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从出生至学龄前期是口头语言的发展阶段,学龄期才开始书面语言。口头语言阶段又分为3个小阶段,即婴儿期为语言发育的准备阶段;幼儿期为语言初步发生阶段;学龄前期是熟练把握语言阶段。
一般来说,孩子一出生就具备一整套完整的发声器官,包括喉、声带、舌、口腔、唇。孩子出生时的第一声啼哭即开始了发声,这就是语言的开始。1岁左右开始会说各种有意义的单词,如“吃”、“不”、“怕”等。大多数孩子能够在幼年至学龄前期自由地掌握和运用许多单字、词汇和语句。正常发育的4岁儿童已经能使用1500个字,5岁时使用3000~4000个字。
语言的发展不仅仅是由孩子理解和运用词汇及语句数量决定的,许多方面取决于其内容和性质。2~3岁时基本上是使用名词,随后逐渐地出现了动词、形容词、代词等。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使用语句了,5~6岁时就应该使用复杂的句子了。对字词义的解释和对图片的解释寿面,孩子也是逐步发展的。3~5岁的孩子能确定物体的用途,如房子——能住、玩具——能玩等;6~8岁的儿童大多能通过物体特征或用途来解释词的意义,如说“扇子——是用来扇风的”。以后对词义的解释则更具体、更概念化。
学龄儿童开始了系统的语言、文字训练,加上朗读的训练,开始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这使得语言更加社会化,表达能力更加完善。语言发育对能力发展的影响极为显著,它提高了儿童了解外部世界的能力,对思维、记忆、推理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他们去学校上课、学习读书写字、发展业余爱好、结交朋友,十分忙碌,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如果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会对自己充满自信;反之,则会感到自卑,会觉得自己无用,常常会失败。
(1)情感发展
孩子对感情的理解在增进。他们认识到感情不是对某个事件的自然反应,而是取决于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对事件的解释。比如,6~7岁的孩子对成功总是感到开心,不管成功的取得是因为侥幸还是靠自身努力。但9~10岁的孩子只会为自己努力所获得的成就而感到高兴。
孩子还认识到对一件事或一个人,可以有相反的情感。和某个人相处的记忆引发一系列对他的情感,和他现在的相处又引发另一些情感。直到10岁左右,孩子才真正认识到对一个人可以产生又爱又恨的感情。
这个阶段的孩子分辨感情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真实情感的能力也提高了。当别人说“我很高兴”,但实际上毫无兴奋的表情时,孩子知道他并不高兴。6岁时,孩子就能够用语言掩饰自己的情感。这多半是家长教育的结果。比如,孩子得到一个他并不喜欢的礼物时,却说“我很喜欢”,这样的时候,孩子的面部表情更能准确反应他们的感受。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fm/)在什么情况下,孩子最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呢?只有当孩子独自一人时,或者相信他们的表现会得到理解和认同时,孩子才会流露真实的情感。不幸的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总是越来越多地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积极反馈。男孩尤其如此,因而大一些的男孩往往不爱表达自己的感情。
(2)侵犯行为
总的来说,侵犯性行为在这一阶段数量比以往减少了,但形式却增多了。幼儿阶段侵犯行为主要是作为孩子达到目的(如得到玩具)的手段,在小学阶段,孩子们开始有意伤害其他人。孩子的打斗事件发生率降低了,但个人差异表现得更持久。有些孩子总是喜欢攻击他人。许多研究证明,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方法与之相关。家长的一些举动会助长孩子的侵犯行为,比如,家长对孩子的恶作剧觉得好笑;因孩子攻击别人占了上风而得意;或者直接鼓励孩子用攻击行为对付别人。当家长不能用一贯的准则来鼓励或惩罚孩子的侵犯行为,孩子会认为侵犯行为是有效的,可取的。实际上,攻击行为虽然有时能带来一时利益,却会造成一些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同伴关系差,学习困难等。有些问题会一直持续到成年阶段。比如,好斗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在工作、婚姻、教育孩子方面有困难,离婚率较高。
(3)压力
虽然小学阶段应该是个无忧无虑的时期,但仍有10%—12%的孩子经常显得不快乐、沮丧、眼泪汪汪。5~11岁的孩子活跃、不知疲倦,同时也十分敏感和胆怯。男孩容易有多动、任性的问题,女孩则容易出现感情上的自闭。哪些事件特别会使孩子感到压力呢?失去父母、学习止步不前、在课堂上尿裤子、父母之间冲突、偷窃被抓、被怀疑撒谎、成绩差、被叫去见校长、动手术、在班上被嘲笑、转学、不被选中、比赛失败等,是孩子普遍认为最容易令他们难受的事情。那么,遇到问题后,孩子会向谁寻求情感支持、指导和陪伴呢?大部分孩子认为:母亲是一切帮助的来源,朋友是提供陪伴和感情支援的第二重要支柱,老师可以提供信息和指导,但不是陪伴。父亲最能够提供知识和信息,但常常不能给予直接的帮助。不管怎样,孩子得到的关心和支持越多,越能帮助他们抵御压力、渡过难关。
(4)同情
随着孩子对别人感情理解的加深,他们能更好地帮助别人。他们不再像以前只知道把好东西送给哭泣的孩子来安慰他,而会采用社会性手段来安抚别人。比如,孩子会用语言安慰同伴,“没关系,一会儿就没事了。”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丢了不要紧,再买一个。”或者用一些活动来转移,陪同伴玩,逗他高兴。
当孩子自己觉得愉快、自信的时候,更愿意帮助别人,并且更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或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所以,孩子的慷慨往往与他们的自我感受和对别人的感受密切相关。
(5)自我印象(self~image)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自我描述中,能力和行为仍占很大比重,但孩子已经开始和别人作比较,“我喜欢运动。”“我写作不错。”我是班里跑得最快的。”大一些的孩子会提到自己社会性方面的特点,比如,自己属于哪个团队,“我参加了校歌咏队。”他们还注意到智力方面的特征,“我很聪明。”最初,孩子主要从两个方面评判自我价值:总的能力水平和受喜爱的程度。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逐渐加强。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优缺点的评价;从对具体的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对抽象的内心品质的评价。并且评价的稳定性在增强。他们不仅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运动水平、学习能力,还看重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孩子自我价值的认识与他们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对自己评价高的孩子最快乐,认为自己不够好的孩子经常感到沮丧、伤心。自我评价也直接影响同伴交往。自我评价高的男孩更富有创造性,更自信、坦率,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因而更能被社会团体接受并成为领导者。自我评价低的男孩则往往比较孤独,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不好。对孩子自我评价最有影响力的是父母和同伴对孩子的看法。
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也注意到别的孩子的品质。在和同伴的比较中,如何评价自己将影响孩子的行为。许多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对自己的评价略高于测试结果,他们更能积极地看待失败,愿意接受帮助找出失败原因,改变处境,而不是降低自己的期望值。保持乐观能使人充分发挥才能。孩子在刚踏进校园的时候多半是乐观的,家长需要鼓励和呵护这种有益的乐观态度。不过,观察学习及其过程,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既不是个人的内在因素,也不是外在环境因素单独决定的,而是两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另外,他特别重视社会学习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此着重研究了攻击性的作用、自我强化和亲社会行为等。在危险情况下,对自己的准确评价十分必要。例如,如果你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游泳技术,就有可能在风浪中陷入困境,甚至丧命。
(6)社会性认知
学龄儿童认知中自我中心成分逐渐减少,对他人的认识也日趋客观和深刻。随着社会交往经验的增多,孩子注意到别人不仅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和情感,而且在相同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反应,他们开始理解他人行动的目的性。在儿童认识和理解他人行为的过程中,角色采择技能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角色采择,或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心理学家塞尔曼(Selman)曾用一个两难问题测试孩子的反应。“荷妮喜欢爬树。一天,她从树上摔下,被父亲看见,父亲要求荷妮以后再也不要爬树了。荷妮答应了。后来有一天,荷妮朋友的小猫爬到树上下不来了,如果不去救它,小猫会摔下来。只有荷妮能爬到树上救小猫,但她想起对父亲的许诺。荷妮该怎么办呢?”结果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此作出了不同的假设。3~6岁的孩子只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反应。6~8岁的孩子开始意识到他人的不同观点,但不明白别人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观点,不了解别人行动前的思想。8~10岁的孩子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相同的信息,别人和自己的观点也可能有冲突。他们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行为反应。10~12岁的儿童能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认识到他人也可能这样做,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解释和反应。
角色采择能力能帮助儿童更准确地了解他人的观点和动机,对他人的行为作出更恰当的反应,更有利于他们与他人的交往。
(7)自我约束
孩子从1岁起就开始学习简单的家庭规则,到小学阶段孩子逐渐将家庭和社会的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个阶段的孩子多半是因为害怕惩罚或希望得到奖励而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家长需要及时地对孩子的行为给予表扬、认可或批评、惩罚。如果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过于严厉和专制,孩子会变得容易自责和缺乏自尊。如果家长通过羞辱或冷淡孩子来纠正孩子的行为,孩子会变得刻板、教条。家长采用温和的、间接的方式管束孩子,孩子的道德观念会更成熟。家长的榜样作用最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内化规则,学会自我控制。如果孩子看到别人不遵守规则可以不受惩罚,他们就更容易违反规则。如果家长能向孩子解释他受惩罚的原因,更有助于孩子接受规则的约束。当孩子理解行为的理由,他们就会采取自觉的行动。比如,孩子明白早一点睡觉第二天精神更好,他就会乖乖地按时上床。大多数的孩子都会为自己违反规定感到羞愧,为自己能够管住自己感到自豪。所以,家长要尽量帮助孩子达到标准。在这个阶段,家长和孩子的“舞蹈”应该从家长“领舞”过渡到孩子“领舞”,让孩子自己把握自己的行为,家长则在必要时调节方向和节奏。
(8)同伴关系
7~12岁的学龄儿童大约40%的时间都是和同伴一起度过的。住得近的同龄、同性别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在游戏、活动方面兴趣一致的孩子很容易成为朋友。长得漂亮、外向、爱帮助人的小朋友最受欢迎。一般来说,平均每个学龄儿童有5个朋友。3~7岁孩子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之间的关系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这个阶段的友谊还很不稳定。4~9岁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6~12岁的儿童对友谊的互助性有了一定了解,能互相帮助,但不能共患难,有很明显的功利性。这个阶段的友谊强调平等、互相给予、步调一致。孩子建立和维持友谊的能力受家庭的影响。善于交际的孩子的家长往往也是热情、宽容、乐于助人的。家庭环境的变化,比如,搬家、父母离异,打乱了孩子的生活秩序,会使孩子的同伴关系受到影响。这阶段的孩子还开始参加集体活动,加入一些团队或组织。在集体活动中,孩子逐渐学会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特定的标准,学会服从或发布指令,配合、组织或领导活动的进行。
全新式早期教育 让孩子爱上学习(三)
7、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讚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讚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8、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9、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著画笔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早教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