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做起
幼儿在家都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从小养成成任性,霸道、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其实家长不需过于保护。在生活中为幼儿树立榜样,如;平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生活中要相互尊重,谦让、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多关心,帮助别人,让幼儿觉得生活中充满爱,如;借给别人需要的东西、在外面不要随便掉垃圾、有好吃的分享别人,为幼儿做出好榜样,幼儿才会与人分享。
分享后的称赞
幼儿渴望别人的赞赏,平时多鼓励,有小小的进步就大力表扬,让他喜悦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行为可以让妈妈如此快乐。这样下次遇到同样情况时,他会很容易回想起你上次的反应,也会逐渐修正自己的行为。
不强迫分享
幼儿也会有自己特别珍爱的玩具或图书,不要强迫幼儿与人分享。可以慢慢告诉幼儿,与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不要把自己珍爱的东西拿出来炫耀。有小伙伴来家里时,幼儿如有自己喜欢的玩具允许他提前收起来。如果没有,那么就代表他的玩具都是乐意让小朋友分享的,等小朋友真得要玩的时候,就不可以“小气”不给别人玩。这样很少会发生因为抢玩具而闹的不愉快的事了。
角色互换
其实孩子有独立意识的觉醒是成长的标志。作为家长,首先应当喜悦地接纳这一事实。在“占有”意识增强的同时,他的语言能力又没有发展到可以很清楚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地步,这时强迫他去和别人“分享”,多半会遭到大哭和抵抗。
不要做比较
不要在公众场合,父母在引导孩子学习分享的时候,切记不要老是把你的孩子与别人相比,特别不要在孩子面前。会造成后影响的。如果真的要比,为什么不先比比那谦让孩子背后的家长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1、不强迫孩子
不要强迫孩子把玩具拿给小朋友玩,这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讨厌那个小朋友,还是抢过来。最好是自己参与进去,说:“看啊!咱们一块儿玩小火车(或其他什么东西),宝宝在这边,某某小朋友在那边。”你给他们开来开去。
2、引导孩子
引导孩子去体验别人的感情。可以说:“宝宝,某某小朋友很喜欢你的玩具,咱们让他玩一玩,他一定高兴,好吗?”家长经常让孩子体验别人的感情,使孩子产生同情心,主动拿出玩具来和小朋友分享快乐。
3、创造机会
要创造机会让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儿玩,父母在家要有意识地教育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并在家庭中利用、创设机会让宝宝发展分享行为:如在餐桌上,让宝宝为家人分食物;在小区的草坪上,带上宝宝的玩具让他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一开始一定很困难,次数多了他不仅愿意拿出来大家玩,而且会很高兴。随着宝宝集体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分享行为的发展,宝宝的不当行为会越来越少。
4、积极表扬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当孩子愿意拿出玩具来和小朋友一块儿玩时应该表扬,让他知道这是好行为,把分享看成快乐的事。不要只在孩子犯错时,才注意他,同时,要尽量关注他表现好的时候。如孩子把秋千让给另一个一直等在旁边的孩子,这时要告诉孩子你为他感到骄傲。
5、表现大方态度
家长要表现出大方的态度,不要让孩子感到你舍不得拿出玩具来(主要是怕玩坏了)给小朋友玩,这个年龄的儿童已经是敏感的了,家长的态度会给他暗示。
6、允许差异
允许差异,不要和别的孩子比较,即使是同龄的。在许多公众场合里,见过有的家长呵斥自己的孩子“看人家多大方,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快把吃的分给小朋友一点。”甚至强行做主去分配。而孩子呢,要么一脸茫然的表情,要么大哭大闹,弄得家长也非常尴尬。
相关阅读:孩子自私与无礼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