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推手的原则与实战是一样的道理,实战讲你打你的,我打我打,我自己推手体会是你推你的,我推我推,不要让对方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感觉有了空隙就要果断发力,即使发不对也要发。一般讲,练太极的与意拳推手,大都不是很适应,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感觉意拳的劲太冷了,比较快,也比较脆,有的呢,还固执的认为意拳推手不是推手,按他们太极推手的规则这属于是犯规,也就是说,这不是推手,而是断手。其实,这是彼此对推手目的认识不同的原因,目的不同,训练的手段和方式也就有所区别了,正如我们前面所讲,意拳的推手不是为推手而推手,而是要为真正的实战服务。所以,初期与练太极的朋友推手,最好不要受对方的牵制,也就是不要过多与他在那里纠缠,如果那样的话,你就真的是在那里揉手划圈了,要知道太极里听劲好的人很多,说实话,你未必就有别人的听劲好。
其三,推手要当发则发,特别是自己要积极的运动起来,在自己运动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把对方调动起来,不要死死的站在那里,要知道太极里面定步推手功夫好的不少,在运动中寻找空隙,把握时机,这是意拳推手和实战的特长,如果能做到连续发力那就更好了。需要指出的是,很多练太极的朋友都不是很注意自身重要部位的防守,比如面部和胸部,这很可能是太极推手规则的原因,便他们当中很多人养成了贴身搂抱的习惯,这也可以说成是因为习惯了,所以才敢这样做了,但真正实战起来,这样做是万万不能的,是要吃大亏的,这也可以说是我给练太极的朋友提出的一点建议吧。在实际推手中,一旦你对他这些部位有了威胁,即使你不能将其发出,他也不敢轻易的进步贴身,所以,我们讲要见空即发,手下不留情,当然事先还是彼此约定一些简单的规则比较好,以免伤了大家的和气。
其四,推手时,当别人架子比较低,你同样也要把自己的架子放低,甚至比对方还低,但前提是不要影响到你的快速运动,不然把自己摆得高高的,你肯定要吃亏,当然你运动足够迅速的话,即使架子高一点,问题也不是很大。所以,意拳之所以有伏虎桩、大势撑托桩等这样的低式桩法,为的就是能够应付这样的特殊情况,这里面也包括了身形较低时的具体应用。
其五,推手并不完全就是用手在推,而是要更多的利用自己的小臂,这一点很重要,要学会把自己的双手从肢体的接触中解放出来,尽可能多的用小臂尤其是自己的小臂后半段,也就是靠近肘的位置与对方接触,这样做既省力,也易于保持间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双手在推手中的作用,特别是双手腕的变化,师父讲推手要学会耍手腕”,就是这个道理。
其六,推手要有推手的规矩,很多时候,推手很容易形成相互搂抱而演变成了摔跤的形式,在实际练习时,大家要尽可能的避免出现相互搂抱的情况,在实际推手时,大家也要讲好这样的规矩,既不要搂抱,更不要摔跤,如果对方不守这样的规矩,非要搂你,抱你,摔你,这种情况下,比较适当的方式是中止推手,俗话说大家玩不到一块儿”,倘若对方实在是不想罢手,不讲规矩,对不起,解决事情的最好方式,只能是他摔他的,你打你的,他摔你打,看究竟是谁占了谁的便宜。
练习太极推手不但要注意上面的问题,还有实用的练习技巧↓↓↓↓↓
总之,无论与什么门派的朋友推手,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其实这也有一个自身功夫提高的过程,不必过多计较平时的得失,面子一点儿也不重要,输赢也是经常的事情,一定要多交流,多实践,多推,多做,还要多总结,特别是要多从自己身上找毛病,这样练功夫你不长都难。
至于说有一些具体的技术问题,那还得是手把手的讲解和示范,反复进行喂劲的练习,有了体会再在实际中加以运用,如是方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太极推手的练习方法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推手歌,原名打手歌,不知为何时、何人所作。虽只六句,但对推手的道理和方法有原则性的指导意义。为学好推手,我们应当先学习、体会这首歌。我根据洪师所伟的拳理拳法,对歌词逐句加以解释,以免初学者有所不解,或者误解。
棚、履、挤、按须认真:头一句先说出推手的四个手法,须要认真地进行。本来容易明白,但因在太极推手中,手有八法,为什么只说棚履挤按,而不提采列肝靠?我认为棚履挤按是太极拳手部的常法,认真地弄明白这四个手法之后,加功练习,采列肘靠四法,在因敌变化中略加变化,便自然会用。
文中提出认真”二字,是有深刻意义的。我认为,并不是要求学者认真一心求胜,将对方发出或者跌伤,而是要求学者细心认真地弄清棚履挤按的规矩,即关于棚履挤按有什么作用,手脚动作方向配合的如何,怎样变化,都要认真地学对弄明。试验后感觉如何,胜是怎么胜的、败是怎么败的,应当找出原因何在,而加以发扬或纠正。
上下相随人难进:太极拳是整体运动,如同一部精密的仪器,各个轴轮一动无有不动。上一句只讲到上盘的四个手法。但手的上边还有顶劲的虚领,眼法的顾盼。下盘固然指的脚,但更重要的是裆劲的松沉,膝部的提落,步法的变化进退,不但要求手脚上下相随,而且若不强调中间腰部的左右适度旋转,还是僵死不灵的,所以相随”二字是指周身而言的。能掌握躯干上、中、下的配合协调,则对方自难进身。
任他巨力来打我:这句话强调对方用大力来打我,那四两拨千斤是什么意思呢↓↓↓↓↓
牵动四两拨千斤
这句话是从上句连贯而讲的。假如有人用力来打我,我对付来力的方法,应当顺势牵动他,则用四两的力可以牵动千斤的力。话虽如此说,我们用什么方法牵动他,牵动他什么部位,怎么拨法,拨对方何处,都是我们研究的要点。根据洪师的讲解和试验,我方知是牵动对方的重心,重心一旦推动平衡,则以四两的小力,亦可使千斤之力随势化去。牵动的方法,以步法为主。陈鑫先生说:手到步不到,发人不巧妙,手到步也到,发人如薅草。”武禹襄的《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解》也说:如同将物掀起、而加以失传之力,斯其根自断。”这些话都是牵动对方的方法,可惜都说的不完全。我认为进攻的脚要比手先到,但到达什么部位,则更为重要。
陈式进腿、分套衬二法,不论套衬,都应紧贴对方前腿。这也是如物掀起”时,必先用杠子或手插进所掀物件的下边,然后才能变动它的重心而掀起”来。加之挫之力”,就是向不同方向的拨”法。所以对这一句话的牵动”应从步法下功夫,产生牵动重心的效果,然后加上手的拨法,以配合步。但拨的方向,一定要对准对方的躯干中心,视其步子的方向、而向其后外方拨动。例如对方左步在前,则向左后外拨;右步在前,则向右后拨动。但还要注意,对方原是用巨力来打,才能用以上 法牵动。并非对方不动、而我硬用手去勉强牵他。因为太极拳的原则是因敌变化”。彼不动我亦不动,彼微动我随动。
引进落空合即出
这句话是以第三句任他巨力来打我”而继续讲的。由于他来打我,我就随势引进。引进的方向还是以来劲的方向为准。他偏向我右方,我便向右引进;他偏向我左方,我便向左方引进。来劲偏高便用采法;来劲在中间便用履法。但是怎样能使之落空,却须适当地运用缠法自转的顺逆以配合公转的大小。
合即出”的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这是指双方的着力点碰到一起,所以叫作合”。力点和力点碰到一起,岂不成了顶劲?我认为,对方直来攻我,我向左或右自转拨转来力,使之落空而出,这是我用旋转的点接触来力直进的点,是不会出现顶劲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jq/)粘黏连随不丢顶
这句讲的是推手的方法和用劲的原则。实则也是太极拳的原则。粘黏”是讲劲好似胶漆那样,只要双方接触上,就像碰到胶漆,而无法脱离。连随”是动作的方法。为了粘,便须用随法。为了粘的黏,便须用连法。陈鑫先生用螺丝钉拧到木器上无法硬拔出来的比喻,最能表明缠法的粘黏形象。不能硬拔出来,说明不丢”;螺旋前进,说明不顶”。所以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是推手、散手的精髓,它不但部分肢体有这种劲,周身都要练出这种劲来,并适当地掌握,运用任何着法。不习陈式者不懂缠法是当然的。习陈式有年者,亦往往误解为必须同时缠绕对方,甚至说:缠丝劲不过是个形容词。”洪师每每谈到这个问题,都为陈式太极拳的前途担忧。
图老师小结:太极推手是太极拳重要的一部分,练习太极推手是练习太极拳的必然,练习太极推手重在坚持不懈,千万不能半途而废、不求甚解,否则终究难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