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就快到了,给孩子送什么礼物成了不少家长[微博]费心思的事。小时候,收到一支崭新的钢笔、一本可以反复翻阅的书,或一个能玩上好几年的玩具,甚至只是去公园玩一趟,都成为我们脑海中美好的回忆。
然而,如今的小朋友可能会说,自己的礼物是金笔、写真、出国游,大多价格不菲,动辄就上千元。套用那句经典台词:"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时代不同了,物质丰富了。我们不妨看看,其他国家的孩子们在儿童节收到了什么礼物。
日本:游戏软件和漫画成为"热门礼物"
《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黄学清介绍说,日本是动漫大国,也是IT强国,那里的孩子通常会收到软件或漫画作为礼物。
日本把国家儿童节定在5月5日,这一天是公共假期,日本很多家庭不会经常给孩子买玩具,贵一点的玩具一般都在生日、儿童节和圣诞节送给孩子,所以儿童节也是孩子们最期盼的节日。
儿童节的时候,玩具柜台前等待付款的队伍总是最长的,在日本购买很昂贵东西送给孩子的家长不多,给幼儿园大小的孩子准备的一般是装在精美盒子里的糖果、玩具小车之类的。给上学的孩子有关游戏的礼物就增多了。
根据调查,接近40%的家长是按照孩子的要求准备了礼物,他们认为应该给孩子最让他们高兴的礼物,经常是孩子们想让家长买东西的时候,家长答应儿童节或生日给他们买。
从礼物的种类来看,近30%的家长买的是游戏软件,20%的家长买的是玩具,15%的家长买书包括漫画,其他的还有衣物、运动用品、文具,基本上都是孩子们用得上东西,因为不少家长把钱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去购买喜欢的东西,一般是给3千到5千日元。另外,因为儿童节前后都有公共假期,就是日本的五月黄金周,所以这段时间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们出门旅行,作为儿童节的礼物。
澳大利亚:生日当"节日" 派对庆祝欢乐多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澳大利亚没有儿童节,家长只能在孩子生日那天送给孩子礼物。开派对、去郊游,澳大利亚的儿童家长看重的不是礼物的价格,而是能给孩子留一份美好的回忆。
澳大利亚没有专门的儿童节,但是澳洲的家长会非常注重另外一个日子——孩子的生日。在生日那一天,家长通常会送一些不到100元左右的小礼物,可能是一个娃娃或儿童脚踏车。澳洲的家长会更倾向于举行一些比较大的生日派对,其实花多少钱是其次的,重要的是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份美好的童年生日回忆。
近来比较流行的生日派对形式是家长会邀请一些孩子、朋友以及他们的家长,一起去公园里抓昆虫,或邀请某一些生物学家带着收集来的蜘蛛标本,到孩子的家里举行蜘蛛主题生日派对,估计这多少和孩子受蜘蛛侠的影响有关。另外,还有彩脸派对,家长会在生日派对前,给孩子画一个蝴蝶、老虎、兔子或蜘蛛侠的脸谱,家庭条件比较充裕的家长,有时候会在生日那天为孩子租一个充气城堡。
在生日派对上,吃的东西一般都不是很贵,就是一些橙汁和糕点等,因为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玩,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吃点东西,这些生日派对通常成本都不是很高,但会给孩子一个非常难忘的回忆。
德国:两个儿童节 学校和教会替家长送礼物
《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道,由于历史原因,德国有两个儿童节。不过儿童节家长一般不会送孩子礼物,因为有学校和教会准备。
两德统一之后,11月20日被定为官方正式的儿童节,但是在东部地区依然保留了六一国际儿童节的传统,尤其是在柏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就形成了德国有两个儿童节的独特现象。
在儿童节这天,学校和幼儿园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一般来说,父母不会特意送孩子礼物,德国的节日五花八门,孩子会在这些节日得到父母及亲人赠送的礼物,特别是圣诞节,这是德国儿童最期待的日子,因为会得到一份“圣诞老人”送的大礼。
今天下午,福州市闽侯县上街外来工星光小学四年级(1)班四川籍的谭静鹏接过福建师范大学大一学生范利玉送上的玩具飞机,边说“谢谢”,边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盒玩了起来。
拥有一架玩具飞机是谭静鹏的儿童节心愿。和他一样,该校还有241名非福州籍的小学生今天也收到了心仪的儿童节礼物。
前不久,福建师大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大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星光、蔗洲、新洲等3所外来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小学向小朋友征集儿童节心愿,然后将他们写下的心愿进行分类,并让大学生开放认领。
据福建师大青年志愿者协会介绍,认领的方式分为学院认领和微博认领。除了在该协会官方微博开放认领50个微心愿外,他们还与各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让每个学院自愿领取一些微心愿,发动同学来兑现。
谭静鹏“想要一架玩具飞机”的心愿被福建师大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领取,并在微博上转发开来。大一学生徐远志从微博上看到后,决定帮助谭静鹏实现这个愿望。“我花了50多元从淘宝上买了架玩具飞机。本来想亲自送到谭静鹏手中,但因为今天下午有课,就委托传播学院的范利玉同学代送了。”徐远志说。
福建师大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罗靓表示,该校今天共有101位大学生分头前往星光小学和蔗洲小学,为这两所学校的314个农民工子女送上了他们精心准备的儿童节礼物。她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大学生们更多地关注农民工子女,并和这些小朋友建立起长期帮扶关系。
据了解,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团福建省委 、福建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推出了“美好微心愿,你我来实现”——关爱农民工子女大型公益活动。福建各地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纷纷走进当地中小学、农民工出租房,向数以万计的外来工子女、留守儿童分发心愿卡,收集孩子们的儿童节“微心愿”,并通过微博等渠道发动各界人士认领,为外来工子女圆梦。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