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宝宝缺钙的12种表现
大家知道,有的宝宝小时候是需要补钙的,那么,哪些情况下说明宝宝缺钙需要补钙呢?下面给大家介绍说明宝宝缺钙的12种表现:
1.夜间盗汗
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哭后出汗更明显。
2.睡觉不实
夜惊、夜啼。夜间经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3.性情异常
脾气怪,爱哭闹,坐立不安,不易照看。
4.枕秃圈
由于小儿精神烦躁,不易入睡,头部不断摩擦枕头,时间久了;后晒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形成枕秃。
5.出牙晚、出牙不齐
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或牙齿发育不良,牙齿排列参差不齐,咬合不正,牙齿松动,过早脱落。
6.婴儿湿疹
多发于头顶、颜面、耳后,严重的可遍及全身。患病部位出现红班、丘疹,然后变成水疱、糜烂、结痂。
7.生长迟弗,学步晚,骨关节畸形
缺钙的小儿12个月后才能学毛迈腿走路。由于骨质软化,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罗圈腿,肌肉松软无力,腿骨疼痛。
8.前囱门闭合延迟
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形成方颅。(关注微信公众号:fumuketang 免费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9.常有串珠肋肋软骨增生
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健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Tulaoshi.Com管炎、肺炎。
10. 肌肉肌腱松弛
小儿缺钙严重时,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鸡胸、胸骨疼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
11.其他
小儿缺钙还时常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好、抽搐、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
12.长的过大、过胖
宝宝由于对钙的需求也同时加大,更易缺钙。所以,家有胖大孩子的家长尤其要当心孩子外强内虚及体内缺钙的问题出现。
以上就是说明宝宝缺钙的12种表现介……
提升孩子思维能力的三种办法
如何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下面给大家介绍提升孩子思维能力的三种办法:
前段时间,和儿子一起遇到一个思维题:10名小士兵排队集合,要求站5排,每排站4人,应该怎样站?儿子很茫然,我则陷入自己的思维定势,怎样也搞不定。后来有朋友轻轻点拨:五角星……顿时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
但是我很快落入一个新的连锁思考:孩子的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如何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或者书籍都提出孩子要拥有思维能力这样一种必备的能力,但是思维能力究竟是什么?具体又指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以及越想越糊涂的思路,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大部分的资料都提出:思维能力是人类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人类的一切智力活动。再详细一些来区分:可以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挖掘人类学习潜能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激Tulaoshi.Com活人类思维潜能的发散思维能力;可以拓展人类探索潜能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发现人类逐步进步的整体思维能力……
又去书店特意查找了一些关于孩子思维训练的书籍,发现多是以图形分类、空间认知、数学逻辑、语言表达、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综合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我多在日常生活中和儿子有所交流和沟通。
说到底,思维能力其实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力,但却又实实在在的影响并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我报着和儿子共同进步的想法,总结了三种办法:
一、保持孩子世界应有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观看世界、了解世界的内在动力。只有保持好奇心,才可以发挥自己的本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去学习,去思考、去认知。
故事中,当年坐在苹果树下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不去追究故事的真假,每天都会有苹果掉落,但不争的事实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不是因为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是因为他有好奇心,见到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事情积极的思考,并积极的寻找事情发生的原因。这是多么强有力的思维能力!
好奇心就是孩子的一个个为什么,这是有了这无数个为什么,孩子才会激发无穷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孩子才能够主动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大,他的为什么越来越多。时而稀奇古怪,时而让我瞠目结舌,总之回答不出来的时候越来越多,这时候不妨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想着树立权威,在知识的海洋中,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也不要谴责抱怨孩子哪里来这么多的问题,这样除了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外,对于他的成长没有丝毫的益处。
二、提升孩子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思维能力中,不管是从图形分类、空间认知、数学逻辑、语言表达、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来具体分类;还是从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整体思维能力来划分;都离不开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和积极思考的心灵。
很多时候,家长在亲子空间里太着急填空,而疏于留白。也就是说,我们总是在热切的导入知识给孩子,却没有想过给孩子一个主动思考的空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都听过《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等的故事,但故事家长是如何讲的呢?很多的家长是在潜意识的灌输,把故事一股脑的讲给孩子,也许绘声绘色,也许声情并茂,但是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让孩子主动去思考!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文章,大意是一个智慧的妈妈如何给孩子讲《灰姑娘》之类的故事,从前期的引导,到循序渐进的导入,然后让孩子主动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超级有心的妈妈,方法真的很值得借鉴。
还有一个很出名的例子:一张白纸上有一个点儿。拿给成人看的的时候,很多人说就是一个点儿,而孩子的世界答案却丰富多彩各不相同。这是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孩子从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的能力。
妈妈们请注意!不要给宝宝过早添加的9种食物
很我没有经验的新手妈妈对宝宝什么时候添加什么食物不是很了解。下面给大家介绍妈妈们请注意!不要给宝宝过早添加的9种食物:
1.酸奶:1岁以上的宝宝可少量饮用
1岁内的宝宝不宜喝酸奶。首先酸奶含钙量不高;其次,酸奶的酸度可能会对婴儿肠胃造成损害;再次,酸奶会破坏宝宝肠道有益菌的生长环境,影响正常消化功能。早给宝宝喝酸奶也会养成他们对甜食的偏好。宝宝1岁以后可少量喝酸奶,但要注意3岁前宝宝摄入奶制品应以配方奶粉或鲜牛奶为主。酸奶饮用时不可加热,饭后2小时饮用,100ml为宜,为防龋齿发生,饮用后要及时漱口。建议选择原味全脂酸奶,而非酸奶饮料。一般含乳饮料中蛋白质含量大于1%,而酸奶通常大于3%。酸奶不能与药物同饮。
2.豆浆:1岁以后可尝试,但要防止一次喝多
豆浆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皂甙、卵磷脂、寡糖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可增强抵抗力。但是婴儿的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不易消化豆浆,其糖类及脂肪含量低,也不适合处于生长快速期的婴儿。所以未满1周岁的宝宝不宜喝豆浆。1岁以后也要防止一次喝多。因豆浆中的植物蛋白会增加肾脏负担且引起过敏。在饮用时需要注意未经煮熟的豆浆不能给宝宝喝。因为豆浆中的皂素对胃黏膜会产生强烈的刺激,宝宝喝了生豆浆之后,就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所以,豆浆在饮用之前一定要煮沸5~10分钟。
3.巧克力:不适合3岁以下的宝宝,3岁以上也应限制
巧克力是一种以可可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高热量食品,其营养成分的比例不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对3岁以下的宝宝,3岁以上的宝宝也应限制。巧克力含有大量m.tulaoshi.com脂肪、可可豆碱、咖啡因等,使宝宝不易入睡和哭闹不安,发生龋齿甚至使肠道气体增多而引起腹痛。美国研究表明,巧克力与宝宝遗尿相关,因为其可在宝宝体内产生过敏反应,使膀胱壁膨胀,同时这一过敏反应又使宝宝睡得过深,使其在尿液充盈时不能及时醒来,造成尿床。
4.糖果:3岁后再给宝宝吃最好
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喜欢吃甜食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但宝宝吃甜食有潜在的危害,多吃易造成肥胖、龋齿、营养不良、缺钙、腹泻等,甚至导致维生素B1缺乏而引起甜食综合征,对宝宝生长发育不利。所以,糖果3岁后再给宝宝吃最好,且应限制摄入。尤其在饱餐后、吃饭前2小时内、睡觉前,不应给宝宝吃糖。
5.蛋糕:宝宝6个月后可以尝试不含奶油的蛋糕
蛋糕主要成分是面粉、鸡蛋、奶油等,妈妈们会比较偏向于美味可口又可爱的蛋糕作为宝宝的加餐。但对于宝宝而言,蛋糕高脂高糖高热量,吃多了不仅容易发胖,引起龋齿,也不利于宝宝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是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人工色素,严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蛋糕上的奶油不好消化,如果要吃得话,最好1岁后为好,没有奶油的蛋糕,宝宝6个月后可以尝试,但一次吃的量要少,两小口即可。
6.坚果:1~3岁将坚果磨成粉撒在饭中食用
坚果类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DHA及钙、锌等营养素,可以促进宝宝大脑、视觉发育,锻炼咀嚼能力。宝宝的饮食中可以适当加一些坚果。但注意要掌握科学方法。首先,坚果能量较高,不易消化,易引起脂肪泻。1岁以上的宝宝胃肠功能日趋成熟,每天吃20g左右的坚果即可;其次,坚果质硬,宝宝不易嚼碎消化,有发生呛咳的危险。3岁前可将坚果磨成粉撒在饭中食用;再次,有些坚果类食物很容易引起过敏。初次少量食用后观察一段时间,再逐渐增加喂食数量和频率。一般有坚果过敏的家族史,那么至少在宝宝3岁之前不要添加坚果;另外,杏仁、白果等含微毒,要慎食。
7.调味品:1~3岁的宝宝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
原则上婴儿期食品不要添加香辛料及味精等调味品。宝宝刚开始接受辅食时,尽量提供新鲜及未调味的食物,从小培养宝宝清淡的口味,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而且有的调味品添加过多、过早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如宝宝的肾脏尚未发育完全不能负担过多的食盐,常吃味精也可导致宝宝锌缺乏等。1岁后,食盐、酱油、醋等,宝宝可以逐渐少量地吃了,1~3岁的宝宝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3岁内不用加太多的调料,食物都要清淡,因蔬菜、食物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氯化钠,能满足宝宝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