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伤心与孩子的烦心
听到很多家长抱怨,为什么我这样疼爱孩子,他却常常和我怄气,难道他不知道我是为他好……而孩子也同样抱怨家长,整天没完没了地唠叨,都听腻了。于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一方觉得伤心,另一方觉得烦心。有一个孩子告诉我,他的母亲每天重复说六句话:快点快点,要不就上学迟到了;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到了学校你要努力学习,别开小差;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着急看电视;什么时候考试。这样日复一日地说,作为孩子自然而然会感到厌烦,结果事与愿违。我在英国考察时了解到,英国母亲一天常对孩子说的话是:早晨见到孩子的第一句说早上好;吃早饭时问孩子早餐怎么样,是否符合你的口味;上学时嘱咐孩子过马路要小心,要遵守交通规则;跟孩子再见时说希望你今天开心;孩子放学回家时问的第一句是今天你快乐吗?明天你想做什么;发现孩子进步时说你真棒;晚上睡觉前对孩子说祝你做个好梦,晚安。是什么原因造成两国母亲对孩子说的话大相径庭呢?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中国家长的期望值太高,每位家长都想子女成龙、成凤,能上名校,有一门以上的特长。但是龙、凤能有多少,名校又有几所,超负荷的学习下哪有时间发展特长?对这些,许多家长并没有一个理性的分析,只是一味地对孩子提出许多过高的要求。孩子在社会、家庭的重重压力下,对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他们为家长而学习,失去了孩子原有的天真,也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其实,孩子们的愿望很简单,只要家长不提出过高的目标、不只盯着学习成绩、少一些唠叨和训导、多一点理解即可。所以,家长不要太过于苛求孩子,在与孩子相处时应少一些唠叨,多一些鼓励;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多听听孩子发自内心的倾诉;无论是赞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一定要就事论事,客观对待;当孩子有了进步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和肯定,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如意时,切忌说一些过激的话;关注孩子的兴趣,尽可能挤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
家庭消费的几种不健康心态
弥补儿时的物质贫乏有些父母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艰苦,现在自己有了孩子,也有了经济能力,于是尽力给宝宝提供衣食住行玩的物质条件,以弥补自身的遗憾。这类父母对小时候体验到的饥寒刻骨铭心,发誓不让自己的宝宝冻着、饿着。结果造成孩子非名牌不穿用,非鱼虾不吃。正确的态度:这类父母应该认真思考,不管为孩子花多少钱都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a、是否有效地利用了金钱和财物,能否给孩子带来真正的益处。b、是否利于宝宝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品格的培养。c、有无过度消费:一个宝宝每天需要的营养是有限的,宝宝的衣饰只要做到美观大方、方便舒适就行。不好意思对孩子说不!买东西,孩子当着外人哭闹,父母一是不忍心看见孩子哭,二是怕售货员笑话自己小气,对孩子苛刻,而不得已向孩子屈服,每次都在孩子哭闹的胁迫下买下昂贵又不实用的玩具或不合适的零食。正确的态度:该买的东西,有能力就大方地给孩子买下,如果经济不允许,不要好面子,耐心地告诉孩子理由。不要训斥孩子,始终要以理服人,让孩子明白并不是他想要的就一定能够得到。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都能逐渐学会和成人商讨,并克制自己。不该买的东西,态度要坚决。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孩子的直观认识与抽象标识
8. 直观认识与抽象标识载体培育认为直观认识与抽象标识直观认识就是人类通过视觉采集信息器官能够对所采集的信息(事物)直接形成视觉认识的外在表现。例如,孩子对各种形状轮廓的直接认识和对各种色彩的直接辨识等等都属于直观认识。抽象标识就是其标识本身不具有实在意义和自然形态,而是人类为了形成交流共识而约定俗成的称谓(符号)等。例如,孩子通过视觉采集所直接认识到的各种形状的名称(方、圆、正方、扁、三角等);又如,孩子通过视觉采集所直接辨识到的各种颜色的称谓(红、黄、蓝、绿等)。人类的认知习惯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先直观再抽象。人类思维的习惯性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先抽象再直观。学前期的孩子的认识习惯应该是:先从直观认识到抽象理解。我们以数字1为例。在对人类逻辑思维习惯性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父母只有合理区分直观认识和抽象标识,才能够真正地做好孩子逻辑思维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的培育工作。否则孩子会把他喜欢的直观认识连同抽象标识一起打包丢进垃圾桶,甚至对整个范畴产生厌弃,如:讨厌上数学课,对学习数学不敢兴趣等等。在此需要父母关注的是:孩子对某种事物(或抽象标识)的认识一定要遵从孩子的意愿;例如:某个数字象什么?某个字母像什么?遵循人类的认知规律:先直观再抽象;明确学前阶段对孩子输入科学文化知识信息的目的和目标。总之,父母应该依据孩子所感兴趣的直观认识,首先加强孩子对直观认识的熟悉性和兴趣性,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孩子喜欢的游戏,在比较环境中利用比较心理(如,家庭中,妈妈和孩子比赛;学前教育机构中,孩子和孩子比赛等),把抽象标识合理、对应地提供给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孩子热爱学习、感知快乐和避免厌学、弃学等现象的发生。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学习数字,就应该把数字写(或画)在纸上,由孩子根据自己不同的喜好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直观认识(数字形状)。假设孩子喜欢3并把它形象地称为耳朵,父母就应该认可孩子对3使用的抽象标识(即称谓),并用耳朵使孩子在兴趣中对3进行充分的认识(记忆)和描画(书写),然后,再进行诸如耳朵精灵等游戏的过程中,把人类对3约定俗成使用的抽象标识(即称谓)提供给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对抽象标识(如3)在难以理解的基础上,产生拒绝和厌弃。反而会很高兴、轻松地予以接受,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对数字逐步产生浓厚的兴趣。父母在培育孩子过程中,如果习惯性地使用抽象标识培育的方法而忽视和放弃了直观表现的培育方法,就等于完全违背了孩子认知事物的规律(从直观到抽象),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孩子在采集、收集以及习惯性逻辑思维过程中的好奇性、兴趣性和主动性,这样会最终导致孩子在未来客观信息约束环境中形成孩子厌学、弃学(也就是对客观信息约束环境中所提供的信息产生厌弃和拒绝的采集现象)的逻辑思维外在表现现象,并很容易地使孩子形成这种外在表现现象的习惯性。因此,父母在孩子从客观信息相对约束环境到客观信息约束环境转换的培育过程中,在深刻了解直观表现和抽象标识本质区别的基础上,应当重视并合理使用直观表现的培育方法对孩子进行培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顺利地完成从客观信息相对约束环境到客观信息约束环境的环境转换;才能使孩子在正确合理的引导培育下,逐步形成对客观信息约束环境中所提供的信息产生浓厚的采集兴趣,从而避免厌学、弃学外在表现现象的形成。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