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太极拳内劲的形成,与人们的意识和意念是分不开的。
那么为什么自古以来太极拳的先辈们就直教导我们要练气,要用意不用力呢?其实这是练功的过程,练气或练意,都是为了更好地用力,更好地利用人体的肌肉力。这就是太极拳创造出来的奥秘,练太极拳就是要从练气、练意开始。
很显然,内劲一定是肌肉力在气”和意”的配合下,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肌肉用力的配合方式,民间常把这种力叫作丹田力”。陈式太极拳中就有通过丹田内气的运转来练习太极拳的内劲的。
但是也有其他的训练方式,比如杨式太极拳有的就是利用意念身体上的各种气圈、气球等来进行内劲的训练。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练出内劲,就可以形成肌肉新的用力配台方式呢?原来,意识通过人的神经和内气,可达到调整矶肉的目的,肌肉的不同协调变化,就产生了各种的勤力。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意识或意念,通过特定的意识,可以使肌肉产生某种变化。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对于这些训练方式,都加可以亲身体验下,领悟一下当中的感受。
然而单单认识到这点是很不够的,因为人们会产生一种假象,以为在太极拳运动的过程中,只有意识的参与,才能有内劲的产生,圆此练拳.用拳都不能离开意念,没有意念就没有内劲。
而真实的情况是,内劲一旦形成,已经随时可以出现,就说明肌肉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这时就再无需什么意念和所谓的导引内气来生成内劲了。
二、对太极拳内劲的机体结构认识
当今人们可能很想通过现代的生理学或解剖学来看到这样的变化,但是很可惜,目前的生理学或解剖学还不具备准确破解这种现象的能力。
但是我们如果用构建于中国传统的医学与武术理论体系之上的经络理论,不必借助各种的仪器,而是直接通过对人体自身进行各种试验与观寮来解释这些内劲,将有可能得到比较台理的认识。
譬如:太极拳中最重要的一种肌肉用力方式就是节节贯穿”,很多技术都是建立在这节节贯穿”之中的,这是老一辈武术家自身人体试验的总结。
这节节贯穿”是如何贯穿的呢?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肢体像老蛇那样蠕动,就是节节贯穿了。很明显,这种认识只着眼于最易观察到的大块肌肉群所做的同种运动,因此是很粗糙的。
实际上,节节贯穿”最重要的特征是,整个人体的各个肌群,在进行很精细的肌肉运动,因此必须存在一种精确的肌肉结构,能在同时间里互相联系互相挤调作用。
这种能使身体在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时做到节节贯穿”的肌肉结构是什么呢?是全身肌肉在通过锻炼后产生的条有明确线路,能明确感受到的筋状感肌肉,民间就称之为筋”。
在有些拳种的理论中,也说到筋”的出现。但是据说这种筋”是看得见的,而且很大,很粗,那么这肯定不是我这里所说的筋”了。
太极拳练出的这种筋”,是与经络的走向有关的.它的筋”路。很多与经络的路线差不多,就是说经络参与了这种筋”的产生。
可以明确地说,这筋”不是我们解剖学中的筋”,而是一种肌肉感,一种磨练出来的,高度协调的,有一定线路的肌肉作用力形成的线路,给人的感觉就是条筋或多条筋在同时用力。
不同的劲力,有不同的筋”。因此要练出各种筋来,是不容易的,要百练才能成筋”。如果错误地理解成是解剖中的筋”,你就发生了偏差,那么这根筋”就无法体会到。
而且这种筋”在身体中的存在不是条或几条,而是密布身体,功夫越浑,这样的筋”就越多.越精细.越微小,控制身体的作用就越大。
传统太极拳理论中所说的身体备五弓”的说法,只是个大体上的说法。真正应该是身体处处备弓”,也就是何处碰到何处发力”,这就是太极拳真正内劲的一个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