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总的来说是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哲学基础而创编的。>>>太极拳 看看人们对太极拳有哪些误解
【1】。它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运动简便、形式多样而且老少皆宜,其独特的保健养生作用和实用价值,使得它从产生至今一直有无数的武术爱好者为之不断地探索,只求使自己的太极功夫能更进一步。
但是如何才能更好的习练太极拳,却一直是困扰太极拳习练者们的问题。拳谚讲:八卦步,形意拳,太极腰”就高度概括了习练这三种拳术的精髓及要点,也点明了太极拳习练的玄机——腰。
各家太极拳都对腰部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视,有的称紧要全在腰间运化”,有的称主宰于腰,转换于腰”,有的称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隙”,甚至养生太极家还认为活腰壮肾”,因此,要练好太极拳就必须要注重腰在太极拳中的基本要求和运用。
《三十七心会论》中讲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猴头为第二之主宰,地心为第三之主宰。”《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称腰为纛”(古代军中大旗),而《十六关要论》中把活泼于腰”作为第一关。由此可见,腰脊是维持人体重心的中心轴,是承上启下的枢纽,腰脊处的散乱势必造成劲力的散乱。
【2】。太极拳讲究身心合修”,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在太极拳习练中要做到动作完整,周身一动无有不动”
【3】上下相随”,其关键就在于全身各个关节的运动都要时刻以腰为轴”,实现大轴”带动小轴”的协调运转。也只有在腰的带动下,周身劲力才能整合在一起,才能做到完整一家”。同时,腰部的松活沉稳再配合松肩、胯等身体其它八个关节的协调运转,就不但有利于气息上行,重心下降,更有利于保持身体姿势的正确性。
太极拳运动首先注重的就是身法的展示,陈鑫有云:打拳原是备身法”。在腰的灵活主宰作用下,练习者在习练中始终都保持一条垂直线,不管是在任何角度上,周身都能上下相随”、上下一条线”地运动;同时,腰的灵活运动也能够维持全身平衡,使躯体不前倾、不后仰、不左歪右斜,运动过程中始终都是轻灵、圆活、空松的,实现了太极拳既支撑八面”又能八面转换”的最好身法的展示。
太极拳的身型也是太极拳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腰同样也在其运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练习太极拳身型时,很多人都未能领会腰在其运用中的重要性,而是始终停留在单纯地模仿于动作一招一势的程度,使得形不达意。
因此尽管常年坚持练习,却难以深入其境。腰部的松活沉稳,有利于脊柱保持中正安舒,使得胸含背合,有利于气沉丹田”、裆部虚圆和胯部松转,臀部自然收进后尾闾得以保持中正,使得劲力在躯体中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四分上升使得上肢运动灵活,六分下降使得下肢稳固。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太极拳是一项讲究周身协调配合的拳术,因此在太极拳的身型保持中,腰部的作用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其他部位运动的重要性,只有周身各关节整体地、协调地运动,才能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太极拳自创编以来,尽管人们非常热衷于它的保健养生作用,但是太极拳的本质特性却是御敌制胜的技击作用,因此腰在太极拳技击中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劲力的运化、存蓄以及最终的发放都受制于腰,劲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在腰,形乎手指,”只有时刻以腰为轴”,才能运劲如抽丝”、蓄劲如拉弓”、发劲如放箭”。
腰部的运动带动了太极拳劲力的三个环节在演练技击中的节节贯穿,也实现了太极拳技击的五最要诀,即在腰的带动达到太极拳技击的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佳时机、最有效的方法及最好的效果。
腰居于人体的中心,其位置的重要性决定了太极拳运动中以腰为轴”的运动规律是符合人体的生理机制的。因此,要想使太极拳的习练达到一个高度,就必须要格外注意腰在太极拳中的运用,时刻以腰为轴”,这样不但有利于身体健康,也有利于太极拳本质——御敌制胜的技击目的的实现,也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图老师小结:各位拳友们,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腰的作用,如果想讲太极拳练好练精,更是需要高度注意,太极拳不仅是门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更是一门武术,希望大家都能练好太极拳,让太极拳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