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毕竟年龄小,仍有照顾自己不周全之处,大人要给予关怀和一定的帮助。首先要保证孩子的安全与健康,小床应有栏杆,防止孩子从床上摔下来。冬季被子要宽大些,这样被子不易踢开,刚开始独睡时,大人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睡眠情况,最好半夜起来看看孩子的被子是否盖好,以免孩子受凉感冒。也有些孩子可能比较胆小,刚开始独睡时有些害怕,大人可在旁边陪一会儿,等孩子睡着了再离开。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习惯独睡了。通过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将日益增强。怎样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随着改革的发展,竞争已逐渐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些孩子争吃、争穿、称霸,这可不是我们提倡的竞争,应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真正的竞争意识。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是要培养他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了孩子,为了祖国的明天,每一位家长及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1.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及能力
独立生活能力是竞争的基础,没有独立性就不可能有竞争意识。而独生子女最大的弱点就在于独立性差,依赖性太强。家长必须树立孩子“我自己来”的思想,必须培养孩子能够“我自己来”的能力。
2.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
劳动是培养一个人独立性和竞争意识的最好途径。应该让孩子懂得,只有劳动,才有收获;只有努力,才能成功。通过适量的劳动(比如让三岁的孩子自己扣扣子、自己系鞋带、自己洗手、自己洗脸等),再加上及时的教育,使孩子在幼年时就形成一种劳动意识。这是孩子敢于竞争之本。
3.为孩子创造竞争环境
家长可以把周围的独生子女组织起来,让孩子在伙伴中学习、游戏。这样既培养了他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也使他逐渐树立起竞争意识。
4.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心
创造性人才的一大特点是自信,培养独生子女的竞争意识关键也在于培养其必胜的信心。在平时劳动、游戏中,让孩子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对于孩子的弱点,家长不应指责,更不能嘲笑,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完全失望。Tulaoshi.Com如果这样,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或与家长做对的情绪。
本文摘自《婴幼儿养育指南》,由中国妇女出版社授权图老师育儿网发表,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图图向来喜欢争强好胜,赢了得意洋洋,输了大发脾气。上大班后,他更爱事事占上风,总爱跟同伴比,从球踢得多远,到家里有多少玩具,都要胜人一筹。昨天他竟然得意地说:“我换牙了,航航没有。”弄得爸爸妈妈哭笑不得。
让图图父母感到矛盾的是,处处争强好胜固然不好,但在充满竞争的社会大环境中,孩子将来必然要为进入好的学校、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而和同伴展开竞争,如果淡化孩子争强好胜的意识,会不会影响他将来在这个竞争社会中生存?正是父母内心的这种矛盾,使他们也无法给孩子明确的教导。他们既想让儿子感觉轻松,体会到童年快乐,不必因为自己不是最棒的而焦虑,又想让儿子在竞争中通过努力而获得成功。图图的父母无法判断,孩子应该具备怎样的竞争意识。
专家分析:
培养孩子正确的竞争意识
竞争意识与自我意识紧密相联,清晰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比较之下才显现出来的。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发展自我的个人心理,需要拥有与别人区分开的、独特的、私有的经验,从而显示出自己的独立人格。为了在不同对象面前表现自己,孩子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将会如何影响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形象。竞争意识的萌芽,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表现,家长应及时予以支持与正确引导。
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aojiao/) 有些孩子需要竞争的刺激才能把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把握正确,竞争意识可以成为孩子尽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与竞争能力紧密联系,具有良好个性的孩子,对待竞争问题会更理智、更积极。家长要从孩子本身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特长出发,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能力。
除了个性原因外,特别注重自我意识、忽略别人感受的孩子,往往还没学会怎样和别人相处。他需要知道:如果他为了争第一,而令别人不开心,就可能失去别人的友谊。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永远不要只着眼于和别人争高下,而是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
端正孩子竞争的心态
如果家长对孩子竞争欲望过强感到忧虑,应该先帮孩子端正心态,要让孩子明白竞争是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是件美好的事,要用从容的心态看待超越和被超越,不应充满妒忌和愤懑。而参与竞争的意义之一,就是学会有风度地接受失败,并且诚心实意地祝福对手。告诉孩子,在竞争中得到胜利固然值得骄傲,但和同伴之间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家长用自身行动作出良好的示范,孩子自然会感同身受。
鼓励孩子相信自己
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用自己的价值观判断是非,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不是只能通过竞争来体现自我价值。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在尽了最大努力之后,能做一个继续努力的赢家或是毫不气馁的输家,而不是过分注重竞争本身。
来源:白鸽网
孩子的创新意识要从小培养
首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在于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和突破;教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教学就僵化就滞了。试想,倘若施教者观念陈旧、意识陈旧、意思狭隘、方法保守、手段落后,那又怎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其次,应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并为其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
1、要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会自作主张地去解决某些问题,结果常常做错事。这时,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的问题,决不能采取冷淡的态度。对幼儿的错误,要积极分析原因,在给孩子耐心讲明道理的同时,对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2、要鼓励幼儿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向于未来活动的。一个人只有敢于幻想,才能超越,才能创新,才能摆脱平庸。人类就是因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世间无数发明创造,都是有了人们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懒于幻想的人必定是目光短浅、缺乏创造精神的人。因此,教师和父母要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图老师整理)3、要多给幼儿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甚至独立做到“一题多解”。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zaojiao/) 4、要确认识“听话”与“好孩子”之间的关系。社会对人的肯定的评价经过长期的熏陶,“听话”已经成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可以说,大部分老师和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这个标准又大多是以他们自己的理念和非判断为中心划定的圆。可事实上,在这个圆中活动的不少孩子,恰恰缺乏独立和创新的特征。他们的头脑成为施教者思想的跑马场,他们的行为以施教者制定的标准为依据。这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教师和父母应树立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把幼儿视为有平等人格的个体来进行教育,砸掉“框框”,为孩子提供创造的机会和空间。
总之,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是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否则,这种可贵的精神将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幼儿只能在模仿、顺从中长大,失去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而且很可能最终成为平庸的、缺乏独立见解的人。
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黄金时期。同成人相比,幼儿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没有过多的思想束缚,敢想、敢做。那么,怎样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呢?
首先,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的本质在于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和突破;教学的生命在于创新,没有创新,教学就僵化就滞了。试想,倘若施教者观念陈旧、意识陈旧、意思狭隘、方法保守、手段落后,那又怎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其次,应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并为其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
1、要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会自作主张地去解决某些问题,结果常常做错事。这时,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的问题,决不能采取冷淡的态度。对幼儿的错误,要积极分析原因,在给孩子耐心讲明道理的同时,对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应加以肯定和鼓励。
2、要鼓励幼儿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向于未来活动的。一个人只有敢于幻想,才能超越,才能创新,才能摆脱平庸。人类就是因为有了幻想,才有了向前走的动力,世间无数发明创造,都是有了人们所谓痴人说梦般的幻想才成为现实。懒于幻想的人必定是目光短浅、缺乏创造精神的人。因此,教师和父母要鼓励幼儿异想天开,大胆联想,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3、要多给幼儿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启发、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思考、操作以及和他人的交往获得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孩子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甚至独立做到“一题多解”。
4、要确认识“听话”与“好孩子”之间的关系。社会对人的肯定的评价经过长期的熏陶,“听话”已经成为重要的标准之一,可以说,大部分老师和父母都喜欢听话的孩子,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这个标准又大多是以他们自己的理念和非判断为中心划定的圆。可事实上,在这个圆中活动的不少孩子,恰恰缺乏独立和创新的特征。他们的头脑成为施教者思想的跑马场,他们的行为以施教者制定的标准为依据。这显然违背了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教师和父母应树立代化的教育思想观念,把幼儿视为有平等人格的个体来进行教育,砸掉“框框”,为孩子提供创造的机会和空间。
总之,对幼儿实施“创新教育”是具有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否则,这种可贵的精神将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幼儿只能在模仿、顺从中长大,失去创造的机会、条件和信心,而且很可能最终成为平庸的、缺乏独立见解的人。
来自:太平洋亲子
从小给孩子培养“危险”意识
一直以来,关于孩子的安全事件身边时有发生,各式各样的情况:如孩子被拐;孩子意外受伤;不是天灾(地震、火灾、洪灾等)就是人祸(最近频发的幼儿园砍杀事件等),归根结底受伤害最深的是孩子与家人。因此,我们不能再等待危险发生时去懊悔去心疼;让家长从小给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危险意识”吧。 我家宝宝刚满两岁,虽然还小;为了防患未然,已经有意无意地上了几堂“危险”课了。
第一堂:不要随便跟外人走,这样很“危险”。
在我们院子里,晨晨小朋友这个年龄段的只有一个,因此,院里的人们都超喜欢逗他;有什么吃的呀也会时不时拿来送给他吃,住在同一个院子的邻居,也不便拒绝人家的好意;甚至到后来,有一邻居硬要带儿子到他家里去吃;有了第一次,之后再让晨晨跟他去他家吃东西,儿子抬脚一个人就跟着他走了。我觉得再放任儿m.tulaoshi.com子这么轻易跟人就走不行了,于是当儿子再一次准备跟人走时,拉住他正儿八经地跟他说:“晨晨,你这么容易就跟人家走了,是很危险的;遇上坏人带你走,可是会再也见不到妈妈,再也回不了家了哦!记住,别人给你的东西,妈妈会买给你吃;所以,我们不跟别人走”儿子瞪着眼看着我,然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人还在外面叫:“我不是坏人,我是唐爷爷,走喽,晨晨,跟爷爷走喽……”儿子的定力又动摇了;这时,我再说:“如果真要出去,一定是要跟家里的人一起走。像妈妈、爸爸、爷爷、奶奶。晨晨记住了吗”小子听了,马上就来拉我,见我不动,就跑去厨房里找爷爷了。爷爷本也不想去,但儿子边哭边拖,硬是拉着爷爷陪一起去的那个人家。
第二堂:不要靠近火炉、热水、热菜热汤、电器等附近,避免烫伤的危险。
宝奶在院门口的食堂工作;因此我们也在下面搭伙食。下面的火炉呀,热水瓶都是靠墙放在厨房的。生宝宝前我就很担心,宝宝出生后,悬着的心就一直没踏实过。因为本来说要找个地方重置这些“危险物品”至今未动。儿子刚学会走路那会儿,就瞄上了那一排热水瓶。我们说“会烫”叫他不要碰;可孩子好奇心强,当他用手去揭盖子时,我狠心用另外一个冒热气的盖在他手上“试”了一下,自此之后,儿子再想去那摸索时,我一提烫,他就自动走开了,再大些知道要喝水想倒水时,会叫上大人帮忙了。
可是,随着活动能力的加强,我们下楼的时候经常宝爷宝奶都是在厨房里忙活;儿子也渐渐喜欢啥事都凑个热闹新鲜,趁大人不注意,他会跑到正在冒热气的锅边瞧瞧,有一次把抱在怀里的大柚子丢到了沸水的锅里,沸水溅出来落到旁边正在洗碗的奶奶脚上,才发觉此事,可把我们吓坏了;所幸沸水没有溅到儿子身上。还有一次,爷爷在炒菜,转身去拿配料,小子趁机拿着锅铲在锅里捣了两下,等爷爷回头,一锅菜一半在地上了;这次儿子又幸运地没有被菜烫到。面对如此调皮的孩子,除了大人看紧,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这天,又到了楼下,等宝奶做菜的时候我带着晨晨在看电视等。电视里在放纪实片;刚好看到一个小孩因为捡玩具而掉到灶台上正煮沸的一锅开水里。在医院,看到小朋友被医生包扎得那么严实,同时画面还出现了同一医院的另一个可怜的孩子,因为被一锅热粥烫得更惨;我拉着儿子一起看,并跟他解说电视上发生的事情:“一个小朋友被开水烫伤了,另一个小朋友被热粥烫伤了;他们好可怜,浑身没有一个地方是好的;而且好痛哦,你看他们哭了,他们的爸爸也哭了。”“所以,晨晨以后要注意哦;不要去碰热水瓶、不要到火炉旁边去弄锅子,不要去端热汤,不然,就会跟小朋友一样烫伤要到医院,还好痛痛滴……”儿子听了一边盯着电视,一边跟我说着:“小朋友烫哒,痛痛。在医院”当电视结束后,儿子又来到厨房,又作状往炉子旁边凑时,我连忙说:“晨晨,忘了刚刚电视上的小朋友吗?”儿子马上停止了前进,还冲着厨房里的爷爷奶奶说:“烫,小朋友在医院。”随后还指着热水瓶说:烫,小朋友在医院。说完就一个转身跑出了厨房。这几天,小子不会有事没事往厨房跑了。一旦靠近,我会重复提醒他:“危险哦!小朋友烫伤了,还在医院里呢!”儿子会聪明地马上离开危险地方。
第三堂:教宝宝记自己的名字,爸爸妈妈的名字,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出门要紧跟妈妈。
从儿子刚学话开始,首先教会的是他自己的名字;从“晨晨”到姓“王”再到全名;教会自己的名字,接着就是跟他叨念爸爸的名字,当问爸爸叫什么时,能清楚地回答了,接着再教妈妈的名字,如此一步一步地深入教,儿子除了电话号码暂且还记不全外,自己的、爸爸的、妈妈的名字以及住在哪个地方一问都能准确回答出来了。
再有就是平时带着儿子去超市时,会跟他唠叨“晨晨要跟紧着妈妈;东西要看要买,但是不能离开妈妈。不然会很容易地跟妈妈分开,这样很危险,因为晨晨可能会被坏人带走见不到妈妈;”还会利用儿子熟知的动画片里的情节来提醒他“阿迪逛超市时,可是一直都紧紧跟着妈妈的,因为他怕走丢呢。”虽然妈妈话多了些,对着这么小的儿子说这些像是自言自语;可是儿子多少还是会有危险的意识从而跟紧妈妈的。
随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所面临的各种危险也渐渐增多,在以后的路上,当妈的我还得多多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来尽量避免危险在孩子身上出现。也希望这个社会能多一份和诣更多一份关爱给弱小的孩子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
女儿丁赛小时候头比较大,额头和后脑都有些凸出,有人说这种大脑壳的孩子特别聪明。对此我没什么体会,反而感觉她的数学意识太差。快两岁了,我教她数数,口头能流利地数到100。我再把一堆糖块摆在那儿让她数,数到4就乱了,摆动着双手连连说:“好多好多呢!”反复几次都过不了4。我有些着急,暗想:“怎么这么笨呢!”老丁却不着急,他把多余的糖块收起来,只留3块让她数。摆弄着眼前的3块糖反复数了3遍,赛赛就着急了,“第4块跑哪去啦?”……就这样,对照实物点数这关顺利告破。
长到3岁,我和老丁进一步利用她特别感兴趣的价格和数字引导她计算。第一步,是教她“爸爸买了一个西瓜,妈妈买了一个西瓜,一共几个?咱们三人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等加减法;第二步,是教她背“小九九”;第三步,教她乘法应用,“两毛一斤,一个西瓜4斤,一共几毛?”
丁赛6岁时,一次跟我到农贸市场买菜,看到一个与她同龄的农村小姑娘站在菜摊前跟她妈妈忙乎,我挑了4条黄瓜摆上秤盘,只见女孩摆弄着秤砣仰脸告诉我:“姨,2斤4两,4毛1斤,一共9毛6。”我给她一块钱,她很快找出硬币递给我:“收您1块,找您4分。”从此,凡买菜我必带上丁赛找那个小女孩。菜摊内外,两个女孩比赛看谁算得快,算得对。
自此,丁赛对算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无论我从商店买回什么东西,丁赛都抢着问价格、算总数,然后问我对不对。有时我还暗自加大难度,她也乐此不疲。上学后,更加激发了她对数学的特别兴趣,她主动从《十万个为什么》中挑出数学专册一道题一道题地算,对应用题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越来越准确。
正是这种浓厚的数学情趣,促使她在之后的学业生涯中喜欢上物理、化学、微积分等学科,还为她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博士期间对《国别经济增长趋势》的深层次定量研究,以及在牛津等几所大学为研究生高水平地讲授《计量经济学》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