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景晓娟博士说,发展商(DQ,也可理解为“发育商”)是用来衡量婴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通过评估婴幼儿在重要的发展里程碑上的成就率来测量。
与多年前相比,中国0至3岁孩子的发育水平如何?接受过专业早期教育的婴幼儿在哪些方面有明显优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表明,与5年前相比,我国儿童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上的综合分数——“发育商”有大幅提高。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同时表明,在3岁之内,系统早期教育经历越丰富的儿童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交流和社会性5个方面均优于未接受系统早期教育的儿童,且优势最高竟然超出18分,最低也超过4.8分。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景晓娟博士说,发展商(DQ,也可理解为“发育商”)是用来衡量婴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通过评估婴幼儿在重要的发展里程碑上的成就率来测量。自2003年以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48个城市启动了“中国城市0-6岁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性测评系统”研究项目,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性3个方面构建中国城市0-6岁儿童发展的测评标准。这个项目聚焦于“认识孩子”这个主题,致力于帮助家长、早期教育工作者和早期干预工作者一起回顾孩子的发展过程,了解孩子的发育现状和发育趋势,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发育迟缓或其他问题,并期待在及早发现和重视儿童发育迟缓,对发育迟缓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儿童发育迟缓的漏检率方面作出贡献。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进行的大样本儿童早期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调查。
“早期教育的研究成果表明,虽然孩子的基因无法改变,但优秀是可以选择的。”景晓娟博士认为,只要对孩子进行系统的早期教育就可以使孩子超越平常,将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转化为现实。
学龄前宝宝的智力发育都很明显的特点,这个时期的宝宝属于全面快速发展的阶段,关于孩子的潜能发展有哪些方面呢?如何培养宝宝的智力发展?
宝宝智力发育有哪些特点?
运动发展
其运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断改善,学会运用正确的姿势跑,并能听信号改变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躯体平衡,学会在平行线中间或平衡木上行走。
言语发展
主要发展词汇量,学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语音逐渐正确,词汇逐渐丰富,4岁儿童掌握600—2000个词,5岁时为2200—3000个词,而6岁时为3000—4000个词,从3岁到6岁,词汇量增加了近3倍,词类渐次增多,语法复杂化,已出现大量的复合句。
口语表达能力迅速提高,他们的讲话逐渐变得连贯起来,流畅起来,内部语言开始萌芽,内部语言是思考时用的言语,它不是用来同别人交际的,而是对自己发出的言语,学前期出现了出声的自言自语,他们往往一面做游戏,一面自言自语。
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借助于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实现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其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形象。3岁以后儿童开始利用头脑中的形象进行思维,形象思维是此期儿童思维的特点,如学计算时,用物体的具体形象(实物或图形),能较好地掌握数的实际意义。此期儿童的记忆是形象记忆,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比较注意,也容易记忆,其记忆在游戏中或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能得到较好的效果,而单跟他们讲抽象的道理是不容易记牢的。
游戏、学习
此期主要的活动是游戏,各种游戏活动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孩子的许多学习活动是寓于游戏之中的。学习对于此期儿童不是主要任务,多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可进行有意识地教育。学前期儿童劳动的形式主要为自我服务性劳动,如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
注意力和观察力
此期儿童的无意注意已有高度发展,而且相当稳定,有意注意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其注意的稳定性差,容易分散,范围较小,一般只注意事物外部较鲜明的特征和动作。其观察力缺乏随意性、独立性、细致性,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而转移观察的目标,其观察的概括性也较差。
总之,学前期儿童智力有了很大发展,在动作方面,可以连续行走20—30分钟而不感到疲倦,会跑、跳、攀登;手的动作更加灵巧,能用铅笔书写、画画,能使用剪刀一类的工具。
四个有效提高孩子智力的方法
1、辨认声音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存在着很常常声音,有机车启动声、汽车喇叭声、电话铃声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听到不同声音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什么声音,比方说:听到小狗的叫声时家长们可以告诉孩子:“小狗叫声汪汪汪”等,还可以问问孩子“听!这是什么声音?”让孩子在辨认声音的同时锻炼语言和思维能力。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常常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或者参观动物园等,让孩子常常听听不同的声音,,好比潺潺的水声、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风雨声等。在孩子对不同的声音有了记忆之后,可以让他听到声音就马上辨认。通过刺激孩子的听觉,让他的感觉更加敏锐,变得更机灵。
2、有意说错一件事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平常在家的时候,家长们要常常和孩子说话,常常交流。在与孩子交流谈心的时候,家长们可以有意说错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或者说错孩子熟悉的故事的一个情节。譬如今天下雷阵雨了,而你却说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看看孩子的反应,看起能不能发现错误锁在,这样能提升孩子的内省智能、逻辑思维。另外还可以和孩子做一些亲子小游戏,比方说:“什么东西不见了”家长们把孩子的几个玩具放在一起,先让孩子看看有哪几样东西,藏起来其中一个让孩子想想什么东西不见了,以此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3、估算时间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在和孩子聊天谈话一段时间后,告诉他已经聊了常常长时间,比方说:从下午3点开始聊,过了10分钟后跟孩子说:“咦?我们从3点开始说话,现在3点10分了。”同时可以刻意让孩子看看时钟。然后继续和孩子进行聊天,一段时间后,让孩子自己估计一下谈话的时间,也可让孩子看看时钟。这样可以提升孩子的数学认知能力,还可以教孩子学会看时间。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告诉孩子天亮时有太阳就是白天,说说小猫白天做什么?小鸟白天做什么?孩子白天做什么?让孩子知道白天可以玩、吃饭、出门,晚上要休息、睡觉。让孩子随着天色的转变而有白天和夜晚的分别,慢慢还可以增加不同时段的天气变化观察,比方说:太阳下山、太阳升起等。
4、选对游戏
拉着走的动物玩具:吸引孩子注意力永不过时
还买拉着走的动物玩具?太OUT了吧!不不不!爸妈们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启智玩具没有过时不过时之分。幼儿拉着能走动的"动物"会让他们着迷,他们慢慢会理解这一根绳子原来还有这样的牵动力量,这比那些用干电池的电动玩具车还更有启智作用。爸妈们不久就会发现,宝宝喜欢拉着“动物”走胜过玩他的电动玩具车哦!
积木:激发宝宝的动手能力
8个月的婴儿已有了不少的发现,他们已认识玩具、家具等多种用具,他们了解到有些物件是软绵绵的,有些是硬邦邦的,有些有棱有角,有些是圆滚滚的。面对积木,婴儿会开始运用两只手,使两块积木上碰发出响声;一个叠在另一个上面就会比单独一块积木高;而且还可以用积木叠成多种不同的形状。
叠杯:最变幻无穷的游戏
对一个两岁的幼儿来说,叠杯玩具是最变幻无穷的游戏,既可叠成高塔,又可缩成一只单杯,还可把小积木或其他小东西藏在叠杯内再寻找一番。通过这类游戏,孩子们能够知道有些东西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却是实际存在的。
响环:启智第一步
3个月的婴儿就能一手握着“响环”玩。他们开始尝试触觉、感觉、视觉或味觉的作用。用手摸摸,体会手上感觉如何;用眼睛看看玩具的各种色彩;用口尝尝玩具的味道;摇动“响环”时的声音又可训练婴儿的听觉。这类最简单的玩具就是婴儿开发智力的第一步。
玩具车:宝宝当“司机”
到了两岁末,幼儿已能基本控制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可以驾驶“小车”了,可以开快、开慢,也可以骑“大马”了。如果“小车”还能载上他们自己的一些小玩具,而自己又能充当运输司机,宝宝开始有“职业”这个概念,会开着自己的小车提出要当爸妈们的“司机”了!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