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父母生的少,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宝,在经济宽裕的情况下,无不各显神通,把所有最好的东西供给自己的宝贝。把孩子养成像大树一样是许多父母的梦想,因此就非常地在意孩子吃的量够不够、营不营养,深怕他们长得小,比不过别的小孩。
高壮白胖不等于健康
在小儿科的门诊中,医师常常遇到的问题不外是:“我的孩子是不是长得小了点”、“孩子吃的东西会不会太少,能不能够让他的食欲好些,不然都长不大”……等等。这些围绕着孩子生长的问题,确实造成了许多家长的困扰,但这却可能是自寻烦恼罢了。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然不可能个个都身强体壮,有许多的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其实只要健康活泼、精神饱满就非常好了,不要事事强求。家长们要知道,高高壮壮与白白胖胖并不是跟健康相等的,养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才是你我最重要的使命。
孩子生长状态的影响要素
前面提到,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状态,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
1. 遗传:父母亲身材小,孩子通常也长得较娇小。
2. 环境:环境较好的,孩子多半也长得好。
3. 家庭:和乐幸福的家庭,孩子的生长较好。
4. 疾病:生病对孩子生长会有不好的影响。
5. 心理:快乐活泼的孩子长得较好。
6. 营养:想长得好,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是少不了的。
由此可知,想有健康的生长,可不只是拚命地要孩子把东西通通吃下去,要注意配合的事项还真不少。
孩子生长的大概趋势
虽然每个孩子的生长都不相同,不过还是有一个大概的趋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是人的一生中生长最快速的阶段,以体重来说,在前三个月的时间,孩子平均每周可以增加200公克左右;而在3到6个月大时,每周平均可以长大150公克左右,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到了出生后的第二年当中,平均每周会增加42公克的体重。
许多细心的父母会自己买个体重计,每次洗澡前孩子脱光衣服时,都会帮孩子量体重,想藉详细的资料以便能精确掌握宝宝生长的情形,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一般而言,我们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生后的前两个月,每个礼拜量一次体重,在之后的十个月中,每个月一次就可以,而往后到上小学前,一年有两次的体重记录也足够了。不过有一种例外的情况,若是孩子的生长已经有偏差时,就得密切的测量并记录。
使用最具价值的评估工具
评估孩子的生长有许多方法,而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生长曲线图。这项好用的工具,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利用,甚至对它的存在也一无所知,其实每个家长的手边都有这样的工具,它就是在儿童手册当中。
拥有工具却不会使用也是没有用的,这恐怕是很多父母的困扰吧!要使用生长曲线图前,得先做些准备工作:精确的算出孩子实际的年龄,正确地量得身长、体重、头围或胸围等数字,除了体重以外,定期记录身长、头围、胸围等等也是相当重要,若能互相配合,就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体重与身长曲线的图形常能让医师对于生长迟滞的孩子有更详细的资料。
持续有恒记录孩子的成长
相信读者们应该都对如何评估婴幼儿的生长有了很好的概念,但是光了解是不够的,能够持续而有恒地测量并记录孩子的生长情形才是最重要的。不过在此要提醒父母的是:养育子女并不只是重视身体的生长而已,同时也要注意他们的体能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养成与潜能激发,全方位的健全发展,才能确实培养出健康的下一代。
最近,有不少媒体对问题疫苗进行报道。连日来,不少杭州市民纷纷致电杭州疾病控制中心,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杭州现在接种用的疫苗安全吗?”“什么是疫苗引起的异常反应?”“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几乎每个月都要打预防针,这些针都有必要打吗?”
昨日,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杭州市目前各类疫苗接种的安全保障措施,希望市民消除对接种常规疫苗的担心和疑虑。专家说,在杭州接种各类疫苗是安全的。
新闻回放
3月17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了名为“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长篇报道,称山西4名儿童的死亡与他们接种的疫苗不当储存有关。报道说,在这些注射了乙肝、狂犬病和脑炎疫苗的儿童中,至少还有74人患病,有些孩子将永久致残。
近期,广州一名40岁的女子在接种流感疫苗后身体不适,病情迅速恶化,一周后无法行动,神志不清。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
杭州274个接种点
疫苗均由省疾控统一配送
杭州市疾病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许二萍介绍说,杭州市自开始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相关传染病已有50多年的历史,已建立了完善的疫苗接种安全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四大安全保障措施来体现:
一是统一、正规的疫苗供应渠道。杭州市所有的疫苗,包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和二类疫苗(自费疫苗)都是由国家规定的统一渠道(市级疾控中心统一由省级疾控中心提供)提供,由市疾控中心下拨给全市15个区、县(市),再由各区、县(市)下拨给辖区的274个接种点。
二是在疫苗使用前,每批次疫苗均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批准签发的“生物制品批签合格证”。
三是在各种疫苗接种过程中,疾控中心对疫苗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会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是在各类疫苗接种前,各级疾控部门对参加疫苗接种的接种人员进行严格的技术培训,同时对各接种点进行规范化门诊的建设和及时的检查,不合格的取消接种资格,以确保各接种点的接种质量。
患有这些疾病的
不能接种疫苗
即使安全、合适的疫苗,要避免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家长对孩子身体情况的了解以及和医生的沟通也非常重要。
许二萍提醒,有些患病的孩子是完全不能接种疫苗的。“例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的孩子,否则会引起身体的异常反应,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专家告诫,作为家长,注射疫苗前要清楚了解自己孩子的身体状况,在带宝宝接种时要将宝宝当时的身体情况如实详细反映给医生。
此外,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时,最好也禁止或暂缓接种疫苗:
①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
②体温超过37.5℃,有腋下及其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
③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和急性传染病,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
④有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发育不良,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
⑤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
⑥过敏性体质的小儿;
⑦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过性疾病视情况暂缓接种;
⑧宝宝空腹饥饿时不宜;
⑨患癌症的不宜。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接种疫苗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刺激,因此有些制剂在接种后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反应或全身反应,有些反应是正常的,家长不必过度担心。
疫苗引起的反应
主要有三大类
许二萍说,疫苗引起的反应主要有三大类: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和异常反应。局部反应,例如接种卡介苗后手臂上留下的小硬块。全身反应,例如发烧和接种麻疹疫苗后出现轻度的红疹。“这些反应一般都很轻微,无需特殊的处理。”但如果有发生其他症状,或者孩子哭的声音与平时不同,而且体温升高到38℃以上,就要看医生。
至于异常反应最常见的就是过敏性休克。针对这种情况,目前接种点都准备好了抗休克的药物,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本文来自图老师健康网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
12个早教误区,你中招了吗?(二)
4.拔苗助长
有的家长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和成长期望值太高,在教育宝宝的过程中操之过急,不遵循宝宝身心发展和智力成长的规律,“拔苗助长”,却往往适得其反,造成宝宝负担过重,难以适应压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比如,有的家长让2岁的宝宝学英语,让3岁的宝宝背唐诗、做数学题,这种方法不值得推广。
正确做法:对孩子来说,学就是玩,玩皮球锻炼宝宝的眼、手、脚协调能力,玩积木锻炼宝宝的创造力,玩插片锻炼宝宝的动手、动脑能力。这些能力都有利于今后的知识学习。
5.完全照书本养孩子
许多年轻父母多数以书为标准喂养孩子,有的过分认真地执行书本上的要求,认为这样才是科学的。比如书上说8个月会爬、1岁半会串珠子,如果自家的宝宝不会,就异常着急,以为是宝宝的智力发育有问题。其实,书本上的知识和要求不一定与孩子的实际情况相符。有的可能说话早些,有的可能走路早些,每个宝宝的成长路线都是不一样的。
正确做法:把书作为参考,一旦觉得宝宝与书上说的哪点不一样时,不要着急,综合考虑宝宝的发展,比如不会爬是不是因为穿得多啦,不会说话是不是因为没给他说话的机会。
6.以孩子为中心
有些父母在吃饭时,有好吃的要先给宝宝,宝宝要爱吃哪样,父母就不能动。这样一来,宝宝觉得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如果哪天父母吃了他爱吃的东西,他会哭闹,而且宝宝会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也会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自己重要。这样的宝宝会变得不懂分享,不懂爱。
正确做法:把宝宝看成是家庭成员之一,吃东西时,无论父母爱吃与否,也要让宝宝分给每人一份,让宝宝学会分享,懂得关爱。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