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在下焦丹田部位的叫做元气”,元气是人体生化的原动力,它的作用是激发、推动和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元气的存在有赖于后天营养的不断滋养。
宣发在肌肤里的叫做卫气”。卫气,是由饮食之精华所化生,它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因其具有保卫肌表、抗御外邪的作用,所以叫做卫气”,卫气在体内有温养五脏六腑的功能,在外有温养肌肉、润泽皮肤、起闭汗等作用。因此,人体的脏腑活动,特别是肌表皮肤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卫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太极拳内功练习的第二步功法是进行气的练习,而这里的气主要指的是身体中集于丹田的元气。拳架中元气会起到带动身体进行运动的作用,因而要重视元气的练习。在进行第二层方法的练习时,在进行拳架的练习同时,也要通过练习桩功的方式来体会身体中的元气,并且尽量使之壮大。
从现代物理学观点看,气是一种带有能量的物质,它实际就是一种生物电磁场。人体气是有一定规律的,到一定年龄就会发现气虚、气短、气滞——最终气绝。在中医看来气比血更重要,因为万物生于气,并不生于血,人生病大多为气的阻滞、不畅所致。中医治病首先要调整气运,和疏导气路,气通畅了,疾病自会痊愈。
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优化内气功能,因此也优化了肺脏呼吸功能。使人不断地向健康发展。太极拳要求松、静、轻、柔,打拳像在空气中游泳,从外边看简直是优美的人体柔术”和导引艺术”。练以气变手”功法时要:不想手、丹田气运手。”
(三)、第三步功法——以意变手”
道家的炼神还虚”,神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人的精神壮态。它包括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动作、思维等一系列的精神活动。
太极拳的第三步内功是以意变手”。即练神”。人的精神活动与机体的精、气、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精气神充足脏腑机能活动正常,人的精神、意识、知觉、运动就旺盛。反之,机能活动衰退,人的精神就会表现为萎靡不振。因此,精、气、神可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三者之间又具有相互资生的关系。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的原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太极拳的第三乘功夫以意变手”就是训练神经和意念,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其目的是抑制后天的习惯性用力,使身体各部分都要练得虚灵、松静、让先天的无意————无意之意即元神”发挥作用,把这种潜在的功能激发出来后,太极拳就不仅仅是不用力了,而是由神意气化合生成一种新的物质,我们管它叫能量流”,这是占绝对压倒优势的内劲,如迅雷不及掩耳,一发即收,令对方惊心动魂,不知所措。
能量流”是体内神、意、气化合的结果,它以先天神意气为主,经过长期修练而生。神意气充足,体内五脏六腑,体外四肢百骸活动正常,精神、意识、知觉就旺盛。能量流”是在意念的指导下,无中生有”的,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被击中重心。在推手中,正确的发挥内功能量流”的作用,它正像近代所采取的定点、定向人工爆破作业一样,叫它什么时候倒,往甚么方向倒,全在我们意念掌握之中。练以意变手”时要:不想手,心意指胯肘、劲源自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