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知道笑话他人不对

968412587

968412587

2015-12-12 15:55

4.宝宝快3岁了,在父母的帮助下已经能区别基本的黑、白、红、黄、蓝、绿等色,非常可爱。这一天妈妈问他:你的男的,还是女的?他答:我是绿的,妈妈是蓝的。原来正好宝宝穿了一身绿色的运动服,...

你知道孩子是怎么“看”的(上)

父母是最可能了解孩子的人,因为天然的联系,因为时空的接触;父母也是最可能不了解孩子的人,因为年龄的差距,因为立场的不同。于是孩子遇到问题或者犯错时,父母在问“为什么”的同时,也有着不同的“是这样吧”的解释。所谓“对症下药”,如果父母根本不清楚孩子的“为什么”,又怎样去进行“怎么办”呢?所以,今天要考考父母的“童智”,即“儿童化智能”,简单的说就是“儿童‘视角’的思维能力”,看你有多少想法能与孩子不谋而合,看你对孩子的事情到底能理解多少?如果你想成为前者而不是后者,那么蹲下来,做一次视角上的“小孩”,做一次养育的学习者,与孩子共同体验一份成长吧——

1.3岁的可可被妈妈拉着穿梭于熙熙攘攘的商场,你知道孩子看到的最多的是什么?

A. 食品 B.玩具 C. 小朋友 D.成人的腿

答案:D。没有想到吧,不信下次你逛商场的时候,有意识地蹲下来,力求与孩子的视角一致就知道了!或者当孩子拉着你一定要到一个地方去的时候,你跟着他就会明白,原来那个地方常常是你所忽略的,甚至是你根本没有也不可能看到的空间。

2.一个4岁左右的孩子与妈妈一起站在渡船上,很兴奋地给妈妈指着什么,可妈妈却好像什么也看不到,只敷衍地应答着,你知道孩子的视野里是什么吗?

A. 远山 B. 夕阳 C. 波浪 D. 垃圾

答案:C。原来船的开动带起了翻滚的波浪,原本黄色的江水有了白色的浪花,十分有趣!只有在孩子那个高度与位置才看得确切,也才更能体会“波浪”的起伏,甚至溅到些许水花!而成人看到的更可能是A与B,所以没有“共同语言”的母子,怎能一起分享呢?孩子的兴奋最多引起母亲的“莫名其妙”,另外加上一句“乖一点,不要闹啊”!

3.上海“火车站-莘庄”的地铁到了新龙华站后,就开到了路面上,一个3、4岁的孩子非要爸爸抱他——
爸爸说:我已经抱了你很久了,我累了,再站一会就到了!
孩子更急了:不嘛,不嘛,快抱我!我要看啊!
爸爸说: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些树啊、草啊的!
…… ……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爸爸抱起来看呢?

A. 其实孩子只是想让爸爸抱,找借口 B. 孩子任性,故意耍赖
C. 孩子太矮,看不到外面的东西 D.车厢太拥挤,孩子害怕

答案:C。道理与到动物园看动物一样,在动物园父母会有意识将孩子抱起,因为是来看动物,目的非常明确;而在地铁上、车上或路上,父母则会忽略了孩子的“视野”,因为没有明确“目的”。其实目的性的参观、游览,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则是这些“不是活动的活动”,而孩子大量的知识、经验、基本常识,甚至观察力、交往能力等又恰恰于此不知不觉增加与形成着。“目的”的局限根本无法与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媲美,如果成人忽视了孩子平时好奇的观察、热切的询问、逼真的模仿,那么请不要为以后孩子“不爱动脑”、“不会提问”、“不懂好坏”等奇怪吧!

4.宝宝快3岁了,在父母的帮助下已经能区别基本的黑、白、红、黄、蓝、绿等色,非常可爱。这一天妈妈问他:你的男的,还是女的?
他答:我是绿的,妈妈是蓝的。
原来正好宝宝穿了一身绿色的运动服,妈妈则穿着蓝牛仔。你认为宝宝这样说,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A.宝宝没有听清楚
B.对性别无知,混淆了“男-蓝”、“女-绿”
C.宝宝逗妈妈开心
D.宝宝巧妙地回答了问题,因为他认为穿绿的就是男的,穿蓝的就是女的

答案:B。对于宝宝来说,平时接触更多的可能是“你是小姑娘,还是小弟弟”,或者“你是男娃,还是女娃”,所以还没有“男”、“女”这样抽象概括的词汇。但从宝宝的回答中,我们分明可以知道宝宝已经有了基本的颜色概念,所以与其硬要让宝宝记住:“你是男的,妈妈是女的”这样的知识,不如就“颜色”的基础上与宝宝做相应的游戏,让宝宝认识更多的颜色,让宝宝学习有“颜色”的东西“红红的大苹果,黄黄的大鸭梨,紫色的葡萄,蓝色的大海,雪白的棉花,乌黑的煤碳……”这是不是更有趣,更实际呢?

以上四个小小的问题,告诉我们成人,要想教孩子东西,首先要知道孩子能“看到”什么,是怎么看的;其次要想象孩子“看到”的信息,他们为什么这样看,尤其我们认为非常奇怪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认识中,可能正反映了孩子的发展水平,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可能的学习内容;最后请一定记住要在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童智”,你的“童智”是通向孩子心灵的“魔毯”,也是引导孩子走向更广阔世界的“神灯”!

行至文末,为有意提升“童智”的父母亲们提几点小小的建议,供参考与尝试:

1.当你弄不清楚孩子需要的时候,请给孩子5分钟表达的时间;不管多么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关键是你要设法去理解他;

2.尝试一下孩子的表达方式,并看看孩子如何反应;

3.当你不知道孩子在看什么的时候,请尽可能“变到” (如蹲、爬、坐、卧等)孩子的高度沿着孩子的视线去看一看,可能你会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还有另一个模样;

4.尝试将你“降低”后看到的东西与孩子交流,看孩子如何反应;

5.当你搞不懂孩子在做什么的时候,请在旁边静观5分钟,然后学样也做一做,也许你会突然领悟到这乱七八糟地“摆弄”原来也趣味无穷!

6.尝试一下你本已忘记的童年活动(如玩泥巴、玩沙子、玩水、踩水坑、吹肥皂泡等),好好体验一下,并看看孩子的反应如何。

总而言之,当您细细领悟了以下的“儿童行事方程”,您也就拥有或者恢复了神奇的“童智”——

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认识水平=孩子的行为表现

下一篇:你知道孩子是怎么“看”的(下)


作者: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徐浙宁
摘自《为了孩子》

你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吗?

  怎样使孩子幸福? 

  我总以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给她买许多玩具就会使她幸福,可有一次与女儿的谈话,却使我得以反省。我对女儿说,看你多幸福,有那么多的人送给你这么多的礼物。可她说,妈妈,我一点儿也不幸福,因为你不跟我玩。这句话震撼了我的心灵。是的,要使孩子感到幸福,决不是仅仅给她提供物质上的满足,而更要与她在精神上有很好的沟通,而在一起游戏,就是与孩子进行精神交流的最好的渠道。难怪科学研究证明,最有威信的,就是那些每天能挤出一些时间和孩子玩的父母。

  把电视遥控器好好捏在自己的手里 

  对于工作繁忙,疲于奔命的父母来说,把电视遥控器塞在孩子的手里,是一件最省心的事。可是有一件事,却使我意识到电视遥控器塞在孩子的手里是多么不负责任的事情。有一天,女儿的老师告诉我,因为一个男孩不愿意跟我女儿玩,她就学TuLaoShi.com着武打片的人物,“哈哈”地对那个男孩拔拳扬威,使那个男孩不知所措,大声哭起来。回家后,我就问女儿,你知道打人是不好的吗?她回答说,好人也要打人的呀,武打片里的英雄都打人的。孩子太小,她确实不能明辨是非。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只图省心,而让自己的孩子被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引入歧途。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著名人物之一,社会心理学家班图拉在他的一系列的研究中,揭示了儿童的模仿行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儿童的模仿对象,不仅是身边的成人,还有那些电影和电视等。有时,电影和电视中的主人公,对孩子的影响甚至超过儿童身边的活生生的人。所以,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父母,我们就必须把电视遥控器好好捏在自己的手里。

  每天抱一抱、亲一亲孩子 

  在东方文化中,孩子一旦进入3岁以后的幼儿期,父母就很少去抱一抱、亲一亲他们了。然而,和孩子的肌肤接触,对稳定孩子的情绪,增进亲子间的亲情,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国的“抚摸治疗”协会,已证明了抚摸,对那些低体重儿和在母体中受到过惊吓的新生儿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每天定时定量的抚摸,使那些低体重儿很快增加了体重,受到过惊吓的新生儿情绪很快得到安定。那么,到了幼儿期,是不是孩子就不再渴望与父母之间有肌肤的接触呢?女儿的行为告诉我,他们依然渴望父母的抱一抱、亲一亲。有一次,女儿的画被刊登在他们幼儿园的园报上,女儿兴奋地把她的作品给我看。我就问她:你需要妈妈给你什么奖励呢?她就指着自己的额头,说:Kiss!”我就轻轻地吻了她的前额,可她并不满足,要我吻她50下。在孩子的心中,爸爸妈妈去抱她,就是对她的最高奖赏。

  为人父母,也是人生学习的另一开端,这与其他的学习不同。其他的学习都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后,再获得证书,持证上岗。而我们,是在没有获得任何证书的情况下,就被戴上了父母的桂冠而行使做父母的权利。因此,“怎样做父母”的问题当常萦绕心头。在干中学,而孩子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你知道孩子是怎么tulaoshi“看”的(下)

4.宝宝快3岁了,在父母的帮助下已经能区别基本的黑、白、红、黄、蓝、绿等色,非常可爱。这一天妈妈问他:你的男的,还是女的?
他答:我是绿的,妈妈是蓝的。
原来正好宝宝穿了一身绿色的运动服,妈妈则穿着蓝牛仔。你认为宝宝这样说,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A.宝宝没有听清楚
B.对性别无知,混淆了“男-蓝”、“女-绿”
C.宝宝逗妈妈开心
D.宝宝巧妙地回答了问题,因为他认为穿绿的就是男的,穿蓝的就是女的

答案:B。对于宝宝来说,平时接触更多的可能是“你是小姑娘,还是小弟弟”,或者“你是男娃,还是女娃”,所以还没有“男”、“女”这样抽象概括的词汇。但从宝宝的回答中,我们分明可以知道宝宝已经有了基本的颜色概念,所以与其硬要让宝宝记住:“你是男的,妈妈是女的”这样的知识,不如就“颜色”的基础上与宝宝做相应的游戏,让宝宝认识更多的颜色,让宝宝学习有“颜色”的东西“红红的大苹果,黄黄的大鸭梨,紫色的葡萄,蓝色的大海,雪白的棉花,乌黑的煤碳……”这是不是更有趣,更实际呢?

以上四个小小的问题,告诉我们成人,要想教孩子东西,首先要知道孩子能“看到”什么,是怎么看的;其次要想象孩子“看到”的信息,他们为什么这样看,尤其我们认为非常奇怪或者根本就是错误的认识中,可能正反映了孩子的发展水平,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可能的学习内容;最后请一定记住要在与孩子的共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童智”,你的“童智”是通向孩子心灵的“魔毯”,也是引导孩子走向更广阔世界的“神灯”!

行至文末,为有意提升“童智”的父母亲们提几点小小的建议,供参考与尝试:

1.当你弄不清楚孩子需要的时候,请给孩子5分钟表达的时间;不管多么小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关键是你要设法去理解他;

2.尝试一下孩子的表达方式,并看看孩子如何反应;

3.当你不知道孩子在看什么的时候,请尽可能“变到” (如蹲、爬、坐、卧等)孩子的高度沿着孩子的视线去看一看,可能你会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还有另一个模样;

4.尝试将你“降低”后看到的东西与孩子交流,看孩子如何反应;

5.当你搞不懂孩子在做什么的时候,请在旁边静观5分钟,然后学样也做一做,也许你会突然领悟到这乱七八糟地“摆弄”原来也趣味无穷!

6.尝试一下你本已忘记的童年活动(如玩泥巴、玩沙子、玩水、踩水坑、吹肥皂泡等),好好体验一下,并看看孩子的反应如何。

总而言之,当您细细领悟了以下的“儿童行事方程”,您也就拥有或者恢复了神奇的“童智”——
孩子的需要+孩子的认识水平 孩子的行为表现

作者: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徐浙宁
摘自《为了孩子》

孩子最怕的事情你知道吗?

  曾有一项统计,当我们成年之后,回忆孩提时代我们都害怕什么,有人写“害怕老师点名让大家去黑板前做题”,有人写“害怕穿着打扮不时尚,被同学嘲笑”,有人写“害怕晚上关灯后一个人睡会有鬼怪”......各种情况不一而足。现在身为家长的你,知道自己的孩子最害怕什么么?不同时期,宝宝害怕的东西会不同,有一些是有年龄特点的,家长们可以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避免孩子心理受到伤害。

  一、1-6个月宝宝害怕什么

  婴儿在早期,听觉是较为敏感的。孩子们天生都害怕巨大的奇怪的声音。但偶尔一两次的刺激,不至于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在婴儿哭泣时,给予足够的安抚就可以了。避免连续让宝宝接受令他们恐惧的噪音。

  二、6-9个月宝宝害怕什么

  婴儿对陌生人普遍有恐惧感,但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却不同。在某个环境,婴儿见到陌生人会哭泣或回避,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却可能对陌生人产生兴趣,并做出愿意接触的姿态。因此,在这一时期,父母要对婴儿与陌生人的接触保持警觉,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比较安全的环境。在婴儿出现不安情绪时,父母应该及时进行安慰。  同一时期,婴儿还会对高度产生恐惧。因为婴儿在这时已经对高度产生感知。到了九个月,身体发育已经使他们能够翻身和爬行了,但这些运动能力的掌握,不足以使他们应付对高度产生的恐惧,对高度的恐惧几乎是天生的。不过,随着婴儿年龄地增长,身体控制能力的增强,这种恐惧会慢慢消失。

  三、12-24个月宝宝害怕什么

  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所产生的焦虑,高峰出现在18-24个月时,而且是极为普遍的反应。儿童对分离产生的反应,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年龄、过去的分离经验,对环境所具有的控制能力,认知水平,性格特点,母亲与孩子关系的好坏以及在分离时母亲的行为。当儿童进入学龄前期时,与监护人的分离还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如熟悉的人是否在场,环境是否熟悉,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如何等。通常,和母亲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在母亲离开时分离性焦虑要明显轻得多。他们知道母亲会回来,在母亲离开期间会呆在比较适宜的环境中。  由此可见,母子之间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极为重要。同时,还应注意母子分离要逐步进行。比如,一开始先短时间分离,然后再逐渐拉长时间。需要提醒的是,看护者一定要在向孩子保证的时间内回来,让孩子心理有底。

  四、2岁以后宝宝害怕什么

  在进入第二年后,儿童的恐惧变得更为个人化。对于较为具体的刺激产生的恐惧反应,让位于对想像出来的东西的恐惧以及对求知情况产生的预想性恐惧,比如独处、黑暗、死亡、绑架者及抢劫者等。一般来说,这些恐惧在四岁时达到高峰,并且在四到六岁这一年龄段维持高峰,此后高峰开始下降。

  五、6-12岁宝宝害怕什么

  在6-12岁期间,恐惧大多与学校,身体损伤和自然灾害有关。更为抽象的社会焦虑和对成绩的焦虑出现,对于损伤,自然时间和社交产生的恐惧可以维持一生。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认识到死亡。有时他们的手出血了,就跑去告诉妈妈:“我的手出血了。”很可能孩子说这些话的潜台词是“我会死吗?”妈妈对这种出血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保证,会成为孩子的定心丸。

让孩子知道笑话他人不对

  场景:因为自己就读的学前班转来了个叫丁丁的新同学,斌仔兴奋极了,那几天回家路上跟妈妈汇报的全是关于丁丁的新闻:丁丁的头发后面留有一条小辫子;丁丁说湖南话,我们都听不懂;丁丁爸爸怪,忍不住问他。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jiaoyu/)

  “丁丁今天哭了。”斌仔的情绪有点低落,“林为钧他们笑话他,捉他的小辫子玩,还说他说的是乡下话。”妈妈停下了脚步,蹲下来,看着斌仔的眼睛:“告诉妈妈,你当时做了什么?没有制止他们吗?”

  “没有,我怕他们也不理我了。”斌仔的声音低了下来。

  “那么,”妈妈拉起了斌仔的小手,“你觉得他们这样做对吗?”

  &ldquoTuLaoShi.com;不对,”斌仔犹豫了一下,但又接着说,“可是,可是丁丁讲话就是怪怪的,我们都听不懂。还有他的小辫子—”

  妈妈把斌仔拉进怀里,接过了话头:“妈妈知道你害怕小朋友不理你,那多不好受啊!可是他们这样对丁丁,丁丁心里一定也很难过。而且,丁丁刚从湖南来,不会说广州话很正常,上次爸爸妈妈带你去湖南旅游,车上的小朋友不是也听不懂你讲的白话吗?可是他们没有笑话你吧?”

  “对,”斌仔想到那次旅游,有点兴奋了,“他们还教我说湖南话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的家乡是广东,丁丁的家乡是湖南,不同的家乡就有不同的话,不同的风俗。”妈妈耐心开导。

  “什么叫风俗?”斌仔不解。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jiaoyu/)

  “丁丁的小辫子就是一种风俗。你们觉得不好看,可丁丁觉得这样才美!既然丁丁自己觉得很美,你们就应该尊重他。”

  “我知道了,我们都是小朋友,我们都一样;就算我们说不一样的话,也能成为好朋友,不该互相笑话,对吧?”斌仔能说出这么“深”的道理,妈妈报以响亮的一吻。“可是怎么尊重他呢?”斌仔又不懂了。妈妈站起身,“尊重,就是明天回去告诉丁丁,他的小辫子蛮好看的,还有,问他愿不愿意学广东话,愿意的话就——”

  “就教他!就像旅游的时候小朋友教我一样,是吗?”

  妈妈笑了。儿子终于懂得了包容和尊重,这对他今后的生活太重要了。她可不愿意斌仔从小就学会排斥,毕竟这个博大的世界需要一些心胸更宽广、视野更开阔的小主人。  从上面的个案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善良,看出尊重,看出同情,看出同理心,但讲到宽容,似乎有些离题:“宽容不是指的谅解他人、不记恨不报复的一种品质吗?”你会问。

  也是。也不是。你理解的是生活中讲的宽容,可在孩子的品德奠基工程上,我们讲到的宽容侧重点有所不同:它的确涉及上面提到的一干元素,的确让孩子减少仇恨、暴力和偏执,学会以善良、尊重、理解待人,但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奥妙集中在一点——给孩子一个基本认识:所有人,不论是否和我们一样,都值得受到公平和尊重的对待。

  分析: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讲,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更喜欢取笑他人的短处以确定自我价值,他们容易随大流,不善特立独行,也怯于特立独行。所以斌仔才会在丁丁受到取笑的时候一度退缩;但是,如果我们任由孩子退缩下去,终有一天他们会认为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跟我们不一样,所以他是错误的,他该受到隔离。

  也许你不觉得这样的孩子会给你们平静的家庭生活带来什么波澜,可问题是惊涛骇浪正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掀起:孩子可能从此自大或者自卑,参与排挤他人或者甘愿接受排挤;成年后可能变得偏执,变得无法接受异己,甚至无法接受新事物。因为欣赏不了事物的差异,他的思维可能日益狭隘、墨守成规;因为不习惯从不同的人身上发现闪光的地方,他对生活和朋友的评价也会牢骚满腹、怨气冲天—没错,孩子的学习可能不错,成绩可能不错,长大后工作可能不错,薪水可能不错—但是,因为不够宽容,不够包容,他失去了很多学习和吸纳的机会,却平添了很多烦恼。一句话,这种狭隘的人生很不快乐。

  让孩子从小学会接纳不同的世界,让他们打开心灵所有的窗口,准备迎接户外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这可能是比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种特长都要重要的事。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让孩子知道笑话他人不对

教育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让孩子知道笑话他人不对

家长如何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

分娩
家长如何让孩子懂得关心他人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让Word XP“开口”讲笑话

办公软件
让Word XP“开口”讲笑话

家长“吓唬”孩子 对不对?

分娩
家长“吓唬”孩子 对不对?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如何让孩子知道与人分享

孩子 育儿知识
如何让孩子知道与人分享

如何让Mac给自己讲笑话

电脑入门
如何让Mac给自己讲笑话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关于自由和规则(下)

关于自由和规则(下)

A+挫折抵抗力(下)

A+挫折抵抗力(下)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