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将这段话归纳为四层意思:
一、习拳一定要用意”。这是杨式传统太极拳与太极体操”的一个最根本的区别。不用意”习拳,就不是杨式传统太极拳。
二、习拳一定要不用力”。这又是杨式传统太极拳区别于其他外家拳种的一个显著标志。用力”习拳也不是杨式传统太极拳。
三、习拳一定要坚持不懈。
四、习拳一定要用内劲。
下面我将这四层意思尝试着展开论述一下。
一、为什么要用意习拳?什么是意?它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用意习拳?
意在太极拳中的地位最为重要。传统太极拳主张身心双修”、内外兼修”。如果只学其形而疏于修内,不用意习拳,所行之拳不是太极拳,而只是太极体操”而已。
张圣麒老师带领我们观看某些拳友的行拳时,往往点评最多的是此拳无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些拳友习拳多年,虽见其身形绵软,步伐亦轻,但他的动作很是轻飘且苍白无力,似有被风一吹就倒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滑拳”、无意拳”。我和这拳友有过交谈,他对此是深不以为然,我是来锻炼身体的,要这意念干什么?”
是啊,参加任何体育活动也好,做太极体操也罢,都是在活动筋骨、锻炼身体,这本身确实无可厚非,况且也确实有着强身健体之功效。
二、为什么要不用力”打拳?它和内气”是什么关系?怎样才能放松打拳?
不用力习拳”,就是要求放松打拳,这非常好理解。可为什么要放松打拳呢?
我们知道:意是引气之前提,没有意念你就无法引领内气;而放松则是内气畅通之基础。太极拳所指的内气是人体之正气,而不是呼吸之气。
人之内气有强弱之分,在我们迈入老龄化的过程中,内气呈逐渐衰弱之势。正气弱则疾病生。我们的很多疾病大多都是由老中医所说的气血积弱”、气血不足”、气血不通”所致。
人之内气虽遍布于全身,但只有意念才有可能将内气引导并自觉疏通。长期习拳就可使内气由少积多、由弱变强。气血足就可以祛病延年,这就是老拳论中所说的气宜直养而无害”的含义。
气行走于经络之中,运行于筋脉之外。经络不通,气必阻滞。就像一条水沟,沟内有杂物堵塞,流通就不顺畅;完全堵塞了,水流就阻断了。要想经络通,须要全身松。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因此全身松开是经络畅通之关键,也是气血运行之基础。这就是我们跟老师学拳之初,老师再三要求我们不用力”而全身放松的原因所在。
如肩紧则气不能至肘至手,如腰硬则气不能上下贯通,如心不能沉,则气难以到达丹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侯人一遇到紧急突发情况,精神一紧张,浑身颤抖一团”吓得站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