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教育孩子的困惑(下)
(接上文)
语语妈 的回复:(写于4/25/2001 12:53:27 PM)
二他爸爸想的问题,也是这一年多来我常常在想的问题,语语主页上爸爸妈妈对宝宝说的话是“快乐就好”,只是快乐从抽象到具体是要有载体的,有个朋友的女儿是上海交大交响乐团的成员,弹得一手好钢琴(专业水准),也会长笛,她说她几乎没有童年,小小的人在被迫练琴的时候是不快乐的,但是当她慢慢长大,可以体会到别人可能体会不到的艺术带来的快乐时,你说这样的不快乐的童年值得吗?我还没有答案。
lina76 的回复:(写于4/24/2001 5:30:12 PM)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快乐,有所成就,我赞同二他爸爸的观点,要孩子不做一个平庸的人。但我不会给宝宝以压力,我只会给他创造一个适合他发展的环境,让他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具有足够拓展的空间里随意发挥自己的潜能,快快乐乐的过一生。
二他爸爸 的回复:(写于4/24/2001 8:13:19 PM)
非常感谢上面这位妈妈对我帖子的回复。当我每天对着牛津字典,想多掌握一些专业的词汇;当我努力的思索一些问题,与朋友们回忆tulaoshi往昔的时候;当我一个个送朋友到国外吃苦,泪洒机场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自己能早一些懂事,至少,能有个人给我一些方法论或是人生观方面的指引?
是的,快要到三十岁的男人了,依然在追回着逝去的时光,在与比自己小五六岁的人一起拼争,多希望自己没有走那么多的弯路??
但是,人生就是如此,在试错演进的失掉岁月中,你才能够进步,成熟——虽然,成熟与年龄并非是正相关的关系。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一生中没去走太多的弯路,至少在他的父母的视域中,让他好好成长,这是我最最希望的。
每个人,不可能期望自己的父母具有哲学家或是思想家的洞察力。
但是,每个父母,要尽其所能,放开自己的眼界。
十分感谢上面的这位妈妈。希望您的孩子快乐健康成功的成长。
心痕 的回复:(写于4/24/2001 3:09:42 PM)
看了二他爸的两篇文章,深深地被一个父亲所拥有的细心和思考所感动。
快乐,是我们希望下一代所具备的生活本质。可是何谓快乐本身就具备探讨性,这个话题以前在早期教育也有讨论。我理解的“快乐”,是引导孩子快乐地接受他应该接受的,快乐地理解他应该理解的,而不单纯是吃喝玩乐。这样的快乐才会使孩子现在快乐,也快乐一生。
摇篮妈妈 的回复:(写于4/24/2001 11:34:42 AM)
同意你的观点,快乐也是应该建立在充实、有意义的生活中的,而不是浑浑噩噩的得过且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乐,培养宝宝的高尚情趣、高层次的快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我以为快乐也应该是由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二他爸爸 的回复:(写于4/25/2001 9:01:10 PM)
曾经有许多次二他妈妈对我说,你去图老师育儿网看看吧,我觉得那儿挺好的。可是我总是觉得一些婆婆妈妈的东西,不会对我有什么吸引,也许生存的压力,使自己总归多一些功利的色彩,自从我们的二儿出生,我渐渐的喜欢上了这里,在这里,有许多有思想有爱心的妈妈,也有那么多情而深切的爸爸,每当我有一点点的想法,有一个话题,有一些不解,在这里谈出来,总是有那么多的回复,那么多的关注。
在这里我想说谢谢,在某种程度上,我的话题应归于无味而枯燥的那一种,其实并非我的个性使然,风花雪月中的往事,多半今天已经沉淀为其些更倾向于理性的想法。其实我有时候并不喜欢太多的理性。
笛卡尔的自然理性之光,与康德和休谟的哲学篇章,多半会使人生皱起眉头,但是人生,确实需要理性的思考,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的做到理性,有向他之心也是好的。
但是,诸位年轻的父母能够静下心来,来读一读我无味的句子,让我十分感动。我读过亚里士多德的作品,读过柏拉图的理想国,许多先哲关于教育的指点,仍然记忆深刻。我想在这里多做一些思考,即使有些思考并不正确与实用,仍然是有益的。
也许,我仍然要归于忙碌,不可能象现在这样经常来这里看一看,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但我想在我育儿教子的历程中,这里,已经给了我许多的信心与勇气。
再次说声谢谢,谢谢这个地方与各位年轻的父母。愿意与你们成为朋友。
心痕 的回复:(写于4/27/2001 2:08:25 PM)
抱歉今天才看到二他爸的这篇回贴,看二他爸写的文章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自觉是个重理性的人,但在骨子里,我还是很感性。
很多往事在回忆时没有了当时的气息和色彩,但是就象二他爸说的只是记忆沉淀成了理性的想法,而我们都曾经拥有我们的青春。
作为一个爱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就必然会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不管你是否正路过这里,不管你是否最终要离开这里,重要的是,此刻,我们在这里!我们该如何爱孩子呢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绿色地、科学地爱孩子。
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享受的父母之爱应该有所不同,这是父母要把握的分寸。孩子从嗷嗷待哺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处在弱小渐长的过程之中,缺乏基本认知能力、抗御疾病和外来伤害的能力,犹如一颗小草非常脆弱,经不住任何风霜雪雨的摔打。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父母亲的精心呵护,一丝亲子之爱就如一泓清泉,会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成长,母亲也会从孩子的快乐成长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但当孩子进入童年、少年以后,就应该尽量把父母之爱的剂量科学化。否则,补药就成了毒药,毁掉孩子前程的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父母了!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有温度、有理智地爱孩子。
爱是一门艺术,这里面最难把握的就是情绪。
爱孩子是正常的,但是现在的父母恨不得天天把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爱就变成了感情用事、失去理智的爱。这是以爱的名义,行自私之实,是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对孩子的摧残。“特别狠心,特别爱”,以理智的胸襟包容孩子犯错误,以温暖的笑容鼓励孩子改正错误,使孩子的生命之树奋力向下自己扎根,直到长为参天大树。
“特别狠心特别爱”是有牺牲、更有智慧地爱孩子。
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这受苦的同时也是享乐,这奉献的同时也是收获,这牺牲的同时也是满足。所以,愈有爱心的父母,愈会感到所得到的远远大于所给予的。这些爱犹如涓涓溪流汇集心间。但是,生命的本能是不断破茧而出,过多牵连,过分束缚,以爱为名的牺牲与奉献最终却成了孩子的监牢。
其实,父母爱孩子的牺牲也是要讲智慧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有种雕,雌雕每天要飞行200英里寻找一种坚硬、带刺的铁树树枝筑巢,上面铺以树叶、羽毛、杂草、防止幼雕被刺扎伤。随着幼雕渐渐长大,雌雕故意将安乐窝打破,幼雕就拼命扑打着翅膀,接下来的事情是:它们终于会飞翔了。带刺的巢穴,是一种深沉的母爱,更是一种博大的智慧。
为了孩子,让我们学会如何去爱
“母爱”是个古老话题,回顾历史,“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成为千古美谈。母爱又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因为母爱虽然是母子之间的亲情,但人们都生活在现实社会,母爱又不可能不受社会生活的影响。因此,母爱虽然具有天性、本能的方面,但它又不仅仅是一种天性。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影响母爱的“变数”越来越多,使母爱具有许多崭新的时代特征。
我的孩子在10多岁之前已经习惯了我100%的厚而腻的母爱,我通过仔细观察、学习、实践身边犹太父母的家教方法,对我的家庭教育实施了理念改革,中途更换教育理念和方法,孩子肯定会有一个阶段的不适应,毕竟是重打鼓另开张,不是从出生开始而循序渐进的。
很感恩生活,中国化了的犹太家教让孩子们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在孩子们的性格中发酵,帮助他们在年轻时就取得工作上的成就。这同时也证明了犹太中产阶级发展的家教办法确实很有价值,即使被我这样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母亲中国化,却仍然可以发挥功效。
总之,家长要学会爱孩子的方式问题,可以学习上面的方法来爱孩子,让孩子得到最好的爱,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