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求甚解,差不多就行的想法
有的习练者认为,自己是锻炼身体,不想去打人,不用去想那么多,差不多就行。仅仅一个念头,你就不是差不多了,而是会差很多,连路都差了。太极拳一定是以太极的道理为指导的拳种,不知道这些道理,就不能正确练习太极拳。这个理不是书上写了就能看明白的,不是师傅说了就能听明白的,而是要开动脑筋去思考。没人给你讲,你是弄不懂其中道理的,有人讲了,你不思考不揣摩也是达不到真懂。只有不断实现对太极道理理解的深化,才能实现太极功夫的深化。那些一知半解就不再深究的人,只能是在太极拳大门外游弋了。
三、不分层次,急于求成的想法
太极拳的道理是分层的,初学者、老学者都要对应自己的情况去学习。有师傅的当然师傅会告诉你练什么,没有师傅的也要首先弄清自己掌握到什么程度,分阶段练习,稳步前进才能真正进步。超越阶段,急于应用,急于练高级功夫,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还会弄出问题,影响身体健康。
四、弄虚弄玄,云里雾中的想法
有的习练者,东风来往西走,西风来往东走,自己没有成型的思路,难以走上正路。有的习练者动辄称佛称道,弄混了武术练习与修佛修道的界限,不知不觉走上迷途。其实,达到太极的高境界,入道入佛都顺理成章,可是,八字还没一撇,就大谈修炼,未免给人哭笑不得的感觉。太极拳是一门对身体非常有益的高级武术,这是我们首先要清醒认识的。
五、热衷于外形,忽略内里的想法
全国都练太极拳,可是很多人都在外形方面下功夫。比赛标准舞蹈化,集体练习体操化,太极理念口号化,配乐排队娱乐化。太极拳普及的结果是却是很多人离开了太极拳灵魂的东西。太极拳好,就是好在他是内家拳,好在通过系统的对太极内功的练习,养身而健身,从而靠机体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减轻以致根治那些常见的、不好治疗的、令人非常痛苦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而热衷于腿摆多高,动作多美,行云流水,实际是在远离太极拳实际功能。悲哀的是:全球多少亿的人都在练太极拳,而真正知道怎么练太极拳的人还是很少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六、忽视悟道,埋头苦练的想法
一些习练者相信苦练出真功”,以为只要自己舍得下功夫就能练成真功,其实这是一厢情愿的。功夫与道理是相连的关系,讲在嘴上的是道理,用身体做出来的是功夫,不懂的道理,身体也做不出来,懂了的道理才能练到身上。苦练是需要的但是这不是唯一的,首先要明理,知道自己在练什么,为什么这么练,达到什么目的。其次要懂法,知道练习的具体方法,这个办法不是自己想的而是有传授的。最后才是苦练。明理、懂法都需要师傅的传授,很多人以为靠视频靠看书就能学到真功,这是可笑的。说一个例子,相同的药方治相同的病,在不同的人身上的效果是不同的。练习太极功夫,各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需要老师根据你的情况告诉你练什么,这叫做调”。像调钢琴一样。
七、沉迷於招,忽视劲的想法
太极拳学到具体用法阶段,大家都会对其巧妙的各种用法着迷,有些人就要走上练招而忽视练劲的歪路。太极拳各种五花八门的用法,其实都贯穿了棚捋挤按採咧肘靠八法的劲路的应用,体现了粘黏连随不丢顶的太极劲的特点,其灵魂是对劲”的系统认识、高度的敏感、随机的变化和独特的内功的综合反应,一切就是念头一动。练招与练劲,二者的分水岭就在对舍己从人”的理解和重视上。
八、争强斗胜,贬人夸己的想法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作为一门高级武术的太极拳,要求他的习练者不能争强好胜,不能看不起他人,不能骄傲自大。你不信这个道理吗,那你就练不上真正的太极功夫。其实道理并不深奥,太极拳是非常客观的拳,他的道理建立在非常客观的看待事物的基础上,无过不及”短短4个字,做到何其难,你要争强你就过了,过了就不行,老过就练不上,就是这么回事。还有一条,你老过,师傅不愿教,别人不愿理,你缺明师领路,你缺挚友扶持,盲人骑瞎马怎么上高山。当然,不及也不行,但是不及还会有人帮的,危害最大的是过。
九、贪多求全、以多为好的想法
太极拳界竟然有这样的观点,什么是高手?陈杨吴武孙,各式太极拳都会就是高手, 有的习练者追求会很多套路,似乎各种太极拳套路都会打是一个很高的专业目标,曾见到有人为了这个目标非常刻苦的练习,甚至有很不错的效果。但是这些人忽视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多不等于精,多了似乎不精是一定的。任何一式太极拳套路都不多,即便是聪明人有明师教,穷一生所有的精力,专门练拳也未必就能达到太极拳的高境界。实在不知道还有人能练成好多式功夫。看着这样的习练者,兴致勃勃演练着多种具有着重大缺陷的太极拳套路,我深深的敬佩他的精神,我非常可惜他的时间,如果专心练一个套路,成就会不知高过现在多少,哪怕你就练简化太极拳。
力的误区
任何拳术在实战中都必须以力”作为根本,太极拳也不例外,没有力就无法用于技击,只能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功法。因此,完全不用力也能技击的拳术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太极拳讲究放松”、柔软”、用意不用力”以及四两拨千斤”等,并不是完全否认力的存在,而是要求每位初学者换掉天生的笨力,具备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柔弹性内力”,这是个换力过程。学拳之初,必须严格做到无须用力。过了这个阶段,则非要有较大的本力”才行,只是所用的力不能是僵力、蛮力、犟力,而是通过许多年的松柔不用力练习之后,练就的一种刚中寓柔(也即刚柔相济)之力。
陈发科及陈照奎父子都有力举二百斤的臂力,可见太极拳前辈是很注重增强力量的,力在太极拳中是不能轻视的。马虹曾言:有力量就等于有了本钱,力量越大,本钱越足。”有了本钱,就可以随心所欲;没有本钱,技巧也是空的。没有力量就如将军手中无兵,纵有孔明之能,也只能纸上谈兵。没有力量,在实战时就无法如意发挥,甚至反被对方所制。
过去太极拳是用来技击的,不是用来健身的,因此不适合年龄偏大者学习。如今人们练太极拳的日的与过去大不相同,虽知道太极拳讲究刚柔,但却只知道柔不用力,不知道刚要用力和用多大力,所以目前太极拳在广泛普及中过多地注重柔”,而忽视了刚”。要想成为真正的太极拳高手(能实战技击的),首先必须明白刚柔的真正内含,只有达到了刚柔相济,方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太极拳技击高手,而不是理论高手。
太极拳中刚”体现的就是力”,虽讲究不以僵力、蛮力、犟力体现,但必须以强大的力量为基础,才可能去论巧力、内力。以柔克刚的柔”也必须是刚柔相济的柔。所谓的外家拳”虽体现的是以刚为主,但(得其真传者)也从未离开过柔,也讲究刚柔相济,只不过从开始就将刚”摆在首位,与太极拳恰好相反,但最终还是争取达到刚不离柔、柔不离刚、刚柔相济的目的。
慢的误区
没有哪一种拳术在实战中能以慢取胜的,太极拳也不例外。那为什么太极拳在练习时要追求慢呢?和力”一样,在初学阶段是为了换劲的需要和追求理法、技法的熟练、规矩(即守规矩阶段),力求达到动作协调,劲力顺畅,内力充足,技法熟练灵活,因此太极拳所要求的慢仅仅体现在学拳的熟悉和提高阶段上,当具备了以上条件后,就必须追求速度,由慢转快,每个式子都要越快越好。
太极拳要求的以静制动”也是一种避其锋芒的应战技巧,静”是等待最好的时机,动”则是快速反击,慢了则错过良机。静”最终要过渡到快速的动”。后发先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都说明了快”的重要性。陈氏太极十四世陈长兴所著的《用武要言》是太极拳技击的高层次理论。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从这些话中也可看出没有速度、不讲究快”的太极拳是不可能用于技击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图老师小结:看了上面的文章相信你对练习太极拳的一些错误应该有了充分的了解,进步就是在不断地改正错误中产生的,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