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首先应当制止对方的行为,避免宝宝受到进一步伤害。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不要很深地介入到宝宝之间的纠纷中。家长应该多鼓励宝宝自己解决并处理类似情况,同时培养孩子的宽容之心。然后家长应该安抚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要跟打人的小朋友讲道理,要原谅已经道歉的小朋友,并鼓励宝宝们握手言和。
小朋友在一起玩,难免磕磕碰碰。宝宝受到欺负是宝宝上的生动的第一课。发生冲突是现实世界中不可避免的,而这也正是培养宝宝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宽容的绝好时机。宝宝在自己尝试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会经历一些特别的心理体验,并尝试摸索最佳的处理问题方式。同时宝宝也学会了宽容和谅解,将来才能勇敢地面对真实世界中的一切。
有人抢夺他手里的东西!父母这样做:
首先父母不能在这种情形下“扮大方”,万万不可将宝宝手中的玩具硬生生拿走来满足别的小朋友。如果是这样,久而久之,宝宝的性格会变得懦弱,不敢向其他人说不。 父母不要鼓励宝宝以“打人”的方式来要回玩具,而是在平时多给宝宝讲分享的道理,但是也要强调宝宝自己的东西要自己做主。父母可以帮助宝宝把被抢走的玩具要回来,并且一视同仁地告诉对方宝宝,想玩玩具要礼貌的要求,不能抢。
两岁左右的宝宝出现了拥有、占有的意识,这是一个发展的阶段过程。这个时候,宝宝对于身边的所有事物都表现出明显的占有欲。这个阶段父母引导的关键是让宝宝懂得:自己的东西自己要做主,别人的东西应该由别人来做主。宝宝被抢了玩具,要正向引导他懂得与别的小朋友分享,但不是要宝宝一味地忍让。孩子间的纠纷,最好由孩子自己来解决,这是培养宝宝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竞争中,他表现弱小!父母这样做:
宝宝进入了真实的世界,难免面临与其他小朋友的比较与竞争。而在竞争中表现弱小的宝宝,难免会让父母心急。其实,这大可不必。父母要做的是无论宝宝在竞争中的表现如何,都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引导孩子,并给予无穷的鼓励,让宝宝从小面对竞争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从3岁左右开始,孩子进入同龄孩子之间竞争的非常敏感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建立孩子自尊,自信的非常关键时期。过分强调竞争的结果,比如争夺第一名,会让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宝宝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对宝宝今后的人生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给宝宝一个“非竞争性” 环境,让宝宝在其中充分发挥自身各方面的潜能。当然,“非竞争性”并非指无原则,无纪律,父母需要在这个环境中给宝宝制定规则和边界。
遇到困难,他立刻躲到妈妈身后!父母这样做:
妈妈可以在宝宝气馁时,不断地鼓励宝宝,比如“这游戏并不难,宝宝一定能够学会的!”大人传达的支持与激励,是宝宝克服困难的最有利武器。同时,父母还应该多带宝宝参加一些儿童社交场合,多接触同龄的小朋友。轻松自然的环境,更利于孩子彻底地展示自我,降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同时,小伙伴们齐心协力,相互合作,更能战胜困难。
真实的世界里总是充满着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很多宝宝都有“畏难”的现象,其实“畏难”是缺乏自信的表现。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宝宝树立自信,减少宝宝对父母的过分依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给予宝宝积极的鼓励,让他在正面的环境下成长,拥有克服任何困难的勇气。当然,父母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宝宝从简单的事情做起,逐步做到做复杂事情也能成功,这样宝宝的自信心会大大增强的!
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坚决哭闹到底!父母这样做:
当宝宝的要求得不到父母的满足时,往往会以哭闹的形式来达到目的。宝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以前有过成功的先例。所以宝宝若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就必须坚决制止。若已形成了习惯,对宝宝的哭闹在说服无效的情况下,可采取“忽视”的办法。宝宝有了几次“失败”的经历后,这种习惯会慢慢消失。
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哭首先是表达一种生理和心理需要。如果宝宝1岁多还总是哭闹,这就很可能是他要挟父母的一种手段。这个年龄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会因为父母不满足他们的某些要求而哭闹不止,以此达到目的。父母应该让宝宝了解,在真实的世界里,以哭闹的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而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在宝宝哭闹的时候要保持镇静,不能给予纵容。
面对陌生人,他永远没有防范!父母这样做:
宝宝1岁左右,学会了走路和说话后,常会不自觉地离开父母的视线。从这个时候开始,如何教会宝宝面对陌生人,加强安全防范,成了父母的必修课。宝宝3岁前,父母要做好监护工作,不鼓励这么小的宝宝与陌生人接触。同时,父母强调陌生人如何危险的言辞要适可而止,从而才能从正面鼓励孩子对他人的信任感。
宝宝从会说话起,父母在引导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同时,也要教会宝宝懂得利用身边现有的条件去解决突发事件。宝宝将来面对的真实世界,几乎全是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要正确引导孩子多接触陌生人,多接触陌生环境,才能使孩子更快适应环境,更快成长,学会辨别好坏人,懂得友善,学会勇敢和机智。千万不要把他禁锢在家庭的小圈子里。
1.夸具体不夸全部
“宝宝真棒”,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三大窍门 1.留心孩子的努力 为达到激励孩子的目的,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的时候可以亲眼看见孩子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努力,当你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详详细细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之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2.夸孩子别嫌“口罗唆” 仔细分析一下,家长们对待表扬的态度的确是随便了一些,甚至有点心不在焉、张嘴就来。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Tulaoshi.Com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口罗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口罗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演员宋丹丹在新书《幸福深处》中就有这样一段:有一次儿子巴图生病,我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小孩儿吃药都哭,可他从来不哭,他不怕吃药。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儿真的不同。”然后我把中药端给他。他捧着碗,烧得红红的小脸一副紧张的表情,闭着眼睛一口气就把药喝下去了。我们大家都赞不绝口。从那次起,多么苦的药他都不怕 试试这样夸孩子 ●有益的称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 (孩子的感觉):我的品味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无益的称赞:你总是这么体贴。 ●有益的称赞:非常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 (孩子的感觉):我很负责。 无益的称赞: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有益的称赞:你的作文有几个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觉):我也可以有创造性的。 无益的称赞:你写得不错,当然了,你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 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孩子由此得出的积极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孩子从我们的话中对自己作出结论,事后还会默默地对自己重申。会使他们对自己及周围的世界抱有积极看法。14岁以下先找儿科
国内划定,0~14岁的孩子看病应去儿科。但是,常看到家长带患有肾脏病的孩子到肾病科就诊,看不好再跑到小儿科,这就把病情耽误了。成人科医生和小儿科医生看孩子不一样,儿科医生会考虑到孩子的生长发育,而成人科医生往往把孩子看成是成人的缩影。同样的一个病,两者的用药和剂量也不一样。
说清楚年龄
看病时一定要告诉医生孩子的年龄,如几岁几个月,如果孩子不足一个月,要告诉医生孩子生了几天,甚至几小时、几分钟,这对医生判断疾病很有意义。三岁到学龄期的孩子最好要准确到月,年龄用周岁,因为不同年龄得的病不一样。比如两岁以内的孩子呼吸道、肠道疾病多见,那么医生在问诊发烧的孩子就会兼顾问到孩子有没有咳嗽、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或拉肚子的胃肠道症状。而7岁的孩子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就比较少,更多的是扁桃体炎,那么医生就会问孩子是否有咽痛的症状。另外家长最好能给医生提供孩子的体重,这对医生开药有帮助。
别隐瞒病史
家长还要告诉医生孩子过去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发烧时有没有抽筋。如果半岁到五岁的孩子发烧时抽筋过,医生在开药的时候就会注意用一些预防抽筋的药。另外孩子如果有一些慢性病史,例如支气管哮喘病、先天性心脏病、脑瘫等信息要尽量提供给医生。例如有慢性肾脏病的孩子感冒了,医生开药时会给他们用对肾脏没什么毒性或毒性较小的药。
孩子如果有用药过敏一定要告诉医生,最好有医生做过皮试阳性的证明单子,因为有些医生不放心会让孩子再做一次皮试。
准确讲述病情
要告诉医生孩子发病时的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主要症状包括何时发病,发病几小时、多少天,有的疾病则要精确到分钟。例如抽筋,如果孩子抽筋时伴随发烧,最常见的就是颅内感染,颅内压会增高,引起脑疝,就难以抢救,所以抽筋的时间要求很准确。
有些家长在描述孩子发烧情况时不断重复,反而浪费医生时间,对医生诊疗并没有帮助。正确的做法应告诉医生孩子发烧的最高温度,吃了什么退烧药,服用多久后退烧或无法退烧就可以了。
看病时带什么
带孩子二次就诊,家长要将前次就诊的检查单、化验单和处方带上,以便医生查看。如果孩子住过院,就诊时应把疾病诊断书、检查单、化验单、出院小结、病情检验单带上。特别是下级医院到上级医院转诊的孩子,可以帮助医生尽快做出诊断,还可避免重复检查。
家长在每次看病后都要保管好孩子的病历卡,卡里记载着孩子的病史和化验信息。另外卡里留一些够挂号的钱,以免排完长队轮到自己时发现没钱挂号,又得重新挂号排队。
导读: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责;敌意的环境学会打架;嘲笑的环境学会难为情;羞辱的环境学会内疚;反之在宽容的环境学会大度;鼓励的环境学会自信;赞扬的环境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公平的环境学会正义;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责;敌意的环境学会打架;嘲笑的环境学会难为情;羞辱的环境学会内疚;反之在宽容的环境学会大度;鼓励的环境学会自信;赞扬的环境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公平的环境学会正义;安全的环境学会信任他人;赞许的环境学会自爱。
做一个智慧的母亲,培养健康快乐的孩子!
1、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著名教育家 陈鹤琴
孩子的事让他自己做,如洗澡洗头梳头、洗碗、整理床铺、收拾文具、上学过马路、购买生活用品、根据天气加减衣服等等,家长要沉住气让他自己去做,咱们在一旁指导,及时表扬,错了不要指责。
大点了让孩子过一段寄宿生活,让孩子摆脱依赖,在集体生活中学会自理。
2、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物的源泉————苏联 高尔基
劳动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意志品质、同情心和责任感的基础教育。劳动还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促进脑细胞发育,使孩子更聪明!
当然家长一定要做好示范和榜样。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3、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
培养孩子具有能在世界的新潮流中游泳而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所以适当地给孩子一定的压力但不可期望过高;以兴趣为出发点适当让孩子学点语言、音乐、舞蹈、绘画,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起到减轻压力的作用;多赞美孩子,让他们永远都看到自己的希望,赞美又分为口头赞美和拥抱、摸摸头、拍拍肩等肢体语言赞美。
4、把快乐还给孩子
为人父母者,保持一颗平常心,放弃那些虚荣心、攀比心,摘掉孩子头上的“紧箍咒”,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责;敌意的环境学会打架;嘲笑的环境学会难为情;羞辱的环境学会内疚;反之在宽容的环境学会大度;鼓励的环境学会自信;赞扬的环境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公平的环境学会正义;安全的环境学会信任他人;赞许的环境学会自爱。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只要我们作家长的多用点心思,多点智慧,相信不管孩子生长在怎样恶劣的社会、家长环境中,他们也一样能健康成长!
5、最好的课堂在家里,最好的老师是父母
孩子的社交恐惧是父母之过,许多成年人的拘谨可以追溯到他的儿童时代
易趣网的CEO邵亦波小时候不爱与同学交流,性格内向,在同学关系上常常无所适从,对此他父亲作了大量的工作,还找了班主任和同学。后来身为CEO的邵亦波说:“如果不是父亲给了我自信,让我学会了如何交朋友,我可能会一事无成。”
在家庭中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营造一个和谐的交往氛围,培养孩子敢说话,爱说话的习惯和能力。家中来客时,要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消除孩子交往中的羞怯和恐惧心理。
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插手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事,不做孩子的代言人,不要把成年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个体去对待,让孩子独立去办一些事,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6、重视孩子的体育教育
孩子不合群、不习惯和同伴交往——建议: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目。
孩子胆小、做事怕风险、m.tulaoshi.com容易害羞——建议:游泳、溜冰、滑雪、单双杠、平衡木等挑战性强的项目。
孩子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建议: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跨栏、跳远等果断性项目。
孩子自信心不够——建议:跳绳、俯卧撑、广播操等容易出成绩的项目。
孩子心理素质差、易紧张——建议:多参加一些公开、激烈的体育比赛,锻炼孩子冷静、沉着应对比赛的能力。
孩子好逞强、爱自负——建议:选择跳水、体操等难度大、动作复杂的项目进行锻炼。 宫外孕 湿疹 怀孕的表现 手足口病症状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孕中期注意事项 怀孕吃什么好 盆腔炎有什么症状 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7、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善于抓住时机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迟延满足”,要通过孩子的努力才能获得;坚持让孩子干一些家务;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苏联马卡连科说,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当孩子一意孤行时,家长不可强行制止,尊重孩子的同时,家长要平等、和谐、有意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切不可乱发脾气,否则孩子会逆反。在面临许多孩子上网成瘾的问题上,要平等与孩子进行沟通,尊重并关怀孩子的精神需要,和孩子一起上网,避免形成网瘾。
>>更多早教知识
问题:
我儿子快到入园的年龄了,可是有一次我带他去游乐园玩,他却和一个小朋友因为一点事想打架。我想问一下,如果在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期付他怎么办,我该怎么教育他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孩子呢?
专家解答:
2岁的孩子逐渐有了自主意识,没有明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希望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遭到拒绝时采取攻击的行为很正常。在上幼儿园以后孩子在团体中学会与人相处,会本能的采取很多方式,也可能会和同学打架,家长不要担心,让孩子自然的在同伴中建立关系,保持友谊及解决冲突,学会竞争和合作,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就好了。孩子对攻击行为的利害并不了解,如果他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家长可以告诉他,打人不对,被打得小朋友会疼痛,希望他不要打架,应该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如果担心孩子受欺负,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有小朋友欺负他,要学会避开,并告诉对方不要打人。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教育子女避免用打骂的形式,多和孩子讲道理,并关心他的情绪,孩子会模仿家长的做法与小朋友友好相互。
网友建议:
doric:小朋友打架大人不能把他的行为贴上部礼貌的标签,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还没有形成呢。家长多做表率,孩子会模仿的。
松山2008:在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孩子往往在挫折面前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畏惧心理。父母不要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当今社会,父母过于袒护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身心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这便给孩子造成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这是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弊端。所以我们平时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如:洗自己的袜子、整理房间、倒垃圾、叠衣服等小事,因为这些小事正是培养她自立的能力和精神,是提高她应付挫折本领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孩子遇困难时,我们不能以决策者的身份,替她做决定,而是当她的顾问,给她提建议,叫她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鼓励她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告诉他挫折人人都会遇到,但挫折可以避免,可以战胜,挫折还能磨练人吃一堑长一智。父母首先要从自己做起,给孩子树立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榜样,如果家长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孩子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消极等待的态度。我们也不要当孩子一遇到点小困难就给她帮助,而应该鼓励她自己想办法解决,和孩子一起分析困难到底在哪里,以便找出化解困难的办法。要通过真实事例让孩子知道,在困难挫折面前唉声叹气并不会降低困难,减少失败,灰心丧气只会增加自己痛苦。给孩子讲一些名人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最终做出重大贡献的例子。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要鼓励孩子树立信心,不灰心丧气,勇敢面对困难。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就会增加。家长应注意帮助孩子吸取经验教训,让孩子在每次遇到困难后,总结一下困难的类型,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要使孩子克服畏难心理,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非常重要。这需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如:孩子摔倒了不要立即心痛地去扶她,而要她自己爬起来。人生道路上人人都会遇到困难,困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应该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小白兔牙膏:孩子在幼儿园很少有那种针对性很强的,故意欺负某人,但是在玩耍中,磕磕绊绊总是有的,其实家长不用太在意,孩子也是在相处中寻找交往的方法。
推荐阅读:
如何对婴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谨防“挫折教育”步入误区
告别小皇帝 对孩子进行挫折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