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准妈妈来说,在整个怀孕期间,宝宝都时时刻刻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下。所幸的是,医生对此并非无计可施,荷兰的一项研究表明,给妊娠最后一个月的孕妇使用抗病毒药:拉米夫定(Lamivudine),可以使宝宝出生后感染HBV的几率降低近三倍。应用此疗法的孕妇和胎儿都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拉米夫定可以抑制乙肝病毒DNA的合成,但是对人体DNA的合成却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虽然接受拉米夫定治疗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病例中未有发现不良反应,但是拉米夫定对母亲和胎儿的长期影响仍然不清楚,这种疗法的安全性仍然有待检验。
好在拉米夫定并不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我们还有两件强有力的武器——乙肝疫苗和HBIG。前面说过,乙肝疫苗可以提供起效缓慢而长久的保护,而 HBIG则提供快速而短效的保护。对于母亲健康的宝宝来说,只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就可以了。但是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宝宝来说,出生时体内可能已经携带有 HBV了,单用乙肝疫苗就不能起到短期防护的作用。两者同时注射则可以取长补短,HBIG可以速效对抗病毒感染,乙肝疫苗则可以长期提供保护。有证据表明,为宝宝注射乙肝疫苗+HBIG较之两者分别单用,能更有效的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除了妊娠,分娩的方式也是非常让感染HBV的妈妈们非常头痛的问题。理论上讲,顺产的宝宝在经过妈妈产道的途中,接触母体分泌物的机会更多,暴露在病毒威胁下的可能性也更大。不过上海的一项研究显示,对于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HBIG的宝宝来说,生产方式对病毒的感染率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在宝宝做好免疫接种的前提下,无论顺产还是剖腹产都是HBV妈妈可以选择的生产方式。
刚刚做了母亲的乙肝妈妈邱桂梅就是受惠者之一。当拿到“孩子健康”的检测结果时,她激动得流下眼泪:“这下心里总算踏实了,医生说乙肝母婴阻断成功啦!”
“时间倒流20年,对乙肝患者来说,这的确是最大的难题。”北京某医院妇产科专家说。母婴传播是乙肝家族化传播的方式之一。对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妈妈来说,在整个怀孕期间,宝宝都时刻暴露在病毒的威胁之下,通过血液交换,胎儿就有可能感染上母亲的乙肝病毒;而在分娩的十几个小时中,婴儿接触母亲分泌物的机会越多,暴露在威胁下的可能性也越大,此时会由于胎儿黏膜、皮肤损伤,母亲带着病毒的血也会进入新生儿体内。
这些都是邱桂梅必须面对的风险。“事实上,如果能及时干预,这些风险都是可以规避的。”在邱桂梅怀孕期间,刘敏及时给予了抗病毒治疗,4月10日,当她剖腹产下一个8.1斤的大胖小子后,护士又麻利地给小家伙打了抗乙肝病毒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起被动免疫作用;乙肝病毒疫苗则能促使孩子自身产生抗体。满一个月后再注射一次;满6个月后注射第三次。另外,在新生儿出生满7个月和一岁时,抽血查‘两对半’和乙肝病毒DNA,就可以了解宝宝的免疫是否成功。”专家说。
更多乙肝文章推荐:
我国半数乙肝来自母婴传播
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代表什么意义?
乙肝患者随意停药会引发肝脏衰竭
乙肝大三阳的症状和检查有哪些?
5类乙型肝炎的不同临床表现
备孕禁忌知识大全(一)
不轻易减肥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uaiyun/)临床发现,体重与女性的孕力有关,太重或者太轻的人都不容易怀孕。专家解释其中原因,体重过低会造成脑下垂体分泌促滤泡素及促黄体素不足,使卵泡减少卵子的生产,以至引发慢性不排卵及不孕症;而体重过重则会造成体内雄性激素增加,导致多囊性卵巢症及多毛症,进而造成不排卵及不孕症。
不吃全素食
德国的一项试验证实,全素饮食也会影响女性排卵。有关研究者将参加试验的女性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除了吃少量乳酪和牛奶外,其他食物全部是素食;而另一组则正常饮食。6周后研究者发现,两组试验者的体重都下降了同等幅度,但是吃全素的女性中有78%的人出现了停止排卵的生理现象,而且几乎全组人的月经周期都比正常时间短。正常饮食组中67%的女性排卵正常,月经周期没有发生变化。
少穿紧身衣
英国的研究发现,紧身衣裤在子宫及输卵管的四周会产生极大压力。当脱去紧身衣服时,对输卵管的压力会减弱,但子宫仍会保持一段时间压力。压力差会使子宫内膜细胞离开子宫,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此外,长时间穿过高鞋跟会使身体倾斜,从而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减少,骨盆也会随之倾斜,容易造成骨盆腔位移,还容易引起子宫位前倾,增加不孕的机会。
怀孕相关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