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用药包括通过静脉、口服、吸入等途径使起镇痛作用的药物进入体内。较常应用的方法为吸入镇痛和静脉用麻醉镇痛药。
(1)吸入性药物镇痛:
是最早开始的药物镇痛方法,1847年Simpson第一次应用氯仿用于分娩镇痛。1880年StanislavKlilovich首次应用氧化亚氮(N20,笑气)获得成功。20世纪早期,美国医生参与的分娩中,50%使用吸入镇痛法,目前已经很少应用。
但该种吸入镇痛法在我国某些医院较常应用。理想的吸入镇痛应具备既达到镇痛目的又无镇静作用,对呼吸道无刺激,对产妇的心血管功能及宫缩无影响,药物的溶解度和气/血分配系数低,分子稳定易于保存且不易燃烧。
吸入镇痛常用药物为氧化亚氮、恩氟烷(安氟醚)、异氟烷(异氟醚)等,但最常用的仍是氧化亚氮。吸入镇痛相对安全,但必须掌握浓度和具备完善的监测条件,以避免产妇氧饱和度降低以及咽喉反射受到抑制后胃内容物反流造成误吸。
(2)非吸入性药物镇痛:
常用种类包括麻醉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吩噻嗪类和麻醉诱导药,其中最常用的为第一类麻醉镇痛药及第二类镇静催眠药。麻醉镇痛药哌替啶(杜冷丁),不仅可以抑制痛觉还可提高产妇的痛阈,对母体的血压、心排血量、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影响,但如要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往往所需药物剂量较大,如哌替啶需要每1~2小时静脉注射25~50mg或每2~4小时肌内注射50~100mg,对母婴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产妇和新生儿的呼吸抑制。
另一较为方便的方法为曲马朵100mg肌内注射,对呼吸抑制作用较弱,可用于产程的任何时间。镇静催眠药中较为常用的为地西泮(安定),可稳定产妇的情绪,一般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并有促进宫颈成熟及加速宫颈扩张的作用,但在活跃期末期应慎用,因在用药后2小时之内分娩对新生儿呼吸有抑制作用。
对于每一位女性来说,生宝宝都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过分娩的过程充满了痛苦,在弯曲、狭窄的产道中,胎儿的头要旋转几次,并不断向外挤出,我们可以想像,对于母亲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根据历史学家的观点,人类的祖先早在十多万年以前就了解女性生产的痛苦。
考古学家根据发掘出的古人类化石,分析出当时的人类祖先在女性分娩时已经懂得助产了。分娩时的痛苦,以及对这种痛苦的不安,女性已经忍耐了十多万年,可见母亲是多么的伟大啊!不过现在的条件好多了,各种医疗设备、妇产技术都相当发达,孕妇进入分娩室后,有医生和助产士的帮助,我们无须担心。
那么,母亲分娩的时候,胎儿是不是也像母亲一样痛苦呢?母亲分娩时,胎儿在母亲腹部的收缩压(腹压)下,要挤过弯曲而狭窄的产道,想像起来也应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有科学家曾经在孕妇从阵痛到分娩这段时间内,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过胎儿在分娩时所承受的压力。结果显示,母亲分娩时的压力,平均不到70g/cm2。这个压力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平躺在床上时,对床造成的压力。分娩过程中,当子宫收缩,施加最大压力时(子宫颈部打开时,对胎儿后头部施加的压力),其压强可达到140g/cm2。
由此可见,母亲分娩时,虽然胎儿没有母亲那么痛苦,但也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