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主要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动作敏捷、圆活紧凑,犹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
孙氏太极拳最本质的特点是将形意拳之内外合一和八卦拳之动静合一融蓄在太极拳的中和状态之中。走架时重心无上下起伏、无左右晃动的问题,通过活步使重心不断地在转换当中。
孙氏太极拳,从起式到收式,各种动作要求中正平稳、舒展圆活、紧凑连贯、一气呵成。使全身内外平均发展,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正因为中正即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偏右倚,使得躯体手足上下呼应,内外一体。所以,行拳盘架要守规矩。
在练拳时不可越出一个中”字。习练者若能悟透这个中”字,便能掌握自己的重心,重心不失,呼吸就能保持正常,呼吸正常,才能百脉通畅。
进步必跟、退步必撤,是孙氏太极拳的第二个特点。进步必跟、退步必撤,这种移步的方式,有利于培养习练者重心潜移和动静合一的能力,还有利于上下相随、手足相顾,使习练者在移步中,不失六合之要。
孙氏太极拳的第三个特点是:每逢转身,多以开合手相接。孙氏太极拳中有十二个开合手,将套路分为十三节。每逢转身以开合手相接,可以引导习练者身体随重心的虚实转换、内气的自行运转(称为圆研)。开合手便于引导习练者体会体内气息的运行与重心转换相协调。开合手的安排,在练拳时,还有利于习练者经络疏通和血脉通畅。
孙氏太极拳的第四个特点是:蓄神待机,神不外张,虚实分明,始终不失六合的要点。习练孙氏太极拳时,要处处因势利导,各种劲法随重心变化而转换,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轻缓匀灵之中寓以随机待法之势。
孙式太极拳讲究避三害守九要”,避三害是要求练拳时,切忌努气、拙力和腆胸提腹;守九要是要求练拳时必须一塌,二扣,三提,四顶,五裹,六松,七垂,八缩,九起钻落翻要分明”。
1、遵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一的思想,以恬淡虚无的心态,蓄神求以中和,自然开发人体中和之气一神气合一之内劲。使习者从中完善身心本能,开启大慧。
2、以易经为导,指由无极而生,太极而始,以形意拳三体式为基,内运五行、外演八卦,使拳式合于易理。使习者能产生先后天八卦相合之效。
3、以丹道修为(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作为拳学进阶的基础,将丹经窍要融会贯穿于每一拳式之中,使习者通过拳式产生动静合一之效,使技通于道。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4、以顺中用逆、逆中行顺”为行拳之总纲,融入八卦拳行拳的九要”法则,从而涵盖了《易筋》、《洗髓》两经之精义,使习者通过拳式产生内外合一之效。
5、引人形意拳拳式简约而内意弥深之理,使孙氏太极拳的拳式至简精纯又引人形意拳三层呼吸之道理,不刻意追求呼吸;以自然呼吸为始,式正气从,以致真息。
6、以形意拳三体式为整套拳式技术之基础,要求重心上下无起伏,始终在一个水平面上运动,培育机体一触即发之本能。
7、以八卦拳之进步必跟、退步必撤作为整套拳式的基丰移动方式,要求重心始终在两足上交替变换,利用重心的连续变换协调、浑融周身的阴阳、虚实,求中和而达至空、至灵。
8、以太极拳之连绵不断、沾黏相随及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为该拳的基本运动形式并以先父的化劲练法为其行拳之内意。从而将形意拳之实中、八卦拳之变中自然融蓄在孙氏太极拳之空化之中。便习者在运用中能极尽整实、灵变、空化之能。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图老师小结:看了上面的文章你应该知道孙氏太极拳有哪些风格特点了吧,太极文化博大精深,只有不断练习、不断体悟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