乳类便可产生腹泻、腹胀等症状,总称为乳糖不耐症。
预防:
1、配合谷物同吃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空腹喝奶腹泄会较重,但同时配合其它食物,乳糖浓度可得到稀释而降低腹泄症状。胃肠中的乳糜作用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感觉。
2、少量多次
即使乳糖酶缺乏的宝宝,吃少量乳类(30-50毫升)也不会出现不耐受的症状。所以,妈妈给宝宝哺乳时,可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一次不超过50毫升为宜。每天多喝几次,仍可达到建议的奶量。久而久之,宝宝肠道中的乳糖酶也会逐渐增多(医学上称为酶的诱导作用),即可减轻乳糖不耐受的反应,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3. 喝酸奶
酸奶是加入一定量的乳酸杆菌经发酵后生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也分解成为小的组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喝酸奶可避免不适症状的发生。
护理:
因乳糖不耐受而引起的腹泻一般不严重,只要不再吃乳制品,一天后就可好转。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可选用特制的无乳糖配方奶粉。
腹泻可能4:秋季腹泻
宝宝秋季发生的腹泻,一般是轮状病毒引起,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轮状病毒在干燥、寒冷季节容易爆发,容易感染局部免疫力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的6个月-2岁的婴幼儿,而发生腹泻。
预防:
1、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避免接触患腹泻的孩子。
2、宝宝使用的玩具、能够触摸到的家具,都要勤用清水冲洗;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
3、喂宝宝吃奶或吃饭前,一定要用肥皂及流动的水洗手。
4、冷热要适度,预防感冒,使宝宝能够抵御轮状病毒的侵袭。
5、不要让宝宝接触有感染病毒可能的东西。
6、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护理:
轮状病毒腹泻是自限性的,病程一般为5-10天,如果护理得当,愈后不会有问题。若宝宝不伴有呕吐等严重症状,爸妈也可以在家治疗。
1、最重要的是保证液体的摄入,如果宝宝没有呕吐,爸妈要耐心地频频喂口服补液。只要宝宝不脱水,病情就不会加重。
2、治疗秋季腹泻,抗菌素是无效的,相反,还可能造成小儿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加重腹泻症状。
3、可继续进食和母乳喂养,6个月内人工喂养的宝宝可用米汤稀释牛乳,2-3天后改为正常饮食;6个月后的宝宝可食用粥、面条或软饭, 加些蔬菜,吃新鲜水果、果汁补充钾。要鼓励进食,喂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
4、处于辅食添加期的宝宝,可暂时停肉、蛋等辅食,待腹泻减轻再开始食用。为保证宝宝所需热量和营养,停辅食时间不要超过3天。
5、体温超过38℃,使用退热药,要按药物的说明书服用,注意服用量及时间间隔。
腹泻可能5:细菌性痢疾
当各种细菌兴风作浪时,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就会提高。通常表现为,宝宝在腹痛的同时,还伴39℃或更高的高烧,大便次数增多,呈脓血便,腹泻前常有阵发性腹痛,肚子里咕噜声增多。由于腹泻次数多,体内电解质失调,宝宝脱水严重,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全身无力。
预防:
1、洗手很重要。做饭前应先洗手;在接触肉和蛋类后也应该马上洗手;不要留过长的指甲,不要直接戴着戒指或手表洗手。
2、饭菜要尽量现做现吃,避免吃剩饭剩菜。越是营养丰富的饭菜,细菌越是容易繁殖,要是加热不够,还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妈妈不要试图用鼻子和眼睛来判断食物是否变质,仅凭颜色和气味是很难判断出来的。
3、高温消毒。宝宝的奶瓶、碗、勺等餐具先用专用洗涤剂仔细地清洗,然后煮沸或用专用的消毒锅、微波炉等进行消毒,最后还要仔细擦干。
护理:
1、不要因宝宝腹泻就不让他吃东西,而要给宝宝吃面条汤、米粥等易消化的软食。
2、让宝宝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失水厉Tulaoshi.Com害的要进行输液治疗。
腹泻可能6:腹部受凉
有些宝宝睡觉时会踢被子,或白天玩闹时腹部露在外面,这样很容易使腹部受凉。一旦腹部着凉,就会使肠管平滑肌受刺激,收缩加强,肠道蠕动也随之加快,这不仅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和吸收,还会造成排便次数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烂状,因而出现了腹泻。
预防:
1、不要给宝宝穿露脐装,内衣不可过小,最好上衣能塞入裤子内,保证肚子不会受凉。
2、平时让宝宝穿着睡衣入睡。
3、半夜醒来时看看宝宝是否盖好被子。
护理:
保持腹部温暖,可多穿一件衣服,或用热水袋压在腹部。
TIPS
1、腹泻时保护好小屁屁。因为宝宝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加,会不断地污染小屁屁,且腹泻时排出的粪便对皮肤刺激较大,通常腹泻的宝宝都会出现屁屁疼。因此,宝宝每次排便后都要用温水清洗小屁屁,擦干后涂抹一些护臀膏。
2、注意观察记录。妈妈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依据。还要注意观察病情,如果宝宝在家治疗护理期间病情不见好转,出现水样便次数频繁、口渴明显、双眼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脱水表现及高热等症状,应带宝宝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