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应该尽可能地接近最合理的受力结构,即拱形
我使用尽可能地接近”一词,因为人体的解剖结构所限,不能像利用建筑材料或者工业材料那样构成桥洞一般完美的拱形。
能通过正确的训练,使我们的马步尽可能地接近”不同弧度的拱形。上文还使用了受力结构”一词,所受的力主要指自身重力、自身发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以及对手施加在我们身体上的力。
第二:应该满足拳法所必须的最大的灵活性
第三:在正常乃至较大训练强度下,应该不会导致训练者下肢的骨骼、肌肉、关节(特别是膝关节)发生损伤
有了以上共识,我们就有了讨论架子优缺点的共同基础,就有了进行取舍而确定自己最适合的架子的共同标准。
马步最低时,臀部应稍高于膝关节,即两腿股骨(大腿骨)自股骨头到膝关节处的股骨下端是稍向下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一个肩宽加上两条小腿的长度。
马步站得最高是,高架面脚之间最小距离应为一肩宽左右。俗称小马步”。据洪公均生说,陈公发科与人推手较技,站的就是小马步,我管这种马步叫尺半”,方便好记。
架子低,适合练腰腿功夫,适合初学时打基础,适合想把架子打大的人,适合青少年。人到了中年,就可以逐渐把架子站高;以每天走20趟套路为例,也可以低架、中架掺和着走架。
比如,中年里年龄较轻的,可以先走五趟中架,活动开了,走十趟低架,最后再按中架走五趟。
年龄越大,走中架的比例越多,低架越少,别等膑骨(膝盖骨)出了毛病,想走低架也不成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到了老年,甚至可以只选中架,条件允许就有时候练几式低架,甚至把中架、高架掺和着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推手较技一律选高架,因为高架灵活,但尺半”是基本步,到时候该变什么就变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