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儿童素质训练中心里一位自闭症儿童孤独的身影。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
“要去超市买一个新爸爸回来。”在现场调查中,3岁的张晨曦这样跟爸爸张驰说。张弛从事机电安装工程,经常要去外地出差,有时一个项目就要花一年的时间,这一年里每个月就只能回来一周,妻子是从事设计工作,平时都是由家里的老人照顾小孩。在本次调查中,虽然张弛在“孩子和谁最亲?”这个问题上选择了“爸爸妈妈”,但记者在询问张晨曦这个问题时,小女孩很腼腆地说了声:“爷爷奶奶。”
而在“孩子说过的一句什么话,让你觉得陪他的时间实在太少?”的答案中,很多孩子的话让人深思——
“爸爸,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
“黄老师对我最好,天天陪我,黄老师才是我的妈妈。”
“妈妈,你今天什么时候回家?”(问卷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成功”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这样一句:“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对此,今年35岁的陈晶深有感触。陈晶曾是一家知名通讯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有着令人羡慕的年薪和职位。近日,记者在广州一个高档住宅小区见到陈晶时,她刚刚辞掉工作,正带着2岁多的女儿小雨在院子里玩。
陈晶告诉记者:“孩子4个月时我就回去上班,也被迫断奶了,晚上孩子和外婆睡在一起。”繁忙的工作令陈晶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
不久,陈晶就发现一个现象:只要妈妈在家,小雨就一直黏着妈妈不放;喝奶要妈妈喂、吃饭要妈妈喂、睡觉也要和妈妈躺在一起。陈晶说:“开始的时候我还有些受不了,后来听了一些育儿专家的讲座才知道,这是孩子表达爱意的方式,也是因为平时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
去年年底,陈晶接到一个项目,“简直是没日没夜地干啊。”一个多月下来,陈晶病倒了,小雨也因为染上肺炎而住院。陈晶说:“看到孩子躺在病床上的那一刻,我告诉自己,生活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最终,陈晶递交了辞职信。舍弃一份收入颇丰的工作让很多人不解,但陈晶说:“我想先休息一两年,多陪陪孩子。真的,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才能称得上成功。”
“爸爸,我是不是没有‘加班’乖?”这是广州一位3岁大的孩子向爸爸提出的问题。过去因为父母出外打工挣钱,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如今,不少城里孩子因为父母工作繁忙,也成了留守儿童。“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本报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8%的父母每天陪孩子的时间不到1小时,33%的孩子最亲近的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专家表示,父母两人都忙于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长此以往容易对孩子造成情感缺失、精神忽略,不利于其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问卷调查
一天有多少时间陪孩子
1小时以内:28人
1~3小时:30人
3小时以上:34人
其他:8人
孩子和谁最亲
爸爸妈妈:58人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33人
保姆:6人
老师:3人
儿童节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陪孩子玩一天:72人
送一件孩子喜欢的玩具:11人
带孩子吃顿大餐:10人
其他:7人
他们更需要爱……
4岁自闭儿半年未见到爹妈
4岁自闭症儿童桐桐的父母来广州打工,目前在经营士多,孩子患有严重自闭症,长期在自闭症学校,半年未见其父母。桐桐是1年前被送往星语儿童素质训练中心的,当时又拉肚子又高烧不止。桐桐的父亲崔林建丢下一句“拜托你们帮忙送去医院治疗吧,店里实在走不开,医药费我会送过来”,就转身离开了,而这一走就是半年多。
林老师告诉记者,儿童节马上到了,星语中心发了邀请函给桐桐父母,希望他们来看桐桐的表演,但他们均称“太忙了,没时间过去,你把照片留下来,回头我去取就好了”。记者见到桐桐时,他正在星语中心老师的帮助下学习舞蹈,眼神中却无同龄人的快乐与活泼。
专家意见
12岁前的亲子陪伴影响一生
广州精神病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文军介绍,由于现代城市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父母两人都忙于工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短,长期这样很容易对孩子造成精神忽略。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孩子12岁之前,父母主动进行的亲子活动至关重要,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个阶段如果缺乏对孩子足够的陪伴,孩子的世界里就会缺乏父母的形象,不利于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同时,可能造成将来对父母的叛逆以及无责任感,对身边的任何人、任何事都满不在乎,表现出消极、冷漠,习惯于爆粗口,甚至遭受到一点忽略或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大发脾气,严重的还会做出很残暴的举动。
相关新闻:
一起过六一:儿童节弥补亲子关系
本周五又将迎来儿童节,对家长来说,有些人很“淡定”,觉得只要平时多陪陪孩子,哪天不是儿童节?有些人很“享受”,儿童节不仅属于孩子,还是亲子共乐和同事间增进感情的契机。有些人很 “无奈”,小升初的压力让家长和孩子实在乐不起来。
关注留守儿童的六一儿童节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对城里孩子来说,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节日,对于许许多多的留守儿童来说,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更不用说欢欢乐乐地过一回了。
把儿童节还给孩子有多难
现在谈六一儿童节确实有些早,但是没办法,实在是被逼无奈。最近接触了一些孩子的家长,都在抱怨幼儿园为了“六一”的活动,忙得太早,连周末都在让三四岁的孩子排练节目。
儿童睡眠不足的严重后果,主要表现为:
身高:睡眠不好影响生长素的分泌,骨骼、肌肉、脏器就不能正常发育,特别是夜间睡眠不充足,直接导致长不高。
体质:睡眠质量不高,青少年必然免疫力低下、精神烦躁、容易肥胖,同时易引起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血管病、近视等常见病。
智力:思维活动的能力降低,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不广泛,记忆力减低,思维迟钝,反应迟缓,组织TuLaoShi.com能力、创造力和运动技巧相对较差,厌恶学习、厌恶生活甚至厌恶人生。
心理:学校适应能力下降,如迟到、违反校规;人际关系受挫,同学、师生之间关系紧张,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焦虑紧张,抑郁孤独,不愿与人交往等。这些会成为青春期危险行为如抑郁、自杀、抽烟、服用兴奋剂、酗酒、吸毒的高危因素。
欧洲的早期音乐教育,起源于著名的达尔克罗兹的节奏教学和奥尔夫的综合艺术教学,发展到今天,成为名叫节奏音乐教学的早期音乐教学,内容包括有节奏、语言、律动、舞蹈、合奏等,目标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而不再是单一的技能学习上。而奥尔夫教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派生出音乐治疗的学科。
早在1993年,毕业于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演奏家,后来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罗斯切女士,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在幼儿园),对参与和不参与音乐训练的两组孩子做了推测空间推理能力的心理测验,实验组与对比组的空间智力成绩高出46个百分点。
2004年,德国古斯它夫·波舍(Gustav Bosse)出版社出版了托神根音乐学院瑞那特·克略佩(Renate Kl·ppel)博士和沙宾娜·福利舍(Sabine Vliex)教授合写的书《通过节奏音乐教学帮助行为异常的孩子——认识,理解,正确的治疗》,书中用实例介绍了行为异常的孩子的种种表现,如胆怯害怕、没有安全感、暴力行为、专注障碍和多动症等等,对它们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讲述在实践教学中是怎样通过节奏音乐去帮助他们。
可见,用音乐教学作为开发孩子的智力和用音乐教学去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由于遗传、器官疾病、早期不好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异常行为,已成为先进国家的音乐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脑科学专家等共同研究的课题。
音乐能改变孩子的不足
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如何用艺术教学去解决孩子的那么多问题,老师们的认识比较模糊,还有就是家长对这方面的了解认识还不够,甚至对孩子的异常行为感觉到了,但不愿意去承认与配合老师一起帮助孩子。
在我们的工作经验中,家长的态度正确、平和,小朋友的进步就神速,有些甚至能完全改变。如小林接受音乐培训时才五岁,两三节课后母亲就告诉我们小林有自闭症,他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大合群,话也不多,很容易哭,身体的协调能力也不好。但小林的乐理知识学的很扎实,歌也唱得好。一段时间过去后,小林有了明显的改观,他不哭了,那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害怕也逐渐减少,性格越来越开朗,还能与小伙伴一起配合做乐器演奏,做形体表演。每当小林出现反复与波动,老师就会请妈妈配合给予更多更细的关心与帮助。小林现在已开始学习吹奏乐器了,小学三年级了,与其他孩子没有多大差异。
小欣是家里的心肝宝贝,但她胆怯、羞涩,问她什么事回答都是一句:不知道。即不用负什么责任,也不会受到伤害。其实这类孩子也因此无法与他人沟通、交流,老师也无从知道他究竟学得如何,这是行为障碍的表现。但小欣通过四年的音乐培训,有了很大的改观,她能大大方方地站在舞台上演奏长笛,小伙伴们都爱与她合作搞创作、做游戏,大家都说她变了个人。
安安出生时脑积水,行为总是有点怪癖,不大爱讲话,细心的父亲让他参加了很多的训练,包括音乐上的、体育上的。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他,弹得一手好钢琴,表演起话剧也惟妙惟肖。
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与个性健康发展上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父母,不必把眼光只盯在孩子在某件乐器学得如何上,让孩子在集体的艺术氛围学习,会感到更快乐、开心,性格变得开朗活泼,愿意与人交往沟通,行为规范正常,这就是最大的收益。有了这种良好的基础乐器学习随后也会突飞猛进的。
欧洲的早期音乐教育,起源于著名的达尔克罗兹的节奏教学和奥尔夫的综合艺术教学,发展到今天,成为名叫节奏音乐教学的早期音乐教学,内容包括有节奏、语言、律动、舞蹈、合奏等,目标放在孩子的全面发展上,而不再是单一的技能学习上。而奥尔夫教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派生出音乐治疗的学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uimianbuzu/)早在1993年,毕业于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演奏家,后来又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的罗斯切女士,在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在幼儿园),对参与和不参与音乐训练的两组孩子做了推测空间推理能力的心理测验,实验组与对比组的空间智力成绩高出46个百分点。
2004年,德国古斯它夫·波舍(Gustav Bosse)出版社出版了托神根音乐学院瑞那特·克略佩(Renate Kl·ppel)博士和沙宾娜·福利舍(Sabine Vliex)教授合写的书《通过节奏音乐教学帮助行为异常的孩子——认识,理解,正确的治疗》,书中用实例介绍了行为异常的孩子的种种表现,如胆怯害怕、没有安全感、暴力行为、专注障碍和多动症等等,对它们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讲述在实践教学中是怎样通过节奏音乐去帮助他们。
可见,用音乐教学作为开发孩子的智力和用音乐教学去帮助孩子解决他们由于遗传、器官疾病、早期不好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异常行为,已成为先进国家的音乐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脑科学专家等共同研究的课题。
音乐能改变孩子的不足
我国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如何用艺术教学去解决孩子的那么多问题,老师们的认识比较模糊,还有就是家长对这方面的了解认识还不够,甚至对孩子的异常行为感觉到了,但不愿意去承认与配合老师一起帮助孩子。
在我们的工作经验中,家长的态度正确、平和,小朋友的进步就神速,有些甚至能完全改变。如小林接受音乐培训时才五岁,两三节课后母亲就告诉我们小林有自闭症,他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大合群,话也不多,很容易哭,身体的协调能力也不好。
但小林的乐理知识学的很扎实,歌也唱得好。一段时间过去后,小林有了明显的改观,他不哭了,那种莫名其妙的焦虑,害怕也逐渐减少,性格越来越开朗,还能与小伙伴一起配合做乐器演奏,做形体表演。每当小林出现反复与波动,老师就会请妈妈配合给予更多更细的关心与帮助。小林现在已开始学习吹奏乐器了,小学三年级了,与其他孩子没有多大差异。
小欣是家里的心肝宝贝,但她胆怯、羞涩,问她什么事回答都是一句:不知道。即不用负什么责任,也不会受到伤害。其实这类孩子也因此无法与他人沟通、交流,老师也无从知道他究竟学得如何,这是行为tulaoshi.com障碍的表现。但小欣通过四年的音乐培训,有了很大的改观,她能大大方方地站在舞台上演奏长笛,小伙伴们都爱与她合作搞创作、做游戏,大家都说她变了个人。
安安出生时脑积水,行为总是有点怪癖,不大爱讲话,细心的父亲让他参加了很多的训练,包括音乐上的、体育上的。在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现在的他,弹得一手好钢琴,表演起话剧也惟妙惟肖。
音乐教育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与个性健康发展上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作为父母,不必把眼光只盯在孩子在某件乐器学得如何上,让孩子在集体的艺术氛围学习,会感到更快乐、开心,性格变得开朗活泼,愿意与人交往沟通,行为规范正常,这就是最大的收益。有了这种良好的基础乐器学习随后也会突飞猛进的。
别的孩子都兴冲冲跟着老师做活动,只有天天紧紧依偎着我,我稍一离开便大哭大嚷———真丢人!早知道让他爸爸来参加亲子日了。这是儿子上幼儿园后举办的第一次亲子日活动,就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一天的幼儿园活动。本来还挺兴奋的,连穿什么衣服都琢磨了半晚上。可谁想到儿子的表现让我不得不成为焦点。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shuimianbuzu/)老师讲故事,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听,家长们站在远远的教室门口,只有我,半蹲半跪地搂着儿子,手还得紧紧抓着他,否则他一定又会哭闹起来。那个小朋友是叫泡泡吧,听儿子以前说过。听故事真认真,刚才做手工时也是专心致志,他的爸爸妈妈一脸幸福地在一旁观看。他们的视线中一定也看到了泡泡对面手忙脚乱的天天和灰头土脸的我。
唉!上了英语课,咦,我惊喜地发现,儿子竟然甩开我的手跑去围着外教大呼小叫。每次老师提问,就他积极。无意中瞥见泡泡,还是像刚才一样规规矩矩坐在小板凳上,老师提问声音也很小,大家跳舞时他也不主动……虽然知道不应该,但是我的心理还是一下m.tulaoshi.com平衡了!正如我所料,泡泡妈妈有点儿着急,直嘀咕———这孩子,怎么一点放不开?
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也有优点,可惜我们总是盯着自己孩子的缺点,拿它去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感谢小泡泡,他让我知道如何客观地对待孩子的弱点,心态平衡了,就不会急功近利,要知道,急躁着急的状态下,无论如何是无法正确地教育孩子的。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睡眠研究组织联合发布的《睡眠与健康》报告认为:“睡眠和空气、食物和水一样,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必需品。现在约占地球1/2的人口遇到若干种类的睡眠问题。”针对我国日益增多的睡眠问题,为全面提高公众睡眠健康水平, 减少精神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中国睡眠研究会提出了2010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良好睡眠,健康人生”。
睡眠障碍侵袭各类人群
中医学历来重视睡眠科学,认为“能眠者,能食,能长生”。可见,睡眠与健康是“终生伴侣”。
我国2007年完成的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杭州、南京6城市共2万人样本中,57%的人有睡眠问题,其中一半以上是由焦虑引发的。调查同时发现,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全身各种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精神系统,但相当多患有睡眠障碍的人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最近的调查表明,睡眠困难的病人中,只有6%专门为失眠就诊过,70%根本没有当一回事,24%是在因其他疾病就诊时顺便提到了睡眠问题。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病科许琰医生撰文表示,现在,睡眠障碍侵袭各类人群,白领、私营业主、学生是主要发病人群,还有一些是进城的打工族。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年龄段集中在15岁至45岁。究其原因,首先是“心境”问题,睡觉时心里总是想着这样那样的事;其次是被困难所困扰,诸如在生活中碰到一件困难的事一时间无法解决,也容易导致失眠。此外,不断增大的工作和生活等压力,环境的改变、生活琐事等,也会使人情绪跌宕难以入眠。所以,睡前不适合做一天的总结以及第二天的工作规划,应该使情绪保持在平静、乐观、祥和的状态。适度的瑜珈练习、听轻音乐、与家人聊天、阅读轻松的书籍报刊,都能帮助放松情绪。
睡眠不足可致矮小、肥胖
记者在采访湖南省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钟燕时,她特别强调,睡眠对于广大的儿童青少年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当今大多数父母都十分关心孩子的生长发育。但父母们往往不太知道,促进孩子生长发育的一些重要激素,恰恰是在睡眠时大脑“积极”分泌的。
钟主任介绍说,儿童在清醒时每毫升血浆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只有1至5毫微克。而睡眠时每毫升血浆中的“生长激素”含量可达到10至20毫微克,甚至高达40至50毫微克。孩子睡眠时间越短,体内生长激素含量就越低,天长日久当然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导致孩子矮小瘦弱。科学研究还显示睡眠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另外睡眠少还会引起青少年肥胖。
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和情绪
法国南锡市的一所防治研究中心十分关注孩子们的睡眠,并作过多年的调查研究。研究报告指出:儿童的睡眠与智力发展紧密相关,7至8岁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与他们睡觉时间长短有关。那些每夜睡觉少于8小时的学生,61%的人跟不上功课,39%的人勉强达到平均分数线。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是名列前茅的。而另一些每晚睡觉在10小时左右的孩子,只有13%的人跟不上功课,76%的学生成绩中等,11%的学生则功课优良。该研究报告还指出:缺少睡眠的孩子常伴有语言障碍,如口吃等。若与正常儿童相比,还显得呆笨。
这是因为睡眠跟大脑发育、智力发展紧密相连。科学实验证实,睡眠对促进大脑的发育和增进大脑的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人体卧位能有效地改变脑的血流量,大大增强其血液循环。卧位时,大脑的血流量通常是站立位的7倍。从而使脑细胞获得极其充足的营养。那些长期睡眠不足的学生,由于脑细胞缺乏足够的营养并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故往往显得精神萎靡、脾气暴躁、食欲降低、身体状况和学习效率不佳。
据我国一项国家级调查研究课题显示,30%的小学生与35%的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第一症状是焦虑。睡眠状况对人的生活、学习、心理都有直接影响,睡眠不足,导致神经衰弱,心理疾病就容易发生。所以,对于孩子来说,睡眠有着特别的意义。
睡眠疾病及时求诊
专家表示,睡眠障碍包括:难以入睡或者早醒;经常在夜间觉醒,睡眠浅、多梦;在保证睡眠时间的情况下依然白天嗜睡;睡眠期间打鼾明显,有频繁呼吸暂停甚至惊醒;次日清晨醒来头昏、头痛、眼球发胀、口干咽痛;睡眠时出现双腿不停活动、梦游等异常动作。人们应认识到睡眠障碍也是疾病的一种,如出现以上表现应及早就医。
健康的睡眠法则是:守时、多做运动、减少兴奋剂的摄入、舒适的卧具、请别吸烟、只喝软饮料、追求睡眠质量而非数量睡前丢开一切计划、别在太饱或太饿时上床。 本报记者 吴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