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理同上,其不同者,有轻重虚实之别。足为能载全身重量,与手之举动轻便异。常人之足从不注意虚实。普通拳家,亦听便而已。唯练习太极拳者,须将体重付于一足。两足时互易之,又不许用力。自胯至膝至踵俱要松柔。其力量是在足心,而受于地。足要分虚实,手亦如此。其不同者,如右足实,左手要实,为一贯之动,反之亦然。违此道则为双重。此为人阶二层。
第三层自尾闾至顶舒筋法
其理同上。唯脊为多节之主骨。所谓柔腰百折若无骨,脊之要柔可见矣。脊柔筋使然。其要在尾闾中正,及顶头悬耳。此为人阶三层。
地阶训练:
地阶为开关达节之运动,分三层。
第一层气沉丹田
气沉丹田为炼气之初基。丹田位于腹中,脐下一寸三分,近脐而去脊较远。气以细长静慢为主,缓缓吸入丹田,与心相守,稍使逗留,久之渐能宿气。日积月累,直养无害,末可量也。纯任自然,不可有丝毫牵强。初学沉气不易,其法:肩稍沉,肘稍坠,则气可引至胃脘,胸微陷(含胸),背微弓,则气可沉至丹田矣。反此,心骤进即逆上,势必耸肩掀肺,易出毛病。此为地阶一层。
第二层气达四肢
气沉丹田之后,似可由心驱遣,便使气至胯至膝至踵。此即所谓:圣人之息以踵”。复至肩至肘至腕,四肢关节俱开。然后下可达乎涌泉,上可行乎劳宫,以至于中指尖。即拳论所谓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可以从事矣。此为地阶二层。
第三层通三关
越尾闾达泥丸,此谓通三关,亦即河车倒运。然越尾闾为最难。气沉丹田,待功纯火候到,不期然而然,自然越过尾闾,不可丝毫勉强,不然便落虚妄而致病。要慎之又慎,须证诸师友为妥。越过尾闾,复冲开夹脊,度玉枕,达泥丸,亦若是。此为入门,则骎骎近乎道矣。延年祛病未事矣。此为地阶三层。
天阶训练:
天阶为知觉作用之运动,分三层。
第一层听劲:何谓听,又谓能听,须细审之
劲与力大异。秘传谓劲由于筋,力由于骨,至哉言乎。近世学者,盲从至死,而终不知劲之为用,可为浩叹。劲之为劲,气由于筋致柔,有弹力耳。唯柔乃能与对手粘连相随,能粘连则我之气与彼之气相接触,欲测其气之动静变化,故曰听。即拳论所谓彼微动,我先动之机。此为天阶一层。
第二层懂劲:懂劲与听劲有其功夫上的深浅精粗之别
彼微动,我可听而得之。我先动,则懂而后能之。得机得势在我不在彼,此乃由浅入深矣。至于精粗难言矣。秘传为彼微动,我听而知之。然微动易测,未动难知。
苟能于未动,听而知之,其庶乎阶及神明矣。曰:无他,气由于筋脉膜膈。其劲有四:曰防御、曰潜藏、曰将发、曰撤击。能收缩骨节曰筋,能循环血液曰脉。膜在肌肉间,裹筋与骨及脏腑皆有之。膈,肝膈也。气由于筋,不失常态。知其欲防御,由于脉。知其欲潜藏而生变化,由于膜。将充溢于表。知其将发秘也,由于膈。知其敛气欲退而撤击矣。此为懂劲之极致。精矣、至矣。此为天阶二层。
第三层阶及神明:此难言矣
拳论终之曰,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此言甚奇。似视气,尤若未足重耶。其实不然。气能得化境而进乎精神之作用。其所谓无力之力,神力也。目之所注,神之所到,气已随之。气能运身,不待动心。而神可以挟气而行,是为神力,亦可谓之神速。学者类多,舍近求远,不知丹田积气之妙用。
气尤风与水与云之类。风与水与云皆能有积力。于天地之积气一是。孟子所谓养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则塞乎天地间,即是也。风与水之积力易见,亦易知。唯云与气之积力难见,亦难知。有飞机后,始知黑云中有雷电,触之必成碎粉,无幸免也。可知矣。至积气能载天地,更何论矣。神力神速,诚有雷电之意,存乎其间。此之谓阶及神明。此为天阶三层。
此为太极拳之训练方法,学者应循序渐进,拾级而上,登峰造极,无难矣。余乃心三丰,宗岳之心,竟二公未竟之志,兴传统国术。舍此未由,愿学者共勉欤。
杨式太极拳练习
太极拳中架
姿势高低幅度适中,故称中架子。是初学太极拳的入门架子。该拳架分为阴手阴腿、阴手阳腿、阳手阳腿、阳手阴腿四个拳架(社会上流传大都是杨澄甫先生简化定型的阳手阳腿和阳手阴腿拳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虚腿拳架和实腿拳架)。阴腿阳手还是阳腿阴手,除在练习周身一家和将各种身法要领练到身上之外,主要是在练习缠丝,给练习背丝扣打基础。应该知道,区分太极拳和其它拳种的主要依据就是看你练的拳中是否有缠丝和背丝扣。杨式太极拳中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练圆,是练平圆。圆在卦象上是指天,也就是乾。在练习时,先求形似,后求神似。在手、眼、身、步皆能合度的基础上,做到圆活连贯,上下相随。由松入柔,运柔成刚。渐至轻灵不浮,沉稳不僵。加之推手练习。在实战中主要用于中盘。整个套路除比当今流传的杨澄甫定型拳架多一个践步栽捶、二起脚外,其它拳势、顺序基本接近。速度较慢,每遍约15分钟。就像学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要将一些基础打好。
太极拳提腿架
拳势顺序与中架相同,姿势要求比中架略低,步子稍大。在每个定势运动时,不可忽高忽低,但在每一个姿势完成后加一个提腿,故称提腿架。提腿架有两种练法,也可以说是两个架子。一个是侧重实战应用的,一个是练习提放术的。提腿的具体要求是,一条腿直立起来,另一条腿曲膝上提,提的越高越好,脚同时要有向前踢或蹬之意,在实战中主要用于上盘。然后,这条直立的腿下蹲,另一腿伸出去做下一势动作,比中架增加了八十多个提腿动作,使腿产生巨大的摧毁力,在技击中一旦被腿击中,对方不亡即伤,故太极拳有传上不传下”之说,所以能得到其传者甚少。杨式太极拳提腿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练方,是练立方。方在卦象上是指地,也就是坤。中架的圆为天为乾,提腿架的方为地为坤,这就是一对阴阳,阴阳即为太极,这是拳架与拳架而言。此拳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着重练习太极桩功,即太极活桩,以增强气力,体用兼备。配合专门的呼吸锻炼,就是太极提放术 尤以健身效果最佳。坚持锻炼,可舒筋活血,顺气通络,调节阴阳,祛病延年。因速度较慢,每遍约25分钟左右。
太极拳大架
是在提腿架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功力的拳架。其特点与提腿架相近,但每势完成后不提腿,而都要跟步,使两条腿当一条腿用。步子和动作幅度比提腿架更大一些,故称大架。在练习时,弓步坐腿,臀部均低于膝,进退都要求在一条腿下蹲的条件下,先将另一腿收回,再仆步伸出,这样势必增加了活动量,故此架便于提高功力。由于不断以仆步往来、旋转,因而可以在方桌甚至高凳下往返穿越。其高难度,于此可见端倪。该拳架在实战中主要用于下盘。杨式太极拳大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练圆,是练立圆。中架是练平圆,大架是练立圆,平圆和立圆就构成了立体圆。再具体些说就是无极一变就是太极,太极一变是缠丝,缠丝一变是背丝扣,由缠丝变背丝扣即是太极拳。大架因吃功夫,一般每遍约6分钟左右,但功夫越深速度越慢。
太极拳快架
动作名称顺序与中架相似,是在中架、提腿架、大架具有相当基础之后,为增加功力而深入练习上盘、中盘下盘综合运用提高的拳架。此架一直秘不外传,仅传入门弟子。其特点是速度快、姿势低、步子比中架要大。全套要在三分钟内一气呵成,故称快架。因架势即低又快,姿势与中架、提腿架、大架有明显的区别,它可以在实战中用任何一势封住对方上中下三盘的进攻。同时可以用任何一势击打对方上中下三盘。在演练速度上,除整体动作较快之外,很多动作定势要带发劲。据说,杨班侯在打四玉捶时,四捶听起来是一个声音,使人目不暇接 此架难度较大,长功较快,实用性强。即使中架、提腿架、大架功底较好,初学也难较快适应。必须先分段练习,随着功力增长,渐至一气呵成,此拳架功夫越深,速度越快。杨式太极拳快架还有一层意思就是练方,是练平方提腿架练的是立方,快架练的是平方,平方和立方就构成了立体方。杨式太极拳的学习程序就是先学中架 中架练的是圆;再练提腿架,提腿架练的是方;然后再练大架,大架又是练圆;接着再练快架,快架又是练方 这一平圆一立方,一立圆一平方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太极功夫 这种太极功夫就是太极拳。
太极撩挎八卦掌
在太极拳中占据者非常重要的地位,撩挎八卦掌在太极掌中为第四掌。太极掌的第一掌是无极掌、第二掌是太极掌、第三掌是九宫掌、第四掌是撩挎八卦掌。太极掌的功用:一是练身法、步法、手法、眼法。二是练缠丝背丝扣、迎敌。撩挎八卦掌在太极丹田功中为第五套。撩挎八卦掌可以单练,一是练缠丝,二是练背丝扣,三是练发劲,四是练招势,五是练左腾挪、右闪战。
太极四路炮捶
在太极拳中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四路炮捶与四隅捶亦有将其统称为太极八卦捶的。四隅捶打的是四隅角,四路炮捶打的是四正方,合二为一为八方,即八卦,故称八卦捶。四路炮捶在太极丹田功中为第六套。四路炮捶主要是单练,一是练缠丝,二是练背丝扣,三是练上下,四是练开合,五是练领落。
太极拳小架
是继以上拳架之后更高层次的拳架。其特点是姿势高、速度慢、动作幅度小,故称小架。整个套路可在八仙桌上演练,故有拳打卧牛之地之说。其名称顺序虽然与中架接近,但从中增加了六十多个开合动作,每遍拳架约30分钟练完。整个套路中两手掌始终似抱球运动,不带发劲,从表面看,似乎回到比中架更高更慢的状态,然其内涵却有质的飞跃,使太极十三势在此拳架中前后穿插练习,一经功力已就,技法娴熟,由此进入练神还虚阶段亦即由抬功、劲功进入气功阶段,真正将阴阳、刚柔、虚实、动静、蓄发、体用合为一体,乃至无形无象,全身透空,肃静自然之境,架子虽小,仍可巩固加深原有功力,健身效果更属上乘。故此,该架被历代传人视为珍宝即是拜门弟子也要严格择人而传。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图老师小结:上文中介绍了关于杨式太极拳的三阶九层的训练方法,喜欢学习杨式太极拳的朋友们可以多多的学习研究这种方法,会对你很有帮助的,同时,图老师小编还介绍了关于杨式太极拳的拳架的几种练习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