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出生前躲在娘胎里,靠母体的庇荫,但在呱呱坠地以后,便进入了一个发育的新阶段,要去适应一个全新的环境了。有些事是他自己立刻会做,不必别人帮助的,呼吸就是一个例子。但在其他方面,仍要完全依赖母亲。
开始呼吸
生育过程中最具戏剧性或令人振奋的一件事,是看到婴儿吸进第一口气,有的婴儿会哇哇大哭,达几分钟之久;有的只哭一两声,跟着就是均匀的呼吸。但大多数婴儿出生后呼吸都是正常的。初生婴儿的皮肤有些发青,但是面部、身体与四肢很快就会转变成健康的粉红色,只有手指与脚趾的肤色需要较长一点时间才会改变。偶然也有婴儿的正常呼吸会开始得稍微迟一点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形,医生就会想办法处理。呼吸会开始得迟。例如脑部的“呼吸中枢”经过了一阵难产之后有时振作不起来。生产期间服食大量止痛药也会使婴儿的“呼吸中枢”受片刻的压抑。
温度的改变
婴儿在母腹里有温暖的羊水包围着,所以不受气温急剧升降的影响。事实上,他比母亲的体温高了摄氏一度,出生后婴儿的体温会稍微低一点,然后才保持稳定。我们必须使产房保持温暖,要用柔软的毛巾把婴儿拭干和包裹,不可把婴儿睡眠的小床放在吹风的地方,这样,婴儿就不会着凉了。
细菌的侵袭
虽然一些来自母体的传染病,对胎儿会有影响,但他周围的薄膜,大体上都能保护他免受细菌的侵袭。随着胎儿的成长,一种称为“抗体”的特别蛋白质在婴儿的血液中逐渐储积起来,结果,他的白血球就能消减任何企图侵儿犯他的危险细菌。因此,婴儿一生下来已有天赋的本领,能摆脱一些可能造成威胁的传染病。幸而不是全部细菌都有害,因为到了第三天,婴儿的呼吸道、肛门和皮肤都已布满了不同的细菌,其中许多是有特别用途的。即使如此,我们应该知道不能让这幼嫩的生命去对抗每一种危险的细菌。所以,妇产科的职员每次在工作以前,必须把手洗得干净,因为他们要照顾许多不同的婴儿。
开始喂奶
事实上,婴儿在母腹里已学会了吞咽,而且咽下大量羊水。但是这对于生长并没有大用,因为婴儿所需要的养份是靠母亲的血液供应的。在出生断脐带后,营养的重要来源切断,就要靠母亲去喂了。但是母乳要经过几天才有,不过在这段期间内,婴儿只要吮吸和睡觉就已满足,暂可以不吃奶。初生婴儿的体重,在头几天里,几乎一律都减轻,要到第二周才见增加。大自然有它美好的安排,喂奶便是一个例子。在婴儿出生时,胃肠道已安排妥当可以消化吸收人奶中的营养成份。喂奶之前,婴儿之所以屡次哭叫,不是因为肚子饿,他只是表现一种本能与极想吮吸的愿望。这时,如果你让他含住奶头,不但可以满足他吮吸的本性,还会刺激乳汁的分泌。乳房所产的“初乳”,最初的量很少。但这初乳的成分可以帮助婴儿对抗传染病。乳房经婴儿吮吸后,乳汁逐渐增多,婴儿也便会发现可以吸到一种可口的饮料。初生婴儿吮吸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吮吸一两分钟就睡着了,大约一小时后,他又哭起来。让他挨近乳房一会儿又不哭了。有些婴儿喜欢多吮一会儿。有些妈妈用母乳只喂了几天就不喂了,她们以为自己的乳汁不够。这实在是太可惜了,因为婴儿所追求的不是奶而是吮吸的时间。
宝宝哪有不可爱的?所有的宝宝都可爱!但有时候,可爱的宝宝会会因“犯错误”而受到妈妈极重的惩罚,比如在宝宝任性不听话,或者故意搞破坏,还有放纵地大发脾气时,妈妈会生气地大声训斥宝宝,冷落宝宝,甚至动手打宝宝,过后呢?看着泪眼婆娑的宝宝,妈妈又心疼又后悔,恨不得自己代宝宝受过。下一次宝宝捣乱时呢?妈妈仍然忍不住生气,妈妈继续故伎重演,宝宝再哭,妈妈再后悔……
这种恶性循环应该让它继续下去吗?当然不应该!孩子的问题如果只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只会暂时压抑,绝不会消失,渐渐地,随着孩子的长大,会变成孩子的不良个性,比如不自信,反抗,内疚感过强,自控力差等,而且,妈妈对孩子过度的惩罚也严重影响着亲情关系,孩子会不信任妈妈能管理好他,他会不相信妈妈能帮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
那么,妈妈们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在此建议家长:静下心来,发现并接纳宝宝的天性,这样,方法和妙招自然而然就会呼之欲出。不信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几个故事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故事一:“小粘糕”真烦人吗?
雨雨妈的话:儿子雨雨很粘人,什么都要我做,比方说撒一泡尿到地上非要我拖别人拖他就发脾气,摔了也要我扶才起来,别人去扶也要发脾气。一次他的小车倒了之后姑姑马上帮着扶了起来,结果他上来对我大打出手,还一边哭着说:谁让你不帮我扶车来着?你是个坏妈妈,我不要你了。我哄也不是,吓唬他也不是,外面还有很多别人看着,弄得我特别难堪,觉得孩子太不象话,我不明白,是不是孩子太不讲理了,我爱人出主意说,说狠狠打他一次就行了,可我不舍得,孩子刚刚才过了两岁的生日,这么小怎么下得了手啊。可每次他缠着我让人真心烦哪。
分析:所有的小宝宝都和妈妈亲,但是,孩子真的那么依赖妈妈,非妈妈帮他做一切,天天陪着自己不可吗?不一定!妈妈们不要错觉太多哦!孩子有依赖的天性不假,可要知道,宝宝也有独立的天性,好多事情他不自己争着要干吗?好多时候他对不熟悉的人和事难道不是非常热心和好奇吗?很多时候,即使摔倒了,他也不哭不是吗?
三岁之前,宝宝依恋妈妈,而妈妈其实也依恋宝宝,宝宝依恋妈妈是因为他对妈妈更熟悉,更亲切,更适应,而妈妈依恋宝宝一方面是因为天生母性和责任心,一方面,也是因为孩子对妈妈表面上需求很强烈,唤起妈妈对宝宝更大的爱。但宝宝的心里话却是:妈妈,我深深需要着你,但我更需要长大,我也要独立,可我现在真的胆子很小,我怕陌生人和不熟悉的人,如果你在场的时候,却是由别人帮我做一些事情,我会担心你不爱我了,会很紧张,很不安全,早晚有一天我会确信,这个世界上妈妈是最疼爱我的人,但在那个时候,我真的不想自己已经变成一个退缩依赖的孩子。所以,请你平时多陪我玩游戏,多抱抱我,在我不讲理缠着你帮我做事时,你可以不帮我做事,但请对我耐心一些,而且,请允许我自由地哭一会儿,闹一会儿,然后摸摸我的头,紧紧拥抱我一下,看着我的眼睛感动而亲切地对我说:宝宝又长大了一块,懂事了。要知道,受了挫折之后能得到妈妈的赞许,就算是当时多委屈也值得呀,可要是受了委屈之后还被妈妈臭骂一通的话,那心里别提有多窝囊了,那样我才不想长大呢!得不到你的肯定,我就想一直闹下去,闹他个天翻地覆,闹到长大!
故事二:受了挫折就大哭的宝宝难哄吗?
琢琢妈的心里话:以前琢琢还比较安静,但现在简直一刻也停不住,而且极没有耐心,比如说他垒积木,如果倒下来几次他就会急得直哭,又再去垒,因为毛躁自然倒得更快,于是就会发脾气扔积木,有时候我担心他这样挫折感会加重会给他小部分帮助,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他也少有专注长时间玩的时候了,这让我很担心,因为都说孩子小时候没有培养专注和耐心的话以后读书也会很难专心。
分析:孩子遇到挫折会有一种非常难以承受的感觉,因此会大哭大闹,甚至不再专注于从前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我们成人呢,在遇到挫折时的反应是什么?躲避,愤怒,自卑还是依赖?如果我们成人没有解决好自己遇到挫折该怎么办的问题,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恐怕真的会很难。孩子果真怕挫折吗?不一定!当孩子受挫折着急大哭的时候,妈妈们千万不能被宝宝表面的行为表现移情哦,妈妈不要以自己的心理感受来加工孩子深层次的需求,要知道,孩子既怕挫折,也想要成为勇敢坚强的孩子,他们渴望考验,每个孩子都渴望考验来得更猛烈些,只是,他需要妈妈在旁边的镇定和鼓励,鼓励宝宝坚持一下,只要坚持努力,一定能行,再试一次,好吗?
故事三:专抢别人玩具的宝宝太气人吗?
哲哲妈的心里话:我最担心我家哲哲有攻击别人的行为,多发生在抢夺玩具时。别人不给他,他会抓别人或者拿手里的东西打别人,他给别人攻击时我担心,他攻击别人我更担心。而且怎么让他道歉他也不道歉,一付无所谓的样子。打他他也不太怕痛,使大劲吧结果也只是一屋的孩子哭声,好象也并没起到大作用。今天有小朋友来玩,他又是这样,争着要别人手里的玩具,根本没顾上玩什么。结果还把人家弄哭了。我反复给他说:不许打人!感觉是收效甚微。我快要抓狂了。
分析:孩子喜欢盯着别人手里玩具是因为孩子对外界事物感兴趣,好奇心强,控制欲强,即使抢别人玩具也是工具性攻击,即把攻击当成达到目的的工具,不是伤害性攻击,即把伤害别人,让别人痛苦当成主要目的。工具性攻击是直觉动作思维的产物,喜欢小朋友他要打,要啃,不喜欢也要打,喜欢对方的玩具要抢,想和对方玩时也要抢对方的玩具,他的目的却不是玩具。
有宝宝真的专门喜欢抢别人玩具和欺负人吗?不一定!宝宝除了竞争意识的天性之外,宝宝还有乐群,即喜欢和人在一起,渴望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需要友谊的天性。通常来说,许多独生子女为了人家在陪自己多玩一会儿,不也是付出很大的代价吗?他们会哭着求小朋友多呆一会儿,他们会把自己最心爱的食物,玩具拿出来与人分享。因此要理解:孩子在用抢玩具的动作表达着的,只是孩子一方面的需要,另外一方面的需求即友好的需求呢,则需要妈妈来激发出来。下次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告诉自己的内心:不要担心,只要我平静,我的孩子就会慢慢平静。
也可以尝试一下,你把他抢来的玩具放在你自己的手上(不要马上还给小朋友)说:你想要这个玩具还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孩子表示只想要玩具,你可以说:我们想玩玩具时请求他好吗,然后你对对方孩子说“我是哲哲,我想玩你的玩具,我想和你一起玩,好吗?谢谢你了”孩子逐渐学会用第一人称友好的态度和语言表达需求,就会远离抢打的交往方式,不经意间,混乱的直觉动作思维期间也就过去了,进入感知觉动作思维期间。
三岁之前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回顾
三岁之前孩子的主要心理和行为特点来自于生理的变化,主要是大脑神经细胞还没有完全髓鞘化,即只会兴奋很难抑制自己,而身体力量又发展日益强壮独立,可能会出现凌乱的内心去操纵强壮的四肢,结果出现了四肢去操纵大脑的混乱无序局面;孩子在心理上的特点是没有社会经验,无法体会友好情感,别人的伤心,自己独立这些重要概念对于他其实很重要,另外,图老师孩子的逻辑思维发展处于萌芽状态,他有许多需求,这些需求是冲突的,但他实在无法统合所有信息合理判断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不想选择,他只是想盯着自己最想得到的结果坚持到底,如果他是一个天赋精力充沛,自我中心感极强,对自己需求反应敏感,对环境协调和他人需求反应淡漠的孩子,那么,我们的过度强硬或过度软弱的教养方式很可能会不起作用,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你没有改变他,你只是增强了他的竞争力;他按照你的发展期待去成长,而是最后很可能是他塑造了你。
宝宝的天性是矛盾的,是混沌的,是期待秩序和安全的,是希望能自己控制住自己,管住自己,让妈妈满意,让老师和小朋友欢迎自己,让社会接纳自己。宝宝的身上有我们人类的全部特点:独立与依赖,勤奋与懒惰,开放与封闭,勇敢与退缩,残忍与善良,蒙昧与内疚,好动与安静,好奇与淡漠,上进与消沉……他们特点需要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丰富的个性内涵,充满爱的父母来帮助他激发他们身上的优点,变得更加和谐地成长。如果那些知识空白,思维混乱和情绪不稳定不安全或教育不用心的家长,只会刺激出孩子天性中的弱点,那孩子的成长可能就要走弯路了,成长关键期一错过,很可能就会把问题留给青少年甚至成年,比如安全依恋没有发展好的孩子很可能将终生焦虑而害怕,特别爱发脾气,伤害最亲爱的人。
下次,在宝宝又向你挑战的时候,妈妈们一定要坚持住,先吸气,静下心来,你就会想到宝宝可爱的另一面天性在等待你来挖掘呢!
1994年11月1日
直到现在还没有给儿子想好起什么满意的名字呢!虽然当我还是一个“豆蔻少女”的时候,就曾经幻想长大以后要当一位好母亲,甚至连自己未来的儿女的名字都起好了。
现在我真的当上了妈妈,回想起过去心目中的那些名字,我觉得都不太适用于可爱的儿子。虽然,那些名字已经不被我看好,可豆蔻年华时的少女梦,却始终在我心头袅绕着。为了缅怀我那逝去不再回来的少女梦,及因此拥有的这个让我又惊又喜的结果,于是我心生灵感,给儿子取名“窦蔻”——“豆蔻”的谐音,更巧的是我的丈夫又姓“窦”。当然,也有人说这个名字有些女性化,而我觉得拥有豆蔻年华不仅仅是女孩子的专利,而男孩子的十三四岁也同样美丽,也是美好年华。
《辞海》上记载,“豆蔻”是一种植物名,学名Amomum,kravanh亦称“白豆蔻”“圆豆蔻”,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木,形似芭蕉。叶片细长形,初夏开花,花淡黄色,穗状花序,种子暗棕色,产于亚洲东南部,我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有分布。种入药,性温、味辛,功能行气、化湿、和胃,主治胃痛、胸闷、腹胀、呕吐等症。壳、花亦供药用,但力较薄弱。
《辞海》上的注释还不完整,其实“豆蔻”除了药用外,在民间还用来做香料,有“肉豆蔻”“草豆蔻”之分,通常用做烹调肉类如卤鸡、鸭、鹅、羊肉和牛肉等,与桂皮、八角和花椒等香料合用。
我给儿子起的这个寄托着万千爱意的名字,丈夫满口称赞,于是儿子就叫“窦蔻”了。
我冲着儿子喜滋滋地念叨:“儿子,从此你就有名字了,姓窦,名蔻,叫窦蔻。”
儿子好像听懂了似的,笑了,口水直流,还咿呀、咿呀地说话呢,又把小手往嘴里送。我更觉得可爱,却并不急于将他的手指从嘴里拽出来,只是用干净的小手绢将他的口水擦掉。其实,喜欢吮手指,连睡眠时经常把手指放进嘴里,这时,只要注意保持婴儿手的干净,不必制止他的行为,因为新生儿吃手的动作是健康的表现,而且不管襁褓包得多紧,他都有办法把小手拱出来,十分淘气而可爱,据说有病的婴儿是不出现这种动作的。
我用额头去轻轻顶他的胸口,儿子居然甜蜜的笑个不停,好个开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