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沟通把握孩子的心理
给父母的建议教育学家们曾在一所小学里做了一次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有八成以上参与调查的女孩父母对自己的教女情况充满了信心:比较了解女儿的个性、女儿有不高兴的事会告诉自己、知道女儿的好朋友是谁、知道女儿爱看的书籍是什么……但教育家们则表示,很大一部分家长自认为放下了父母的架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融洽,但实际上他们却并没得到孩子充分的信任。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爸爸妈妈是时常与我沟通,但他们的沟通内容仅限于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之类的话题,他们与我沟通的目的性也太强了。还有,我不喜欢爸妈妈总是拿我与别的孩子做比较,什么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谁谁又特别听话懂事……一听到这样的话题我就烦。一般来说,上小学的女孩子基本上已经懂事了。如果家长与她谈话时,常常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总拿她与别的孩子做比较等等,这样不仅对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毫无益处,还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那么,父母究竟怎样做,才能真正走进女儿的心灵,和她成为朋友呢?方法一:建立沟通渠道,随时把握孩子的心理父母要想与女儿交朋友,首先必须要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但是,孩子的心理虽然不是深不可测,但很多家长常常也是琢磨不透。家长如何才能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呢?一位女孩的爸爸给我们分享了他的经验:在我们家,有一个亲情宝盒,俗称意见箱。与女儿之间出现沟通障碍时,我们都是靠它来解决问题的。有一次,女儿突然不开心了,我很纳闷,问她也不说,就写了个纸条丢进亲情盒里:爸爸怎么惹你不高兴了,能给爸爸说吗?一会儿,女儿也丢纸条进去了:你叫我写字,说这个没写好,那个也没写好,还说我笨。有时,女孩子的心理父母是很难把握的,就算是父母开口问她,她也不一定愿意说出来。这时,亲情盒便成了父母与女儿之间的沟通桥梁。当然,当女儿慢慢长大后,家长还可以用与孩子交换看日记的形式来解决,把自己不明白的事情写在日记里,同时也要求孩子用日记来回答。这样,父母、孩子的心理、想法都白纸黑字地呈现在日记上,那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效地沟通,进而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方法二:与你的女儿无话不谈和女儿做朋友,就要随时与她保持畅通的沟通关系,不要因为她的话题是你不能接受的、不能理解的,就拒绝交谈或毫无顾忌地驳斥。只有父母能够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无话不谈,才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引导她的思想渐渐步入正轨。一位睿智的母亲,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一天晚饭后,女儿问我:妈妈,假如爱情和事业只能选择一个,你选哪一个?我心里一惊,14岁的小姑娘怎么问了一个成年人的大问题?看来得认真对付,我说:我选择爱情,有了爱情才会有温暖的家,即使事业不成功,也有个避风雨的港湾哪。哪知女儿竟然胸有成竹地表示:我选择事业,事业成功了,爱情自然会来。我思忖着说:事业成功的喜悦也该有人分享啊……可是,爱情太麻烦了,我不喜欢唯唯喏喏的男人。女儿反驳道。一语道破天机,我知道她一直暗暗和一位男生关系忽冷忽热,并且她正为这似断非断的关系而烦恼。这不,自己就嫌烦了,我又不便于捅破。于是,我借用了一句歌词自编自唱:爱情这东西,拥有了好麻烦,没有了又拼命想,来早了添麻烦,来晚了又着急,不早不晚最香甜哪。女儿会意地笑了。我觉得,学着与女儿交朋友,学着与女儿平等对话,我与女儿的心更加贴近了,交流也更容易了。当孩子向母亲提出有关爱情的话题时,母亲像朋友一样与她各抒己见,并且在谈话的最后,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开明、睿智的母亲,自然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和爱戴。此外,父母平时也应多抽一些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一问孩子学校的事情、人际关系的情况,以及对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如果这时,孩子告诉你一些真实感受和想法,如对某男同学有好感,或某男同学对她有好感等,千万不可指责她,要站在她的立场先去理解她,然后告诉她该怎么办。这样,女孩感受到父母对自己尊重和信任,她们会越来越信任父母,就会把父母当成倾诉对象,而不是保密对象了。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如何减少孩子和父母的代沟
实现共同放纵的培育共同放纵可以在确保孩子安全的范围内,运用孩子所喜欢的一切物品进行不分你我和形式的共同放纵。从孩子2岁开始,父母陪同孩子一起有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共同放纵,是使孩子逻辑思维在基本结构创建和丰富成长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实现平衡的积极手段,是孩子未来能够尽可能获得良好心理健康的前提保障。父母可以尝试给孩子做这些事情::和妈妈在床上玩钻山洞(就是妈妈摆出一个造型,让孩子在自己的腿间和胳膊之间爬行)的游戏;一家人从动物园回来后,一起模仿某种动物的行为举止的游戏;一家人和养殖的宠物一起外出散步;……父母有规律、有计划地引导并与孩子共同实施逻辑思维放纵的外在表现,还有助于在未来孩子第二次逆反期出现的过程中,减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障碍和代沟的形成。因为当孩子出现第二次逆反期的时候,孩子的客观成长环境已经极为丰富了,已经可以自主的进行信息的储备与尝试交换。那么如果之前通过共同放纵,父母与孩子之间已经架构起良好的沟通、信任桥梁,那么在孩子出现成长问题、感到困惑的时候,会自然的寻求父母的帮助,反之,如果之前父母作为长辈只是高高在上充当决策者、领导者,那么孩子往往因为敬畏之心,将父母拒绝在自己的心门之外。每天实施多长时间为宜?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平均每天父母引导孩子共同放纵的时间最好规定在20分钟到40分钟的时间范围内,就基本可以达到培育的目的了。放纵过度会有什么后果?引导放纵一定要有计划、有规律地予以实施,千万不要实施过度,实施过度会导致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一旦这一中心偏离,或者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孩子就会怀疑父母是否还会爱自己,未来就有可能无法拥有那种承受父母忽略自己的能力。另外,放纵过度不仅不能达到培育的预期目的,反而还会造成孩子逻辑思维成长过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协调。
(本文来源于图老师网站,更多请访问http://m.tulaoshi.com/haizi/)如何解决孩子之间的冲突
在不少家庭中,父母常会在育儿上发生激烈的冲突。专家提示,当冲突叩响幸福大门时,请紧紧拥抱那个跟你一起承担养育责任的人,还有怀里那个好奇的小人。案例:丹丹妈妈不允许儿子倒着爬滑梯,因为这样很可能被滑下来的小朋友撞到而受伤,而爸爸认为,这样能锻炼孩子的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当丹丹单独跟爸爸或妈妈玩滑梯时,他会在一小段时间的混乱后搞清父母各自的要求再玩。但今天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丹丹困惑了,到底可不可以倒着爬滑梯呢?丹丹爸爸仍然鼓励他爬,而妈妈则告诉他:这样很危险!然后,爸爸妈妈引经据典,展开辩论,实际上他们辩论的是谁正确,争夺的是老大的权利。专家分析:以上案例可能会发生这样三种糟糕的情况。一是一方暂时获胜。一旦孩子出现问题,他必须独立承担责任。而另一方则会认为自己不被需要,用冷漠来对待配偶和孩子;或是双方都不肯让步,坚持战斗,冲突便不断升级,互相伤害,迫使孩子承担由于父母不和所造成的不良的家庭气氛。二是妈妈认为,家庭和谐的环境对孩子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她很担心孩子被撞到,但是她害怕冲突。此时,她会默默地心疼,躲到一旁。如果孩子被撞,她就极力指责自己。但她暂时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和孩子的爸爸计较。然而久之,她会越来越无法忍受孩子爸爸的教育方法。三是孩子的妈妈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她认为应该让孩子看到妈妈和爸爸互相尊重的。于是她会产生一个可怕的念头,希望孩子摔下来,以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这三种情况都会使孩子通过观察感受到家庭的矛盾、混乱,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这种感觉会扩展为个人的孤立、个体的不平衡,以及叛逆,有的孩子甚至会利用家庭教育冲突来达到控制父母的目的。建议1:相互表达真实的感受如果丹丹妈妈对丹丹爸爸说,孩子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够成熟,自己担心从上面滑下来的小朋友会撞上孩子;丹丹爸爸则向她承认,男人冒险的天性可能是他忽视了这一点,但他认为加强锻炼可以让男孩更具有男性的特质。在此基础上,共同找出一个兼容并包方法,如允许孩子倒着爬滑梯,然后一人一边保护孩子的安全。建议2:试着理解和尊重对方孩子爸爸有时候会打孩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不犯错。可是妈妈认为,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不应该用打骂孩子的方式。孩子的妈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孩子的爸爸,原来她小时候常常被父母打骂,每当看到孩子的爸爸打孩子的时候,心里就会特别难受。孩子的爸爸很同情孩子妈妈的心情,可是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变坏,是因为爸爸打的结果。于是他们决定共同规范一个允许打的范围和程度。建议3:让孩子感受尊重和爱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才能使孩子在稳定、规则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虽然冲突来源于不同的意见,如果能善于表达真实的感受,理解尊重对方来化解彼此间的差异,就能使冲突发挥积极的效用。当孩子亲身体验父母解决冲突的全过程,他同样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