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字者到语言学家
虽然你的孩子自从出生那天起就一直在听别人说话,听到的或许是词语,或许是句子,但是只有当他长到2—3岁大的时候,他才能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也许他早就是一个颇为老练的识字能手,很可能知道而且也能说出许多东西的名称,还能表达简单的需要。然而从2岁到3岁这一年里,他会不断努力,真正成为掌握人类语言这项惊人而又强有力技能的大师,他要学习如何说长句,如何一次表达几个意思。以前,他只是询问物体的名称;而现在,他会问你在干什么,你要去哪里,以及为什么,这可是一个惊人的飞跃。当你悲哀,伤心和生气地时候,,他甚至还会问你“怎么了”。总而言之,从幼儿咿呀学语开始,他逐渐发展到像成人一样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开始识字到学会使用语言,这个转变过程是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旅程。这段旅程说明,作为一个个体,一个孩子在所处的环境中能取得成功的能力日益增强。同时,这也为你继续教育孩子提供了一个机会:你可以教他如何在思考之后作答,与他进行长时间的谈话,以及问他一些探索性的问题。
学习语言的结构
学习语言的tulaoshi组成部分能帮助孩子将他所听到的东西分类孩子似乎天生对语言结构就有感觉。虽然现在就谈音节和句法还为时过,但你可以做许多事来加深孩子这种天生的理解力。
读一些押韵的诗歌,如儿歌韵脚能帮助孩子捕捉到词和词之间、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玩押韵的游戏编一些一眼就能分辨的押韵词和非押韵词,即使是小孩子也能判别出shoe、blue与dog不押韵,而且孩子喜欢指正成人犯的“错误”。
在说出书中图片名字的时候,强调每个单词的首字母“T/t/t/ree(树)”“B/b/b/aby(婴儿)”首字母的发音对于孩子把一个单词与下一个单词区分开来十分关键,所以重视单词首字母的发音是一条自然而又简便的途径,帮助孩子开始用耳朵判断一个单词从何开始,另一个单词到哪里结束。
一旦你的孩子学会识别和书写26个字母后,就该集中精力教他26个字母的发音了。“B的发音是/b/;P的发音是/p/。”如果你感觉孩子已掌握了26个字母的发音,就可以教他一些字母组合的发音,如“sh”和“ch”。
父母心得:与汉字亲密接触
儿子从1岁7个月开始识数字,之后1个月开始认汉字。在教儿子识字的经历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只要方法得当,孩子早期识字是可以进行的。同时,识字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孩子从识字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像许多母亲一样,儿子出生前,我翻阅了大量的家庭教育书籍,尤其是早期教育和超常教育方面的。谁不梦想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渴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材呢?然而我的儿子从出生到1岁半,各方面的发展和表现都很平常,没什么令我们惊叹的地方,最让我和丈夫有失颜面的是儿子说话和走路还都比周围的孩子要晚。丈夫开玩笑说:“‘笨鸟先飞’嘛,别人的孩子是笨鸟,而后飞的是聪明鸟。”玩笑归玩笑,我还是在轻度焦虑中等待着儿子的成长,盼望他某种技能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早日出现,并努力促成这种“黄金时期”的早日到来。终于有一天,我发现了“新大陆”。
儿子1岁7个月的时候,我在商场里给他买了一套数字模型,一开始教他认数字,他似乎心不在焉、毫无兴趣,我还是坚持不断地给他指认这些数字。八九天后,我让他再指认的时候,他竟然能指出(还不会说)1、2、3、4这几个数字。看来儿子虽然不动声色,其实心里在默默地学习和辨别,还挺“深沉”的!接着我在他面前不断刺激5、6、7这三个数字,没几天他就能指认了。我对自己的大胆尝试和教法很高兴。看来只要启蒙得当,儿子自有他的理解方式和接受方式。仅仅1个月,10个数字包括0,儿子都能辨认。虽然儿子说不出来,可是他心里明白着呢,一到外面,他就主动“复习”,并且“大显风采”。我抱他走在家属院里,他见到墙上大大的楼号或者有数字的标牌,他就“啊啊”地让我给他指认,如果我不给他说,他就不让走。我最理解儿子“哑巴吃黄连——有嘴说不出”的苦衷,当我念出这些数字之后,他马上就安静了。他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我和丈夫终于有点扬眉吐气的感觉了。
那一段时间,他对数字产生的热恋,竟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一天凌晨,他在熟睡之中翻一个身,嘴里迷迷糊糊发出像是“1”和“8”的音,还“咯咯咯”地笑了几声,我和丈夫会意地笑了笑。我可以猜出儿子的梦境:他正确地指认了几个数字,得到我或周围人的赞扬,自己很得意,连做梦还在回味自己的那令人心动的一刻。一个不足两岁的幼儿就有了崇尚学识的上进心,这是多么难得呀!
儿子的数字启蒙成功之后,我接着给他进行汉字启蒙。我到市场上给他买了汉字启蒙识字表,实验了三四天效果不太好。我希望有一种能握在手里的识字模型,可是书店卖的识字卡片,图形大汉字小,孩子只顾看图而不看汉字,我只好自己做了几个汉字卡片,像教数字一样教汉字。开始,儿子和学数字时的表现一样,对我不理不睬。我想你不理我,我理你,我还是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期待孩子开窍的那一天。
儿子开窍的那一天也是我的教育方法开窍的那一天。有一天晚上,我用粉笔在地上给他画汽车,他便使劲地踩汽车。我突然灵机一动,在地上写了“爸”、“妈”、“姨”三个字,说:“宝宝,踩爸爸、踩妈妈、踩阿姨。”边给他指认字边鼓励他踩,他很高兴,来回三四遍,他都准确无误地踩对了这三个汉字。这种办法让他把识字、思维和运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谓“一箭多雕”!我很受启发,把这种方法叫做“踩字法”。
这一“踩字”不要紧,儿子对识字有了一发而不可收的兴趣。有一天中午,我抱他出去玩,家属院对面有一个牙科门诊,旁边有一个大大的招牌:画了满嘴大牙齿,一个大大的“牙”字底下还写着“拔牙、补牙、镶牙……”儿子老远看见了这个招牌而我还没有注意。只见他的小手指着他自己的牙,我以为他想吃东西,我就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才发现他是对那个招牌情有独钟。我因势利导,指指图,又指指“牙”字,鼓励他再找一个“牙”字,每指对一次,我就给予积极的、欢呼状的称赞。招牌上的“牙”字多,儿子指认“牙”字的次数也多。一个“牙”字的认识就这样在一个牙科门诊前搞定了。
一段时间的识字启蒙之后,儿子识字成癖。一次在他爸爸的办公室里玩够了,丈夫把我俩送到门口,我让儿子跟爸爸摆手再见。他无动于衷,眼睛一直盯着门,胖胖的小食指着门号“212”。我问他:“哪个是1?哪个是2?”这对儿子早就是小菜一碟了,但我还是不吝啬自己的赞扬,让儿子一次一次地体验成功,滋长自信心。走在楼道里的时候,我顺便教他指认了厕所上的“男”、“女”二字,他很高兴地学认了几遍。回家的路上有一条火车道,路旁边有一个路标,上面画了一个火车头,还写上了“小心火车”四个字。我指着火车头给他讲“这是火车”,他根本就不屑一顾,手指着底下的字让我教他认。我指着“火车”两个字说:“这两个字是火车。”反复多次,他满意了才放我走。才3天的时间,儿子通过情境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指认“爸、妈、姨、门、牙”等几个字。教孩子学习,真可谓“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后来在实践中我发明了一系列识字法,现无偿奉献专利,愿得到读者朋友的修正。
(1)在墙上东一块西一块地贴上与实物相应的汉字卡片,比如门上贴“门”,窗上贴“窗”,床头贴“床”等。
(2)单独玩识字卡片。做识字卡片,要有两套。一套贴在相应的实物上,一套用于单独摆弄,让孩子“指一指”、“拿过来”、“放回去”、“比一比”等,让孩子在认字的同时跑跑腿,锻炼锻炼身体。
(3)动作识字,如打、走、跑、跳、爬、抱、踢、弯、吃、喝、眨等,他会边模仿边识字,兴奋得不得了。
(4)表情识字,如哭、笑、睡、酸、辣……家长边做表情边让宝宝认字,他会好奇地看着家长的表情,等明白了之后,“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以后他拿起一个卡片就做相应的表情,家长更会为孩子的可爱相而“咯咯咯”地笑个不停。这种识字法让一家人真正地体会亲情融融、寓教于乐。(5)踩字法,上面已经介绍。
(6)吃东西识字,如苹果、西瓜、香蕉等。
(7)激将法,识字后再出去玩,时间长了,他会以为这是出去玩前应该做的事情,不做反而不出去。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jianshen/)我用这些只在实践中摸索而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方法,让孩子与汉字亲密接触。两岁的时候,儿子几乎是认物与认字同时起步,说话与认字同步发展。儿子说话比较晚,但是我相信着急也没用,在此之前,不妨让“头脑风暴”先刮在我的教育实践里。于是他嘴里每蹦出一个字,我就让他认识一个字。他会说“鞋”的那一天也是他认识“鞋”字的那一天,他会说“吃”的那一天也是认识“吃”字的那一天……当然,后来他的语言飞速发展,我的识字教学就跟不上了。不过,没有关系,因为识字不是目的,教儿子对汉字产生深厚的感情,让汉字对儿子有强大的亲和力,长大后让书籍成为孩子的精神食粮,让阅读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才是我对识字启蒙的终极认识。
文/晏红
(编辑:依林)
把婴儿周围的环境布置得丰富多彩
4∽6个月的婴儿已不满足于整天躺在床上,想要起来玩,喜欢主动地环视周围环境,触摸和抓握玩具,因此可以把婴儿周围的环境布置得丰富多彩些,墙上贴一些图案简洁,色彩鲜艳的图片、卡通画,挂一些小动物玩具,床头上可悬挂一些色彩鲜艳的(如红色)玩具,玩具如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或能够活动就更能引起孩子注意,他不仅会注视、还会去触摸和抓握这些玩具。
美的环境能给孩子美的享受,可陶冶孩子的性情,家长应尽量把孩子的生活环境布m.tulaoshi.com置的安静整洁、丰富多彩。
语言故事--孩子有颗玻璃心
孩子真的有颗玻璃心,那样敏感而又透明,父母的言语其实在塑造着她的品格。
语言的故事:孩子有颗玻璃心
那天,我下班回家,女儿妙妙正在院子里和小朋友玩耍,看到我,妙妙高兴得欢蹦乱跳。我边和她玩边与其他的家长聊天。慢慢地,我发现妙妙话少了,而且好像不高兴了。吃饭的时间到了,我说:“妙妙,我们回家吧。”她说:“不回家。”我说:“怎么了?妙妙是好孩子,跟妈妈回家吧!”她很生气地说:“妙妙不是好孩子!”我很奇怪,“谁说妙妙不是好孩子?妙妙最乖了,是乖宝宝。”她更生气了——“妙妙不是乖宝宝。”我很纳闷,她怎么一会儿就变了情绪?仔细回想搜索,我一下子想起来——我和别的家长说话的场景:
他们说:“妙妙很有脾气的,经常看到她在院子里哭。”我随口说:“是啊,妙妙特别不听话,总是爱哭。”当时,妙妙在玩滑梯,我以为她没有听见,谁想到她不但听到了,而且对我的话很不满意。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妙妙经常会很生气地说:“妙妙不听话,不是乖宝宝。”我有意识地寻找各种机会表扬她,她才逐渐回复到以往的快乐和活泼。那时妙妙才刚满两周岁,会说的话还很有限,我一直以为她无法理解我的话,真没有想到,我无意间与别人寒暄时的谦虚之语,会给予她如此大的影响。
从那以后,我不敢再把妙妙当成懵懂的小孩子,而是像对待大人一样与她交流,在她面前讲话非常小心。而且,她在身边的时候,我总是对朋友讲她表现得好的地方,比如“妙妙很爱整洁,玩具玩好了,自己能放到原来的地方”等等,渐渐我发现,她也在努力地朝我赞美的方向靠拢,不但自己整理玩具,而且还敦促家里的其他成员。孩子真的有颗玻璃心,那样敏感而又透明,我的言语其实在塑造着她的品格。
语言的发展:先“听得懂”,后“说得出”
在一岁到一岁半左右,宝宝就能发出最初的有意义的音节了,但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发生了,6~8个月的时候听到父母说“抱抱”,宝宝会马上举起手等父母抱。
妙妙的妈妈以为孩子语言表达尚未成熟,不太可能听得懂成人的交谈,其实她忽视了孩子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千万不能小瞧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否则将遭遇妙妙妈妈的尴尬。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说不出”,就以为孩子也“听不懂”,因此常常采取“俯视”的姿态和孩子讲话。而恰当的说话方式应该是一种“平视”的姿态——从孩子可以理解成人的话语意图开始,就把孩子当成和自己一样有语言理解能力的人和他们交谈;当孩子处于旁听者的角色,也要象尊重和自己有同等认知能力的成人那样,顾及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孩子惧怕幼儿园,就是因为家长无意间对幼儿园作了负面评价,影响了孩子对幼儿园的最初认知。
语言的心智:平视的风景
平视的视角和语言更有利于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格。只有平视才能比较清晰而准确地洞察孩子的语言发展、语言风格、个性气质,而在平视的基础上的恰当的评价则对孩子的心智成长有积极的影响。
也许在直觉上,我们都会认为相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在气质和个性上会更接近。但,儿童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却告诉我们,这个直觉是错误的。一对同胞兄弟从小在一起长大,另一对同胞兄弟因为某种原因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长大。成人后,前一对兄弟的性格差异很大,而后一对兄弟的个性却非常接近。为什么?儿童心理学家解释,是由于家长的日常言谈会影响孩子的态度和反应,而这些反应又会唤起和强化孩子的某些行为特质。前一对兄弟的家长对孩子的个性评价差异很大,而后一对兄弟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趋同,可见孩子的个性差异与家庭环境没有必然联系,却与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有密切的联系。
孩子的世界之丰富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俯视他们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很多。
●杨金鑫
婴幼儿最需要的是健身
传统的育婴习惯只重视孩子的营养和智力开发,却很少有父母认识到孩子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我国幼儿在体能和体质上劣于发达国家的婴幼儿,其实与我们在育儿观念和方法上的落后有关。
婴幼儿先天具有运动潜能,开发得好,会变成后天的技能。如果不注意开发,这种潜能就会在几个月内慢慢消退。
3岁前是开发婴幼儿运动潜能的敏感期。适宜的运动不但能强体健身,而且可以提高身体活动的准确性、灵活性和协调性。运动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大脑成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婴儿期的健身运动锻炼了孩子的胆量、毅力、自信、自控能力,对未来良好个性的形成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您会教宝宝学数学吗(附图)
宝宝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中,周围环境中的形形色色物体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形状,大小也各有不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因此,宝宝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教宝宝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初步知识和技能,能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与人交往。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s://m.tulaoshi.com/jianshen/)※测试——您是一位好的“数学老师”吗?
以下这些,您这样做过吗,是否经常做?请家长边看边计算得分。
A.经常这样做(2分)
B.偶尔做(1分)
C.基本没这样做过(0分)
1.夏天吃西瓜的时候,告诉宝宝大西瓜重、小西瓜轻;
2.给宝宝喝可乐的时候,用不同大小或不同形状的杯子装;
3.切蛋糕的时候,告诉孩子一个蛋糕可以切成许多块;
4.拿糖的时候,告诉孩子,糖盒里的糖被宝宝吃了,就变少了;
5.每次tulaoShi.com吃饭的时候,让宝宝“帮忙”分发碗筷,告诉宝宝,一个人要两只筷子、一个碗、一把汤匙;
6.每天带孩子做户外活动的时候,和孩子一起数数楼梯;
7.带孩子去超市购物的时候,教孩子认认“价签”上的数字或教孩子在路边认车牌号也一样;
8.家里的东西“各有几样”都教孩子认识过,比如有2台电视、4把椅子、1个冰箱等;
9.和宝宝一起给他的动物玩具排排队,按玩具的身高或按其他方式排列;
10.全家“比赛”跑步时,告诉孩子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谁是“第三”;
11.孩子想吃饼干的时候,问问他要方的,还是圆的;
12.告诉孩子您下班的时间,并教孩子通过钟的表针位置来判断;
13.您会明确地告诉孩子,东西不能放在×××上面,要放在×××的旁边;
14.和孩子一起数数,从沙发走到厨房要走多少步;
15.给孩子买过和数学学习有关的玩具,比如天平、套桶等。
现在就来看看,您是不是一位善于引导孩子数学学习的家长。
(1)≤7分,您是一位不太善于引导宝宝数学学习的家长。或许您认为宝宝还太小,没有必要进行“复杂”学习。如果真是这样,您需要改变您的观念,因为婴幼儿的数学学习不像您想象的那样复杂,它只是让宝宝在生活中感受一些和数或量相关的信息,不是小学数学教育提前化。
(2)8—17分,您基本能引导宝宝的数学学习。您已经意识到宝宝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并能有意识地结合生活过程给孩子一些引导,甚至是刻意的训练。但您现在做得更多的可能是教孩子认数或数数,至于更深层的数学学习却不知道怎么开展。您需要的是了解宝宝适合学的内容及教的方式。
(3)≥18分,您在引导宝宝学习数学方面有非凡的能力。您能结合生活的各个环节帮助孩子感知数学学习的各个方面,相信有您的帮助,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会比较轻松地应对。
※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以开始的数学学习
1.感知集合:
A.让宝宝学习简单的物体分类;
B.认识“1”和“许多”;
C.比比哪边多、哪边少。
2.学习数字:
A.认识数字;
B.感知数字顺序,会背数、数数。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圆、方形、三角形等。
4.初步感知量:
A.认识大小、长短、高矮等;
B.会排序;
C.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5.初步感知空间位置关系:认识上、下、里、外等。
6.时间初步认知:感知早晚,知道钟的用途。
※误区解答——不要把小学数学教育照搬给宝宝学习
不要把小学数学教育照搬到幼儿身上,让孩子通过记忆方式强化记住计算结果。数学学习是一种非常抽象的学习,他需要孩子有从具体形象事物的理解,过渡到表象阶段的过程,最终才达到算式的抽象思维阶段。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家长不要随意地用小学课本来教孩子。
除此之外,数学学习是一个广泛的内容,不单纯指计算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在生活中让慢慢地感知数学的各种“涵义”更重要。
※致家长的话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里,不要把宝宝的数学学习兴趣限制在那几本薄薄的书上。
多与宝宝交流有助智力开发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婴儿开始有迈步愿望的时候,也就是能逐渐听懂周围人说话的时候。
心理学教授彼得·贾兹克认为,不到半岁的孩子能意识到不同的人在说话。他进行的实验表明,这个年龄的婴儿能听懂一段话中的几个词。如果一段话中有一个婴儿熟悉的词,那听懂的就会更多。实验同时表明,18个月的孩子虽然通常只能一次说出两个不相连贯的词,但已经能理解语法正确的句子。这些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婴幼儿早在能说出简单的句子之前,就能听懂周围人的话。
了解这一点对父母来说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在小宝宝出生以后,就经常和他说说话。这是开发孩子智力的有效措施,也是父母对孩子应尽的一份责任。
父母亲切温和辅以爱抚的话语,对婴幼儿的智力发展会产生良好的刺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亲切自然。若采取说教的方式,会适得其反。(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