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太极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推手也是如此。对于太极拳推手的初学者而言,首先还应该了解并掌握的就是太极拳推手五法。太极拳推手五法是太极拳练习的基础,历代已有无数的太极拳大师对此进行过论述,因而我们可以通过相关拳经拳理等文章进行学习。
有了这五法的基础之后,在推手和散打的应用上,随功夫的渐进,可自然的掌握到四种原则性的技法,即「听、化、拿、打(发)」四则,其中听劲和化劲是最基本的锻练,听人之劲准确,化人之劲才能恰当。听劲主要从练粘黏劲得来,先练习两臂听劲,久而全身皆须练习听劲,由听劲而懂劲,然后才能渐至从心所欲,得到知人功夫。化劲就是粘走劲,化中含柔,柔中有圆,人挨进吾身,能使之落空,达到我顺人背之目的;化劲做得好,走动的圈子愈来愈小,亦随而能产生出一种蓄而不发之劲。一般人练推手大都是只化不发的走圆划圈,这主要是因为内气不强、蓄劲不足,不敢嚐试发劲;或而冒然出手,手中有力,反而受人所制。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形下,欲更上一层楼,就必须练好拿劲。虽然太极拳对敌时,化、拿、打是相应的,而拿法在推手技击及散手应用中,占着很重要之地位,要能拿才能发,如没有拿的本领,也无发的功夫。
太极拳拿劲的锻炼,妙在不知不觉中的控己控人
太极拳诸多文献中,很少提到拿劲。在清代杨氏传抄老谱中有一篇《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谈到节膜、拿脉、抓筋、闭穴等擒拿手法,并非高层次的技击术,即拿劲之术,所以笔者在此特意着墨阐述之。
在推手、散手的训练过程中,接手的练习是很重要的,凡与人对阵交手,双方第一次手的相接触称之为接手,由于首次的接触对全盘的影响甚巨,因此拿劲的训练就更为重要。在技击对抗中,对手拳脚攻防动作既迅速又激烈,肢体碰撞的时机稍纵即逝,一般人很难捕捉到拿劲的机会。拿不能硬拿,必须顺其来势,以引为先,先圆后拿,处处要随人所动,乘势而入。杨澄甫宗师在口述《论太极推手》中谈到:「………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被跌出者,但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矣。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也………」,这己很清楚的为推手的「拿」与「发」订下了标准。又李雅轩前辈回忆起杨澄甫宗师推手的情形,曾说道:「 ………其推手是如何的两手轻轻往我身上一放,我便感觉没有一点办法,动也不行,不动也不行,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也不行………」。由此可知,在用拿法时,动作必须轻灵,重则易为人发觉而变化脱去,所以拿劲比听劲、化劲还要难学,因为不能拿即不能发,拿不准就放不出;否则非但发之无效,反而显出弱点,予人反制的机会。
太极拳高手在推手、散手时不必拿关节,双手触及对方身体任何部位即能控制住,令对方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然后发劲时,意动气从,气动身从,一动全动,无所不动,无坚不催也。所以拿劲的表现全凭日常练拳累积的功力;功力较浅者,在听、化方面有点基础,或能拿准对方身躯中轴,但对方尚能左右转动。功力稍深后,或能拿准对方的腰,但对方尚能后退。功力更深厚者,能拿准对方足根,使对方不得进退也。
所以说,太极拳是一门「拿控」的艺术,其中的「拿劲」是一门「控己控人」的学问。在练习功架时要求全身放空,不要妄动” , 身形、手脚一旦不听从自己大脑的调控,就是妄动 。在懂得不妄动之后,就会「动必有方」,亦即懂得身躯各部位在运动过程中的的规矩和法度。在施引劲拿人时,动作轻灵,动圈极小,使人不知不觉受到控制。这种以小圈克大圈、以无形圈克有形圈,是重意不重形的功夫,须下苦功锻炼、文武兼修才会成功。而拿劲时的心态是要感觉不到自巳和对方的任何力量,即达到禅学思想中的:「………空而不空,不空而空,即是自性真空,此乃自性,能含万法………」。从无生有,而达到无所不有;从极柔软,而达到极坚刚。此时,就可了解到杨班侯拳诀中的「练就千斤力,只费四两功」之意,王宗岳《打手歌》中的「四两拨千斤」之功,及郑曼青太师《体用歌》中的「浑身是手手非手」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