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规矩而合规矩 如果我们把明规矩而守规矩”作为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塑形”的话,那么脱规矩而合规矩”就是创意”。
创意”有三层意思
其一,我国流行的各式太极拳是按照有关要求和法则创编的,符合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及内涵要求。可以说创编太极拳是一种创意”。
其二,要结合个人特点创造性地运用练武之术、用武之术,即发挥个人特长,灵活运用,体现个性。
其三,表现出太极拳的神似”,脱”是超脱的意思,是独创性即个性的表现;而合”则具含有”之意。
独创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度、规则,因此脱”和合”是相辅相成的。太极拳中的明规矩而守规矩”是求形似”,脱规矩而合规矩”是求神似”。
神似”追求是一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韵味,表现的是一种随心所欲(意念)不愈矩”的神韵境界。 从规矩到方圆 杨氏拳谱曾述: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地。
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孰能出此以外哉。”规矩与方圆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因果关系,规矩是条件,方圆是结果。
没有前者就不可能产生后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论学习书法有这么一句话:夫学书作字之体,须遵正法。”正因为他学书作字遵守了正确的法则,在潜心研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开创行书先河,从而被世人尊为书圣”。
习拳也是这样。纵观古今,我们还未发现不遵循规矩而能在武术界成大器流芳百世的名家”。
方和圆是两个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在太极拳中以刚和柔、直和曲、急和缓作为表现形式、方圆相兼,出于自然,才能表现出太极拳舒缓柔和、紧而不僵松而不懈、刚柔相济的韵味来。泯规矩于方圆,穷变态于拳端,合情调于理中,自能生妙。
三点建议
(一)取法乎上 优者为上
对于初学者来说,择师是首要的,所谓名师出高徒”道理就在于取法乎上。只有经过专门训练、培训,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者方可担任教师、教练。也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看名家录像、名师图解来学习,揣摩体会要领、精神。
切不要随便拜一知半解的人为师,切记拳谚:教不严,拳必歪,学不专,拳必滥。”
(二)注重基本功训练
1、抓好身体各部姿势在基本动作中的定位。首先了解太极拳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而后按照要求严格规范基本动作,使基本动作中的手型步型及身体各部的姿势都符合太极拳的要求,达到正确的姿势定位。<<<想要老年不寂寞先来做这运动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2、逐步形成基本动作的动力定型。基本姿势有了初步定位以后,就要考虑怎样才能使定位的动作巩固定型。要注重基本动作的反复练习,逐渐在连贯的基本动作中把各部姿势恰消退地配合,经过不断检查和纠正,使基本动作达到正确的动力定型。
3、使定型了的基本动作在成套练习中更加巩固提高。首先抓好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加强动作的连贯性,在成套练习中严格按照太极拳的要领,不断矫正错误动作,提高动作质量,使定了型的基本动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追求神韵境界
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在成套演练中有了初步定型后,须按要求、照规矩反复习练拳套。拳谚云:拳打千遍自然熟,拳打万遍神理现。”
只有反复习练,才能使动作协调,连贯自然,劲力顺达,充分表现出腰节功,四脚随;根梢功,腰节随等身法特点。如此,灵活的身法也就自然体现在拳式之中。
有了身法的灵现,加上虚灵顶劲,气沉丹田,重心沉稳和内在的鼓荡气势,则神韵”境界就不难达到了。
太极圆转长寿功的锻炼功用
太极圆转长寿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好方法
绎常练习太极圆转长寿功,能够增强体质,祛病延年
一些患有心血管寿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肠胃病、风湿关节等其他慢性疾病者,通过练习太极圆转长寿功,疾病治疗效果都比较好,对发展身体各部肌肉、关节、韧带的弹力、柔韧性都有很好的作用。
同时感官、神经伸缩扭转与肌阿活动的协调机能世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可以改善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克服局部器官的病变^使病变的器官功能得郅痊愈和恢复。中医有一重要理论,叫做 扶正祛邪”。
它强调先治本后治标,认为局部器官病变的治疗是以祛邪”来扶正”,是治标的一种治疗方法。另一方面是通过身体锻炼或练功手段,来达到增强体质,治疗局部器官的目的。
也就是通过扶正”来祛邪”;这是一种治本的方法。太极圆转长寿功的锻炼就是扶芷祛邪”。
太极圆转长寿功的健身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血液循环有良好的影响
血液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心脏和血管。这个系统的作用是输送体内所需要的养料和产生的代谢产物。新陈代谢过程中,太极圆转功经过圆转拧转拧旋,伸缩缠绕,加强肌肉活动,增加了身体消耗。
促使体内代谢加强,肺活量和氧的吸收量、排出的二氧化碳等代谢物增多,心脏收缩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气血畅通,使循环器官的机能得到有益锻炼。
长期进行太极圆转功的锻炼,能使心肌加强,心跳搏动有力,还可以使血液中的白血球、红血球和血红蛋白增加,可增强身体免疫能力。
在练习太极长寿圆转功时,能够较好的训练神经系统
人它的复杂而多样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上面进行调节的,各种器官对神经系统必然产生相应的影响,太极长寿圆转功要求内外六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炼筋皮骨,内修心神意,内外合一,他对改善有机体的控制能力起到了锻炼的作用。
人们的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抑郁的过程就要随着动静、快慢的变化而准确地变化,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的调节机能,达到中枢神经、内脏呼吸器官和手、眼、身等的协调一致。
练习太极圆转长寿功能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胸肌和腹肌的大幅度活动,对肠胃起到了按摩作用
胃肠的蠕动加强,血液循环改善,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强其机能。
太极圆转长寿功是以中医等理论为基础
以防病治病为核心,以保健长寿为目的而创编的一套实用性强,能够完整修炼人体功能的功法体系。
在长期的教练过程中,对患者的传功治疗实践,对气血两虚、四肢乏力、胃寒胃酸、高血压、低血压、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近视、弱视、关节疼、经络疼、心、肝、脾、肺、肾等疾病,均证明有较好的疗效。
练太极拳的三大作用
一、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刚柔相济,以意念引导动作,符合人体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对人的心情进行调节。
在神意和心情上平静、自然,神舒体松,有益于身体康健。太极拳的特点和其他运动的区别就是身体放松、心静,身心完全沉浸在运动中,使大脑和身体、心理得到安静和平衡。
消除头脑的紧张、忧愁、恐惧,摆脱病态心理,可以对人们身心进行调节,使心情愉快、心情平静,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健康长寿。
二、太极拳的防身作用
在防身作用中,以柔化为主的太极拳,遇到对方用力打来时,不是本能地见招打招的立即还手抵抗,而是先化后打。先要造成我顺人背的形势,然后乘机追击,用力不多即可取胜。
这就是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要使身体由难受变为舒服,身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必须于腰腿求之。推手时以意探、以劲问,再听虚实。辨别出对方的虚实变化。要以实击虚,随机应变。
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在对方尚未攻击之前,应以静待动,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三.太极拳的修身作用
习练武术不仅强身健体,更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学艺先学礼,习武先习德”,习武者必须武德修养、武德高尚、武风正派、武礼谦和、武技精湛。练习太极的同进也接触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如《黄帝内经》道家学说。
太极拳的三不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taijiquanjiaocheng/)(一)、练理不练力
理”就是太极拳的道理、原理。太极拳练的是大道,即太极阴阳转换中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
太极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虚极生实,实极生虚,虚实转换。通过精神集中、以意导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形随的练习,做到一动全动,周身相随,内外相合。练功时循规蹈距,顺其自然,不能急于求成。
练力指的是练习气力,这种练习虽然将局部力量练得很大,但这种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灵性,为太极拳家所不取。
(二)、练本不练标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肾中元气和下盘功夫。肾藏元阴元阳,为先天根本、发气之源。肾气充足,则五脏得养,肝、心、脾、肺、肾各行其职,故能精力充沛、力量充足、反应灵敏、身体协调。
内气充盈为本源之一。其二是指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气纳丹田,沉入涌泉,达到上盘灵,中盘活,下盘稳固,落地生根。标”是指以练习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和硬度为主要目的的局部练习方法。
太极拳是内功拳,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培根润源”,培其根则枝叶自茂,润其源则流脉自长”。
(三)、练身不练招
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初练太极拳的人,往往最爱了解每招每势的用法。如果单从招势上去解释和理解太极拳用法及内涵,不可能得到太极拳之精髓。
练太极拳必须经过熟练套路、动作正确、去僵求柔的过程,使周身相随,内外相合,内气充实饱满,把功夫练上身。太极拳主要是训练自身整体功力,在临敌应用时则根据客观形势,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并不拘泥于一招一势。
内气充实了,全身尤如充满气的球体,有感皆应,挨着何处何处能击。如拳论所说:到成时,敌人怎来怎应,不待思想,自然有法。”
图老师小结: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拳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太极拳的创立就是在规律之上。现在好多人学习太极拳都只是刻意的追求其外在,而忽视了太极拳的内在。导致整体看上去不雅观,没有神意,练好以上,助你学好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