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的修炼,还需要练习者调整自己的心态,戒骄戒躁,顺其自然。
太极拳在走架时,讲究立身中正、松肩坠肘、含胸塌腰、松胯屈膝、气沉丹田,以身体的螺旋带动四肢的顺逆缠丝。以螺旋缠丝法运中气于全身,使之气血充盈,精气饱满,内劲浑厚。太极拳就是气功,太极拳家修炼的功法很多,但是修炼的核心是内气”(内劲)。拳论曰:心劲一发,而周身之筋脉骨节,无不随之,外之所形,皆由中之所发,故曰内劲。”
现在的大多数太极拳师教人练拳或不讲气法,或只讲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
其实打太极拳只讲气沉丹田”和丹田内转”不全面。气要沉”,也要提”,光讲沉”,不讲提”不全面。太极拳是提放术。提的是什么?是气。拳论曰: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放。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这里讲的吸、呼之法,就是古传太极拳提放之术。
所以说,掌握以上技巧,可以熟练掌握自己的内力,并做到收放自如。
大家知道太极拳的发力要点是:根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脊,形于手。所谓力由脊发”、中气贯脊中”,此足以意吸(提)气至脊背,以气催力而发之。所以我认为掌握正确的太极拳内功修炼之法,是修炼太极技击术的最重要的功夫。
陈照奎公曾言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功夫。”太极内功是最重要的基础功夫。修得此功既可强身壮体,又能御敌防身。诚如经曰: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养天真,丹田练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2、手法训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讲求手法招势即手技”的运用,而讲手技”比较早而又细致的,则是拳书《易筋经贯气诀论手篇》。
篇中说:手之用法,则有九则。直出直回、一也;仰上攉挑,二也;俯下沉栽,三也;外勾、外摆,四也;内勾、包搂,五也;斜攉右上,六也;斜劈左下,七也,斜领左上,八也;斜摔右下,九也。四正四隅,兼以直冲中路,又合于九官也。
上述是以右手法而论九手,左手与右手的动作相同,其命名也是相同。若简化这九手的名称,则成上攉挑、下栽锤、斜领手、斜捧手、斜攉手、斜劈手、外勾手(外摆手)、内勾手(包搂手、内摆手),直拳(又名中宫手”)。
以上九宫手,左右两合计为十八手,是最基本最简练的攻防手法,其中任何一手都可以用于攻击和防守,初习拳者应精熟这九个手法的练习和应用。前贤云:手技要精”,而这九个手法的习练,就给手技精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各种攻防招法的组合运用,无不是以此九攻手”为基本手法组合而成。以上九宫手的技法是由巴国兴老师整理传授的(较详细的练习方法,可参阅马国兴撰写、刊在《武魂》2001年第一期的《拳术攻防之道初级入门九官手”的习练》)。
这九宫手”在实际操练时可先练定步,熟练后再练活步。配合步法,从单手一招一式入手,再到单手连用。两手左右连续施用,直到两手连续攻防任意组合招式运用,都有一定的训练规则可循。
我之所以向习练太极拳的朋友介绍这九宫手”技法,我认为这是有意学练拳术攻防之道的最好入门之途径。也许有朋友会说,太极拳的手法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没错,这八法五步是太极拳的典型技法。
但太极之术也不仅仅就这几手,若细研究,前面介绍的九宫手”其实也完全都包含在太极拳的技法之中,读者自己可以慢慢揣摩。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练拳者,特别是研究拳术攻防之道者,千万莫要有门户之见,要有拿来思想,不管你是哪门哪派的东西,只要好,适合自己,那么只管拿来,为我所用,这才是正确的习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