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孕期是否做到了饮食营养平衡,也是一种重要的“胎教”。母亲的饮食习惯、身体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体质、智力发育以及未来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包括比如糖尿病、肿瘤、婴幼儿白血病、哮喘、过敏,等等。
控制母子双方体重增长,避免生巨大儿,避免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是保障宝宝健康的重要措施。不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有关宝宝的白血病、哮喘和过敏,和妈妈怀孕期间的饮食质量也很有关系。
母亲孕期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与婴儿白血病之间可能存在关系,多吃蔬果则孩子白血病发病危险小。研究者跟踪比较了138位孩子患有急性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的妈妈,和138位孩子没有患癌症的妈妈,了解她们孕前12个月的饮食。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孩子患有白血病的妈妈,相比于孩子健康的妈妈,吃的蔬菜水果比较少,饮食营养质量比较低。而丹麦学者对一万多名儿童白血病患者进行了长期研究,发现孩子出生体重太重,对于预防白血病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如果达到巨大儿水平的话(超过4000克),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概率会增加26%。
多项研究的一致结论是,加工肉制品和腌过的肉制品(包括各种香肠、火腿、肉肠、培根、腊肉,等等)会增加危险,而富含类黄酮、叶酸和类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减少宝宝患婴幼儿白血病的危险。
荷兰科学家一项研究发现,饮食习惯和哮喘病之间有关系。在食物当中,苹果的效果似乎最为明显。与孕期很少吃苹果的准妈妈相比,孕期每周吃4个以上苹果的准妈妈,所生的孩子出现呼吸困难的几率要低将近四成,患哮喘病的概率要低五成。专家们推测,苹果是每天所吃水果中量最大的一种,它富含类黄酮与抗氧化物质,可能对胚胎发育起到好的作用。也有一些研究发现,准妈妈多吃鱼、核桃和亚麻籽有助于降低孩子日后食物过敏危险,这类食物中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孩子肠道发育可能有所帮助。德国科学家在两项研究当中,结果发现,母亲孕期摄入含有大量植物奶油或植物性烹调油的食物(比如煎炸食品、饼干、含油甜点等),会增加宝宝患湿疹和过敏的几率,而摄入鱼类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利于减少宝宝患湿疹和过敏的几率。
因此,提醒那些准备做妈妈的女性,为了生出一个健康的宝宝,在怀孕前一年就要为孩子的诞生做好身体上的准备,注意自己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多做户外运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各种高脂肪的甜点、饼干、曲奇之类,以及各种香肠火腿灌肠腌肉,等等。吃天然食物的时候,只要不吃过量,不必那么战战兢兢。虽然孕妈妈需要足够的营养,也不能让自己和宝宝长得太胖,造成后面母子双方的无穷麻烦。
牛奶防哮喘,酸奶相反?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如果孕妇在孕期喝低脂酸奶,她们所生孩子长大后患哮喘和花粉热的风险就会增加。研究人员说,这可能是因为低脂酸奶中缺乏保护性脂肪酸。
丹麦斯塔滕斯研究所研究人员分析了6万多名妇女在怀孕期间的饮食习惯,并对这些妇女的孩子进行了跟踪调查,直至孩子7岁为止。研究结果发现,喝牛奶有助于防止哮喘。然而,低脂酸奶(尤其是含有水果的低脂酸奶)却起到相反的作用。母亲怀孕期间常喝低脂酸奶的孩子,7岁前发生哮喘的危险增加60%,而且其干草热(花粉症)发病率也比其他孩子高三倍。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母亲孕期喝低脂酸奶会增加孩子哮喘及干草热危险,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全脂奶制品所含脂肪可能有助于胎儿免疫系统发育,防止过敏症发生。二是,含有水果的低脂酸奶中的成分可能会增加哮喘和干草热危险。三是,爱吃低脂酸奶的孕妇本身的其他不健康习惯等。
饮用建议:
牛奶本身含钙丰富,且容易被机体吸收,因此,孕妇最好每天喝250―500毫升牛奶,以满足孕期对钙需求量的增加。而酸奶是鲜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制成的,在营养价值上不仅和鲜牛奶一样,还有抑制腐败菌繁殖、减少它在肠道中产生毒素的作用。
在妊娠中后期,孕妇每日需要的钙摄入量又有所提高,所以建议在选择奶制品时,最好牛奶和酸奶交替喝。
孕妈妈吃巧克力有益宝宝发育?
芬兰科学家们在《新科学家》杂志中撰文表示:与不吃巧克力的妈妈生出的孩子相比,那些定期吃巧克力的妈妈生出的孩子,对新环境产生的恐惧感较少。
孕期注意补钙 宝宝不易近视
孕妈咪的饮食与胎宝贝的视力发育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胎宝贝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要鼓励自己,多吃对宝贝眼睛发育有益的食品。
孕妇一日一香蕉 宝宝发育更健康
专家建议怀孕妇女应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加上香蕉,因为香蕉富含钾和叶酸,对孕妇及胎儿都极有好处。
准备怀孕五大秘籍(二)
受孕需要浓情蜜意
性欲的顺畅高低与否,甚至关系到优生的成败。
古人认为,受孕必须以情欲高涨为前提。如果女子进入性兴奋,却因其他因素干扰了情欲,或女方情欲旺盛,而男子却无法“投桃报李”,或者只是为了“造人”而性交,以致造成精神紧张等,这些都会影响优生。
生活中,愚夫笨妇也有可能生出聪明伶俐的下一代。古人将这种看似超出常理的情况解释为因为他们“交疏而情意狎,思切而情先交,所以阴阳和而生育多也”。也就是说,情欲高涨才能形成“阴阳和”的条件,从而生出健康的后代。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妇女精神紧张、焦虑等可能引起子宫收缩方式的破坏,并最终成为所谓原因不明性不育的原因之一。张枫说,临床上有不少不孕不育症患者,心理背负沉重包袱,越想生,行房时反而越难达到高潮,因而影响受孕生育。他们在抱养一个孩子,断绝生育的念头后,精神一放松,反而无意中怀孕。
频率与生育:过少过多都可致不孕
性交频率对生育力也有一定影响。“不育症的病因并不都是‘肾虚’”
给病人规定每月只能在排卵其性交1~2次,以达到“清心寡欲”、“保存元气”的效果,并不适合每个病人。有的不育夫妻受“肾虚”的精神压力,拼命压抑自己的正常性需求,久而久之反倒影响双方的性欲和性功能。
若男性每月只射精1~2次,精子的数量虽然会有所增加,但精子的活动度和存活率却会下降,“老化”的精子比率将显著增加,反而不利于受孕。
还有些求子心切的夫妇行房事过于频繁。精子的生成需要时间,这就导致精液变稀,精子数目显著下降,同样不利于受孕。如果在女性经期未完时便着急地行 房,甚至可能会引起女方免疫性不孕,即把丈夫的精液当成侵入机体的“敌人”,产生抗精子抗体。而性交越频繁,女方吸收男方的精液越多,抗原激发抗体的程序 就越强烈。因此,对性交过频而不孕的夫妇,最好暂停一段性生活,或使用安全套3~6个月,以利于受孕。
究竟性交频率保持在多少才合适?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通常卵子离开卵巢后的“寿命”在1~2天,而精子在阴道酸性环境中至多能生存8小时,进入子宫后则可生存2~3天。“一般来说,性生活以每周1~2次为适中,女子排卵期前后可适当增多。”
时机与生育:秋冬季出生的宝宝更优秀
人的自然受孕率只有25%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4个周期中只有1次受孕机会。对于不育或生育力低下的人来说,正确地掌握性交的时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排卵期性交可增加怀孕的几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妇女在排卵期有少量出血,如误以为是来月经,人为地避开房事,这无疑是丢失了大好的机会。”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金秋或初冬时节出生的孩子,无论在智力还是体力方面,都比其他季节出生者更胜一筹,其中以10月、11月、12月内出生者更为显著。
而中医认为,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应该与大自然的气候节律同步,即符合“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因此,同房受孕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深秋或初 冬,即阳历12月和次年的1、2月。此时肾气闭藏,肾精充足,为胚胎提供了极好的生长发育场所。到了春季,自然界生机蓬勃,人体气血运行也随之旺盛,精血 充聚胎儿的大脑,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夏日万物茂盛,有利于各器官的发育。到了秋天,是万物收获的季节,胎儿也已发育成熟,“瓜熟蒂落”,自然分娩。
怀孕相关推荐 | ||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uaiyu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