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接触点听劲,通过皮肤感知对方来力之大小、方向、速度、随曲就伸,将其引化。
引劲
沉肩坠肘,脚分虚实,腰肘向后,左右移动,使对方双脚离,如临深渊。
化劲
手轻放意,涵胸,上身松静,以腰胯带动一切,使对方来力如捕风捉影,无处施力,无可进攻。
发劲
将对方引进落空后,自己周身相合,储气贴背、意气神、腰腿胯同步对准对方中心,意放足,力由脊发,速度如放箭,令对方腾空而出。
推手时,先练接、听、引、化、,方能发劲。
三、太极拳的实战
在很多人的眼里,往往会觉得太极拳就是一项健身养生的运动,并不具备进行攻击的功能。事实上,太极拳是作为一种实用的拳术而出现的,在克敌制胜的功能上很有效果。太极拳的攻击,是在对手尚未察觉之时,就已经击败了对手。
对于初学者来说,在自由搏击的时候,拳术中击法和摔法的实战意义较高,而擒拿用处不大,因为擒拿是一种很讲究运用时机的技击方法,如果熟练程度达不到,反应能力上跟不上时机的变化,硬搬硬拿效果欠佳,只有在拳练到一定程度,听劲能力较强的时候,擒拿才能在实战中运用出来。
初学技击的人,所掌握的技击招式有限,往往是习惯于用几个简单的招式来应敌,较为常见的是运用趔劲、肘劲和靠劲。其中,趔是打横劲,对方拳一来,进身用趔劲就可以把他扔出去;肘法是很一种厉害的技击方法,因为肘的距离贴身近、更容易把周身的劲力走出来、速度更快、转化更快、肘关节硬度比较高、打人比较厉害,历来有宁挨十拳,不挨一肘”的说法;靠劲较常用的是前肩靠及胸靠,要想增大撞人的力量,一是增加重量,二是提高速度,冲击力的形成就是两个因素,质量乘速度。因而瘦人靠劲打好了,也可以把人打出2、3米远,但是就要求速度特别快,慢了不行,相对而言,胖人打靠劲就容易些了,因为所做的功是一样的,这是物理学的惯性原理。以上这些简单的招式,只要运用熟练,也还是有相当的威力。但是随着对拳的认识的深入,练拳熟练程度的提高,技法的运用也在不断变化,会有越来越多、越来越省劲的技法运用到实战中去,此时再回过头去看,就会感觉那些简单的招数很大程度上只是拼笨力,技巧的含量太低了。
在太极拳的实战运用中,一定要时刻注意对手的状态,预测对手的动作,而这就需要练习者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能够包含技击的意识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另外,在注意对手的动向的同时,还能够不让自己的动向被对手察觉。
现代法制社会,如果不是出于自卫或职业的需要,自由搏击的能力用处不广——单纯的暴力行动,往往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相对于此,倒是对于武术的痴迷,更容易引人入胜,让人把心思放到对武学的研究上,研究拳理、研究技法。人对拳理的认知程度,决定了练拳的深度,是很关键的,有关拳理的研究,讲得人很多,不论是从古代易”学原理上讲,还是从现在力学原理上讲,从对拳的认识上看,只是不同时期的文字表述不一样,本质的东西都较为接近,研究较为成熟。相对而言,对于技法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如何把拳的内容充实起来,套路中都暗含有哪些技法,这些技法在实战中又如何能运用出来,这需要进行认真揣摩。练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揣摩的过程。每个动作大概是做什么用的,从身法的变化、对方进攻方法的不同,想象在什么情况下去走这个拳式,然后考虑度”的问题,拳式运用的分寸,用到什么火候等等,一个拳式往往要揣摩很长很长时间,当自己感觉很有把握的时候,就可以去进行验证了,这就是说还需要有个实践的过程——没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是无法达到运用纯熟的,当确确实实经过反复实践,对任何人都能把这个拳式运用纯熟,而不是说这个拳式只能对部分人管用,或只能对某个人管用的时候,就说明对这个拳式是真正掌握了。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对太极拳的拳架、推手以及实战都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不过要记住的是,理论的学习虽然是太极拳中相当重要的理论,但是通过实践与自身积极的思考,使之能够成为自身的东西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