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妙招
1、角色换位,让孩子换位讲述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
案例:在家里我们经常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孩子扮演老师,家里其他人就扮学生,让孩子以当老师的身份回忆当天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过程,这样孩子很有兴趣,而且也达到了了解的目的。
专家建议:直接询问的方式有时会造成孩子的反感,所以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有趣的方法。或者,以启发式的交流方式,让孩子谈谈今天同班小朋友的表现。这样,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了。
2、请老师经常给孩子拍拍照片,用照片记录孩子的成长情况。
案例:我和幼儿园的老师一直交流的都比较多,但是老师也比较忙,不可能每天都有时间和我聊天,所以就想了个办法,偶尔把相机留在幼儿园,请老师给孩子们拍拍照,这个方法并不会浪费老师很多的时间,而且有些好照片还挂在了幼儿园的宣传栏里呢。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renjiguanxi/)专家建议:有心的家长从成长记录的角度出发,会请老师通过照片给孩子记录下成长的足迹。同样的道理,家长们可以集体请求老师每天给孩子们拍拍照片,用照片记录并借此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3、及时浏览带班老师博客和幼儿园网站。
案例: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有个博客,我经常会上,她大部分的日志内容都和工作有关,从她的博客上面可以侧面了解孩子们的状况,如果有什么问题,就能及时找到她了。
专家建议:老师博客是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最有效渠道之一。带班老师的博客中经常记录自己的教学过程,这些教学情况记录就是孩子们最直接的成长记录,是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最直接写照。作为家长,要经常浏览带班老师的博客,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幼儿园的网站也是如此,关注这些这将有助于实时、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4、关注园所论坛或班级论坛,通过互动交流了解孩子情况。
案例:现在的年轻父母基本上都有QQ,于是我在刚送宝宝入园的时候就搜集了大部分家长的QQ号码,然后回家建了个QQ群,大家经常在群上交流宝宝们的情况,十分方便,也很有效。
专家建议:幼儿园网站论坛或班级论坛是家长最好的交流平台,家长之间通过互动交流,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们在闲暇之余,要经常登录这样的论坛,看看最近幼儿园或孩子所在班级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对于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非常有意义。
情景再现:
晚饭后,小区里的许多宝宝都在小区广场上嬉闹、纳凉,玩得开心极了。妈妈做完家务也准备带月月下楼,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活动。可是正在看动画片的月月,怎么也不愿意把眼睛从电视上挪开,任凭妈妈怎么说,她就是赖在沙发上不动。妈妈气得关上电视,月月就开始大哭大闹。最终束手无策的妈妈只好打开电视机,月月迅速恢复了正常,又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妈妈看着月月,无奈地摇了摇头。
很多父母碰到像月月这样的宝宝都很无奈,害怕宝宝窝在家里看电视久了,小小年纪就成了“四只眼”;担心宝宝整天赖在沙发上,缺少锻炼和运动,成了“小胖墩”;忧心足不出户使宝宝欠缺必要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变成一个“闷葫芦”。宝宝为什么喜欢“宅”呢?
宝宝的心声
☆“爸爸妈妈都不理我”
许多父母平时总是很忙,没时间照顾宝宝,每天早晨急急忙忙把宝宝送到幼儿园,晚上把宝宝接回家就开始忙做饭、收拾家务、上网等等。宝宝想跟爸爸妈妈说会儿话,聊聊在幼儿园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总是用电视敷衍道:“我正忙着呢,你看动画片去吧”,再不然就说:“那边有零食,你边吃边玩会儿游戏吧”。家长总是没空和宝宝聊聊天,时间一久,宝宝每天回到家,就会惯性地看起了电视,玩起了游戏。即使家长有时候来了兴致想问问宝宝幼儿园的情况,宝宝也会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若是家长急了发脾气,宝宝要不一句不吭,要不就以大哭大闹来进行反抗。
☆“我跟他们学的”
不少家长自己就很“宅”,不是窝在沙发里看连续剧,就是粘在电脑旁上网。周末也不参加户外活动,朋友一吆喝立马扑到牌桌前玩麻将、扑克。撇在一旁无人管的宝宝年龄小,又不能自己外出找小朋友,只有像爸爸妈妈那样成天窝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翻翻小人书。日子长了,孩子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既不愿意外出,也不愿意与人沟通,成了孤独的“宅宝”。
☆“我就喜欢呆在家里”
有些宝宝天生内向,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不喜欢与人交往,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看看自己喜爱的故事书或者画画表达自己情感的画,别的小朋友很难打开他的心扉。很多爸爸妈妈看着宝宝在家如此乖巧、听话,就不想轻易打扰孩子的这种宁静。时间长了,除了幼儿园,宝宝就只想呆在家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样的宝宝有很好的专注力,但与人交往的能力会得不到培养和锻炼,爸爸妈妈可以趁宝宝看书看累了或画画没有灵感时,带宝宝出去与小朋友们嬉闹一会,既能调节宝宝身体的疲劳,又能让宝宝与同龄宝宝交流。
聪明妈妈的做法
☆ 多花时间陪宝宝
现在许多人的生活压力很大,为了生计,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着,但是宝宝不应成为成人忙碌的“牺牲品”。即使家长回家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忙,也要挤出时间关心一下宝宝在幼儿园的情况,满足宝宝表达和倾诉的需要。电视、故事书和玩具是不能替代父母的关心和交流的。妈妈可以找一个固定的聊天时间,或者在带宝宝回家的路上,主动和宝宝聊聊他在幼儿园里的情况和问题。如果天气好的话,家长可以在晚饭后,带着宝宝去户外散步,和宝宝简单说说自己的工作情况,还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参与到谈话中来。这样宝宝的兴趣点就会有扩展,走出家门,探索广阔天地。
☆ “宅爸宅妈”要变身
父母是宝宝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可落到生活的细节处,依然有那么多的家长不注重自身的行为。宝宝在父母的熏陶下,会不知不觉习得与他们类似的习惯, “宅爸宅妈”生个“宅宝”真是不tulaoshi足为奇。因此,“宅爸宅妈”要赶紧行动起来,约上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带孩子一起去郊游、野餐、散步、运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喜欢上户外活动,而不是整天赖在家里。
☆鼓励宝宝合群
对于性格内向的宝宝来讲,父母如果任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是不明智的。父母发现家里有乖得不太出声的宝宝,一定要加以注意。首先要多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多注重培养宝宝的伙伴意识,如做游戏时,让他扮演一些重要的角色,体验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创造机会与其他家长联合搞一些亲子游戏,让宝宝参与进来,享受大家合作的乐趣。平时,在晚饭后,家长也可以鼓励宝宝和小朋友们一起出去玩,或是把自己拿手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只要宝宝在户外和小朋友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 培养宝宝广泛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幼儿阶段是培养宝宝兴趣的大好时机。家长除了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导孩子发展多种喜好,比如家长可以经常带宝宝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当一当小区的环保小卫士。稍大一些的宝宝,家长还可以带上他养成晨跑、游泳等良好的运动习惯。宝宝的兴趣广泛了,自信心就会增强,性格也会逐渐开朗起来,自然不愿成天赖在家里了。
不少家长反应自己的孩子宁愿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阅读,而家长又往往把孩子的这种现象归结于缺乏上进心,不听话。
其实孩子是否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与家长是否掌握恰当的方法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呢?
把书当作珍贵的礼物送给孩子。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自已挑选喜欢的书,并帮助他建立个人图书馆,告诉他书籍真的是好礼物。可以这样对孩子说:“我非常喜欢收到书做为礼物!书带着我们进行伟大的探险。”
那么,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
一、从婴幼儿就带孩子上图书馆
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到他们逛逛图书馆,对激发幼儿的兴趣很有益处,不妨在您有空的时候,一齐去图书馆,精心为孩子借阅两本好书。
二、为喜欢的作者过生日
孩子的很多习惯都来源于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文化素质都影响着孩子,家长爱书、爱读书,孩子在其耳濡目染下必定也会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你喜欢的作者过一个生日,在生日晚会上向孩子讲述他的博学多才,他成才的坎坷经历,让知识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
三、在固定的时间送书给孩子
孩子的生日礼物、新年礼物、有所进步的时候,不要送一些玩具礼物之类的物品,一本好书既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又可以培养阅读习惯值得朋友们借鉴一下。
四、将阅读化为戏剧表演
这点比较适合于幼儿园的教学当中,一些童话和故事可通过故事表演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可以分为整体表演型,即完整连贯的表演,角色可以一对一,教师帮助幼儿分析形象再表演;还可以是分段表演型即群体角色,教师先讲故事,幼儿一起讨论角色,全体一起表演,道具应该准备的简单一些。
最后一种是角色活动型,这时故事中的人物、动作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三种方法在戏剧表演时可以自由结合也可以分别使用,无论怎样运用,相信幼儿的阅读兴趣一定会大大提高。
五、把喜欢的材料编成一本书
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童话或诗歌,那么你在阅读报纸或杂志的时候应该留心一下,遇到精彩的材料可以将它剪切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每天傍晚,将笔记本打开,品尝里面的丰富果实,孩子最喜欢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
六、扩大阅读内容
孩子如果在有了一定阅读的基础上,应当扩大他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范围,这时眼光不要局限于童话故事、卡通漫画,可以看一些报纸和名著,让孩子了解国家大事,丰富课余知识,提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七、背诵儿歌
儿歌语言通络凝练,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可以熏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帮助幼儿认识社会和自然开启儿童心智,发展儿童语言,都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八、成立读书会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成立一个读书会,让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提任会长,定期到会长组织一些读书活动,既可以增强幼儿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九、特殊节日多读相关的书籍
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细心的教师该为孩子准备好书了,这些节日的来历、名称、时间、意义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借此机会,让他们多读读、多想想,一定可以增加知识。
十、与书生活
良好的习惯应该时刻都在身边,把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必不可少的,在家中,可以将书作为您家的“装饰材料”,到处都飘溢着淡淡的书香气息,出门购物时,让您的书橱也丰满一下,让书时刻在您的生活中出现,增添知识的乐趣。
“为什么晚上要睡觉?”“为什么爸爸要上班?”……几乎所有的宝宝天生就是提问专家,他们一连串的问题常让照顾者应接不暇。面对爱“找碴”的Why宝贝,你该怎么应付?
1 响应孩子时心态要正确:解答孩子的疑问时不可加油添醋,不要输灌不正确的观念给孩子。
2 响应时要有耐心,陪同他一起解决:仔细给孩子讲解让他们疑惑的问题,不要只丢给他一个模糊的答案,比较小的孩子是不会自己思考、想象的。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renjiguanxi/)3 解决时可引发其创作力与想象力,与他天马行空讨论:如画图时,孩子可能会问“为什么天空要画成蓝色的?”照顾者可反问:“你觉得画什么颜色好呢?”用这种方法刺激孩子的想象力,也可以让你轻松面对孩子的问题。
4 问孩子为什么时,应在他心境单纯、愉悦的情况下:避免在孩子发脾气时提出疑问,如果大人当下的情绪也不好,还应先处理自己情绪,再与孩子一起探索。
让宝宝接受奶瓶需要循序渐进,首先要将宝宝的进食时间分为早、中、晚三段。在中间的时段先进行尝试,这时的宝宝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可以先用奶瓶逗他,然后喂他吃几口,让他熟悉奶瓶。接着在他情绪稳定的时候多用奶瓶给他喂食。
混合喂养的宝宝会出现不爱喝奶粉的情况,平时在喂养时要注意喂养姿势等,或换换奶嘴试试,有时频繁的换奶粉品牌等情况也会引起宝宝厌奶,如果有生长发育不到标准的情况,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看是否有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
孩子同时吃母乳和奶粉时,特别在4、5月时,容易发生对奶嘴的抵触,许多孩子都有这个阶段,一般需要1-3周的时间,这说明孩子已经明显有对母亲的依赖。
如果能够不能方便进行母乳喂养,可以更换质地更接近母乳的奶嘴,也可让孩子玩的确实饿时或比较困时喂奶,再如果还不行,中间可用小勺喂食。
如何让孩子爱上奶瓶呢,下面这些方法可以试试:
1、用奶瓶在宝宝还没饿之前先喂食。
2、用奶瓶喂食时,拿妈妈的衣服包着宝宝。
3、不要将瓶嘴放入宝宝的口中。而是把瓶嘴放在旁边,让宝宝自己找寻瓶嘴,主动含入嘴里。
4、把瓶嘴用温水冲一下,让它和人体温度相近。
5、让宝宝试用不同形状、大小、材质的奶嘴,并调整奶嘴洞口的大小。
6、试着用不同的姿势给宝宝喂食。有些宝宝吃奶瓶时,喜欢喂他的人把脚抬高;有些则不喜欢看着保姆的脸,喜欢背向着保姆的胸前时较愿意吸奶瓶。
7、试着抱抱他、摇摇他、走一走等,使他安静下来。
8、在宝宝睡着的时候,把奶瓶放入他的嘴中。
9、当然传统的方式也可以尝试,比如在妈妈的乳头上涂一些芥末或风油精,让宝宝对妈妈的乳头产生不良的条件反射。不过,这个方式可能会伤害宝宝的感情,妈妈的乳头也会被辣到,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使用这种方法。在这个阶段,耐心和决心可是缺一不可的。宝宝会哭闹甚至拒食,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哟。
10、刚开始,宝宝很可能会气得又哭又闹,又踢又打;可是,我们必须坚持一点,就是将哺乳的时间渐渐缩短。只要把握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宝宝最后还是会乖乖用奶瓶喝奶的。因为,当宝宝肚子饿时,就会知道,现在就只有奶瓶可以满足他的需要了。
如果进食少超过半个月,或已影响孩子的体重增长,或怀疑孩子有疾病的可能或孩子情绪不好,均应及时看医生。
婴幼儿性别认同的关键期也是形成性别社会规范行为的重要时期,那么,这样的时期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帮助宝宝早早确定自己的性别认同感。
1、2岁左右:婴幼儿的性别认同一般出现在1岁6个月至2岁之间,一些孩子在2岁左右已经能正确分辨出照片上人的性别,但仍然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2、3岁左右:到了3岁左右时,多数孩子可以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但无法明白性别是不便的这个真理。
3、3岁以后:3岁以后直至学龄前,孩子便慢慢地对性别产生了坚定的概念,可以明白自我的性别以及他人的性别是不变的。
幼儿的性别偏爱往往最早出现于对待玩具上,约14~22个月时,男孩常常喜欢小汽车类的玩具,而女孩则喜欢洋娃娃等,进入幼儿园后多会偏向于性别相符合的活动,或中性活动。比如常常爱分男、女不同组别进行活动。
性别角色混乱或性别识别障碍常常表现为男孩女性化,或女孩男性化,就是有时说的“娘娘腔”和“假小子”,仔细辨别其性别角色,及时加以正确引导,使以后的心理发展正常,避免出现同性恋、异性癖等现象出现。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就是有性别的,但是他们的行为是不受性别意识支配的,当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环境时,他们自己的身体是包括在这种探索中的,这种探索是健康的,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存在“道德问题”。宝宝对自己身体器官的探索、以及通过和别人的交往,逐渐建立了自我意识和对性别的理解。
性别意识是宝宝形成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性别认同的发展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而且一生都在延续的学习过程。所以家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不要让孩子以为他的探索是“羞耻”的。形成性或性别角色方面tulaoshi.com的认识是同自己身体上的性别特征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但它也包括了情感方面的自尊发展和在家庭、同伴全体和社会中进行的社会化过程的发展。
1. 管理好冰箱橱柜
多数的父母都知道食品与营养影响健康,但拒绝购买不健康的食物可能需要更好的自制力。不要让孩子周围充满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甜食、含糖饮料等,因为这些食物含大量的脂肪、盐、糖及添加剂,不但影响生长发育,还可能成为孩子健康的杀手。
想想看,冰箱及食物柜中放满了糖果、饼干、汽水及速食品,孩子如何能拒绝诱惑呢?
试着改变环境,放置新鲜天然的健康食物,如低脂鲜奶、低糖酸奶、低脂面包、红薯、杂粮饼干、全麦面包、水果、蔬菜及坚果,让孩子自然而然接触新鲜天然的食材,从而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就能远离不健康的食物了。
2.把创造力加进食物里
准备健康的食物还要带点创造力!父母若是觉得健康的饮食单调、无趣且不好吃,那么孩子也可能出现一样的反应,如何让孩子接受健康饮食呢?
父母可以试着改变食材种类、形状、颜色搭配、烹调方法,甚至是餐具的选择,这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此外,孩子喜欢自己决定一些事情,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备与设计,也能提高食物的接受度。
3.用餐气氛要安排
有些孩子在用餐时间跑来跑去或是边玩玩具、边看电视,在这种情况下,不但破坏了用餐的气氛,而且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也不清楚吃了多少。这样容易导致孩子不重视正餐的需要,转而以零食为主。
父母在安排好适当的用餐时间及固定的用餐空间后,应以坚持但不破坏气氛的态度,要求孩子遵守用餐的规矩,让他了解用餐的重要性,专心吃完饭。
与家人一起用餐是很好的学习情境,但前提是必须避免在孩子面前批评食物或挑食,以便让孩子学习良好的用餐礼仪与模仿饮食行为。在孩子行为改变的过程中,记得不要以零食为奖励或交换条件,如吃完饭后给一颗糖果,以免功亏一篑,破坏了辛苦建立的健康食物环境。
4.爸妈放下自己的偏好
幼儿的饮食问题一直是许多父母教养孩子时的一大困扰,如果能放下压力,以轻松与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可避免陷于亲子关系紧张的局面。
在食物的挑选与烹调的安排上,请先放弃自己对食物的喜好,尽量在孩子的环境中安排新鲜天然的6大类食物(奶类、五谷根茎类、肉鱼豆蛋类、蔬菜类、水果类及油脂类),制作健康的餐点供孩子选择。
如果食物被孩子拒绝时,也不用气馁、生气,应尊重孩子,先改用同类别的其他食物,再运用一些创造力改变食物的烹调方式,以增加孩子对食物的接受度。
为孩子营造一个愉快且健康饮食的环境是父母的责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从小开始接触各式各样的健康食物,自然养成不偏食的饮食习惯,奠定了未来健康的基础。
5.选择绿灯食物
用“绿灯走,红灯停,黄灯要小心”的概念来提醒您选择健康食物。
绿灯食物 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助健康,适合每天选用,包括新鲜蔬果、米饭等天然原味食物。
黄灯食物 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糖、油脂或盐分含量稍高,要酌量选用,如炒饭、汉堡等。
红灯食物 只提供热量的食物,糖、油脂和盐分过高,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只能偶尔满足一下,如汽水、巧克力、甜甜圈、薯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