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小僧无礼了

小僧无礼了

2015-12-12 15:01

生儿容易,养儿难。这些都是当了爸妈的人感触最深的,日常生活里有几种动物是人见人厌的,你可千万别把孩子养成这些动物。

如何从小养成孩子的良好性格

  众所周知,良好的性格需要从小培养。但很多家长并不太了解孩子性格具体形成于哪个阶段,也不太清楚应该做些什么才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发展。接下来,就请《做好父母这件事》、《上帝也是单亲—单亲妈妈快乐心经》书的作者孟迁老师,来为家长朋友们具体讲一讲。

  孩子性格是由哪个阶段形成的

  应该说除了遗传对性格的影响,从一出生,环境就对儿童的性格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三岁前对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在此阶段应注意些什么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发展

  让他开开心心,让他玩。多跟他说话,多发展他的语言、动作,让他多看多听多玩。性格是多方面的,包括他的认知、情绪情感、坚持性、勇敢,这都是性格。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培养他的独立性,提供选择的机会发展自主性。同时培养他独立玩的能力。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aojiao/)

  Q&A环节

  网友sallypo :你好,偶家宝宝现在一岁快二个月大,她现在只要是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她就会想办法要到,如果不给就会大哭,对于她这种行为,偶们作家长的也是经常会采取一种当她不存在的态度,但没有想到她的脾气太强,一直大哭不停,由于担心小家伙的喉咙问题,最终还是依她的要求把东西给她之后才平息她的哭闹,像这种性格很强的孩子应该怎样引导才好?

  孟迁: 一岁多的宝宝有这样的行为很正常,她还不能理解大人所讲的道理,但如果家长采取当她不存在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尤其是等孩子哭闹后家长又妥协,时间一长,孩子就会这种哭闹的方式表达,达到他的目的。可以试试当她想要喜欢的东西时,先不急于拿给她,尤其是当孩子哭闹时,可以先假装不理解孩子的意思,让他表达出来,当孩子认识到哭闹无意义时,会有所改变的。

  网友王樱诺 :我想问一下,孩子到多大的时候可以说教,或者问多大不听话的时候可以打?

  孟迁: 可以说教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孩子一般都不喜欢父母的大道理。孩子在两三岁时开始有了自我意识,通常会以“自我”为中心,有自己的主见了,教育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可以通过孩子感兴趣的方式,如讲小故事来教育孩子。至于多大的时候可以打孩子,本人不建议打孩子,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打孩子有时候是家长找不到更好的教育方法的表现,而且打孩子会给孩子的幼儿心灵造成伤害。

  网友ai118 :你好,我也想问问,我家宝宝别的习惯已经让我培养的还不错,就是一点十分恼人。就是不好好吃饭,你让他吃饭,他会吃,但是这摸摸,那摸摸的。好像每顿饭都不饿是的。每次,我开始还很有耐心,到后来我豆要骂他,甚至打他,才吃完。

  孟迁: 不建议你骂孩子和打孩子。好的饮食习惯也是慢慢培养的,其它的习惯都培养得不错了,相信饮食习惯也会慢慢建议起来的。建议你吃饭时不要追着喂,如果孩子不吃就可以收走,下顿饭再吃,如果饭吃得不好或者很少,与下顿饭之间尽量不加零食,不喝饮料.让孩子饥饿感强一些,下次饭可以提前半小小时至一个小时开饭,这样孩子饮食会逐渐进入良性循环。另外,可以逐渐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习惯了。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哦。

   1234

让孩子养成独自做游戏的习惯


让孩子养成独自做游戏的习惯

  据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家长对孩子的照料过度,会影响孩子自发性发展,会养成孩子的依赖性。当然,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并不是什么事都能按自己的想象做出来,有些事情还是要父母帮助的。

  孩子养成独自做游戏的习惯,是需要父母的帮助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一试:

  1、从孩子小时候起,家长就要安排好孩子游戏的时间,养成良好习惯:

  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喜欢什么游戏活动,什么时间玩,什么时间孩子做游戏的注意力最集中,以便把这些时间为孩子字排独自游戏时间和游戏内容。另外还要安排一些孩子和父母共处的空间,这段时间必须保证,不能随意取消或拖泥带水延,这样,只要父母有固定的时间陪玩,孩子在其他时间就不会要求别人注意他,这些时间最好能安排在每天相同的时刻,以便养成孩子的习惯。

  2、家长不要随便介入孩子的独自游戏: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家长予以方法的指导和必要的照顾,但不是随意地介入。有时孩子发现了愉快的游戏而独自在玩时,父母却认为孩子一个人玩很可怜,或是自己有空就参加到孩子的游戏里面,这样会夺走孩子独自游戏的乐趣,如此重复几次后,就可能便孩子刚刚萌芽的自立能力和忍耐能力枯萎。

  3、家长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孩子独自游戏的环境必须是绝对安全的,一定要收拾好危险物品和易碎品,收拾好硬币、药品、纽扣等孩子能吞咽下去的物品,孩子刚开始独自做游戏的时候,家m.tulaoshi.com长还要暗中保护,让孩子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充分体验独自做游戏的乐趣。

  4、控制好独自游戏的时间:

  孩子独自玩的时间,一般1岁儿童30分钟左右,两岁儿童一个小时左右,但在刚开始时,时间可能稍短一些,如10—15分钟。如果孩子开始扔玩具或将玩具扔得很乱,这就是玩腻了的表现,可以给孩子换一种玩具或者换一换游戏的场地。

  为了让孩子能够独自游戏,家长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孩子刚开始独自游戏时,耐力很差,家长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要对孩子大声斥骂或指责,要有耐心。一旦孩子出色地进行了独自游戏,一定要给予表扬,孩子体味到独自游戏的愉快和父母的表扬就会更加积极地进行独自游戏了。

别把你孩子养成这7种动物

  生儿容易,养儿难。这些都是当了爸妈的人感触最深的,日常生活里有几种动物是人见人厌的,你可千万别把孩子养成这些动物。

  1. 有回报的爱,不让孩子做“白眼狼”

  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但母爱所带来的危害也往往正是因为这“无私”。母亲像大地一样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其精神固然高尚,但若一不小心,也可能“爱你成了害你”,培养出一些白眼狼来。

  反面:一个并不富裕的职工之家,辛辛苦苦供养儿子上研究生,什么要求都满足他,自己吃咸菜馒头,却给儿子买笔记本、高档西装。平时家里有个什么事,却从来不肯麻烦儿子,连父亲得了重病都因为怕儿子耽误学习没告诉他。后来儿子毕业了挣了钱,当他母亲问他要钱给父亲治病时,他却以还要结婚买房子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了。

  正面:一个母亲在刷牙时,牙龈出血,水池里红了一片。女儿见了皱着眉头表示恶心。这位母亲就说:你上次大便不正常,我亲手收集好送到医院;我牙龈出血,你不仅不问怎么回事,还表现得这么厌恶。女儿听了后,忙关心地问母亲为什么会出血,要不要紧。

  “关心他人”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本能,但如果长期处在被关心的环境中,这种本能就会弱化。尤其是形成了习惯,被关心的人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他人的优待,而关心他的人会像陷入泥潭一样不得不继续牺牲下去。

  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白眼狼,一个不孝顺的人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正因为如此,母亲们要及早地从泥潭中拔出www.Tulaoshi.com来,早点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并要求孩子给予力所能及的感情回报。要让孩子知道:母亲也是人。

   12345...

如何教育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让孩子把学习“玩”起来

  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包括: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计划,并且应该有按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计划可以调整,但不可放弃。计划应该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明确了,这样的学习就会有的放矢。

  第二包括: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有些同学,学习“磨(洋工)” 磨得厉害,平时看书作业,心不在焉,算算时间到是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真正要做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学们应该记住,一旦你坐到书桌前,就应该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必要时要得到老师及家长的督促。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好习惯。做到该学时学,该玩时玩。

  第三包括:独立钻研、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善于思考、务求甚解的习惯。首先,应该学会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注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其次,应该学会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最忌死记硬背,弄清楚道理更重要,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了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再次,应该学会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第四包括:自学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主动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第五包括:合理把握学习过程的习惯。

  学习过程包括听课,预习,复习,作业等多个环节,只有合理把握,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如果课前没有一个“力求当堂掌握”的决心,会直接影响到听讲的效果,如果在每节课前,学生都能自觉要求自己“力求当堂掌握”,那么上课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实际上,有相当多的学生认为,上课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课下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增加了课下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负担重的重要原因。

  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上课听讲一定要理清思路。要把老师在讲课时运用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解清楚。目的是向老师学习如何科学地思考问题,以便使自己思维能力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知识的领会进入更高级的境界。上课时如果心不在焉,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要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忽视课前预习,有的同学根本没有预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期预习的重要性。那么预习有什么样好处呢?课前预习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还能够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要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知识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区别开来,对事物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公式的变换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抄作业是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杜绝。作业可以使思维能力在解答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复习时的参考资料。

  学习中应当培养的优良习惯还有许多,诸如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细致观察的习惯,积极探究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等等。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才会变得轻松,学习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地作一次反思,看看自己的学习习惯究竟如何。>>妈妈分享:孩子学英语需要多交流

  图老师育儿网育儿问答:

  图老师育儿网友果果兰问:怎么让孩子学爱学习又不会变成书呆子?

  图老师育儿网特聘专家Apple(向她提问)解答:在她感兴趣的问题上,加深其研究的程度。 告诉她,专心学习并不是书呆子。想不做书呆子就要游刃有余,才能在课业之余,做许多自己的事情,唱歌跳舞等自己的兴趣所在,才不是书呆子,才更优秀。每天回到家,家长经常读书看报,讨论知识,给孩子一个表率。不要一边要求她学习,一边家长看电视去了。带孩子去去科技馆这样的地方,引发孩子求学的愿望。>>看全文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案例一:

  明明今年1岁半,读幼儿园小班,平时挺乖的,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别人。有一天早上在幼儿园做早操的时候,莹莹排在明明的前面,做着做着,莹莹突然转过头来,把明明上衣的拉链给拉了下来,明明没有说什么,把拉链拉上去继续做早操。过了一会儿,莹莹又回过头来把明明的拉链给拉下来,明明还是没有说什么,把拉链拉上继续做早操。过了不久,莹莹再一次把明明的拉链给拉了下来,明明这时候二话不说,狠狠地抓住莹莹的衣服用力摇晃,莹莹大声哭了起来。老师看到后,过来严厉地批评了明明,但明明不做辩解。

  心理分析

  孩子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这是孩子人际交往的需要。有时,冲突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冲突也能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幼儿的冲突有时候会表现在肢体语言的对抗上,但更多表现在口头语言的争执上。但有些孩子不会用口头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或内心的想法,而是采用肢体冲突去解决。

  案例中的明明由于年龄小,他不善于用口头语言去解决问题。当他遇到委屈或受到欺负的时候,他刚开始是忍住的,但是,当心里的不满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采取比较暴力的方式去解决。而老师没有了解原因就先批评了明明,其实是没有真正解决问题的。至于明明,他也不知道哪里做错了,推人为什么不对,除了打架还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专家的话

  老师在发现孩子打架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大声地呵斥他们,也不要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淘气、不听话。老师应该找时间让孩子把打闹的经过说出来,听听孩子当时是怎样一个想法。如果孩子一下子说不清楚,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去引导孩子说出来。比如刚才那个案例,老师可以这样对明明说:“你可以跟莹莹说你不喜欢她老是拉你的拉链。”接着老师还可以这样问莹莹:“你拉明明的拉链是不是因为你很喜欢他的拉链啊?”如果莹莹回答是的话,那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你可以跟他说你很喜欢他的拉链,问问他可不可以让你玩。”

  老师如果这样做,不但能较好地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和孩子的想法,而且还能够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aojiao/)

  案例二

  亮亮刚满4岁,读幼儿园小班,平时都很听话。有一天晚上,亮亮不知道为什么很晚都不肯去睡觉,一直在客厅玩玩具。妈妈知道平时这个时候亮亮都会很自觉地去睡觉的。可是今天叫了几次他都不肯去睡tulaoshi.com,嘴里还在说:“下雨,下雨。”于是,妈妈就大声对亮亮说:“你今天很不乖,这么晚了都不睡觉,妈妈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快去睡觉!”亮亮听到妈妈的批评后只好很不情愿地回房睡觉了。第二天,妈妈跟爸爸谈起这件事情,爸爸就问亮亮:“昨天晚上你为什么不肯去睡觉呢?”亮亮起先什么也不说,再问了几次后,他就吞吞吐吐地说:“昨晚……下雨,外面……黑,我想等爸爸回来……睡觉。”

  心理分析

  四五岁是孩子语言能力飞速发展的时期,有专家研究发现,该年龄段的孩子每天能吸收9个新单词。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孩子都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譬如有些语言能力发展相对滞后的孩子。案例中的亮亮平时很听话,下雨不肯睡觉想等爸爸回来,出发点本来是很好的,也是值得鼓励和表扬的。但是却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说这件事,妈妈也就不知道孩子当时在想些什么,孩子看见自己惹妈妈生气了,只好很不情愿地去睡觉。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想说,而是孩子不知道怎么用语言去组织自己的想法并把它表达出来。

  专家的话

  随着理解能力的增强和已掌握词汇量的增加,这时大多数孩子都已经具备了口头表达的能力,父母这时候应当有目的地对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训练,促使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比如让孩子看图说话,把已经讲述过的故事复述出来,让孩子自己学着讲故事,背诵、唱儿歌或短的戏曲唱段、参加唱歌比赛、绕口令等。

  这些既可以促进口语能力的提高,又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和理解能力。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孩子的自我表达能力也会逐步加强。

  案例三“是因为……”

  小强今年6岁,读幼儿园大班。有一天,表妹来了,小强把表妹带到他的卧室玩。刚开始,妈妈还听到两个小家伙在房间里玩得挺开心的,但过了不久,妈妈就听见房间里传来了表妹的哭声,妈妈闻声跑进去,发现小强正在拿玩具熊打表妹的头,妈妈赶紧把两个孩子扯开,并且批评小强说:“你再打表妹妈妈就不要你了!”小强刚想解释说“是因为……”妈妈就打断他“你打人你还狡辩?”然后就命令两个小孩在不同的房间玩。

  心理分析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产生矛盾十分正常,我们首先不能对此大惊小怪。有很多时候孩子之间的打闹只是他们交往的一种需要,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喜欢恶意打人。案例中的家长在发现孩子打人的时候,只是采取避免或制止的手段。对于打人的孩子,家长也只是采取恐吓或警告的态度,至于为什么要打人,家长听也没有听就给予了否定的态度,这样,就把孩子表达的机会给剥夺了。

  专家的话

  很多家长不喜欢犯了错误还进行解释的孩子,以为这是在做无谓的狡辩,所以不管孩子说什么都是错的,甚至有的家长听到孩子解释后就更加生气。这样,孩子的表达愿望受到了负强化的作用,以此循环,也就形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所以,当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家长要用平和的态度倾听他们的想法,用缓和的语气回应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受重视,并且明白遇事应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解决。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可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学会用语言表达意愿、需求、心情、看法,用言语解决争执、矛盾、进行社会交往、人际沟通。从小培养良好的表达习惯。

  孩子的表达能力培养一定要从小开始,学会表达才能让孩子更好的跟别人交流,才能更好的被人理解。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早教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怎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

育儿百科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育儿知识
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育儿百科
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怎样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 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眠
怎样养成正确的睡眠习惯 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怎样改善宝宝睡眠习惯

睡眠 宝宝睡眠 睡眠常识
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怎样改善宝宝睡眠习惯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胎儿最害怕的12件东西

胎儿最害怕的12件东西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