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导演了儿童偏食?
儿童偏食、挑食在我国是很普遍的一个问题,是宝宝真的难喂养吗?其实宝宝偏食、挑食很大程度上是妈妈在喂养过程中走入了误区。
误区1让宝宝错过了味觉最佳发育机会
每种没有吃过的食物,对于宝宝来说都是新鲜的、好奇的,他们并不会天生就有什么成见,通常需要妈咪培养出良好的味觉及嗅觉感受。宝宝的味觉、嗅觉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最灵敏,因此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因为,宝宝通过品尝各种食物,可促进对很多食物味觉、嗅觉及口感的形成和发育,也是宝宝从流食——半流食——固体食物的适应过程。在1岁左右时,已经能够接受多种口味及口感的食物,而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顺利断奶。然而,在给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如果妈咪一看到宝宝不愿吃或稍有不适,就马上心疼地让宝宝停下来,不再让吃,这样,便使宝宝错过了味觉、嗅觉及口感的最佳形成和发育机会,不仅造成断奶困难,而且导致日后典型的厌食症。 12345...
儿童偏食的应对4法
一谈到偏食,妈妈就会联想到“营养偏差”,其实这是不必担心的。即使是暂时性的偏食,如果能合理搭配饮食,营养都能均衡,2岁以前的孩子,在本能上都会进食自己想吃的东西,而且已从食品中,取得所需的营养。
1、不可勉强:避免勉强,最重要的是经常更换菜单,让孩子自然进食。此外,如果厌恶胡萝卜、菠菜、鱼,可用肉或其他食品代替补给营养。
2、不可强迫推销食品:妈妈厌恶的东西,在烹调时都会避免使用,很少能摒除自己的喜好、厌恶来烹调食品,所以孩子也会像妈妈一样,不吃某种食物。
此外进食时,妈妈的态度也能影响孩子,所以喂食时,必须小心谨慎。如果想养育一个没有偏食的孩子,首先家人在饮食方面也不可偏食。
3、重视饮食时间:最好在(图老师整理)快乐的气氛中进食,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孩子也会不知不觉吃下食物,看到妈妈快乐的神情,孩子也能轻松地进食。用餐时应尽量和气,避免争吵、斥骂。
4、重视户外游戏:拟定生活节奏,乃是消除食欲不振最重要的方法。所以应增加户外活动的机会。
本文来自《0-6岁育儿知识百科》
如何调整偏食儿童饮食习惯?
孩子食欲不振时,不可勉强逼食,要耐心矫正饮食方式,此外,烹饪技巧也要多下工夫。食欲不振的现象是个人差异的问题。即使食量并不多,只要健康,没有生病就不必太担心,有时候吃不下饭是孩子真的肚子不饿。
对于孩子图老师的偏食,父母应先确认一下是否给孩子过多的零嘴或饮料。另外,对于孩子所讨厌的食物,应该改变一下烹调方式来尝试改变其口味。菜肴的摆设,色、香、味方面也要多下工夫,让孩子对食物有兴趣,能用愉悦的心情用餐。
如何改善孩子胃口?
1、茼蒿可以强化胃肠
对于食欲不好、胃肠弱、容易消化不良或常会感到腹部胀、经常打嗝的小孩,建议可以常给他吃茼蒿菜。茼蒿可以煮汤,拌菜或煮火锅,不妨多利用。茼蒿用水煮会有独特的芳香,但煮太久或放在水中过久,芳香与药效都会减退。因此不宜煮过久,炒煮一下就应立刻捞起。
2、加蜜的姜汤可以促进食欲
加蜜的姜汤古来就广泛被民间利用来做为身体虚弱、吃不下饭孩子的促进食欲良方。和开水把10公克生姜所挤出的汁稀释或容易饮用的浓度后,加入蜂蜜或黑糖让孩子饮用,不但可以保暖身子,姜的气味也可以促进食欲。
如果孩子怕姜的辛辣味,无法接受的话,可用它来煮鱼、肉,让姜味藏在其中,不过,有眼睛充血疾病的时候不可食用过量。
3、无花果煮糖促进改善食量
无花果煮糖可治食量小、容易腹泻的孩子 无花果具有强化胃肠、调整排便的作用。是食欲不佳、平常容易腹泻或便秘孩子的必食食品。出产季节时生吃是最简单的方法,不过也可以利用盛产的时候,把无花果煮糖或做成水果酒保存起来也是很方便的。无花果煮糖时要注意糖量,不可放太多,让肠胃不好的孩子造成胃的负担。每天食用1~2个。效果极佳。
无花果煮糖:
1、以100公克的蜂蜜对一公斤无花果的比例煮食。亦可视个人嗜好,加入一杯红葡萄酒。
2、煮至汤汁快干时关火,冷却后放入冰箱保存。
3、保存期间,每周应该拿出加热一次。治疗偏食、食欲不振的方法 菜肴的调味及调理方式要以小孩的喜爱方式为主。味道较强的鱼肉或青椒、红萝卜、洋葱等可以做成咖哩味道或加上蕃茄酱来掩盖它的味道。另外,炒、炸方式可能会比煮的容易下口。
要让食物看起来觉得美味、容易下口,这并不是要过度去装饰食物,而是把食物串起来或用不同的盘子盛装,改变一下。小孩一次的食量不会太多,所以一次不要勉强他吃太多。点心也要当做是一餐,所以要多多利用鸡蛋、牛奶、水果材料,让营养均衡。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吃饭时不要责骂小孩。用餐不愉快会渐渐导致食欲不振。全家都留心用餐时的气氛的话,孩子自然就会想吃了。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要改掉偏食的习惯,尤其是兄弟之间很容易模仿,一个有偏食,另一个就会学样。父母也是一样,自己要做好榜样给孩子看。有苦味或酸味的东西,小孩长大后多半自然就会接受。小孩还小的时候要尽量酸合其嗜好的口味,食物尽量让他觉得容易下口最重要。
孩子偏食怎么办?
有人曾对患有精神孤独症的幼儿饮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精神孤独症幼儿摄取的蔬菜不足,而糖分却比正常人多得多(一般认为,每日摄取白糖的允许量为20克),长期大量食用白糖。会形成不健康的酸性体质,而酸性体质的人,往往有如下各种慢性症状:手脚发凉,易感冒,皮肤脆弱,对蚊虫叮咬的抵抗力弱,伤口不易愈合,易起肿包,以及有疲倦感等。目前,偏食的孩子人数不少,改变偏食,让人们去吃那些有生以来从未吃过的食物或减少已经吃惯了的食物,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孩子偏食并非是生来就有的习惯,它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的,家长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作些努力:
了解孩子偏食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例如,有的孩子某次吃过了头,从此就不再爱吃,那么可以用“改头换面”的形式出现,以引起孩子的食欲,有的不吃有腥膻的食物,那么,就应该注意提高烹调技术;有的因家长无原则的迁就孩子撒娇,则应改变其任性的坏习惯。
注意孩子年龄特征,改进烹调技术,以培养对食物的兴趣,如幼儿吃蔬菜,宜切得短,便于咀嚼;对豆腐、萝卜等缺乏鲜味的,要注意荤素结合、讲究菜的味道;即注意营养全面,又要多样化,使孩子产生好奇心,以引起食欲。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用行动形象的教育方法,诱导孩子懂得吃各种食物的好处,以改变偏食的习惯,例如,有的男孩想当跳高运动员,则家长可循循善诱地对孩子说:“好好吃饭,吃各种菜,这样可以长得高、力气大,跳得高”,也可观看科普电视、电影,让孩子了解食品的营养,以转变对食物的态度。
注意发挥情绪、情感的作用,儿童的情感常是行为的动力,年龄越小,情绪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家长忌用强制或粗暴的手段来威逼孩子吃东西,因为不愉快的情绪不仅会降低食欲,影响消化,而且会产生对立情绪或恐惧心理,后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喜欢得到别人的赞许,可以在吃时,适当鼓励或表扬,或有意识地与孩子比赛,或者运用“激将法”,使之产生兴趣,克服偏食习惯。
家长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首先要言传身教,避免在他们面前挑食、偏食,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
父母要知道儿童偏食5大危害
营养失衡:宝宝需要的所有营养就像一块跷跷板,只有食物均衡,才能让营养跷跷板保持平衡,确保宝宝健康地生长发育。
鱼、肉、蛋、奶、蔬菜、水果、谷类中的营养各有侧重,只有每天吃足这7类食物才能保障宝宝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
体重不达标:偏食宝宝营养摄入不足,生长发育容易出问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摄入不足,体重偏轻,长高速度也减慢。研究发现,偏食宝宝的低体重发生率是饮食正常宝宝的2倍。
影响智力发育:研究发现,正常宝宝的智力发育指数要比偏食宝宝高14分,偏食宝宝还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抵抗力差易生病:由于饮食不均衡,偏食宝宝不能很好地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来提高免疫力,因而更容易生病,经常会感冒发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yuerzhishi/) 出现极端性格:妈妈们可能不知tuLaoShi.com道,各类食物在宝宝的性格发展中也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营养不平衡很可能促使宝宝形成极端性格。研究表明,幼儿时期营养不良的宝宝与营养良好的宝宝比较,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