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孩子一样跟孩子玩

最终幻想108

最终幻想108

2015-12-12 12:48

不知道在日常护理中你有没有陪孩子玩寻宝游戏呢?如果还没有,那就一起带上孩子去玩玩吧!相信会有很多的收获哦!

像孩子一样跟孩子玩

 我在朝阳公园南侧,见到一位父亲,用柳条编了个帽子,站在原地,朝河对岸的儿子吼叫:“我给你编了帽子,你快过来!”我顺着他吼的方向望去,一个十来岁的男孩,正在捉蜻蜓。显然正是兴头上,并未理会父亲的喊声。父亲又吼起来了,比先前的更大,连喊:“你要不要?”男孩飞快地跑过来,抓过父亲手中的柳条帽,又跑到河对岸去了。看样子,男孩跑过来是不情愿的,父亲吃力不讨好,父亲为什么不能走过去,将柳条帽子送给儿子呢?

 我家楼边的公园里,有这样的场景:奶奶牵着七八岁的孙女在林间散步。女孩松开奶奶的手,去抚摸树叶。奶奶大声喊:“不要跑,快回来!”紧走几步,把女孩拉回身边。女孩沉着小脸,默默地跟着奶奶走。奶奶不时与旁边的人聊天。奶奶为什么不能跟随女孩去抚摸树叶呢?到底是奶奶陪孙女玩,还是孙女陪奶奶散步聊天?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在玩沙子,爷爷站在他几步远的地方,背着手看着他玩。母亲坐在十米远的地方,望着孩子玩。小孩孤零零地拨弄小沙子。爷爷和母亲为什么不同孩子一起玩沙子呢?

 我身边一位奶奶带着约三岁的孙子,小男孩捧着皮球,站在那里不知怎么玩。奶奶拿过皮球,用力抛向空中,球落下来滚得远远的。男孩呆呆地,无动于衷。奶奶急了,喊他,“你为什么不拣,快来呀!” 奶奶又抛了一次,男孩还是不动。我对奶奶说:“让我试试。”我拿着皮球,走到男孩面前一米多远处,面对他蹲下来,将皮球放在我两脚中间,轻轻地向男孩推去,球缓缓地滚动,男孩眼盯着球滚到他脚边,蹲下来摸球,学我的样子,两手把着球。我边打手势,边说:“把球滚到我这儿来。”他果真照我的样子,把球滚到我面前来了,虽然偏了一些。我和他来回滚了几次,成了好朋友,一起在树林里看蚂蚁搬家,绕着杨树捉迷藏。他一直没说话,却不时咯咯笑,很开心。

 这位奶奶对我说:“你跟我孙子才见面,就这么熟,我天天带他,都没这么开心过。”我说:“你抛球,是按照你玩的方式,抛得太高,球速度太快,离他又远,他跟不上,我只是按照小孩子的方式跟他玩罢了。”

 大人带孩子,孩子是主体,大人是为孩子服务的。所以,态势上,大人要向孩子靠拢,同他结为一体,参与其中。既不可分离开,各管各的。既不可分离开,各管各的。也不可让孩子向大人靠拢,按照大人的方式行事。如果这样,他们就没有童趣,也同大人隔着一座山。

陪孩子玩寻宝游戏

  在野生环境离我们越来越远、户外活动越来越少的今天,颇具挑战意味的寻宝游戏,能让孩子深深体会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感觉。

  玩玩寻宝游戏,训练定向越野

  春暖花开的日子,带着孩子去野外或公园,可以一起玩玩“寻宝游戏”,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赐予的欢欣和喜悦,同时,孩子的智力、体力、适应环境的能力都将得到锻炼哦。

  这里介绍的“寻宝游戏”实际是一种为孩子设计的定向越野运动,谁按照比赛规则,凭借着地图和指南针,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事先藏好的“宝物”,谁就是“胜利者”。

  游戏前的准备

  爸爸的工作:

  1.负责踩点,在行动的前一天藏好“宝物”(“宝物”可以是一张用蜡密封的纸条,也可以是一个装有扭扭蛋的小盒子)。

  2.用具准备:指南针、地图(或公园游览图)、带指针的手表、藏宝线索(装在几个锦囊里)等。

  妈妈和孩子的工作:

  1.负责采购当天需要的食物和水等,和孩子一起整理要用的东西,放进各自的背包,要注意控制好包包的重量哦。

  2.挑选一个天气晴好的双休日。

  3.提前邀请孩子的好朋友家庭参与你们的周末行动。

  素质1:体能及快速行动的能力

  ☆游戏开始

  早上9:00左右到达公园后,寻宝游戏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第一步:分组。以家庭为单位分成两组,或以自愿、抓阄形式分成若干组。如:负责藏宝的爸爸当裁判,两位妈妈一组,另一位爸爸和孩子们一组。

  第二步:宣布游戏规则。裁判发给各组地图和藏宝线索,向大家宣布游戏规则和游戏结束时间(可以约定2小时为限),9:30准时开始,两个小组同时出发,开始寻宝之旅。

  带队家长怎么做?

  ★引导孩子看懂和运用公园地图。

  ★在游戏中,鼓励孩子多观察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利用自然现象识别方向。

  ★尽量让孩子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当孩子懈怠时,宜鞭策和激励。

  ☆奔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寻宝有时间的限定,和普通的游玩不一样。有时候,孩子们需要在公园里小跑或快走,模拟定向越野的越野跑。这种跑步因在途中常常需要停下来看图或定向,所以是“间隙式”的跑步。

  在野外清新环境中的奔跑、散步,可以使孩子的全身,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得到较好的锻炼,也能增强孩子的体能。不过,在进行游戏时,爸爸妈妈要注意:

  1.教孩子保持自然、有适当深度和节奏的呼吸。

  2.跑步的速度不要快,但要注意节奏。有节奏的动作不仅能节省身体能量的消耗,而且能使动作协调,能给人以轻松自如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3.奔跑大段距离后,关照孩子用干毛巾擦汗,而不要脱衣服,以防感冒。

  ☆野外跑步的技巧

  在野外跑步时,有很多技巧和方法,爸爸妈妈需要提醒孩子注意:

  ◆一般而言,采取放松性的慢跑要比走好。在草地上行走或奔跑时,要用全脚掌着地,同时留心向前下方看,以免陷入坑洼或磕碰在石头上。

  ◆上坡时,上体应前倾,大腿抬高一些,并用前脚掌着地,小步跑上去。坡度较陡的,教孩子可以用“之字形”方法行走。(此处可配图)

  ◆下坡时,上体应稍稍向后倾,遇到较陡的下坡或坡面很滑的斜坡,可用侧脚掌着地,甚至采用蹲状,用手在体后牵拉(草、树)、撑(地)的方式tulaoshi行进。

  ◆从稍高的地方(1.50米以下)往下跳时,可用跨步跳的动作。踏在高处的腿(支撑腿)必须弯屈,另一腿则向前下方伸出,跳下,两脚着地并以深屈膝来缓冲重力。

  ◆在树林中奔跑时,注意不要被树枝、树叶、藤蔓等剐伤,特别要防止被树枝戳伤眼睛。此时一般都用一手或两手遮挡,护住脸部。

  素质2: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

  在野外或不熟悉的环境,最重要的是不要迷失方向,所以,训练孩子辨别方向的能力非常重要。人们在野外确定方向,主要还是依靠经验和工具。爸爸妈妈可以循循善诱,用以下3个方法来训练孩子的定向能力。

  1.观察周围事物以确定方向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qinzi/)

  利用地物特征可以训练辨别方向的能力。让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观察房屋:建筑物的大门一般朝南开。

  观察树木:通常朝南的一侧枝叶茂盛、色泽鲜艳、树皮光滑,朝北一侧的树干枝叶较少、青苔较多。

  观察凸出地物:例如墙、石块等,其向北一侧的基部较阴暗潮湿,青苔较多。

  2.利用太阳与钟表判定方向

  上午9时至下午4时,按钟表的“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这句话(适合北半球),就能较快地辨别出方向。(此处可配图)

  具体方法是:上午10时,应以5时的位置对着太阳,此时“12”所指的方向即为北方。为提高判定的准确性,可在“时数折半”的位置上竖一细针或草棍,并使其阴影通过表盘中心。

  运用这个方法时要注意:“时数”是按一日24小时而言的,例如下午l时,就是13时。在判定方向时,应将钟表表面向上,水平放置。

  3.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当指南针的磁针静止后,其N端(通常都有标志)所指的方向即为北方。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简便快捷,但是需要注意:尽量保持指南针水平;不要距离磁性物质太近。

  素质3:培养孩子的识图能力

  在进行寻宝游戏时,教孩子识别公园游览图至关重要。图上的各种符号表示不同的建筑物、道路、河流、湖泊、桥梁、厕所等,能够读懂游览图,是寻找到“宝物”的前提。

  1.规划路线

  寻宝过程中,选择行走的线路非常重要。根据寻宝线索确定方向后,就要选择正确的路线了。爸爸妈妈要教会孩子看游览图,图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当我们在所在地正确地辨别了方向之后,只要将游览图的上方对向北方即可。

  请让孩子用铅笔画出寻宝的路线。

  2.按图行走

  在行进的途中,不时拿出游览图,启发孩子将图上的标记和当时看到的景物进行对照,各种地标物、地貌若能一一“对号入座”,说明线路准确。

  时时提醒孩子:观察一下周围,记清最大或最有特色的建筑物,并从图上找到它们;要特别注意一些拐弯点、交叉点,如三岔路口等。

  3.找到“宝物”

  最终经过努力达到目的地,顺利找到宝物后,要给孩子奖励,暂时失利的一方也要有“参与奖”哦。

  链接:定向越野

  “定向越野”一词最早出现在北欧,它的原意是利用地图、指南针等工具,安全抵达目的地。有一种观点认为,它的起源是1918年瑞典童子军领袖吉兰特发明的一种“寻宝活动”——一种用来训练童子军在野外辨别方向及体能的练习。

  今天,定向越野根据不同的地区、环境和参加人员,而衍生出多种比赛形式,参加者可以在校园、公园、社区等地来进行这项比赛或运动。

  所以我们也一定要了解宝宝成长的一些需求,要相信很多事情我们都是可以从小去锻炼宝宝的哦!

如何更好的陪孩子玩呢

  对于身心快速成长的儿童来说,游戏的意义是重大的,特别是对幼儿来讲,更需要在玩中学,学中玩。相信你的孩子,他想游戏是因为游戏与他的身体发育紧密相连。而游戏也是你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的大好时机。

  为游戏正名

  家长语录:孩子玩就是傻玩儿呗。他不会干别的,只能玩儿。

  专家解析:游戏在儿童心智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的日常活动,也是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

  体验愉快的“我”。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还收获了愉快、自主的感觉。

  确定成功的“我”。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到“我能做这些”、“小朋友喜欢和我在一起玩”等感受,觉得他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这对确立自信很重要。儿童在游戏中学习怎样交往、怎样认识事物、怎样使用已有的知识技能。

  表达真实的“我”。儿童玩一些过家家、购物等有想象色彩的游戏,将现实生活中的经历表现出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果家长们不知道孩子的小脑袋里想的是什么的话,请加入孩子的游戏吧!

  陪孩子玩说简单不简单

  玩沙

  典型场景:“别去碰那些沙子,脏!”不能玩沙弄土的孩子站在一边恋恋不舍地、羡慕地看着别的小朋友玩得兴致勃勃。站在他身边的父母生怕扬起的沙土弄脏了他身上的漂亮衣服,牢牢地握着孩子的小手。

  对于那些没有太多机会接触沙子的孩子,让人不禁惋惜他失去了大自然赋予每一个孩童最好的玩具之一——沙土。而沙土对儿童具有的吸引力,几乎是天生而无法阻挡的,孩子们在沙土堆上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地用沙子堆成不同的场景。如果再配上一些塑料玩具,那么一个沙堆就成了孩子最好的游戏场。

  沙是绝好的玩具,它带给孩子粗糙触觉,满足孩子皮肤对外在刺激的需要,捧起沙子时感觉到沉甸甸的,这一系列的感觉刺激是感知觉统合的途径之一。

  在儿童混乱的内心纠缠的情绪状态下,他手下的沙的世界也是一片混乱。此时家长不必过多干涉、解说,儿童在玩的过程中能慢慢整理自己的世界。从玩沙的活动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孩子与生俱来的心理自愈的能力。

  教你一招

  户外活动时让孩子穿上易于清洗和不怕磨损的衣服,这样家长不会因为衣服的问题有顾虑。

  玩水

  典型场景:雨后,为为发现了地上的积水,快乐地一脚踩进去,妈妈追赶不及,大叫:“为为,会感冒的。快出来!”

  多数孩子天生喜欢玩水。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对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事物具有非常的兴趣。在游戏中,水是一种替代物,替代滋养生命的奶、流质食物,替代孩子排泄的尿,儿童在玩水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替代性的满足感。玩水还是一种可以表达攻击的方式,帮助儿童放松,给他们更多自由的感受,真实体会自我控制的感觉。看到孩子在雨后路面上的小水坑里快乐地踩水时,恐怕谁也不会否认水是如此让孩子快乐和满足。

  教你一招

  水可以衍生出许多游戏,比如与沙土混合、吹泡泡、吹画等等。玩水时小杯子、奶瓶、布、海绵等都是必备的物品。水是夏季最好的玩具之一,北方天凉时可考虑吹泡泡、吹画等游戏。

  过家家

  典型场景:宏宏和冰冰玩过家家,正在给娃娃做大餐。宏宏妈妈过来一看,不满地说:“你是个男孩,这么大了还玩过家家!”

  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模拟和重现现实生活,不仅有助于他们发展身体协调的能力,还可以协调心理的不平衡状态。不管是不是益智游戏,都会对儿童智能发展,情商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儿童常玩的过家家,除了具有帮助儿童了解、熟悉现实世界、认识不同社会角色的作用,在游戏中儿童还可以将自己的经历、感情、生活中重要或幻想的人物投射到玩具物品上,通过认同某一个角色,达到心理状态上的平衡。过家家并不是女孩子的游戏专利,男孩子也可以在游戏中满足自己在生活中没有实现的愿望或需要。

  在过家家的游戏中,儿童在空空的锅里煞有介事地炒啊、煮啊,还要端起碗来假装吃饭、喂小娃娃,对他们的想像力是一种锻炼,而想像力直接影响了儿童的创造力高低。

  和小朋友一起过家家对内向的孩子来说,是学习交往技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时机。在游戏中孩子没有学习的压力,学习在自然自发的活动中进行。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似乎天生就知道如何学习生活所需的各项技能。

  教你一招

  玩“在医院里”的游戏,对害怕上医院的孩子来说,有助于缓解恐惧。在游戏中儿童可扮演医生,由家长(或玩偶)代表看病的孩子,表现孩子的害怕与需要,比如在儿童扮演医生给洋娃娃打针时,家长可替洋娃娃说:“哎哟,好痛啊,我不要来这里,我要走!我要回家!”在这个游戏里,孩子是医生,是有力的,可控制局面的。这类游戏不仅重现儿童看病的经历,而且释放了他们的恐惧。

  如何更好地陪孩子玩

  要在游戏中了解和引导孩子,家长应注意:

  1.不干涉。孩子才是能够真实、完整知道自己内心世界的人,让孩子在玩中充分表达自己,家长不宜过多干涉,特别是在游戏的开始阶段。不少父母在和孩子玩时,总忍不住指指点点:“这块积木应该放在这里”、“哎呀,还是妈妈给你摆吧”……这样很难让孩子感觉轻松、愉快,即使是在游戏中他也不能放松地表达自己。所以,家长要注意用你的眼睛看,用你的耳朵听,了解孩子的内心,营造一个完全接纳孩子的氛围。

  2.作为同伴参与。当发现问题、了解到孩子的不良感受时,家长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介入。但介入时不宜以一种训斥、责备的态度,而是通过作为一个“大玩伴”提供行为示范,或在与孩子做扮演角色的游戏中模仿孩子在生活中的真实反应,让孩子在家长的言行中看到自己,认识自己,逐步帮助他消除不良感觉。

  3.让孩子做游戏的主人。让孩子自由选择游戏,当他不知如何选择时家长可给予建议,或者若无其事地在一边玩,引导他参与游戏。

  4.游戏时间有保证。每天为学龄前的孩子安排至少半个小时的游戏时间,家长在一旁陪伴,当孩子希望你参与游戏时,请按照孩子的想法进行游戏。学龄儿童的游戏时间可适当减少,但至少每周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游戏时间。

  因此,家长们可以经常陪着孩子玩的,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让孩子更好的发育。

跟孩子玩“联想”的游戏

跟孩子玩“联想”游戏的方法有很多,例如问孩子:“看到太阳,你会想到什么?”当孩子说出答案是“爸爸”时,再问孩子:“为什么?”也许孩子会说:“因为妈妈像月亮,爸爸就像太阳啊!”或 “爸爸像太阳那么会流汗。”不管孩子的答案是什么,先倾听接纳再引导出更好的答案。

1、做数字的联想:如“1”想到竹竿、筷子、电线杆……“2”联想到白鹅、鸭子……“3 ”想到山、麦当劳……等。

联想的结合,从“甜甜圈”想到“小甜甜”……结合“甜甜圈”和“小甜甜”变成“小甜甜最喜欢吃甜甜圈”,从“甜甜圈”想到许多圆的东西。

2、数列的接力:从1数到20,用奇数接:1→3→5→7……用偶数接:2→4→6tulaoshi→8… …用5个一数:5→10→15→20……

3、动物排排看:四只脚的动物有牛→狗→羊→狮子……会飞的动物有鸟→蚊子→雁→鸽子……

4、记人名、称谓:爸爸叫陈龙安→妈妈叫钱秀梅→外公叫钱聚怀→外婆叫杨杏雅→阿姨叫钱剑秋→老师叫吴心若→……让孩子记人名、称谓,可以增强记忆力。

5、一笔接一笔:在地上摊开画纸,亲子共同用彩笔、颜料,一笔接一笔,合力创作。

6、一句接一句:串成一篇故事,可以用录音机录下来,全家共同分享。

以上介绍的只是“一个接一个”的简单活动,旨在培养孩子表达流畅能力,父母还可以根据“思路流畅”的原则,自创更多的亲子游戏。

会玩这些游戏让孩子更聪明

  有的孩子喜欢拆东西,有的孩子喜欢东跑西蹿,有的孩子顶嘴时振振有词。这些孩子,常常被家长扣上“淘气、不听话”的帽子。殊不知,这样的孩子也许更聪明。

  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斯曾指出,运动、玩耍是儿童学会观察、认识、理解、说话和活动的最佳“工具”,能促进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他指出,科学实践证明,2岁—5岁的孩子中,爱玩孩子的大脑比不爱玩的孩子至少大30%。因为,在运动和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要完成掌握平衡、协调心理、处理问题等几十种与大脑和思维活动有关的动作。日本著名教育家七田真教授在大量的试验研究中发现,人脑在3岁以前完成60%的发育,6岁以前完成90%。所以,0岁—6岁是开发宝宝大脑的黄金时期,父母要珍惜这个黄金时间,多陪孩子玩。

  玩是一件看起来随性而又欢乐的事,但是也要玩出科学,玩出创造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你可以为他打开一扇窗,带领幼小的生命去触摸这个真实多彩的世界。70后、80后父母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弹玻璃球、跳房子、跳皮筋、拍洋片、丢沙包,渐渐被各种高科技玩具、电子产品所取代。现在的孩子常常看电视、玩游戏,一坐就是几个钟头,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都受到了限制,家长要引导孩子走出这种误区。

  运动

  跳绳强身又健脑

  很多研究发现,喜欢运动的孩子比不爱运动的孩子更聪明,记忆力更好。潘慧告诉记者,有目的性的运动,可以锻炼孩子各个感官之间的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挖掘他们身体各部位功能的潜力,对大脑的发育有很大好处。

  各种运动中,跳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是一种全身性活动,既能加快胃肠蠕动和血液循环,促进全身的新陈代谢,又能使心情兴奋起来,让孩子心灵手巧,在数数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使语言变得清晰流畅,最终促进孩子智力、体力、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

  每天睡前讲故事

  每个夜晚的床头,那盏温馨的灯下,孩子靠在父母怀里,听他们讲故事。这是孩子成长中最幸福的时光。

  科学研究显示,经常读书给婴儿听,可以让他们与父母间建立特殊情感。婴儿喜欢听到熟悉的声音,而书中的文字、图画和故事更能刺激他们的脑部发育。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喜爱读书的孩子更爱动脑思考问题,将来上学后学习能力会更强,相对来说情绪会更为稳定,个性较为冷静,更为自我约束,知识面宽广。

  “有些父母拿到图书以后,把教孩子学识字作为主要目的,这样做是不科学的。”王争艳告诉记者,孩子读书要以兴趣为主。“阅读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它留给孩子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不像电视,有具象的画面。孩子通过文字的描述,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鲁杰建议,父母要尽量抽出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与孩子一起读他们喜欢的书,并且探讨书中的细节,这样孩子就会渐渐爱上读书。

  游戏

  戏水玩沙,创造力强

  夏日午后,蝉鸣阵阵,一个小男孩静静地蹲在院子里,细心地观察“蚂蚁阵营”,还不时用小树枝轻轻地拦住蚂蚁的路,观察蚂蚁的路线变化。男孩一蹲蹲好长时间,那份耐心,让一旁的妈妈不忍心打搅。妈妈只是提醒他从不同角度观察,引导他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这是知名育儿专家杨文的教子场景。

  鲁杰告诉记者,丰富、神秘的大自然是孩子想象力最好的源泉,父母要经常带孩子走近大自然,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大自然那种静默的和谐,那种新鲜、清新、生生不息的气息,可以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精神。所以,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戏场所。”国际儿童游戏权力协会曾经发表研究报告说,现代儿童正在遗弃的那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如爬树、建沙堆城堡等,正是孩子们成长不可或缺的。

  “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水、玩沙子。沙子可塑性强,能提高孩子的创造力,因此家长可以在阳台弄片小沙滩,这也是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机会。”王争艳说。

  语言

  尽量少说叠音词

  孩子开口说话的那一瞬间,让多少家长心生喜悦。那是他们第一次用语言表达。从此,孩子咿呀学语,打开了语言的大门。据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父母与孩子多交谈,会使这些孩子日后变得更聪明。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伴随着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因此,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6岁以前是孩子语言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培养,效果事半功倍。就像种子播种在春天,才会有好的成长和收获。家长要在这个时期,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

  鲁杰提醒父母,和孩子说话时,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父母是孩子语言的导师,父母使用的语言、语气都会影响孩子。0岁—3岁是孩子口头语言的发展时期,父母的语气要柔和亲切,自信沉稳,不要使用“吃饭饭”等叠音,也不要细声细气地模仿孩子的语气,这样会让孩子缺乏安心的感觉。但是,可以适当重复说过的话,比如“吃饭了,吃饭了”,来加深孩子的印象。对于3岁—6岁的孩子,父母就没有必要再反复重复说过的话了,看着孩子的眼睛,认认真真地说一遍就足够。孩子没有回应时,父母要寻找更好的解决方式,不能粗暴地提高音量、瞪大眼睛,孩子也会变得烦躁,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爱好

  留出一面“涂鸦墙”

  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东西比较容易。所以,父母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顺应孩子的天性,支持他们的兴趣爱好。

  1岁—8岁,是利用涂鸦锻炼孩子图形思考力、想象力、开发右脑的最佳时期。家长应该还孩子一颗自由的心、一双自由的手,让他们在尽情的想象中,涂抹心里的缤纷多彩。父母为孩子开辟一面“创作墙”,让孩子信笔涂鸦,这远比一个整洁的家更重要。

  “兴趣爱好不等于兴趣班。”鲁杰告诉记者,很多兴趣班只是让孩子枯燥地学习,并不一定是孩子喜欢做的事。比如,在绘画班,往往更多的是学习绘画技巧,要把苹果画得最逼真最圆,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限。家长要注意观察,看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然后为孩子提供条件,保持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养一小盆植物,观察植物发芽、吐叶、开花的过程;或者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做一个小科学实验,让他们理解生活中的现象。

孩子为何喜欢玩“结婚”游戏?

  “妈妈,我长大了要跟俊俊结婚!”“妈妈,我有三个女朋友!”“我长大了要跟妈妈结婚!”“我要小姨做我的女朋友!”学龄前的孩子尤其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通常都会开始热衷于玩“结婚的游戏”。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狂热地爱上班里的某个异性小朋友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他们甚至会跟几个小朋友举行婚礼,也有一些孩子偏爱另一性别的父母。当你的孩子告诉你他要跟班里的一个小女生结婚时,或者他说他长大了要跟你结婚时,你会作何反应呢?是厉声喝止,还是一笑了之,还是把它当作一个可教时刻?专家认为,我们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跟孩子讨论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并教给孩子关于爱的价值观,对于那些对异性父母有着很强的迷恋的孩子,父母应该积极地回应孩子的爱,告诉他们,等他们长大时会找到一个相爱的人并跟那个人结婚。

  5岁女孩隔月换“夫”

  5岁的琳琳最近疯狂地爱上了班里的小男生俊俊。她告诉妈妈,她已经跟俊俊举行了婚礼,俊俊现在已经是她的丈夫,所以她每天早上都要带一份礼物送给俊俊。同样,俊俊也会每天送她一份礼物。他们的礼物有时是一粒糖,有时是一张贴纸,也有可能是一片树叶。琳琳的妈妈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琳琳上了大班后,每隔一两个月都会结一次“婚”,每次她都会回来告诉妈妈,现在谁谁谁变成她的丈夫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qinzi/)

  4岁男孩嫉妒爸妈

  刚刚4岁的小杰是妈妈一手带大的,因此特别黏他的妈妈,他总是说等他长大了,要娶妈妈做妻子。让他的妈妈极为尴尬的是,小杰经常想模仿电视里成人亲热的方式来亲妈妈的嘴巴。而且每次一见到爸爸拥抱妈妈时,他就会很嫉妒,打断爸爸妈妈的拥抱,要求妈妈拥抱他。他甚至不许爸爸和妈妈睡在一起,要求爸爸搬到别的房间去睡。

  5岁男孩“爱”上小姨

  天天今年5岁,他很喜欢玩结婚的游戏。他在幼儿园里有几个“妻tulaoShi.com子”。不过,他说他最喜欢的是他的小姨,长大了幼儿园里的“妻子”都不要了,就只跟他的小姨结婚。他甚至连结婚时他和小姨要穿什么衣服都想好了。问他为什么要跟小姨结婚,天天说,因为小姨总给他买糖和玩具。他希望小姨每天都给她买糖吃。

  幼儿园:“新郎和新娘”游戏很受欢迎

  在某省级幼儿园带大班的邓老师告诉记者,很多学龄前的孩子喜欢玩“新郎和新娘”的游戏,应该也算是婚姻敏感期。她经常会听到小朋友来告诉她,今天谁和谁结婚了。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间,经常会分别由一些男孩和女孩扮新郎和新娘,甚至还会要求老师也来参加。还有的小朋友要跟老师结婚呢。有个小朋友最有意思,他每次都要生活老师做他的新娘,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生活老师经常给他洗衣服。显然,孩子们并不知道“结婚”的含义。

  邓老师说,因为老师们知道,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特点,而且他们做这些游戏时的样子特别可爱。所以,老师一般都不会制止他们。

  专家:这是正常反应

  南方医科大学幼儿园范文坚园长告诉记者,对“结婚”有一种朦胧的向往是学龄前儿童的一种正常心理和生理反应。父母不必过分紧张,不能粗暴地制止,也不能心不在焉地一笑了之,而是应该把这个时机当作一个有利的可教时刻。

  可以跟孩子讨论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对于处于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可以试着跟孩子讨论有关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比如男孩都可以当爸爸,女孩都可以当妈妈。当然,同时也可以告诉孩子,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女孩长大以后,可以生宝宝,可以当妈妈。当男孩和女孩当大了的时候,都会跟相爱的人结婚,男的就成了丈夫,如果有了孩子,就是爸爸;女的就成了妻子,如果有了孩子,就是妈妈。

  还可以告诉已经“结婚”的两个小朋友:“你们现在还小,不可能像大人那样结婚,不过,如果等你们长大了,还很相爱,那当然就可以真正地结婚啦。”

  父母:要作出积极的回应

  据范园长介绍,学龄前的儿童通常都会强烈地爱他们的父母。但他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种爱。因此,有的孩子可能会模仿他们的父母或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成年人,来亲吻自己的异性父母。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孩子跟孩子之间或者孩子与大人之间不适合这种亲吻方式,这是大人们亲吻的方式,孩子亲吻大人,亲脸颊就可以了。

  对那些想跟异性父母结婚的孩子,家长应该对孩子的爱表示积极的回应,可以试着这样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爱我,我也很爱你。等你长大了,你就不会想着跟妈妈结婚了。你会爱上一个女孩子,那种爱跟你对妈妈的爱会有所不同。然后,你会跟那个你很爱的女孩子结婚。”

  不过,对于那些过分迷恋异性父母的孩子,家长也要注意平时跟孩子亲近时的方式。

怎样指导孩子玩角色游戏

所谓角色游戏,是指孩子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对孩子认识社会,发展智力、体力等都有显著的作用。在当今独生子女居多的家庭中,孩子缺乏游戏同伴,家长应积极参与指导孩子玩角色游戏,同时鼓励邻里孩子之间的共同游戏。具体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指导:

1、指导孩子选择游戏主题。家长应让孩子自愿选择主题,而不能给孩子指定主题,当然在孩子选择时,家长可以运用启发性谈话或提供玩具,来帮助孩子选择主题,如:“你是谁啊?哦,是理发师啊!”或给孩子提供理发的玩具,这样孩子会受到启示,玩起“理发店”的游戏。

2、指导孩子选择角色。一个角色游戏中有着几个角色,孩子选择哪一个角色,直接影响他对所玩的游戏的兴趣,一般是让幼儿自己报名选择,但家长也应根据孩子的知识经验、能力、与同伴交往情况、个性特点,提出合理建议。如:若孩子特别胆小,可以建议他担任勇敢者的角色(解放军、警察……);若孩子缺乏领导组织能力,则可建议他担任“妈妈”、“医生”一类在游戏中起组织作用的角色。

3、帮助孩子丰富游戏内容。孩子由于受自身知识经验的限制,游戏内容难免贫乏枯燥,如“娃娃家”中“妈妈”总是在“哄娃娃”,“理发店”中的理发师一直在不厌烦地给“顾客”理发,这时家长应以适当的方法,丰富孩子游戏内容。最佳方法是以角色的身份参加游戏,间接指导孩子丰富游戏内容,如可以扮演“娃娃家”中的客人,与孩子发生种种对话及动作性较强的游戏内容。一般情况下,家长应担任配角或者副职(如商店中的副组长)、检查员,这样既可以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又避免了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另外,家长还可以提供新的玩具、材料,启发孩子进行新的游戏内容。

4、指导孩子做好游戏结束工作。游戏应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家长可以以游戏口吻提醒孩子结束游戏,如:“商店下班了,要关门了”,“娃娃要睡觉了”等。同时,应指导孩子自己收拾、整理玩具,游戏材料,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展开更多 50%)
分享

猜你喜欢

像孩子一样跟孩子玩

亲子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像孩子一样跟孩子玩

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看待孩子

分娩
用“像牛顿一样”的眼光看待孩子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玫瑰花 玫瑰 花茶 孕妇
孕妇能喝玫瑰花茶吗 玫瑰花茶怎么泡才好喝

爱子有方:像孕育种子一样培育孩子

性格 育儿知识 怀孕 孕妇
爱子有方:像孕育种子一样培育孩子

像“动物”一样练瑜伽

瑜伽 养生 健康
像“动物”一样练瑜伽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怀孕 孕妇 备孕
什么时候最容易怀孕 为什么怀孕会变笨

过上像杂志一样的生活

孕前
过上像杂志一样的生活

做像花一样的女人

美容护肤 护肤
做像花一样的女人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孕妇 怀孕
怀孕孕吐吃什么可以缓解 孕妇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

常打孩子 阻碍儿童智商发展

常打孩子 阻碍儿童智商发展

不说教孩子 那怎么教孩子?

不说教孩子 那怎么教孩子?
下拉加载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