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溺爱孩子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时代背景
改革前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一直生活在物质生活条件非常匮乏的条件下,而且每个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我们不仅分到的物质关爱很少,就算精神关爱也偏少。这样一来,我们的很多渴望都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渴望藏在我们内心中,就成了我们“内在的小孩”的重要内容。现在,我们身为父母了,却生活在一个物质条件相对非常丰盛的时期,于是我们“内在的小孩”的未被满足过的愿望被充分唤起。并且,因为现在主要是独生子女,于是至少父母两个人的“内在的小孩”被投射到一个独生子女身上了,这就很容易导致溺爱。现在的父母经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我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再重复我那种生活。” 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我们心中的那个“内在的小孩”。我们一股脑地、近乎失去理智地去溺爱孩子,其实是在通过孩子去实现我们过去未曾实现的愿望。
其次是文化背景
我们的文化是,自爱有罪,应该爱别人。但是,人天性首先是自爱的,我们被教导不自爱,其实是违反了人性。在这种教导下,我们压抑了自爱,但被压抑的自爱的需要必须表达出来,而孩子无疑是最适合的表达对象。这样一来,我们在爱孩子的时候,容易比那些尊重自爱文化中的人失去分寸。
第三个原因是隔代抚养
隔代抚养很容易导致溺爱,不少父母表示,自己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却从没有见过他们动过孙辈一个手指头。并且,隔代抚养仍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抚养方式。上海做的一项调查显示,隔代抚养在上海家庭中所占比率为16。7%,而中国母亲网做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仅有31%的父母“既不认可隔代教育,又自己带孩子”,57%的父母是“不认可隔代教育,但因为忙碌所以只能让老人带孩子”,12%的父母“既认可隔代教育,又让老人带孩子”。
隔代抚养为什么容易导致溺爱呢?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心理原因。
(一)责任感的缺位
责任感的缺位是导致隔代溺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做父母的就算想宠爱孩子,也懂得应有所收敛,否则会惯坏他,而且我们得为此负责。但是,如果我们做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么在宠爱孙辈时就少了这一层顾虑,从这个角度讲,祖父辈的溺爱孙子孙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案例:一位母亲为帮助儿子改掉马虎的习惯,要求他每天把家庭作业记下来,回家做完后再仔细检查一遍。可孩子嫌烦,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瞒着媳妇去学校抄题目,再悄悄帮孙子改正错题。孩子省心了,可毛病未改,到了期中考试时数学刚及格,结果母亲发火、奶奶垂泪,家里乱成一团。
(二)对死亡的恐惧
在隔代抚养中,做祖父辈的特别怕孙子辈的出什么安全问题,他们特别在意安全,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孩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一旦照顾中出现安全问题,他们会觉得对不住儿女。 第二、做老人的,开始越来越多地面对死亡问题,很多老人无法面对自己心中的死亡恐惧,于是将这种恐惧投射到孙辈身上,也特别担心他们出问题。 虽然做父母的也会有这种担心,但老人们的担心经常会显得缺乏理性,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死亡恐惧。实际上,如果做父母的经历过太多的生死离别,他们也很容易特别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案例:7岁的郁儿特别怕黑,一般的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早就一个人睡了,但她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害怕,就会哭。郁儿的妈妈想培养女儿的独立习惯,坚持让女儿一个人睡,但她婆婆经不住孙女的恳求,只要郁儿一提出要求,她就去陪孙女睡。 郁儿的妈妈写信来说,她觉得自己无法调节这种事情,而她丈夫也不愿意责备自己的妈妈,所以这种事情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显然,郁儿的妈妈和爸爸都在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觉得作为晚辈不能责备妈妈,所以希望我能给他们提供灵丹妙药,从而既不和老人对峙,又可以达到让女儿一个人睡的目的。但这样的灵丹妙药是不存在的,他们如果想让女儿独立,就只有去和老人对峙,当然要讲究一下对峙的方法。 至于郁儿和奶奶,在我看来,其实不是奶奶在满足孙女的需要,而是孙女在满足奶奶的需要。小孩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敏锐地捕捉到大人的心理需要,并自认为自己可以解决,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在自恋,他们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应该为大人的难过负责,并会牺牲自己以解决大人的心理需要。 那么,郁儿奶奶的心理需要是什么呢?很可能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她对死亡的恐惧投射到孙女的头上,而孙女以“怕黑”的形式表达出来。于是,老人就有了和孙女黏在一起的理由。所以说,孙女和奶奶一起睡,满足的不是孙女的成长需要,而是奶奶要逃避死亡恐惧的需要。
(三)争宠
在以前的家庭中,因为孩子多,一般是孩子要竞争长辈的爱。但现在,这种情况颠倒了过来,最新一代的孩子生活在“4+2+1”的家庭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6个人的爱都投入到一个孩子身上。并且,为了让孩子更在乎自己的爱,这6个人不免会出现竞争的格局,大家都争着向孩子表达爱,甚至唯恐被其他人压过。父母要负责任,所以会控制自己的争宠心理,但老人们就容易失去控制。 “这是一种‘争宠’。”袁荣亲说,“并且,争宠的目的是让孩子高兴,而不是让孩子成长。” 案例:6岁的嘉嘉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每当妈妈对她的错误行为进行教育时,外公外婆总免不了在旁边插上一些话,譬如“孩子还小,不懂事”,“你小时候我都没这样对过你”,“孙女乖,待会儿我给你买好吃的,气死你妈妈”。不仅如此,爷爷奶奶打电话时,总是先问孙女,爸爸有没有难为她,有的话,给他们说,他们会给乖孙女出气。
(四)“内在的小孩”的投射
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这主要是,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结果他们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总需要儿女们的安抚和说服。但同时,他们一样会觉得自爱有罪,无法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在的小孩”的需要,于是将它投射到真正的小孩———孙辈身上,从而进行无限度的溺爱,一切以孩子的快乐为标准,从不指责孩子的过错,这其实也是他们内心中渴望的原则。 案例:退休的张婆婆与丈夫对唯一的外孙疼爱有加,6岁的孩子在家里是绝对的“小霸王”,外孙的拳打脚踢、破口大骂,向来被他们笑纳为“享受”。外孙上学前班了,从家里到学校只有区区300米的路,老人心疼孩子,却要用“摩的”接送。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五)补偿心理
在教育儿女的时候,老人们曾经苛刻过,因为要负教育的责任。在苛刻的教育中,老人可能埋下了一些内疚心,于是当有了孙辈后,对其特别溺爱,其实内心深处是想借此补偿一下儿女,毕竟孙辈是儿女的生命的延续。
(六)传宗接代的冲动
传宗接代———也即传播我们自己的基因———是我们最重要的本能需要。一开始,儿女们负担着这个责任,所以老人们会溺爱儿女。但当儿女们生儿育女后,他们传宗接代的任务就完成了,现在该孙辈们承担这个责任了,所以老人们会对孙辈特别地疼爱有加,让儿女们经常会产生嫉妒感。 以上这些原因综合在一起,使得隔代抚养更容易演变成溺爱。并且,因为我们的文化特别讲孝道,所以孩子的爸爸妈妈在挑战老人们失去理性的溺爱时,会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再加上现在做父母的普遍又比较忙,他们只好放手让老人去管,这进一步加剧了溺爱的情形。
甲:“你家小子如不加紧管教,将来上学就业是包袱。”
乙:“随他去吧。我不愿意自以为是地扼杀他的天性,如果他天赋高,总会开悟;如果他慧根浅,再教也是白痴。”
在“棍棒之下出少年”的家庭教育方式备受否定和谴责的今天,有人提出了这种“无为而治”法来对待孩子,希望孩子吃饱穿暖,健康成长,就像一个幸福的庸人安享一生。
我在网上见到一篇文章《神童是怎样诞生的》,作者大力提倡某诗人的“无为而治”的家庭教育。文章说:某诗人对孩子采取的是“无为而治”的方法。有一次,老同学提醒他说:“你家小子如不加紧管教,将来上学就业都是包袱。”诗人回答说:“随他去吧。我不愿意主观武断地替他设计未来,或者用一些自以为是的教条来约束和扼杀他的活蹦乱跳的天性。如果他天赋高,他总有开悟的时候;如果他慧根浅,再教也是个白痴。再说,你看看我们同学的情况吧,当年凡是刻苦读书的现在都是穷光蛋;凡是调皮捣蛋的如今都成了大款。”
假如我有个孩子的话,我一点也不希望他(她)成为神童、成为刘亦婷,我只希望他(她)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我们没有资格强迫孩子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我们首先需要克服的是自己的虚荣心,然后虚心地学习怎样做父母、老师以及孩子的朋友。还是诗人说得好:“我希望孩子吃饱穿暖,健康成长,就像一个幸福的庸人安享一生。”自嘲“教子无方”的诗人,其实才是真正“教子有方”的人。
“不愿意主观武断地替他设计未来,或者用一些自以为是的教条来约束和扼杀他活蹦乱跳的天性”,诗人这种提法是很好的,对于当前相当流行的“塑造主义”和“管制主义”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冲击。
但是诗人又说,“随他去吧”,这我无法赞同,因为这可能导致放弃教育。教育,对于家长来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有些家长由于封建思想作怪,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来支配,用“一朝权在手,就把令来行”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是很不妥当的,诗人对此表示愤怒,完全可以理解。敢于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这种支配权,是一个进步。
但是,支配权可以放弃,教育的责任和义务是万万不可放弃的。虽然当前普遍存在打着“负责任”的旗号实施控制的现象,但是不能在泼洗澡水的时候把小孩子也泼出去。
既不主观塑造和控制孩子,又要对孩子负责,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指导,这个火候不易掌握,但应该掌握。指导和引导不一定都主观武断,约束不等于教条。“随他去吧”虽然痛快,但是有不负责任的嫌疑,而且事实上很可能行不通。要知道你的孩子总要上学的,而学校老师往往是一些很较真的女士,你不和孩子较劲,老师和他较劲,三天两头打电话给你,或者当着别人的面数落你,这样一来,恐怕你的“随他去主义”就难以贯彻到底了。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家长,男性为多,他们声称“树大自然直”,可是一旦在家长会上当众丢了面子,回家就把孩子打一顿,而且以后再也不去参加家长会了。“随他去吧”就这样变成了“打他屁股”,真是所谓“两极相通”。
我们说这位诗人的家庭教育思想“有不负责任的嫌疑”,并非臆测,下面的话就是证据,“如果他天赋高,他总有开悟的时候;如果他慧根浅,再教也是个白痴”。这明明是把责任推给老天爷了。可见教育的放任自流理论与宿命论有“血缘关系”。
诗人还说:“你看看我们同学的情况吧,当年凡是刻苦读书的现在都是穷光蛋;凡是调皮捣蛋的如今都成了大款。”这类话我听不少人说过,其中有一位还是个著名的中学校长。我想,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确实把很多努力读书的孩子管傻了,对许多思维活跃的孩子忽略了,应该反思。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这种“努力读书者穷光蛋,调皮捣蛋者成大款”、“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事情只是社会转型初期特有的现象。据我见到的材料,现在学历和工资倒挂的局面已基本改变,读书还是有用的,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可见,家庭教育的放任自流理论与读书无用论也有“血缘关系”。
为诗人的家庭教育思想点睛的是下面的话:“我希望孩子吃饱穿暖,健康成长,就像一个幸福的庸人安享一生”。这算不算“设计孩子未来”?算不算“主观”?你怎么知道他将来必定是“庸人”呢?万一他是天才的坯子,这种“希望”岂不可能压抑了他或者埋没了他?和当前流行的“望子成龙”的宗旨相反,诗人“望子成虫”。然而“望子成龙”和“望子成虫”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也是“两极相通”。
本来,家庭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是私人的事情。培养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因材施教,家长都有自己的选择,别人不便插嘴。问题是现在诗人的观点已经公之于众,就会产生社会影响,而《神童是怎样诞生的》一文的作者又把这位诗人称为“真正‘教子有方’的人”,这就使我这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忍不住发表点看法了。
作者看来是个年青人。他说:“假如我有个孩子的话,我一点也不希望他(她)成为神童、成为刘亦婷,我只希望他(她)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我当然无权反对作者的个人愿望,不过作为过来人,我愿斗胆给他做点补充:光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是不够的,还要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一) 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2、给他表演的舞台 每个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赋,何不给他们机会表现一下?如果他们喜欢说故事,鼓励他多说故事给你听。如果他对数字很擅长,带著他去逛街,让他帮你挑选价格便宜的东西。当你能欣赏孩子的才能,并表现出你的热情时,孩子自然会更有自信心。我们身边的孩子所需要的,不只是衣食无虑的生活环境而已,他们需要大人陪伴他去‘经历’它的成长过程。有句话说:‘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得先蹲下来,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 3、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延伸阅读:
早教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